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快乐密码-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禅的作用是减压、增定、开智慧。它犹如一块明矾,可以让杂质沉下去,使我们的思想清清亮亮。

人生在世,既要看得破、放得下,又要认得真、担得起。这就是禅给予我们的启示。 


第10节:二 每个人都很富有(1)

二 每个人都很富有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很多人都在感叹:我们的收入比以前多了,我们的满意感越来越少;我们的住房越来越阔,我们的眼界越来越窄;我们的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我们心灵的沟通越来越少!每个人都在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快乐 还剩多少?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过得幸福吗?

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三个方式,来解决以上的困惑: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

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是四书五经,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是宋代大儒朱熹的排序,他把《大学》列在四书之首,为什么《大学》这么重要?因为《大学》的第一句就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一生中最需要学习的学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那就是“明明德”!大家看这个道理多朴素!这么多人生终极的追问,而《大学》用一句话就告诉了答案,那就是把你的光明的德行显现出来。《大学》告诉我们,德性是你本来就具有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它,完善它,把它推己及人。

《老子》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复归于婴儿”。“复归于婴儿”,就是指从这个声色纷纭、充满诱惑的世界上,返朴归真,回归到像婴儿一样纯洁无瑕的生命本来状态。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真”、“璞”就是没有经过污染、没有经过修饰的生命的本来状态。

“明明德”是儒家的人生关怀,“复归于婴儿”是道家的人生关怀,那么,什么是禅的人生关怀呢?

禅的人生关怀,就是“明心见性”,和儒家、道家一样,都是要回归我们的本心本性。禅的人生关怀,就是“明心见性”,和儒家、道家一样,都是要回归我们的本心本性。它明的是“本心”,见的是“本性”。

这个本心、本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自家宝藏”。

“自家宝藏”也叫“如来藏”,是在胎藏中就具备的宝藏,是在生命的DNA中就已经具备的觉悟性。

拥有了“自家宝藏”的人,就是幸福而快乐的人。但事实上,虽然我们都具备自家宝藏,在生活中却时时痛苦不堪。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具备”自家宝藏,却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这样一来,我们就迷失了自家宝藏。

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在比较、攀缘中,我们迷失了自家宝藏,追逐名利、财富、权势、色欲,形成了极不和谐的现象:物质在进步,素质在下滑;欲望在膨胀,精神在萎缩……

所以,认识自家宝藏,打开快乐之门,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珍宝人皆有

有一句禅语说:“哪个台无月,谁家树不春?”(《五灯会元》卷十三)每户人家的阳台上都有美丽的月光;每户人家的树枝上,到了春天都会生机勃勃,生意盎然。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无价的珍宝。

但是,虽然我们都拥有这个宝藏,如果你没有发现它,它就形同虚设。不管它有多珍贵,你仍然是一贫如洗,就像那个自家院子里拥有无价的宝藏,却仍然过着贫困潦倒生活的女孩子一样。

【贫女宝藏】

这是一个经典的禅的故事,它的名字,就叫“贫女宝藏”。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女子,她家的院子里,埋着许多金银财宝,可是她家里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

当时有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心地善良,知道了这个情况,就想把贫女家里埋有宝藏的事情,告诉贫女。智者担心贫女不相信自己的话,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对贫女说:“我想请你为我干活,你能为我做除草的工作吗?”

贫女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除非你告诉我说我的家里有宝藏,我才为你工作。”

贫女本来想用这个借口,来回绝智者的要求,因为她心想自己家里根本不会有什么宝藏。不料智者听了之后,却满口应承说:“我知道你家里有宝藏,我也可以告诉你宝藏埋在什么地方。”

贫女回答:“我家里的人都不晓得有宝藏这回事,你怎么可能知道?”

智者说:“我确实知道这件事。”

贫女回答:“好吧,眼见为实,我要亲眼看到才行。”

贫女就跟着智者来到自家后院。智者果然从贫女家里挖出了宝藏。

贫女见了,心生欢喜,对智者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则故事出于《涅槃经》卷七,故事产生的背景是在古代的印度。

贫女的家中;本来有无价的宝藏,由于没有被发现,所以她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姑娘。一旦发掘出这个宝藏,贫女顿时就拥有了巨大的财富。

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都有这么一座宝藏。只要认识到本心本性,我们内心的世界就会立即变得非常的富有。

贫女宝藏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佛教经典的寓言中,也发生在现实生活里。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恰恰就在印度。

【自家的金矿】

有一个农夫,住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拥有一块很大的土地。这个农夫是一位知足而富有的人——因为他知足,所以他富有;因为他富有,所以他知足。

有一天,一个朋友前来拜访这位农夫,告诉他,如果能找到钻石矿,只要有一块钻石,就会富得难以想像。

农夫听了这段话,突然觉得自己实在太穷了,整个晚上,他都在想:“我要一座钻石矿!”

于是他卖掉了土地,出发到外地去寻找钻石。

农夫到处奔走,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找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却从来没有发现什么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终于在海滩上自杀身亡。

说来也巧,那个买下了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中无意间看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拾起来一看,这块石头晶光闪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居然是一颗钻石!

