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太平军残存的骑兵当中

那些好不容易才在中华军第一次骑兵冲锋下活下来的太平军骑兵看见身后的敌军折返又杀了回来,一个个那里还敢继续抵抗啊。直接狠狠的催动胯下的马匹向前逃跑。

这一次在李秀成将近两万大军眼皮子底下的骑兵交战,以太平军的四百骑兵近乎全军覆没而告终!

王吕云在率领骑兵连续发起两次冲锋后,因为战马的马力下降严重,加上部分伤员也急需处理,所以他后续率领第二骑兵团临时撤出了战场!

在这场前后持续了十分钟不到的交战里,从头到尾都是双方骑兵的交战,同时由于太平军的骑兵没能缠住第二骑兵团进行混战,后方准备支援的太平军步兵没有足够的时间跑上来支援他们。

结果就导致,太平军的大量步兵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四百多骑兵全军覆没!

“先让战马休息缓一缓。还有把受伤的兄弟安置好!”王吕云此时也是下了马,一边擦着脸上的血迹,一边对着属下的骑兵军官吩咐着。

“侦骑要随时注意他们的动态,我们休息好了找机会再干他一次!”王吕云继续道:“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说要把他们给拖住,等后方的主力部队抵达!”

当王吕云率领第二骑兵团频繁对李秀成的大军进行袭击,试图拖住他们行军步伐的时候,施清瑄也是匆匆带着第三师抵达丹阳。

连续的快速行军让第三师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是疲惫不堪,自从得知太平天国的援军转道句容的时候,施清瑄就是率领部队快速南下进行追击拦截。

路上。他还得到了林哲的最新命令,林哲命令他务必追上并歼灭这支敢孤军深入的太平军,同时林哲又抽调第五师的一个团回防丹阳,并紧急向后方的丹阳、金坛、常州等地的留守部队传令。要求他们做好准备,防备敌军突袭攻城。

同一时间,原本打算北上进军天京的第二师也是停止北上。而是南下进行追击!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李秀成的突然南下并进军金坛。一定程度上的确是牵制了中华军大量兵力,使得镇江面临的威胁大大减少。但是另外一方面,李秀成这种冒险战术也是让他深陷中华军的包围之中。

孤军深入一旦其前进的势头被阻拦下来,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覆灭一途!

三月十四号,施清瑄率领第三师本部,会同第五师一个团,第三协防师一共一万八千余终于是在丹阳东南方向二十公里的地方追上了李秀成所部!

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追上李秀成,和王吕云的第二骑兵团牢牢缠住了李秀成的大军是分不开的。

由于最开始王吕云就是通过最果断的进攻,从以付出五十多名骑兵的代价,从而彻底歼灭了迎战的太平军四百骑兵,失去了骑兵的掩护后,李秀成的大军虽然空有两万人,但是整体的行军速度下降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毕竟旁边跟着一股六百多敌军骑兵,你要是正常行军的话,人家估计就直接朝着你行军队列的某一段发起冲击了。

如果要防备这些骑兵的话,就必须用更急密集的战斗队形,而采用战斗队形下也就别指望能够走多快了。

这走不快,被施清瑄追上也就不奇怪了!

李秀成看着后方原野上的大量中华军,他是深深的叹了口气,情况已经比他预料的还要坏的多,原本他以为可以瞒过中华军,也不去攻克重兵把手的丹阳,直接绕道袭击金坛,得手后不停留,继续东进常州,一路打到上海去。

但是没有想到这两天一直被中华军的骑兵给缠住,大大拖延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导致他们还没有抵达金坛呢,就已经是被中华军的主力部队给追上了。

现在,奔袭金坛已经化为空中泡影,退又无路可退,李秀成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停止前进,然后堂堂正正的和施清瑄打一场正面野战,如果胜了,那么整个局势就能够翻盘,自己再进军金坛或者丹阳都可以。

如果败了,一切休提!

被追上的李秀成被迫迎战,这正中施清瑄的下怀!

“如果你们继续逃跑,兴许我一时半会追不上还真拿你们没办法!但是现在你竟然停下来和我大中华王师打野战,哼,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就不知道我大中华王师的厉害!”

