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策-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昭一激灵,朝着莲玉缓缓展开一抹笑。

回马灯似的,画轴慢慢拉开来。

《破冰传》是柳文怜的一出好戏,十载未见情郎,这和应邑何等相似。看戏看戏,情到深处便不可自已,看到似曾相识的场面,只会勾起人的无尽遐思。

可有孕的妇人忌讳动怒,大喜大悲。

薏米和杏仁,体寒的人吃不得,有孕的妇人更吃不得,她不懂医理,可却知道前世怀着惠姐儿的时候,周平宁身边的奶嬷嬷不许她吃薏米,也不许她吃杏仁。可做炖鲋鱼汤,不放薏米下去怎么会好喝呢?做碧水凝露羹,不放回甘有嚼劲的杏仁,又怎么好吃呢?

沉水香单闻,味儿太淡了,放三味麝香再加一味芦荟膏,便正正好,嗅起来又清雅又沉凝。

这还是太夫人教她的呢。

明明在场都是好好的人儿,没有体弱也没有身娇,更没有怀着孩子的妇人,纵这些是相冲的,可也冲不到常人身上来啊。

行昭轻笑一声,单手执起了那盅薏米杏酪珍珠羹,羹汤黏黏稠稠的,她爱吃甜食,方皇后却也不许她吃多了,小厨房便想着法儿地变着花样地来讨好——里头赫然有几块儿将化未化的红糖。

粘稠又鲜红,应邑她的那个孩子,是不是最后也会成为这样呢?

行昭能在红褐色汤水里瞧见自己的模样,她能看见自己在笑,笑得愈发开心,笑着笑着,眼角便有一大滴泪直直坠了下来,清脆一声滴在汤水里,就像极了血与泪的交融。

“姑娘!”莲玉低呼一声,忙将身上隔着的绣花绷子拿下来,凑上去揽住小娘子的头,一下一下地抚着她的背,温声安抚:“。。。您所受的委屈,让别人怎样偿都不为过。。。”

两世为人,前世的她倨傲自负又固执执拗,却从来没有害过人,手上从来没有沾过血。

今生,温和包容,待人待物多了一份了然,少了一份自我。

心却狠了起来,如今也沾染上了第一滴血。。。

“是不会让她失去这个孩子的。。。”行昭流下第一滴泪后,眼眶便再也没有泪水了,靠在莲玉的怀里,轻轻说道:“她逼母亲去死,我不可能让她失去了一个本来就不应该有的孩子就这样算了的,太便宜她了。。。”

“一命还一命,母亲的命,只能由她自己来偿还。”行昭的声音闷闷的,莲玉听得心惊肉跳,方皇后的担心好像成了现实。

行昭眼前一片漆黑,莲玉的身上芬馥香恬,行昭从她怀里挣开。

黄妈妈心里疼极了,抹了一把眼泪,撩开帘子拉着莲蓉出门去。

行昭像积攒了一箩筐的话想说出来,看着莲玉便直愣愣地开口。

“大庭广众之下暴露有孕,引起皇帝足够重视,应邑怀了两个月甚至更长,而母亲才死了一个月,为了贺琰,应邑不可能一开始就咬出他来,可孩子就保不住了。。。这时候抛出一根救命草来,只要应邑认下冯安东就是孩子的父亲,那皇帝为了遮掩事实和保全颜面,也会让应邑保着孩子嫁进冯家。。。”

行昭粲然一笑,抬头望了望天,继续说道:“我的母亲死了,她却怀着孩子继续过着富贵荣华的日子,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问世间情为何物,怎叫人生死相许。应邑看什么看得最重?为了情爱,她不惜铤而走险,不惜忍气吞声,不惜犯下罪孽。我们且等着吧,就算是应邑为了保住孩子,承认冯安东是孩子的生父。可当外面的流言沸沸扬扬之时,就算应邑揭开谜团说出真相,皇帝愿意让她嫁给贺琰。按照贺琰的个性,也不可能再娶一个与别的男人有过流言的女人了。。。。”

第一卷正文第八十七章抉择(上)

正殿的灯亮了多久,行昭就辗转反侧了多久,一阖眸,眼前就遍是混沌与虚无。

满腔的心事,沉甸甸地,既然压得人睡不落觉,行昭索性麻溜地爬了起来,吃力地将窗棂挨个儿撑了起来,从缝儿中小觑,正殿里的灯一盏一盏地落了下来,光影闪烁中回归黑暗。

行昭一颗心放下了。

大清早的,行昭便爬了起来,坐在菱花铜镜前头,左瞧瞧右瞧瞧,小娘子面润色红,一张粉黛未施的脸就像才剥壳的鸡蛋似的,到底是仗着年轻,底子又好。要是放在前世,一夜没睡,形容邋遢得,第二日起来连姨娘们的行早礼都别想见。。。

心里头在胡思乱想着,莲玉手里拿着双凝膏进来,见行昭起了身,便细声细气地说:“。。。前殿已经撩了帘子了,妃嫔们的问早礼估摸着还得有一会儿。蒋姑姑遣人来问您是在小苑里头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还是去殿里用膳?”

