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际金融学-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前所述,一次大战结束以后,由于世界黄金存量绝对不足和相对不均,以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纸币贬值,致使大多数国家放弃了金币本位制改为实施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但这仍然不能有效地提升市场信心,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内部经济的均衡,放任国际收支的失衡,不愿遵守游戏规则,甚至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当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大危机来临时,各国便纷纷放弃了不同形式的金本位制,导致国际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图10-1显示一战以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数目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战后金本位制处于鼎盛时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国际金本位制的终结。
  ?
  
  资料来源:选自Barry Eichengreen著:《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6
  ?
  美国学者罗纳德·I·麦金农对国际金本位制时期的游戏规则进行了归纳63'4':
  规则1:铸币平价是各国决定汇率的基础,并允许以铸币平价进行货币的自由兑换。
  规则2:对私人的黄金流出入或在国际交易中使用黄金不施加任何限制。
  规则3:发行货币和铸币必须以黄金为准备,而且将本国银行存款的增长与本国可运用的黄金储备相联系。
  规则4:在出现因黄金外流而导致的短期流动性危机中,中央银行应按较高的利率自由地向国内银行提供贷款支持64'5'。
  规则5:假如暂时中止履行规则1的义务,应尽快恢复按最初铸币平价进行兑换。
  规则6:作为上述实践的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价格水平将由全世界黄金的供求内生地决定。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从国际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上看,这种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汇率自动稳定机制。从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早期的国际金本位制如麦金龙归纳的前3个规则(规则1、规则2和规则3)保证了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固定的,或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波动。金币的自由兑换,保证了黄金与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铸造或熔化,有助于调节货币流通量。就汇率而言,国际金本位制条件下,存在着两种国际结算方式:外汇结算或黄金结算。由于外汇市场上汇率是随着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的,对进口商而言,当国际结算的成本超过铸币平价加上运送黄金的费用时,进口商便会改变结算方式,用本币购买黄金并输出黄金进行国际结算,导致黄金输出;如果是出口商,结算方式的改变将导致黄金输入。因而汇率波幅不会超过黄金输出点或输入点,最大波幅为铸币平价加上运送黄金的总费用。显而易见,国际金本位制必然形成国际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波幅很小的具有自动稳定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度。
  2、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由上述1的分析可知,如果一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出现大幅度逆差,意味着出现持续不断的黄金外流,那么这个逆差国国内市场的黄金货币会不会枯竭和经济崩溃呢?不然,因为黄金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的规则,使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得以形成,并能保证国际收支失衡能够自动纠正和汇率的稳定。图10-2阐述了这个自动调节机制的运作过程65'6'。
  ?
  ?
  ?
  ?
  ?
  ?
  ?
  ?
  ?
  ?
  ?
  ?
  ?
  ?
  ?
  ?
  图10-2 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3、外部平衡的制度安排。特点1和特点2意味着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外部平衡成为金融管理当局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金融管理当局保证本国货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自由的输出入,不能采取冲销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和货币投放,以确保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汇率自动稳定机制的有效运行。而上述的规则3和规则4,要求中央银行严格根据黄金储备量和法定平价铸造或发行货币,以保证物价的稳定;同时,一旦出现资本外逃并引发危机时,为减少市场的外部负效应,中央银行应通过提高利率阻止资本外逃,并向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投放,以避免银行体系的崩溃。需要注意的是,以外部平衡为政策目标的制度安排必然会以牺牲内部经济为代价,调节国际收支的逆差引起的贸易减少、产出降低、就业减少和总需求的下降等等,会明显减少国民福利水平。
  4、制度的非歧视性。规则5和规则6表明,暂时中止货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后应该尽快恢复按最初平价的兑换是各国的主动承诺,这意味着有些时候货币管理当局可以采取国内经济政策来纠正特定的铸币平价汇率。由于有这样的共同承诺,一旦出现大量的贸易逆差,和短期融资需求,只要有较小时利率变动就能引起跨国资本大规模流动,自发的调节国际收支。进一步说,由于在货币创造上各国都是被动的,其供给量受到黄金储量和开采量的制约,那么世界价格水平即由货币的供求内生地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金本位制无视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对所有国家都是一视同仁的66'7'。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寻找和确定充当国际清偿力的本位货币并保持其适度增长;二是形成围绕本位货币的国际收支协调机制。而国际金本位制度存在着一个明显缺陷是:黄金的自律并不构成人类对清偿力增长的自律。这是因为:
