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顿了顿,又道:“朕摊上这么一门子亲戚,当真是倒了大霉了。”
    刘贵妃大为惊异,道:“没想到这话竟然传到了皇上的耳朵的里去了。也不知是哪个多嘴多舌的家伙编排臣妾的坏话,说臣妾同皇后不对付,宫中一时传遍,臣妾听了十分难过。臣妾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皇后的事情,也没说过一句抵毁皇后的话,竟被小人如此中伤……”说着泣不成声,眼泪一滴滴地滚落。
    刘备忙取出锦帕为她抹泪,柔声安慰,道:“谣言止于智者,这嘴在别人身上,他们要说什么,我们也管不着。你又何必往心里去,自寻烦扰?你有没有说皇后的坏话,别人不知道,朕难道不知道么?”
    刘贵妃道:“皇上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圣明天子,英明睿智,自然不会信这些子虚乌有的谣言,可宫中传得沸沸扬扬,臣妾怕皇后娘娘信了这些无稽之谈,以此怪罪臣妾。”
    孙尚香的IQ有多高刘备自是一清二楚,知她向来听风就是雨,若非如此,自己也没有办法太太平平的脱出虎口,返回长安了。刘备点了点头,道:“别怕,皇后若是怪责于你,朕自会替你解释。”
    刘贵妃忙道:“多谢皇上为臣妾作主。无风不起浪,宫中既然传出这些谣言,说明臣妾还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解铃还需系铃人,臣妾明日便去皇后宫中郑重道赚。从今往后臣妾一定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小毛病,多和宫中妃嫔来往,搞好关系,绝不给皇上添乱子,让皇上可以好好处理政务,操劳国事。”更新,更快,尽在文学网,www。。cn;:wap。。cn全文字阅读让您一目了然,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刘备连连点头,欢喜赞叹道:“家和万事兴,你若真能和其他妃嫔相敬如宾,六宫和睦,朕无后顾之忧,便可专心至致处理国事,统一天下矣!”
    二人又聊了些闲话,刘备辞去,刘贵妃命薛珝恭送出殿。不多时,薛珝转了回来,刘贵妃挥退左右,薛珝道:“孙权攻合肥新城不下,皇上听闻此信,心中更加瞧不起东吴。可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娘娘为何不乘机进言,废了皇后,娘娘便可一步登天了。”
    刘贵妃道:“欲速则不达。当年皇上去东吴求亲时,历经艰险,若非孙皇后,皇上便回不来了,也就没指望当上皇帝。他们可是共过患难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若我此时进言,皇上念及患难之情,自然不忍心下手,这事若是拖久了,夜长梦多,一旦被皇上发现我们别有用心,后果可大为不妙。如今我不住为孙权说好话,皇上自然认为我无意与皇后争斗,心下便失了提防。我们却于暗中下手,神不知鬼不觉,岂不稳便?”
    薛珝道:“娘娘神机妙算,非臣所及。”
    刘贵妃道:“这可是天大的事情,成则母仪天下,不成则粉身碎骨,怎能不慎之又慎?”顿了顿,又问道:“刘蒙的伤怎么样了?”
    薛珝眼圈一红,眼中珠泪莹然,道:“那日为了将戏演得逼真,微臣买通狱卒,嘱咐他们往死里打,只要留一口气便成。狱卒收了钱自然卖力办事,下手甚重,刘蒙肋骨尽被打断,血肉模糊,大叫失声,闷绝而死。仵作事先已收了臣的贿赂,验伤之时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将真实情况上报。收埋刘蒙的狱卒也已被臣收买,随便找了一具尸体掉了包。多亏娘娘指划的好,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刘蒙这条命总算是保住了,不过伤的甚重,微臣已将其安置在一个秘密所在调养,至今仍未痊可。”
    刘贵妃叹了口气,道:“可苦了他了,若非如此,我实在没有办法救他出来。他若醒来的时候,你对他说,害得他生不如死,我心中好生过意不去。”
    薛珝道:“刘蒙已知此事的前因后果,对臣言道他原本已一脚进鬼门关了,如今竟能起死回生,这条烂命是娘娘赏给他的,从此之后但有所命,尽管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贵妃微微一笑,道:“他伤还没好,还是先调养利索再说吧。你可别怕花钱,这大夫和药材一定都要最好的。”
    薛珝笑道:“既然娘娘这么说,微臣也就不为娘娘省钱了。”
    刘贵妃笑道:“如今皇上对我十分宠幸,钱来的十分容易,你也没必要为我省钱,哈哈!”
