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望乡台还生 作者:雨燕儿(jjvip2012.11.16完结)-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76、锦笼初放雪衣娘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西苑琼华岛:西苑即北中南三海,现在的中南海与北海。琼华岛位于现在的北京市北海公园。如今北海公园的建制多是乾隆时期之后定型的。文中写的是康熙初年,我一时查不到很多资料,多是自己的想象。

    《台城路》:名:洗妆台怀古。纳兰性德所做,描述了琼华岛的风光与辽后萧观音的故事。此词应是纳兰与他的朋友们的唱和之作,一般认为作于京城开博学宏词科前后。“这是什么酱的?”回宫用早膳;我用乌木银箸点了点面前的一碟香笋;“这里面的辣味儿不是辣椒也不是胡椒,吃起来不觉得烧心。”

    小木在一旁笑道:“奴才也不知道。桃子会做。看她前两天在小厨房里头做这些小菜。一会儿奴才去问她去。”

    我含笑道:“她倒是手巧。”

    小木捧上粥来,“桃子手艺最好了;她在寿膳房当过差。”

    说着,小桃正进来,我随口笑道:“正夸你呢。”

    小桃脸上一红,低头笑道:“贵主儿不嫌弃。”

    早膳已毕,小宫女撤下了东西。安朝禄也进来请了安。他们趁着没人;又劝我“找皇上或者太后做主”;我只是不允。

    昨天魇镇之事我不是不想追究。这玩意儿是谁干的,用脚趾头也想的出来。可我却不敢大动干戈。魇镇算什么?真正有不可告人秘密的是我!我怎么敢随便兴起风浪?万一“拔出萝卜带出泥”,又该如何善后?

    “先别张扬。”我喝了一口茶;“我刚回宫不久,若是因为这个闹起来。越发让人觉得不安分。东西也毁了。今后小心些。”

    安朝禄与小木小桃见我执意如此,也只得罢了。下午,我借着去佛堂上香的功夫将胶泥放在了佛龛中。相信宝长看了这个,便会出宫找人配出钥匙来。

    一日无话,晚膳过后,我正要吩咐关宫门。康熙过来了,这倒是大出我的意料。

    “皇上怎么来了?”我笑道,连忙将自己面前的热奶茶先端给了他。

    康熙吹着奶茶,笑道:“来了你还不愿意?看看你做什么呢。太烫了……”

    连忙过去端过碗吹着,他顺手揽住我的身子。我便坐在了他腿上,“什么也没干,本想今晚把绣架子搭起来,又懒得动。明天再说吧。”

    康熙漫不经心的听着我说话,只将脸往我颈中凑合,笑道:“什么没干?你不是命人往毓庆宫里添了五六个太监么?你这儿还真是冷清。宫里使唤的人也少。人手份例还是按照妃位来的,过几天叫内务府给你补上。朕前几天和容妞儿说了。”

    “容姐姐身子这么重了,事儿也多,奴才这人手够用了。”我笑道,“毓庆宫里本来缺着人手。虽然此时太子还小,用不了这些人,可终究是有份例。何况人都是当初您亲自挑的,奴才就是命他们立时过去。”

    “是。前些日子皇后病着,宫里什么事儿都撂下了。你和容妞儿多帮着料理。”康熙笑道:“容妞儿饶是快生了,还不肯闲着呢。”

    我微微一笑:“奴才正没事儿干,也能帮着容姐姐。”

    “你怎么没事儿干?你得陪着朕……”他正要亲我,我忙将奶茶端到他嘴边。

    “晚上还批折子么?”我笑道。

    “都料理清楚了才过来的。省得你还要立在一边儿研磨铺纸。”康熙放下茶碗,对我笑道,“这么大冷的天,自己跑过来。疼你不疼你?”

    我低头梳理着他的发辫,将束发的丝绳绕在自己手指头上,轻笑道:“今后皇上若是招见,还是过去的好。天又冷,公事又忙,哪能让您跑呢。”

    “你最细心。”康熙将我放开,往炕上看了一眼,随手拿起个络子,捋了捋明黄丝绦,笑道:“这是给谁打的?”

    “看皇上荷包结子旧了。”我随手从果盘中拿起个橙子来剥开。

    康熙笑道:“朕不吃这个。你这么会做针线,怎么当初没有一件东西到朕眼前来?”

