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8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野号的确是比清国的这种巡洋舰要快,但是快有什么用?九千吨的巡洋舰,轻易的炮火击中他的船身,可以说是无关痛痒,而这种九千吨的军舰的火力,西乡隆盛连忙说道,“太阁,请问这种军舰的火力如何?”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火力完全不清楚,他们的奏报上,没有提出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在得到了法国全部的海军技术,还有德国的共同研发下,这样的高速铁甲舰,他的火力,一定会非常的可怕!”

英德两种的海军军舰风格是不同的,英国喜欢的是航速和射速,对于船身的要求不甚太高,所以之前中国买的七千吨铁甲舰的速度比定远号还慢,无他,这是英国的风格所确定的,他们的海军刚开始也是为了保护航道和追击海盗,并不是用来和诸国争霸的,而德国的海军发展的晚,发展的时候就明确是和诸国争霸的,那么德国的铁甲舰的优势,就在于火力和吨位。

有了德国人的帮助,想必清国的铁甲舰,火力一定不会太差,明治天皇的脸色是死灰色的,“中国真的研发出来了这样强大的军舰?我以为他们的自主研发只是一个笑话。”他用力的抓住椅子的把手,脸色狰狞,“太阁!”

他对着伊藤博文喝道,“难道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海军一定要臣服在清国的舰队脚下吗?我们日本帝国,难道真的无法崛起吗?!”

日本现在的情景,也只有朝着中国发难了,俄罗斯没有得到库页岛和海参崴,和日本相隔甚远,日本就算想要朝着俄罗斯发难也没有任何机会,但是日本筹谋多年,明治维新多年,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清国为什么会这样的强大!”

“请陛下不要担心。”永远胸有成竹不急不慢的伊藤博文,这个时候虽然脸色难看了一些,但是还是一副从容的神态,“臣非常清楚,清国的武力十分的强大,而且臣有罪,臣认为,按照清国的重工业相关技术,应该不可能造成如此强大的军舰。”

“清国实在是太强大了,我们虽然在拼命努力朝着前面奔跑,但是日本的体量太小,就算跑的再快,但是清国只要稍微跨步,就可以把我们抛在后头。”

“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没有机会。”伊藤博文继续说道,殿内的所有人,包括天皇都在仔细聆听着他的说话,“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体制,陛下!我们的体制比清国优秀一万倍,只要清国还保持着落后的封建专制,我们就永远领先他们!”

1854年,目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日本举国震惊,中国天朝的形象开始崩溃。幕府末期的改革派佐久间象山振臂一呼,提出了“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口号,成为明治改革以至长远立国的基本方针。具体到文化教育上,就是从培养“和洋汉才”急转到“和魂洋才”。

按照佐久间象山的理解,洋学仍被限定在科技范围,采用西洋技术的目的在于维护加强日本的政教。这种见解与中国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没有根本的差异。但是,致力于国家富强求变的幕末志士们更乐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注重有效性和实用性。明治初年的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这样评价改革派武士:“这些人历来对中国的文学道义钻研不深,从儒学的深奥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不能不说都是些不学无术之辈。而正是这些不学无术之辈完成了维新大业……他们以一片武士道精神而重报国之大义,凡事一听说是国家的利益,他们就会自动去做。”

尤其在幕末思想文化的冲突转变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口号被仁人志士们接受后,不断得到突破修改,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实际上已把学习西方从科技扩大到适宜操作的制度、法律方面。“东洋道德”的含义被缩小了,“西洋艺术”的范围被扩大了。

“日本人是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积极消化,强壮了自身;而清国却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虽然抵御了一时寒冷,却无从改变根本体质。他们现在的强大,只是建立在可观的武力上,但是政治上的内容不进行维新改革,支那永远是一个拿着大棒到处耀武扬威的残疾人。”

伊藤博文充满激情和诱惑力的言语一下子把大家伙的斗志都又带了起来,明治天皇佩服的点点头,“听太阁一席话,之前因为清国的情报带来不好的情绪一下子就冲淡了,太阁真是太厉害了。”

“臣不敢当,臣以为,现在,就是追赶上清国最好的时机!”