  1、从理论上看,一价定律67'8'保证了黄金必然依据“黄金输送点”构成平价,即如前面图8-2阐述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黄金的流动将自动调节全球国际收支的平衡,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如此。金铸币往往被遵循金本位的模范国家(英国)的关键货币(英镑)所替代。例如,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这使“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L。Yeager;1976)。因此国际金本位制实质上是英镑-黄金本位制,并且英镑替代了黄金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2、当英镑(纸币和铸币)充当世界货币时,英国的英镑供给就不是单纯取决于本国货币存量了,还与黄金价格以及准备金率有关。如果货币供给为M,本国货币存量为G,黄金价格为g,准备金率为r;则有:即M=Gg/r,表面上从未被违背的金本位“游戏规则”,其实早就被英镑纸币的膨胀和准备金率的下降所取代(W.Fetter;1965)。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而纸币的供给是无限的,纸币的迅速扩张所形成的清偿力相应的膨胀日益侵蚀着国际金本位制的根基。
  3、因此,在国际金本位时期,英镑得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起因一方面是因为其经济上的强大,另一方面在于英国必须模范遵守按金平价自由兑换的规则,这在经济学范式中被称为“好管家的印章”(Seals for Good Housekeeper),但是,一旦英镑获得这样的声望便有可能产生滥用其特权的冲动,这终将危及金本位制度本身。由此可以看出,当纸币替代黄金成为主要清偿力时,纸币信用的盲目扩张促成恶性通货膨胀是国际金本位制度解体的根本原因。
  ?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300多为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一个旅游胜地-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Bretton Woods Agreement)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章程,从而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当时的美国,黄金储备拥有量接近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二,工业制成品占据世界市场总量的二分之一,对外贸易占据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居于霸主地位的美国无疑将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创建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前夕,美国和英国政府就在着手研究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重建方案。美国的财政部长助理哈里·怀特(H。D。White)提出了“国际稳定基金方案”,亦称“怀特计划”;同期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提出了“国际清算联盟方案”,又称“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1、由各国缴纳资金(以黄金、本国货币和政府债券缴纳50亿美元,)来建立基金组织;
  2、各国的投票权取决于各国缴纳份额的多少;
  3、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叫“尤尼塔”(Unita,由英语“单位”一词变化而来)的国际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一个尤尼塔的含金量相当于10个美元的含金量;
  4、各国货币与尤尼塔保持固定比价,并应该努力维持这一平价关系;
  5、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汇率,并对成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有明显的不同,凯恩斯考虑到当时的英国黄金储备已枯竭,从英国的立场出发而反对以黄金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所提出的计划主要有:
  1、成立一个“国际清算联盟”的世界性中央银行;
  2、由国际清算联盟发行不可兑现的货币“班柯”(Bancor68'9')作为结算单位,各成员国规定本国货币与班柯的汇率平价;
  3、各国通过班柯存款账户来清算相应的官方债权债务,各国在国际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战前三年的平均进出口贸易额计算,但成员国不需缴纳黄金或现款,而只在国际清算联盟开设往来帐户;
  4、当某一成员国国际收支有顺差时,就将顺差实现的收入存入该账户,发生逆差时,则按规定的份额申请透支,透支额为300亿美元,或用自己账户中的余额支付。
  可以看出,这两个计划的共同点在于都主张各国政府应该承担稳定汇率的责任,并保留一定的控制短期资本流动的权力,这表明美英两国都认识到保持汇率稳定的重要性。但是这两个计划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相对于怀特计划而言,凯恩斯计划在汇率的控制上允许成员国有较大的灵活性;对成员国的信贷额度放得较宽;但试图弱化黄金的国际地位,班柯虽以黄金定值,但不能兑换黄金,最终用班柯取代黄金;在国际收支的调节上规定无论国际收支顺差国还是逆差国,都应该共同承担调节国际收支的责任等等。
  实质上看,这些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两国经济实力的差异,英国的经济实力在二战后大为减弱,国际收支巨额逆差,黄金储备严重不足,因而英国既想夺回昔日的全球霸主地位,但又无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希望成员国共同承担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的责任。而美国在二战后一枝独秀,经济金融实力已经远远超过英国,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因此在计划中更侧重世界性通货膨胀和对外支付问题。
  从今天的眼光看,凯恩斯计划显然比怀特计划更科学更合理,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美国当时已经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处于绝对的优势,最后通过激烈交锋的结果是“怀特计划”占据上风,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方案,形成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文件,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诞生。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游戏规则及特点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一系列规则取代金本位制度,其游戏规则主要有69'10':
  规则1:美国承诺固定黄金与美元的兑换价格:即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各成员国可以这个官方价格在美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
  规则2:固定本国货币与黄金或与一种与黄金挂钩货币的官方平价。
  规则3:在短期里,汇率可围绕平价进行±1%的波动;在长期里,如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可以对本币的平价进行调整。
  规则4:允许在经常账户交易下货币自由兑换,但可以实施资本管制措施来限制货币投机。
  规则5:可以运用官方储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来弥补短期的国际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