昨儿个出这么大的事儿,凤仪殿又不是像铁桶一样,水火不进,莫说别宫的眼线了,就是顾太后,铁定也安插了人手在这里边。

沸沸扬扬的,今儿个又是一场硬仗!

“去前殿吃,陪着皇后娘娘多用些。”

行昭边说边起了身,往前殿去。

一进里间,就看见方皇后已经拾掇妥帖了,穿了件儿丹凤朝阳蹙金丝正红外袍,梳了个高高的堕马髻,用了一整套的赤金头面,神态轻快地正在用早膳,见行昭进来了,便笑着放了银箸招呼她:“晓得你今早要过来用早膳,特地吩咐准备的素菜。”

方皇后的镇定让行昭稍稍心安。笑着敛裙入内,一走近却还是见着了方皇后妆容精致的眼下有圈没遮住的乌青。

“粥是一早熬的枣泥银耳粥,既去疲又补气。乳酪不算荤食,你都要吃完。外疆人就是这么喂孩子的,你看人家一个一个的,长得多健壮啊。以前听别的人家孩子服丧,当家夫人还会偷偷地打个鸡蛋,熬个肉粥给小孩儿吃,就怕饿了那三年,小孩子就长不好了。。。”

行昭一落了座儿。方皇后便将一小碗粥推了过来,嘴里头边在絮絮叨叨。素来都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方皇后今儿个却一反常态地打破了规矩。看着行昭行仪庄重地用饭,心里头既畅快又自豪。

入这后宫几十年,用过的心机,扳倒的人,数都数不清。

可从来没有像这一次。心里头忐忑不安却又满怀斗志。

“昨儿个夜里可还睡得安稳?”

行昭嘴里含着一口甜滋滋的热粥,听方皇后这样问,缓缓咽下,笑着点点头:“安稳。就是应邑的叫声太凄惨了,让人听着有些慎得慌。昨儿个可晚了,张院判估摸着是忙完这边的事儿了。又提着药箱急急慌慌地过来给阿妩将药上完,他瞧上去神色不太对。”

“张院判是个机灵人,否则我也不会用他这么久。他一向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方皇后眼里都是笑,她将欣荣当自个儿孩儿养,却始终在惋惜两人终究是没有亲缘的。行昭却不一样,是她妹妹的骨肉,身上流着和她一样西北方家的血。

“应邑也就开头遭了些罪。张院判施了针过后,就稳下来了。肚子里的孩子命也大。究竟是保住了。”

“若是保不住,这一个局岂不就都废了?”行昭神情有些怏怏,拿银箸夹起碟里的那片儿玉兰花炸脆儿,喝下一碗热粥,顿时感到腹中有了着落,起身探了探外面,有一两个未留头的小宫娥神情专注地拿着笤帚扫青砖。

安静得只能听见“簌簌”地扫地声儿。

将那片儿炸得金黄的炸脆儿搁在了碟里,愣愣说着:“。。。阿妩可怕她拼着不要这个孩儿,也要说出临安侯,求皇上做主,皇上又心疼胞妹若再顺水推舟,最后应邑还是嫁进贺家。”

行昭想起了那个梦,应邑穿着大红的嫁衣。。。

“她不会。”方皇后拿帕子轻拭嘴角,看了看摆在落地柱旁边的自鸣钟,轻声说:“按照你说的计谋,一步一步逼着她,将她逼到了绝境时,再抛出一根救命的绳子,如果既能保全孩子又能不让贺琰涉险,我不信应邑会做出玉石俱焚的选择,她不敢拿这两样东西来冒险。”

方皇后听行昭提起皇帝,眼色一黯,几十年的夫妻情分,谁坐上了皇帝这个位置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何况方家的境况是因为皇帝的一再试探造成的,胞妹的惨死是因为皇家公主的逼迫造成的,如果两个人的心里都将仇恨埋得深深的,那么再深的情意都只会在相互算计中消磨殆尽。

所以昨天她选择让平阳大长公主做遮挡,她却以一种无奈与好心的立场推波助澜。。。

墙角的西府海棠开得正艳丽,重瓣的粉紫纷纷纭纭自成一片彩霞,方皇后心头涩涩的,脑海中无端想起,她才嫁进定京城的那些日子,西北放野了的小娘子陡然被拘在了四四方方的宫廷里,看到的什么都是灰扑扑的一片。她个性强,顾太后又在折难她——皇家的媳妇儿哪有日日在婆母面前立规矩的。有时候,她站得累了,皇帝就偷偷塞给她几颗杨梅干,两个人相互眨眨眼睛,不说话,却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似的。

