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策-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隶兵部下的机变人马。便牢牢地盘踞在了定京及中原一带。方家军西北军再牛,还能里应外合,破开皇城,起兵谋反不成!?

被人推向悬崖不可怕,可怕的是亲眷们尚在懵里懵懂。冷眼旁观,且助纣为虐。

六皇子如今很想伤春悲秋一把,可时光容不得他再议它事,一把撩袍随大流单膝下跪,说得很有条理,“父皇信重儿臣,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可兹事体大,江南官场如淤泥沉疴,儿臣年弱见识短少,实在难以一人之力担以大任。儿臣颜面事小,大周天家丢了体面,才会惹得千古笑话!”

“那你当如何?”

老六说得也有道理,皇帝脑子慢慢糊起来,轻声发问。

六皇子头埋得愈低,话头顿一顿,再言:“儿臣恳请父皇,遣任得用朝臣与儿臣同行。众人拾柴火焰高,儿臣一人之力难撼几近十余载之腐朽巨树,可再加上一个人呢?再加上两个人呢?我大周人才济济,多有卓尔不群之能人,出谋划策也好,计算缜密也罢,都是能挑得出的。”

六皇子说得头头是道。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连水泊梁山那些个英雄好汉们,都要凑成一百零八个才能有底气儿。

皇帝迷迷糊糊地跟着点点头,老六要点几个心腹之人跟着他下江南也能理解啊,谁还没几个左右臂膀啊。

“你且说吧。”

黎令清以为接下来就会说出他的名字,手一攥紧,掌心有些发汗,他不希望老六早夭是一回事,可他自己个儿被殃及无辜,又是另一码事儿。。。

“儿臣想求得陈显陈大人与儿臣并肩同行。”

黎令清将想答话,一听六皇子轻声一句,顿时浑身一抽,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慌的。

陈显猛地抬头,几乎想击节赞叹!

好一个将计就计!

老六被拖下水去甩不开脚上的泥,他就要把别人也拖下去!只可惜老六想顺势拉下水的人身份太重,恐怕没那么容易!

果然,皇帝一听其话,愣了愣神之后,皱着眉头,心不在焉地挥挥手,“陈显不成,他事忙事杂,朝堂日常调度全赖他管着,再选几个人跟着去吧。”

这个结果在六皇子意料之内。

六皇子站着,陈显跪着,六皇子往下一瞥便多了些居高临下之势,他抿了抿唇,紧跟皇帝后话,“除却陈大人。。。人选,儿臣可以自己提?”

这话太绝对了,陈显下意识地察觉出这是个陷阱,可出声阻挠已经来不及了,皇帝想想之后,点头应道:“只要不是身担重职,镇守定京的文臣能才,皆可。”

陈显长舒一口气儿。

不能在定京城里找,不能在武将里找,老六再上哪儿去找个忠心耿耿又足智多谋,能助他避嫌趋利之人?

难上加难!

“不是身担重职,亦没有镇守定京,更非武将军户。”

六皇子再瞥了眼陈显,微不可见地扬起嘴角笑道:“回禀父皇,儿臣想让西北督军陈放之随儿臣一路南下,陈放之既非武将,又出身户部,熟知账目明细之表,实乃不二人选。”

陈放之是谁?

是陈显的独子!

☆、第两百六八章孤注一掷

“哐当!”

前朝甜白釉旧瓷青莲纹茶盏被人从木案之上直直拂落,摔在地上,杯底沿着弧线“轱辘”地转了几圈,已经冷掉的茶汤淌在青砖地上,一滩深褐色映在浅青色上陡感萧条。

“端王。。。端王!”

内室之中的陈显与今早朝堂之上的首阁判若两人,怒气冲天地拂袖而过,一脚踏在淌流于地的茶汤之中,快步前行,再折身落座,面色阴沉,几乎咬牙切齿,“黄口小儿亦敢与我耍心眼斗手段了!”

老六未免也太过狂妄了!

乳臭未干也敢与他硬碰硬,当面算计!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玩得好一手诱敌深入啊!

他挖了个坑让六皇子不得不跳下去,那厮却反将他一军,打了个他措手不及!