中华军在余胜军时代开始,他们最擅长的不是防守作战,也不是攻坚作战,而是野战,准确的说是野地正面战。

只是以往和中华军交手过的人都知道中华军野战犀利,根本不会选择和中华军打野战,林成庭是如此,吴汝孝也是如此。

然而这个李秀成却是没有和中华军交手过的,所以他才敢和中华军打正面对攻的野战!

如果说换成了林成庭在这里,估计林成庭立马就带着大军逃跑了,能逃出去多少算多少,绝对不会摆开了架势在野地里和中华军打!

只是李秀成不是林成庭,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李秀成把所部两万人摆开了架势后,不等中华军主动来攻,就是主动发起了攻击的号令!

看着对面那些手持各种冷兵器,以及少量火枪,小口径抬炮、劈山炮之类的太平军竟然还敢发起主动进攻,施清瑄只是轻轻摇头,然后心里就已经给他们判下了死刑。

于此同时,第三师的炮兵们则是在军官们的催促下开始装填炮弹,随着一声声令下,第三师的火炮陆续发射。

各种炮弹陆续落入太平军的阵列中,掀起片片血海!

接下来的战斗对于中华军而言,如同一场军事散步一样,面对中华军的猛烈炮击,太平军甚至还没进入到中华军的步兵方阵的火枪射程,就已经是被打乱了阵型而出现崩溃的迹象。

随后中华军的步兵们开始缓步上前,采用渐进射击的模式,还没来得及用刺刀冲锋呢,对面的太平军就已经是彻底崩溃!

这场战斗对于李秀成的太平军而言,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灾难,他们连半点还手之力都没有,就已经是彻底崩溃!

冷兵器军队在正面野战上对上近代部队,脆弱的如同纸糊的窗户一样,一捅就破!

在这场前后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战斗里,中华军以四百人不到的微弱伤亡彻底击溃了李秀成所部两万人,击毙太平军至少三千余人,伤者不计,另外有上万人就地投降被俘,其中包括了这支太平军的主将,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当镇江的林哲接到了施清瑄的捷报后,也终于是松了口气,不仅仅他松了口气,就连石琅翼也是松了口气。

他制定的围点打援战略一开始还好好的,但是当李秀成突然率军南下进攻句容的时候,就是出现了变化,幸运的是有着王吕云缠住了李秀成,施清瑄也是星夜疾驰追上了李秀成,这才让出现变化的围点打援战术最后取得了成功。

“接下来镇江这边也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拖得太久容易生变!”林哲面对久攻不下的镇江已经是感到了一丝焦虑。

对于几乎倾巢而出的中华军而言,迟迟无法攻克镇江对于军心士气而言是巨大的打击,拖下容易产生计划之外的变化。

三月十八号,得到第三师、第五师增援的中华军汇集四万多人,在海军的十余艘战舰的配合下,对镇江发起首次总攻!(未完待续。。)u

第一百六十一章 镇江战役

为了对镇江发起总攻,中华军除了传统的火炮轰炸外,还首次大规模的运用了,

为了对付越来越喜欢挖战壕的太平军和清军,中华军方面也是苦思冥想想要制定一些针对的战术和武器。

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榴弹和榴散弹的改进和大量使用,除此之外还研发了手榴弹和小口径的臼炮。

手榴弹这东西在中华军里也不算什么新鲜东西,早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运用,不过受到手榴弹重量过大,爆炸威力过小,同时火绳引信使用不便,哑弹率高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手榴弹的实际作战效能非常有限,所以早期的手榴弹往往只在防守作战的时候使用,也少量配属给进行肉搏作战的协防军士兵。

1856年后,林德机器厂那边对手榴弹进行优化设计,加大了手榴弹的破片数量,同时对火绳延时引信进行再设计,使得可靠性和便捷性大大提升。不过重量依旧比较大,普通的线列步兵在作战的时候,很难携带并使用这些手榴弹发起进攻作战。

所以目前来说,正规作战的时候这些手榴弹的应用主要还是在固定阵地防守作战上,用于进攻战上的不多,并且主要是频繁参加肉搏作战的协防团士兵使用。

不过面对镇江的城墙以及城墙外的壕沟体系,这种简陋的手榴弹却是迎来了他们的春天,为了攻克那些壕沟,中华军也是挖起了交通战壕。然后协防团的士兵们可利用战壕的掩护,把一枚枚的手榴弹准确的扔进二三十米外的太平军沟壕中。

这种战术下。让手榴弹的实战效能发挥的相当出色!