    我知道他冬日晚间从不吃生冷瓜果,只把橙子剥开了,一瓣瓣围着炭盆摆起来,两半的橙子皮正好扣成个小灯笼的模样。不一会儿,橙香弥漫开来。

    “乾清宫针线上人多,不用我做这些。”我含笑道。

    “你就是懒。”康熙一笑,将我拉到身前,轻声道:“明儿下午去西苑,你也来转转。”

    “嗻。”我含笑应了,透过窗纸向外看去,低声道:“天是红的,要下雪了呢。”

    康熙也向外看了一眼,“今年冬日的雪很勤。”将我的手随意笼在自己的黑貂衣襟内,不经意说道:“雪多,过几日一化,道路便是泥泞难行。往南去更是如此。”

    “皇上还惦记南边的战事?”我试探问道。

    “年内不会有大仗了。”康熙叹了口气,“与吴三桂僵在湖北。安亲王打不过去,吴三桂也过不来。再耗一阵儿吧,明天开春儿就能收回湖北。”他说到此处,淡淡笑道:“老家伙活不了多久了。”

    我笑问道:“明年一准儿能打到湖南么?”

    康熙不经意的揉捏着我的手腕,笑道:“等打下了金门厦门,康亲王旗下的军马就可以往西增援。就快腊月了,好好过个年。明年是个好年景。”

    窗外静静无风,房中暖香萦绕。

    夜半,我独自躺在暖阁帐外的贵妃榻上睡的沉沉,康熙忽的叫了一声。我披衣起来,听他朦胧道:“口干……”

    倒了一盏温水,拿着漱盂,反手打开帐子。康熙撑着身子漱漱,喝了两口水,问我道:“外面什么声音?”

    我偏身坐在床上,侧耳细听,“刮风了?”

    康熙也细听片刻,笑道:“下雪了,不信你去看看。”

    我披上一件羽缎大袄,汲着鞋走到窗前,双手笼着透过小块玻璃向外看去。

    果真,赤红色的天际飘洒着细密的雪珠儿,飞旋而下。屋外极寒极冷,凉气透过玻璃向面颊袭来。转身走回床帐中,向康熙含笑,“果真下雪了,倒是不大。”

    康熙一笑,翻身道:“睡吧。”我依旧出了暖阁躺下,却好久难以入眠。沙沙的雪落之声似乎彻夜不止。

    雪晴,西苑琼华岛。

    这么多年来,我是第一次登上琼华岛。与前世来过许多次的北海不同,除了琼华岛上矗立的白塔巍峨冷峻,其余宫苑在残雪中都略显苍凉空旷。湖面早已结冻,有人在冰面上除雪铲冰,这里是冬日里护军演习冰戏之处。

    康熙在兴寿宫。此宫修筑的很高,宫苑如同高台伫立北海之上。向南远望,西苑几乎尽收眼底。

    “这里好不好?”康熙笑对我说道,“进来吧。”

    我跟随他走进宫室之内。正殿中十二根巨大廊柱,都已经朱漆重新刷过了。穿过正殿进入后堂隔间中,这里已经升起了炭火,围椅坐榻等物皆铺陈獭皮坐褥。

    康熙在正中围椅上坐了,对身边的韩九如笑道:“带贵主儿到旁边阁子。”又对我笑道:“朕见几个外臣,过会儿叫你。”

    我行礼退出,韩九如引着我绕过正堂,又走进另一处隔间。这里铺设更为精致典雅,四壁墙上皆有古画。正中一张黄花梨嵌螺钿山水纹平头大案,一头摞着名人法帖。文房四宝一色古器,并非宫中常用之物。阁子东西两边各有紫檀包镶竹丝半桌,一边是玉石条盆点缀着单瓣水仙,一边是青瓷红梅盆景。另有紫檀回转书架百宝阁,古籍书卷满布。

    我随意看了看,“这个小书房可着实布置的雅致,比翔鸾阁还好。”

    韩九如笑道:“这边是今年秋天才收拾出来的。贵主儿看看这个。”他说着,往窗前一指。

    那里挂着一个黄铜小架,停着只雪白的大鹦鹉。它极为安静,只是不住的左右摇头观望,全身羽毛如同雪团一般,憨态可掬。

    我笑道:“真有意思。”

    那鹦鹉看见我,扇了扇翅膀,叫道:“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放雪衣娘。”

    “会说话?”我惊喜的指着白鹦鹉对韩九如笑道,“竟然还会读诗?”