陈婼眼瞅着淌在地上的茶汤平整之后碎了碎再恢复平整,心上无端一声喟叹,定了定心神,亲手再斟满一盏热茶,双手奉于陈显之前,轻声道,“父亲请喝茶。”

陈显紧蹙眉头,强迫自己心绪逐渐平复,单手接过茶盏,也没喝,转身又放在了身侧小案之上。

室内一片静默,陈显不说出话来,陈夫人与陈婼大气儿都不敢喘,陈婼埋首揪了揪帕子上坠下的素色流苏,她只有一个胞兄,母亲只有一个儿子,父亲与陈家嫡系只有这么一支血脉,陈放之远去西北时,身边死士侍卫零零总总加起来多达三百余人,幕僚谋士二十余人,一支独苗苗,父亲心再狠,也要顾忌着百年之后无香火可依的局面!

陈显府中没有谋士,如今最大的谋士就是他自己。

“老爷。放之。。。会跟着端王下江南吗?”

陈夫人权衡之下,率先发问,打破平静,“江南之行凶险非常,如今皇权旁落,各个总督勾结党羽,各为诸侯。放之随行。端王身份压他一头。则放之身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带更多的侍卫,到时候如遇意外,放之应当如何自保?”

今日早朝,六皇子启奏提议之后。陈显含糊其辞过后,便向皇帝这样回答,“。。。放之手上还担着西北杂物杂事,贺现贺大人虽亦是肱骨得用之才,可交接手头公务尚需几个时日,容端王殿下静待些许时日,可好?”

其实当朝之上,陈显并未说死。

可陈夫人压根就没问陈放之能不能不去,她和陈显夫妻几十年。她太了解他了。不去是不可能的,早朝之上,六皇子话儿说到那个份儿上,反将陈家架得老高,事到如今。陈家长子不去。。。

皇帝癫儿是癫了,可他还没死呢!

陈显默不作声,陈婼轻轻抬起头来,目光含义不明,老六拉上陈家长子无非是想拉个保命符,把陈家老大攥在手里,江南官场纵然与父亲相勾结,也只好投鼠忌器。。。

有什么比老子辛辛苦苦打了满城江山,儿子却死在半道上,偌大个家业没人绵延更荒谬?

陈婼心里头笑了笑,陈家是不是祖坟没埋对,长女嫁了个瘸子,次女嫁了个庶出,唯一的儿子就要被人攥在手上当筹码了,生死全靠天定,说出去就是一个笑话。。。听人说,有种坟头叫埋骨血尸地,专旺嫡系家长一人,子嗣后代全都不得善终。。。

陈婼再抬了抬下颌,将陈显看得更清楚了些。

她的父亲两鬓斑白,额上嘴角上,一动全是纹,唯独一双眼睛精光大显,亮得如同二十岁的小伙儿。

哦,野心也像二十岁的小伙儿。

陈显冷脸往陈婼处低低一扫,陈婼当即往后一缩,连忙将头低下。

“写信让放之回京。”

陈显收回目光,一锤定音,“幕僚、死士与侍卫全数带回,都别留在西北。让他与贺现交接妥当,从川贵一带回京,途中顺道拜访秦伯龄。”话头一顿,扭头高声将总管唤进内厢,再低声交待,“给江南那头递个话儿,让他们稍安勿躁。端王和放之一行人,最多捱到五月下江南,他们尚有近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妥当,这回没预备查出个什么端倪来,就算查出什么端倪,到时候定京这处也能替他们解围!他们只要拖住端王便可,若实在按捺不住要下手铲除。。。”

话到此处,谋划慢慢显出些雏形来,陈显出身皖州,皖州紧挨江南一带,官官相护,陈显与人结羽多以共同利益为轴心,江南怕被查出东西来,被愣头青连根拔起,陈显便许他们一个安稳的丝毫不动的未来局面。

人情关系?

别说笑了,人心最不可靠了,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陈夫人回过味来,语气哽咽,陡然惊呼,“大人!”

陈婼被那话一惊,心里却无端端地异常突兀地顺畅下来,这才对嘛,凭什么只有她一个人被抛弃,凭什么只有她一个人被看成弃子,凭什么?胞兄陈放之从来就不是个精明之人,陈显拼死拼活打下基业来,他也守不住,陈家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几十年了,他靠着一个长子,一个独子的身份也平稳过了这么几十年了,没用的人就不应该活得舒坦,父亲。。。父亲早该将他放弃了。

“大人!求您三思而行啊大人!”

陈夫人一辈子没失过态,眼圈微红,脚下一软险些跪倒在地,“端王要拿放之当做筹码,你这样交待,等于直接放弃。。。”

“如果江南官场实在按捺不住要下手铲除老六,那就随他们去吧!”

陈显陡然出声打断陈夫人后话,再重复一遍,慢慢斩钉截铁起来,“老六的人手是要先下手为强也好,还是要死也拖个垫背儿的也好,也随他们去!放之逃得过就逃,逃不过是他无能,是他命不好!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我们不能明目张胆地置老六于死地,别人可以!我们至始至终都占着名正言顺的道理!”