采取同样战术的实际上也不止手榴弹,同样还有小口径的臼炮!

早在1854年初次遇上了林成庭的战壕防御战术后。林哲就是让后方的军械局和林德机器厂一起,设计一款便携的小口径臼炮,并且把自己记忆里的迫击炮给画了个图样以及一些思路,本来林哲是想着能不能提前把迫击炮这个大杀器给搞出来的,但是发现林德机器厂设计出来的小口径臼炮和自己幻想中中迫击炮差距实在太大。

这炮管是采用铁铸,又厚又重,发射的炮弹重量在九磅左右,滑膛炮管。这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炮弹。竟然还是药包和炮弹分开的那种!

其实这个臼炮和中华军里大规模使用的三十二磅、四十八磅、六十四磅等大口径臼炮没本质上的区别,顶多就是口径小一些,重量轻一些,相对应的射程和炮弹的威力也要小得多。

这款被命名1856年型九磅臼炮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是对于急需曲射炮火对付太平军战壕的中华军来说,也算是一种比较应急的武器,所以才是大规模采购,并专门成立了几个九磅臼炮营。

而现在,这些九磅的臼炮就和手榴弹一起。直接前置部署在中华军挖的战壕里头,然后抵近轰炸不远处的太平军战壕,从而掩护后方更多的协防军士兵对镇江发起冲锋!

尽管中华军的将领们都比较在乎士兵们的伤亡损失,但实际上他们在乎的只是那些正规军的士兵。对于协防军士兵的死伤,他们并不怎么在乎。

这除了协防军的养军成本低,死了不心痛外。也和协防军的士兵大多数都是俘虏的太平军或者清军有关。

林哲以及其他中华军的文武要员们又不是什么慈善家,把众多俘虏留下。还天天给这些俘虏吃饱饭,为的就是关键时刻把这些俘虏送上战场当炮灰啊。要不然你以为中华军的军粮都是天下掉下来的,免费让这些俘虏士兵吃不成。

君不见那些老弱,没有资格当炮灰的俘虏士兵虽然也被编入了协防军,但是只能去从事苦力工作的俘虏们一天只有一顿干饭吗?

一天三餐,顿顿管饱是需要代价的!

而这个代价就是生命!

看着数以千计的第一协防师的士兵们挥舞着刀剑或者火枪冲向镇江,林哲等后方观战的高级将领们完全无视了冲锋途中倒下的协防军士兵!

半个小时后,第一协防师的士兵就是撑不住,最后溃退了下来!

对于第一协防师的士兵大量死伤,这些高级将领们视而不见,反而是一个个露出惋惜的表情:“可惜了,差一点就能够冲上城头了!”

“就是,如果安中校再加把劲,他的第一协防师就能够冲上城头了,可惜了!”

“这一次第一协防师死伤不小,先让他们缓一缓,调第九协防师去冲一冲!”林哲此时也是放下了望远镜,然后面无表情的道:“这一次务必冲上他们的城头,溃退者一律严惩!”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群依旧穿着太平军军服或者民间衣服的士兵就是从中华军的中军位置缓缓上前,这就是第九协防师的士兵们。

有意思的是,这第九协防师的士兵在数天前还是太平天国的士兵,李秀成战败后,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上万太平军将士被俘虏,对于这些俘虏中华军方面按照旧例,直接强行整编为三个协防师,其中两个是状态比较好的第九协防师和第十协防师,另外一个则是状态较差的第十一协防师。

如今,这些数天前还是太平天国将士的士兵们就是冲向了他们的昔日战友!

对于这些协防军士兵会不会临阵反叛,或者干脆投敌之类的行为,中华军方面并不太担心,至少目前为止中华军的诸多协防军士兵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投敌的行为,逃兵倒是有不少。

为了增加协防军士兵的战力以及忠诚,中华军方面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是充足的伙食供应,在这个年头想要吃饱饭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事,很多中下层的百姓终其一生,就没吃饱过……

太平军、清军里除了少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