就这样,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第一颗钻石。后来,这个人又接二连三地发现了更多价值连城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英王王冠上的大钻石,以及镶在俄皇皇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是从这个钻石矿开采出来的。至今,“戈尔康达钻石”仍是世界上最顶级钻石的代名词。戈尔康达钻石通透亮丽,品质超然,让全球的收藏家都趋之若鹜。 


第11节:二 每个人都很富有(2)

这是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的著名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的开篇故事。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笔珍贵的财富,这笔财富不需要我们踏破铁鞋千山万水去苦苦追寻,禅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这些财富就在你的身边,你拥有的东西,最使得你幸福。

2?衣珠人难识

每个人家中的“后院”里都有珍宝,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里都有珍宝。虽然我们不一定认识它,但这颗无价的珍宝,却是确确实实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藏在我们充满污垢、油腻腻的衣服里。

你发现了它,你就富有而充实;你没有发现它,你就得流浪街头,穷困潦倒。

那么,藏在我们衣服里的这颗珍珠,到底是一颗什么样的珍珠呢?

这就是《法华经》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人生哲理。

【衣中的宝珠】

《法华经》说,从前,一个穷人去拜访富有的亲戚,受到了热情的款待,穷人很高兴,喝得酩酊大醉,在酒席上酣然睡去。很不巧,那个亲戚因为接到了要处理公务的通知,必须立即外出。

眼看着这个穷亲戚醉得人事不醒,这个富有的亲戚就把一颗价值非常昂贵的宝珠,缝在穷亲戚的衣服里,然后匆匆离开了。

穷人当时烂醉如泥,并不知道这件事。酒醒之后,看见主人没在,就起身离去了。

几年以后,他仍然一贫如洗,流浪在街头。他并不知道自己衣服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碰见了那位富有的亲戚。对方看见他衣衫褴褛的样子,不禁流泪叹息说:

“你怎么这么可怜?你的衣服里已经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你还一直在街头流浪!”

穷人听了,非常吃惊。亲戚就告诉他宝珠缝在衣服的什么地方,穷人终于在自己的衣服里发现了宝珠。从此他结束了流浪,过上了富有而快乐的生活。

在这个禅的故事中,“衣珠”就是觉悟、智慧,富有的亲戚则象征着佛陀。

我们的觉悟、智慧是无价之宝,被烦恼妄想的破衣烂衫所遮掩,以致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本心本性是如此的富足,于是,我们在精神上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劳劳碌碌、糊里糊涂地奔波在人生的道路上。“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个“大事因缘”,就是启发我们明心见性,获得开悟。

众生明明有衣珠在身,却仍然流浪乞讨,这是极大的迷妄。要想得到精神生命的富足,我们就要认识到生命中原本具有的“衣珠”。

所以,禅学的宗旨,就是“只要时人知有,如贫子衣珠,不从人得”(《五灯会元》卷十六)。——禅的终极关怀,就是引导我们去发现每个人都具有的衣珠,认识到我们的本心本性。当我们得到了智者的指点,发现了生命中的宝珠的时候,就会摆脱贫困,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觉悟者。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绝对的穷人,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上都是富有的,可是我们不知道它的可贵,只是片面地将拥有外在的财富当成富有的标志。于是,在追求外在财富的同时,我们迷失了内在的财富。

迷失了内在财富,我们就成了一贫如洗的穷人。

当一个人成了这样的穷人的时候,就会铤而走险,迷失在滚滚的红尘之中。有时候,甚至会不择手段,去做偷鸡摸狗的买卖。

【一桩大买卖】

石屋禅师在云游时,有一次,遇到了一个青年男子,两人就结伴同行。天黑了,那个男子非常热情地邀请禅师去他家过夜。

禅师向他道谢,晚上就住在了这个人的家里。

半夜的时候,禅师听到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就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禅师揭去蒙在他脸上的黑布,一看,原来竟是白天和自己一起赶路的青年男子,也就是这家屋子的主人。

“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干这个啊!嗨;我一个和尚家能有多少钱?你如果要干,就去干一桩大买卖!” 


第12节:二 每个人都很富有(3)

那男子开始时一愣,后来非常惊喜地说:“原来我们是同道中人!你要教我干一桩什么样的大买卖啊?”

禅师看他这个样子,对他说道:“可怜呀!你放着终生享受不尽的东西不用,却来做这样偷鸡摸狗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受不尽的东西,你想要吗?”

“终生受用不尽的东西?它在哪里?快讲,快讲!”

禅师突然一把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面。你不知道你的怀里有宝贝,却要自甘堕落,你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子!”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人恍然大悟,泪如雨下,向禅师磕头致谢。

从此以后,这个人改邪归正,金盆洗手。他发现了自家的宝藏,自食其力,过上了快快乐乐的日子。

这个自家宝藏,就是每个人拥有的当下的快乐。它与物质财富的多少,并无直接的联系。只要你认识它,呵护它,在平平淡淡、朴素无华的生活中,也有人生的乐趣。

3?打开无尽藏

每个人都有珍贵的自家宝藏。禅的真谛,就是让我们认识到这个自家宝藏,就是让我们明心见性,当下觉悟。

那么,什么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呢?六祖慧能大师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

这个本性“本自清净”,清清净净,没有丝毫的污染;

这个本性“本不生灭”,万古常新,不生不灭;

这个本性“本自具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原本都具有;

这个本性“本不动摇”,淡定从容,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和干扰;

这个本性“能生万法”,能创造出这个世界上一切最为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就是我们的自家宝藏。

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