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云逐月-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铃铛。敢问姑娘可姓花?或者有先人姓花?”

    花逐月没有在妇人的脸上看到丝毫的熟悉之处,按下心底的失望,点头道:“我姓花,名逐月。不知你师傅姓名,可曾说起过我。”她摸了摸铃铛,带着惆怅道:“与我而言,不过离开一载不到,此处却已经星转斗移百年了……”

    那中年妇人听了此话,神色大变,不敢置信地上下打量了一番真花逐月,随即吩咐那女童道:“你速去祖师的书房将第六幅画儿取来。”不多时,中年妇人比照这画像打量着花逐月,又听花逐月说出了只有桃花岛门人才知道的一些秘密所在,当即就跪下行大礼。

    逐月忙将她扶了起来,笑道:“兰姑,虽说我辈分比你长,可年纪却比你小许多,这礼就免啦。我们还是进去说话吧。”

    兰姑笑道:“是我的不是了。”问明了原随云的身份,忙请了两人进屋说话。闲聊中,逐月也知了兰姑的身份。她的师祖乃是黄药师晚年所收的小弟子程英,蒙古大举入侵宋朝灭亡后,黄蓉的后人除了郭襄全都身死,桃花岛失了主人,程英和陆无双移居桃花岛,收留了一些战乱中的孤儿为徒,最终得传程英衣钵的,便是中年妇人的师父。

    “师祖临终前曾留下遗言是若有一天太师伯祖到了或者她的后人来了,定要将一物交与太师伯祖或者她的后人手上。”

    逐月接过兰姑递来的一直紫檀木匣子,喃喃低语道:“难道师父知道我终有一天会回来的吗?”她缓缓打开了匣子,里面只有一封已发黄的信笺。在看到那熟悉的笔迹时,她实在忍不住,顿时哭得不能自抑起来。

    兰姑见状,暗叹一声,更多得是终于完成师门遗命的轻松。她行了礼,将厅房留给了逐月、原随云两人,避了出去。

    原随云搂过逐月,半晌见她还是哭泣不止,只得接过那封信笺看了起来。

    黄药师的信笺之中自然是拳拳的关爱之心,除了说出他后来数十年对阵法术数异相的探究所得,还说了寒玉髓的下落。“……昔年重阳真人为好友林朝英女侠于极北苦寒之地数百丈坚冰之下得至阴至寒之玉,既有玉自有寒玉髓,只数滴便能驱尽汝兄之火毒。林朝英女侠隐于终南山古墓下终年不出,然为师与之亦有些许交情,汝若寻之,报上为师名号,当能得数滴寒玉髓……为师一生自负,然终究心存有愧,一愧好绝世武功而累爱妻离世,二愧迁怒无辜弟子,致使汝数位师兄半生凄凉惨死,三愧毕身所学恐难传世……”

    “师父……”花逐月不忍再听,接过原随云手中的书信,继续看了下去。抽噎着看完黄药师的书信,好半晌才对原随云道:“晚点儿,你随我一道去祭拜我师父吧。”

    “好。”原随云见逐月还是满脸的伤心之色,安慰道:“你师父这么疼你,一定也不愿意看到你这么伤心的。他也知道,你不是故意过了百年才回来的……乖,别哭了……”

    这夜月色很好,无须灯笼火烛,逐月轻巧地走在曾无数次走过的地方,指着原随云说那儿是她和蓉儿最喜欢来的,那儿是师父不许她们去的……不多时,就到了黄药师和妻子合葬的墓碑前。

    “我师父一生只我师娘一人,师娘去后,师父都有些疯癫了,那是蓉儿还小,我也很害怕,只能抱着蓉儿哭,幸好师父又清醒了过来。与我而言,师父不仅仅是师父,也是另一个爹爹呢……”

    逐月将香烛瓜果摆好,磕头祝告之后,才拉着原随云也跪下了,“你也给我师父师娘磕个头吧,若非是师父将我送至一灯师父处习得一阳指,也无法帮你驱掉火毒的。”

    原随云摸了下逐月的额发,磕了三个头后真色与逐月道:“逐月,并非是这个,我磕头只是因为他是你师父。”

    逐月强笑道:“我明白的。我想单独在这儿呆一会儿。”原随云看逐月坚持,叹了口气,起身走到了七八丈之外才止步。月色温柔,原随云无须像白日一般薄纱蒙眼,他远远看见逐月坐在墓碑前说着什么,心里却是想着黄药师书信中所说的古墓派中的寒玉,时光已过百年,那东西不知还在不在呢。

    “随云!”