明治天皇身子前倾,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的这一位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先问军部代表伊东佑亨,“伊东代表,你认为,我们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还能继续再购买超过吉野号这样的军舰吗?”

伊东佑亨摇摇头,“没有可能,我们的财政已经支付不起第三艘吉野号了。”

“所以我们的海军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在接下去的几年就要停滞了,是这个意思吗?”

“哈伊!”

“所以臣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伊藤博文沉声说道,“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和清国的海军实力相差的距离是最小的,但是清国很有钱,他们可以再花钱买,再花钱造,他们的海军实力可以增长的很快,现在差距最小,那么就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伊藤博文大声地说道,西乡隆盛激动地说道,“真的吗?真的可以发动战争了吗?太阁!我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

“清国这一艘刚出来的高速铁甲舰,目前还不知道是否可以马上投入使用,要知道试用期间是非常长的,太阁说的没错。”伊东佑亨冷静的分析,“我们的神奈川号和吉野号已经完全适应东海和黄海的风浪了。”

明治天皇看着伊藤博文,伊藤博文继续说道,“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年,把清国的北洋水师当做假想敌这么多年,我相信海军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所以现在我们的武力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清国的海军能力,很明显,目前是最好的机会,他们的海军军费已经停滞三年了!而且清国的陆军,根据梅机关情报,已经战斗力下降了很多了!这都是非常利于我们日本帝国的!”

“另外,陛下,请问您知道,今年是什么年份吗?”

“是明治二十七年。”

“是,但是对于清国来说呢?”

明治天皇眼神骤然一亮,“啊,是清国皇太后的六十岁生日!”

“是的,我一直在等这个时机,等清国皇太后的六十岁生日,今年清国绝对不会影响到皇太后的生日,我们只要不要打入北京城,我相信,清国会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万分忍让的!”

“太阁!”明治天皇激动地说道,他好像是一个迷途的孩子遇到了指路明灯一样,“这是完全可能的!”

“这就是最好的时候,清国的皇帝为了孝顺皇太后,已经在万国宫等许多事情上花了许多的经费,这一定程度上掏空了清国的国库,现在已经是四月了,清国整个国家都浸入了狂欢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想着为皇太后庆祝生日,有心算无心,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伊东佑亨连忙朝着伊藤博文鞠躬,又朝着天皇鞠躬,“军部所有的士兵都已经做好为天皇陛下玉碎的准备。”

“不是玉碎。”明治天皇摇了摇头,“是要成功,朕要看到士兵们去蹂躏和摧毁清国人!”

“哈伊!”

“太阁。”明治天皇又问计伊藤博文,“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吗?”

“是的,陛下。”伊藤博文慢慢地说道,“我们还需要一个理由,如果没有理由,是无法发动战争的,只要有一个理由,那么我们就可以采取主动的攻势了。”

“梅机关已经做好了为陛下效劳的准备。”伊藤博文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们已经打入了清国最高军事机关,请原谅,陛下,在没有成功之前,我不会透露任何问题,毕竟这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就算在御前也不能够透露一丝一毫。”

“没有关系,我完全相信太阁。”明治天皇点头说道,“我只是希望看到成果。”

中日两国帝王说不一样,却也一样,一样的想要看到成就和辉煌,“哈伊。”伊藤博文说道,“那我们现在就等着一个契机,一个可以发动的契机!”

伊藤博文的话音刚落,外面就走进来了明治天皇的内侍,他悄声禀告,“陛下,这是朝鲜发来的紧急电报。”

“快说。”

“朝鲜东学党人起义,占据了重镇全州,朝鲜国王已经上书清国,要求清国出兵镇压。”

“纳尼!”明治天皇又刷的站了起来,一脸的不敢相信,不过这个时候他震惊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他越笑越开心,“真是天助我也!天照大神在保佑着日本帝国!”