放弃了长子。。。来求得一个击杀六皇子的机会。。。

任谁看也没亏,照旧还带着点儿陈阁老一如既往的精明劲儿。

话一完,陈夫人随之手一松,一把打在黄花梨木的棱角上。

那滩茶水越淌越宽了呢,这水已经彻底凉了吧?

陈婼心下暗忖。

陈显又低声吩咐几句,总管应声而去,陈显决定之事如磐石一般,陈夫人再不过多置喙,扶着丫鬟匆匆告退,陈婼赶紧起身紧随其后,还未走到门廊,却听后头响起低沉一声,“阿婼留下。”

陈婼脚下一滞,心头陡生惶恐。

她怕她的父亲。

一种避之不及的恐惧。

见陈婼久未转身,陈显加重语气,“阿婼,回来。”

陈婼抿了抿嘴唇,扭过身来,福了一福,“阿宁怕是也要回府了,见不着我怕是要找。平阳王妃也不喜欢我常常回娘家,等会儿用晚膳的时候怕是又唧唧咕咕地说个没完,没得让人扫兴。”

“管她做什么。”

陈显听到陈婼与周平宁走势大好,心宽了宽,到底还有好事发生,语气松了松,“你与周平宁可还好?”

那一个黄昏的口不择言,导致了两人的不欢而散。。。

陈婼心慌起来,再想起当初父亲的耳提面命,立马答话,语气放得很平和,丝毫听不出带着些掩饰的情绪在,“自是好的。周平宁其人念旧长情,说好听点儿是不易改弦更张,说难听点儿就是一个死胡同走到底,什么东西都是抓到就不肯撒手了,再看别的也只能是自己家的这个东西好。。。”

陈婼拉拉杂杂说了这样多,陈显放下心来,这才转手端起将才陈婼奉上的那盏茶水,抿了一口,扯起嘴角笑了笑,连带着下巴蓄起的胡须也往上翘了翘,“那便好,你自小就个性强,嫁得也是一波三折,周平宁出身不好,可他也姓周,笼络住了到底也有用处,这是其一。你嫁都嫁了,不凑合着好好过,还能做什么?嫌东嫌西,反倒不美。”

陈婼越听越心慌。

“周平宁在兵部做得还好?”

陈显想起什么来,接其前言说出口,“兵部旗下可调任近五万机动兵力,占定京直隶一带兵力的三成不到,比例虽小,可禁卫多出身于勋贵公卿之家,关系错综复杂,是个兵家必争之地。老二被皇帝放在这处,我四下活动才将周平宁塞进去,他可千万不要给我丢脸。”

这点陈婼是不知道的,周平宁凡事都不同她说了。

如果让父亲知道她一手激怒了周平宁,父亲会怎样。。。

陈婼浑身上下一个激灵,定京少雨可天气多阴,这两年每每至梅子黄时雨的时节,膝盖与小腿受的痛就像从骨子里发出来的似的,囫囵点点头,丢下话来随即落荒而逃,“。。。大约是好的吧,没见他有过烦心的时候,既然是您保举进的兵部,又同豫王一起当差,谁敢为难他,既蒙得器重,阿宁办起差来,亦是尽心尽力,三思而行。”

尽心尽力。。。

周平宁做事是尽心尽力,一心不可二用,通常都很是认真,可为谁尽心尽力呢?

如今还要打一个问号。

☆、第两百六九章+第两百七十章临行(上)

没隔两日,陈显的折子就递上去了,是启奏折子,“。。。微臣启奏,西北督军陈防之因职调任十三道监察御史,另随行端王殿下南下。。。”

西北督军是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也是正四品,可一个是外放,一个是堂官儿,一个是隶属户部,一个是直属皇帝。老六在户部说一不二,陈放之若仍旧隶属户部,那老六就是陈放之的顶头上峰,陈显把他儿子的官职做了个平调之后,陈放之的上峰就变成了皇帝。

身份这种东西没法子变,是王爷是天家贵胄,在陈放之面前就一定是高了那么一等的,那官位总要挑个利己的来吧?

如此一来,人家成了反客为主了,一张马脸坦荡荡。

人老子都这么大公无私,内举不避亲了,朝堂之上谁人不赞上一句,“首阁为大周当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老皇帝御笔朱批,明明白白应了个好字儿。

终究尘埃落定。

真的尘埃落定了吗?

六皇子觉得悬。

春光明艳,端王府正苑前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