    原随云猛然转头,便看见花逐月的身体好似掉入一个虚空的漩涡之中,他飞身过去,手却堪堪和她的手错过,看着她消失在眼前。原随云顿时发了风一般,若非记着那墓是逐月师父师娘的慕,只怕也被他给毁坏了。三天不眠不休,便是铁打的人也快撑不住了,第四日的时候,他抓着倚天剑昏迷在黄药师的墓前。

    只是次日兰姑心惊胆战来查看时,却不见了原随云的踪影。她顿时忆起师门传下的花姓太师伯祖的神异传说,轻叹一声,自吩咐仆从去将逐月他们来时的大船打发走了,是以,江湖之中再无人听说过原随云和花逐月的消息。谁也不知,他们此时依旧身在另一处的江湖之中。

第27章 月入天龙见童姥() 
花逐月未曾想到会在师父的墓碑前到了此间,此刻她孤身一人还人生地不熟的,又无武功护身,只怕会遇见歹人也不一定。她四下看了看,荒草过膝,一条小径蜿蜒其中。

    “也不知随云会不会落入这方地界中呢?”花逐月在原地等了三日,期间她本想去抓些野味烤来充饥,可她武功暂失,只能看着野兔、野鸡什么的从眼前跑远,只能摘些野果子充饥。然也不知此地是什么山野之地,只见枯草与细小的低矮树木,果子也见不到几颗,如此过了三日,好好儿的一个漂亮小姑娘竟和村姑也没什么大的区别了。

    三日的时间里,逐月也不是只傻傻地等原随云,她脑中一直思考着她所经历的不同江湖的历程,“第一次是遇到了师父师娘;第二次认识了随云;第三次,认识了张真人?不对,应该是医好了随云的双眼,知道了寒玉髓的下落;那这一次,孤身一人又会遇到什么呢?”

    只是这夜里,逐月只在地上挖了两块根蔓,她瞧着有点儿像是番薯,饿不住便寻水洗了吃了,哪知半夜觉得腹中如火烧,竟疼晕过去了。

    次日一早,一大队人马经过野草蔓蔓之地,为首的是数十名执剑的穿着皮甲的女郎,个个头发高高扎起,英姿勃发。她们该是在前面开路的,避免草丛中有毒虫出没。随后是十六名宽袍薄带的美丽少女,她们手中虽没有武器,但从眼神以及走路姿势,便可知道,她们也都是习武之人的。其后则是四个穿着极为相同只其上绣着的花纹不同的明媚娇俏的少女,伴着一顶镶金嵌玉的华丽绣轿,薄纱轻飘,轿子人瞧着身形竟是个十二三岁的孩童。

    前头开路的女子突然惊呼一声,一人戒备地上前,丢了颗石子也不见其有动静,才悄然上前摸了逐月的脉搏,“是个饿晕的姑娘,瞧着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没有内力。”

    很快就有人回报给了四婢,轿中的孩童听了,出口却是极为苍老的声音,“此处乃宋夏交界之处,因战乱少有人烟,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不会武功的年轻女子来?莫不是那些个臭男人想出的针对我的计谋?”

    衣裙上绣着兰花式样的少女笑道:“姥姥,您也太瞧得起那些个臭男人了,他们那有那个脑子想出这等计谋来?不过出现在此地的姑娘确实让人生疑,不如就带了她回缥缈峰,待她醒了一问便知了。”

    童姥对手下的四婢极为信重,且她自负武功高绝,真有阴谋诡计她也不放在心上,当即让人带上逐月,一行人踏过蔓蔓野草掩映的道路,向着缥缈峰而去。

    逐月醒来之时,只略扫了眼所呆的房间,就被一婢女送来的稀饭吸引了住了,也顾不得客气,谢了一声,就端着碗和调羹慢慢地将一大砂锅稀饭全都吃完了。

    “姑娘可吃好了?”却是衣纹梅花和衣纹兰花的两个女子进来了。

    逐月笑道:“吃好啦。可是两位姐姐救了我?真是多谢了。我姓花,名逐月,杭州人士。不知两位姐姐怎么称呼?”

    “我们是尊主的婢女,以衣饰上的花纹相称,花姑娘称我梅姐姐,称她兰姐姐便好了。”侍梅笑着打量了逐月一番,直接问道:“花姑娘自称是杭州人士,然杭州离此地相距甚远,而姑娘也不像是习武之人,怎么会出现在宋夏交界之处的野地呢?”

    “宋夏?”逐月一呆,难道自己现在所处时空,是被师父师娘捡到又早了许多年?她忙问道:“敢问姐姐,不知今年是哪一年呢?”