之前所要等待的时机,终于等到了!明治天皇站了起来,从宝座上走下来,亲自扶起了伊藤博文,“太阁真是朕的诸葛孔明,张良!”

大家也佩服的看着伊藤博文,原本军部想要和伊藤博文别苗头的想法,这时候全部都消失了,伊藤博文目光炯炯,“东学党叛乱,肯定会影响到朝鲜的局势,那么清国在汉城的两千人绝对不够,他们一定会要再申请派兵的,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时机已经到了,请天皇陛下,做好准备吧!”

第983章 压力动力(二)

实在是天助日本,在座的无论是谁,都不禁喜悦浮上了面容,要对清国发动战争,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不是现在两国的海军力量差距算是历史上最小的时候,日本君臣都还是想要再忍受,积蓄力量,不,任何一个日本的有识之士,都无法继续承受巨大而臃肿的清国继续压在日本四千万百姓的头像继续耀武扬威,炮击琉球,炮击萨摩藩,炮击长崎,炮击银河丸号,在柏林会议上的羞辱,这一切切的一切,早就在日本的臣民之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海军的差距在历史最小期,而清国又必须因为慈禧皇太后的生辰而把全国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祝贺圣寿无疆上,那么清国的动员力和反应力将会处于历史的最低点。

原本只是因为担心无法找到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现在已经有理由了。“东林党作乱。”军部代表伊东佑亨对着天皇说道,“我们必须马上出兵,保护我们在朝鲜的侨民,不能让他们因为愚昧可憎的朝鲜人的暴行受到侵害!”

“方式如何?”天皇问道,“是暗地里还是知会清国和朝鲜?”

“先暗地里派,朝鲜根本没有什么海上力量,我们用货轮先把士兵们运到朝鲜去,情报人员会给我们安排一个妥善的地方,随后我们就等清国人,只要清国人也出兵,那么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趁着清军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们发动攻击!”

明治天皇目视伊藤博文,伊藤博文点点头,“这样完全没有问题。”

一直没有说话的外相陆奥宗光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清国真的为了庆祝慈禧太后的生日,而不出动军队,这样的话,我们的准备,会不会落空?”

“外相你是一得之愚啊。”伊藤博文说道,“如果不出兵,我们兵不血刃,就可以占领朝鲜,那么我愿意亲自到清国去,真心实意的为清国的慈禧皇太后庆祝生日。”

“我们的目标是占领日本本土一半面积的朝鲜,如果清国不发兵,那么我们当然可以接受这个结果,我们吞并朝鲜之后,北洋水师就会被完全钳制在渤海之内,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我看来清国是不会放弃出兵的。”

“的确。”陆奥宗光点点头,“秦国的宗藩政策,就是要面子,如果不能守护住近在眼前的朝鲜,他们就丧失了对于其余藩属国名正言顺的统治权。”

“朝鲜的袁世凯也是雄心勃勃之辈,他是不会容许我们这样单独出兵的,另外清国有几位郡王也在朝鲜,如果想要他们都平平安安的,嘿嘿,清国是不会放弃这些寄生虫一样的贵族的!”

“所有的事情都交代给太阁和伊东佑亨大臣负责,我希望能够让全国军民都一体动员起来,为了大日本帝国的荣耀,准备迎接好这一战!”

“哈伊!”

伊藤博文带着几个最为机要的内阁成员走出了天皇的起居殿松风间,饶是几个人都是国家重臣,维新元老,可遇到这样马上可以行动展现自己一番宏图霸业的机会,每个人都忍不住露出了踌躇满志的笑容来,“一定要不择手段,诱使中国出兵!”西乡从道军服整齐,挺直腰板,站在走廊上对着伊藤博文说道。

阳光与微风风轻抚着伊藤博文他们壮年的身躯,几个人都显得十分惬意。

“李鸿章一贯谨小慎微,诱使他出兵是不那么容易的。”陆奥宗光一边说,一边快速的走着,他们走到了二重桥,一起站在桥边,看着宫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

海军大臣西乡隆盛坚定地说道,“决不能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