皇帝登基早,朝政都是由几个大臣把持,等皇帝长大了执政了,开头的恩爱就渐渐变成了相互的敬重,开头的心有灵犀就转变成了要在各人身边安插人手,开头宫里只有她一个人,却慢慢地就多了王嫔,惠妃,德妃,淑妃。。。。

年少时候的爱慕来得常常没有头脑,晕头晕脑地撞进去,再想出来也就难了。

方皇后轻声一笑,好歹她算是出来了,总比她那可怜的妹妹好了太多。

行昭想不明白方皇后突然低落的原因,只好将杌凳拉近,握了握方皇后的手,将小手覆在大手上,以表安慰。

自鸣钟是稀罕物,凤仪殿有一台,仪元殿有一台,顾太后推说用不着,便将那一台赐给了平阳王府。自鸣钟“滴答滴答”极有规律的声音让行昭感到宁静,蒋明英的脚步声伴着“嘀嗒”的声响进来,弓着身子小声禀告:“。。。王嫔和淑妃来得最早,您看要不要就先去正殿了?”

方皇后含了下颌,长长呼出一口气,转头笑着嘱咐行昭,“应邑长公主如今歇着呢,若是她醒了,就让人端了饭菜送到里间去,顾太后怕也听见了风声了,你也不怕,她要来都会先经过前殿,不能直接就到里间来。”

行昭重重点头,方皇后还没走出里间,林公公就急急火火地进来了,语声却沉稳着:“皇上在前殿厉声斥责了冯大人!”

行昭顿感啼笑皆非,方皇后亦是抿嘴一笑,交待蒋明英:“等应邑醒了,你就将这个消息说给她听,叫她自个儿好好地想一想后果。”

冯安东没家没室没儿女,看上去是这样一个良配的人选,都让皇帝积了火气。

如果将那人换成贺琰,皇帝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动作呢,应邑应当能够想到。

“皇上训斥冯大人什么了?”行昭多了个心眼,探出半个身子笑着问。

前殿已经有一番莺莺燕燕之声了,方皇后笑着拍了拍行昭的手背,也没再听后言,便往前头去。

林公公佝着腰,觑了觑方皇后脸上满是信赖,将腰佝得更加恭谨了,字斟句酌:“将冯大人上回当场撞落地柱的事儿又提上来说了一遍,冯大人当时说了句‘武死战,文死谏。将军就该死在战场上,而不是下落不明。文臣就该以死表忠谏,而不是缩头缩脑。’,皇上当时气得一把将折子甩在了冯大人脸上,口里直让他立马去死。。。”

行昭跌坐在靠椅里,捂着嘴笑得看不见眼睛,皇帝心里头藏着怒,冯安东还做出一派正人君子,万世忠臣的模样,皇帝再想起自个儿妹妹昨儿晚的惨状,不能将气撒在妹子身上,还不能将气撒在臣子身上了?

“那冯安东又去撞柱子了吗?”

莲玉跟着在后头笑,出声问。

“哪儿能啊。皇上气得拂袖而去,冯大人立在殿里头,木愣愣了半晌,始终想不明白,一旬前的事儿了,怎么又被拿出来说道,还让皇上生了这么大的气。。。”

林公公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冯大人没急急慌慌去找向公公探主意,倒是临安侯一下殿就去向公公那里问了,向公公是皇上身边儿积年的心腹,哪儿能几说几不说就全捅出来了呢,只敷衍了几句,奴才看临安侯的脸色有些不好。”

行昭神色一敛,这完全是意外之喜。

皇帝态度的转变,让贺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冯安东是因为什么被斥责的?是因为他死谏方祈。这会不会让贺琰认为,皇帝在改变对方家的态度呢?

一想歪,再接着歪处想下去,只会让自己心惊肉跳。

第一卷正文第八十八章抉择(中)

行昭又请林公公去外间用饭,又让碧玉去瞧瞧应邑醒没醒,便安安心心地坐下来,半了阖眼养精神。

里间的官司,外殿正襟危坐的方皇后自然不知道。

“昨儿个夜里,温阳县主可是又有些不好了?臣妾突然头疼想叫张院判过去瞧瞧,太医院的人却说张院判一晚上都在凤仪殿里。”

惠妃眼睛亮亮的,小巧的下颌舒展开来,手里端着盏牡丹花开青花旧窑茶盅也不喝也不放,只拿眼带了些隐秘,往上小觑了方皇后一眼。

昨儿夜里不太平,应邑长公主留在了宫里头,连着王嫔也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