    侍梅和侍兰心生诧异的对视一眼,侍兰道:“今年嘛,若在大宋,便是元祐九年,在辽国,便是大安十年,而在西夏,则是天佑民安五年。”

    元祐九年?这该是宋哲宗在位时的年号,距离师父出世尚有一两百年呢,她怎么就掉来这个地方了?逐月神色一黯,颇有些怏怏地道:“多谢姐姐告知,至于我怎么来了此处,我就是说了真话,估计两位姐姐大概也不会相信的……”

    “花姑娘不说,怎么就断定我们俩会不相信呢?”侍梅暗想这姑娘一来就问年号,莫非出身高门大家,与江湖势力无关?

    花逐月沉吟了片刻,道:“既然两位姐姐这样说了,我也不好隐瞒,不知两位姐姐可曾听说过王质遇仙的典故没有?我本非此间中人,在家时墓碑前独坐时,突然来了这儿的。而那时天下早已经没有了辽国、大宋和西夏啦。”

    侍梅和侍兰没想到听到这样一番言语,顿时露出惊愕之色来。她们作为童姥的婢女,也算是见识过武学登峰造极之时,能够长生不老、返老还童,但穿梭时空却是闻所未闻。

    “这花姑娘莫不是在故意撒谎来掩饰真实意图?”两婢女交换了一个眼神,侍梅笑道:“姑娘先好生休养几日,等身体复原了再做打算不迟。有什么需要的,就唤方才送粥进来的婢女小鱼。我们姐妹就不打扰了,你好生歇息。”

    逐月看着两人出去了,顿时就垂头丧气起来,“哎,果然说出真相也没人相信,怎么随云就相信了呢?也不知随云现在如何了,他肯定很担心我……不过既来了这儿,到底是有什么用意呢?元祐九年……啊!记得师父曾说过,九阴真经由朝廷南渡之前的朝廷官员名叫黄裳的所著,莫非这次来此间的目的,是结识这位黄大人一睹九阴真经么?可是方才忘记问两位姐姐,这儿具体是什么地方……”

    不说逐月的胡思乱想,只说侍梅和侍兰去了童姥处,将与逐月的对话当做笑话说与童姥听了,那知童姥听后却若有所思,半晌方道:“你们俩自小跟在我身边长大,眼力也不差,可觉得那小姑娘是在说谎话吗?”

    侍梅和侍兰摇了摇头,侍兰道:“姥姥,我们觉得那花姑娘的言行不似作伪,可是世上哪里有可逆转时空之事发生呢?便是有,也是神仙才能做到的,岂是她一个半点武功也没有的小姑娘做得到的?”

    童姥笑了笑,却道:“一会儿带她过来见我。”待两人应声下去了,她那女童的脸上却露出扭曲之色来,“”若是世上真有这等神奇之事,那她当真是被上天眷顾之人呢,可为什么那人是她而不是我呢,若是能回到七十年前,那我也不用永远是这样一幅孩童的身体与样貌啦……”

    说回原随云处,他虽因为劳累而昏迷,然武功极高,稍有变故便惊醒过来,竟是在一处陌生的地方,他忙战起身来四周环顾,倒是极为偏远的乡野小镇外,绝计不是在桃花岛上了。他心中一跳,顿时没有了世家公子的从容,高声唤道:“逐月!月儿……”用力唤了十来声,却无人回答,只有夹杂着寒意的晓风吹过,让他如坠深渊。

    “此处也不知是何处,逐月如今武功全无,若是遇上歹人就毫无还手之力,原随云啊原随云,若她不好了,你可还能苟活……”随即他又想道,“逐月五岁之时能遇见她的师父夫妻,后来又遇上了我……可见她福泽深厚,应该是没事的……”

    就在原随云的担心中,晨光渐明,他所在的地方瞧着虽然荒芜,却也有些衣着褴褛的人群经过。他收了下心情,上前询问,才知此处乃是大宋北方,河南府附近,因为城镇多为蒙古人占领,故而四野才显得格外荒凉。

    “蒙古,大宋,看来这儿比之前和逐月一道遇见金花婆婆、张真人的时候更早些。”原随云暗想了会儿,“也许能见到逐月的师父和师妹呢。如果真是如此,逐月在这儿就好了……”

    不大的小镇一片破败,原随云走了一路,在尽头处一间房舍里才看到一个老婆婆,表明自己是汉人,又奉上了一锭银两才换得老婆婆首肯煮了碗清水面条做早饭。

    本打算要离开小镇再往南去打听些江湖中事,却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