    韩九如笑道:“这是内务府送来的。主子一见就说贵主儿您一定喜欢。”

    我一笑,便用金护甲去逗那鹦鹉,白鹦鹉用力叼着我的金指甲套,左右拉扯只是叼不下来。一对圆眼睛滴溜溜乱转,更显得可爱。与白鹦鹉玩了半天,我伸手抚摸着它的羽毛,又四外观看。

    忽见鹦鹉架子后边挂着一幅字,笔迹十分熟悉,笑容不禁凝固在了脸上。卷轴上褚体行书题写着一阕《台城路》,题为“洗妆台怀古”: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飞,虹腰欲断,荷叶未收残雨。添妆何处。试问取雕笼,雪衣分付。一镜空蒙,鸳鸯拂破白萍去。

    相传内家结束,有帕装孤稳,靴缝女古。冷艳全消,苍苔玉匣,翻出十眉遗谱。人间朝暮。看胭粉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落款小字写着“臣纳兰性德”字样。

    我不由得走近几步,默默看了片刻,回头问韩九如,“这是……”

    韩九如陪笑道:“这是秋天时候成大人写的。主子说写得好,叫裱起来挂着。”

    我正想细细再看,有个小太监在门口打千儿,“皇上请贵主儿过去。”

正文 77、雪晴帐暖

    作者有话要说:

    又回到了宫苑前的抱厦中。阁子中仍有旁人;康熙说话;“刚刚见了几个兵部的堂官,还是没和他们说。朕昨夜没睡好,竟而醒过来好几次。多少大事儿经历过;都没这样。想起来也好笑。”

    “我是一夜没睡,清早就去步军统领衙门堵着门。巡捕营也不容易,他们并未有确信儿。”

    康熙笑道:“更沉不住气。闹腾一整夜,连半个人影儿也没有。你别替步军统领说好话了。这事儿你别盯的太急,更别插手;只让他们查去。有了结果报给你。千万不能写折子报兵部;闹出来不像话。”与康熙说话的正是纳兰。

    走到门口,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里面康熙又道:“算了,本也没打算这次能拿住谁。得的几样东西;你都去亲自看看。重要的拿回侍卫房来,别放在步军统领衙门,那里手杂。”

    纳兰答应了一声,又笑道:“也没什么正经东西。有个名帖写着六大堂主的字号,可也是都知道了的,其余来往书信都烧的差不多了。”

    康熙道:“天地会几个堂主都在南边露过头,不但你阿玛曾经说起过,这次康亲王在福建也有消息过来。唯有你刚刚提到‘宏化堂姚光汉’,这名字听着耳生。”

    我听到此处,心惊不已,正进退不得之时,纳兰已道:“这个人确实蹊跷,没人听说过他。我阿玛也是看了这名帖才知道有个宏化堂,从来以为天地会只五个堂口。”

    我不敢再犹豫,只得缓步挑帘走进抱厦。康熙支着头坐在正中围椅上,纳兰坐在旁边紫檀小条凳上,边说边用铜火箸漫不经心的翻着炭盆中的红碳。

    纳兰穿着乾清门侍卫的服色,貂锋蟒袍外罩着黄马褂。他忽的抬头看见我,不禁愣住,起身行礼,“娘娘吉祥。”

    康熙似乎还沉浸在思考中,听见纳兰说话才含笑道:“怎么不吭声就进来了,吓朕一跳。”说着向纳兰使个眼色,“先这样吧。”

    我将手炉放在康熙的手中,笑道:“皇上先办正事儿,奴才不耽误您。”

    康熙接过手炉,将我手也按在了掌下,“没什么正事儿了。咱们看看这兴寿宫。”

    偏偏当着纳兰!我一眼也不敢向他看,只想抽回手,康熙并未放松。愣了片时,康熙忽然对我无奈道:“不告诉你,是怕你担心。”

    我没来得及说话,纳兰将铜箸轻轻放下,含笑对康熙道:“皇上瞒着,娘娘心里岂不是更悬心么?”

    “昨日在抓刺客?”我不再犹豫,直接问出了口,“是不是沙河的刺客?”

    康熙在我手背上拍了一拍,叹道:“就是他。不过还没抓住。这一惊,他估计也不敢在京城里待着了。不要紧的。”他大约是看出我变颜变色,忙安慰我道:“朕没事。”康熙拉过我的双手,笑道:“小时候楚儿也是见过刀光剑影的。如今大了,胆子却比那时候小的多。瞧这点事儿,吓得脸都白了。”

    我抿嘴一笑道:“奴才不是吓得。”

    纳兰也笑道:“关心则乱。”他说完,行礼退出。

    康熙站起身来携着我的手往殿外走去,笑道:“不提这个了。咱们看看景儿。”

    在殿外宫苑高台上,康熙与我凭栏远眺。我却难以自控的将眼神落高台下的汉白玉石阶上。纳兰披着石青斗篷踏阶而下。风后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