    薛珝道:“娘娘如此关心刘蒙,刘蒙还不死心踏地的为娘娘卖命。他那几日稍微清醒之时,微臣和他提起宫中之事,他思索良久,言道娘娘要想成事,光靠人是没有用的。”
    刘贵妃心中一凛,喃喃地道:“哦,光靠人没用,难不成要我祈求上苍,徼天之幸?”
    薛珝摇了摇头,道:“他好像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微臣想要问更明白些,他却疼得晕了过去,之后他一直昏昏沉沉,昏迷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可是他在清醒的时候,竟不记得当初想到了什么,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可急死微臣了。”
    刘贵妃笑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这事急是急不来的,来日方长吧。你叫他别太着急,如今我也没让他出主意,先好好养伤要紧。”
    二人又商量了一阵,始终不得要领,均想只有等刘蒙病好了,神智清明之后,才能解释清楚那句莫明其妙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又过数日,这日早朝,刘备正在朝堂上与众大臣议事,近侍来报,道:“吴王使臣诸葛谨有要事要面见皇上,正在宫外候见。”
    刘备已知曹丕御驾亲征之事,笑道:“定是来讨救兵的,宣子瑜进殿。”
    过不多时,诸葛谨走进殿来,行礼已毕,说道:“曹魏兴师二十万伐吴,我主吴王请皇上看在两家联姻之谊,施以援手,以解燃煤之急。此恩此德,没世不忘。”
    刘备道:“吴汉两家既为姻党又是同盟,吴国既受魏兵侵扰,朕理当相救。不过出兵之事,兹事体大,容朕君臣之间商议之后再做答复,如何?”
    诸葛谨答应一声,行礼退出。
    刘备问道:“你们怎么看?”
    钟繇道:“同盟之谊,联姻之好,不可废也。再者曹丕伐吴,并州空虚,皇上可乘势袭取并州,此机万不可失。”
    刘备点头道:“我听闻曹丕召回司马懿,留曹洪守并州,曹洪如何是仁禄的对手,今番我必得并州矣!”
    诸葛亮道:“曹魏诡诈多端,其言不可信。并州对曹丕来说何等重要?曹洪既非宿将,又显然不是仁禄的对手,曹丕如何放心将如此重要的一个州交由曹洪镇守。其中有诈。”
    刘备点头道:“嗯,孔明之虑甚是。司马懿诡计多端,上次明明出兵四十万,却只带了十万人来取关中,仁禄判断失误,吃了大亏。如今焉知他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假意随曹丕出征,实则悄悄来到并州防守,诱我们上当。那依你之言该当如何?”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如今曹魏精锐皆从曹丕伐吴,并州空虚,既便有司马懿在也不足为虑,可将这个消息告诉仁禄,仁禄自有法克敌制胜。”
    刘备笑道:“你们呀,一个比一个鬼,好就这么办。早朝便到此结束,传朕旨意,就于前殿摆宴,为子瑜接风。”
    当下刘备便于未央前殿大摆宴席,款待诸葛谨,席间刘备亲自对诸葛谨说道,他已令贾仁禄于平阳相机而动,夺取并州,以解建业之围。若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孙权随时可差人告急,他必令大军从襄阳沿江东下,支援吴国。
    诸葛谨见刘备言语十分肯切,显是顾念姻好,决意出兵相助,心下感激,没口子称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备兴致颇高,问道:“不知吴王此番用谁挂帅出征,前往建业应敌?”
    诸葛谨道:“吕子明。”
    刘备长眉一轩,道:“莫非就是吴下阿蒙?”他在江东趴过很长一段时间,对江东的武将自是十分熟悉,吕蒙好勇轻出,不学无术在江东可是出了名的,刘备自然早有耳闻。
    诸葛谨道:“正是。”
    刘备笑道:“此人有勇无谋,只可佐斗,不可专任,仲谋难道不知?”
    诸葛谨道:“皇上说的是过去的吕子明,如今的吕子明智勇双全,已大非昔比。”
    刘备不以为然,道:“哦,竟有此事?那朕当拭目以待,看子明是如何破敌的。”
    魏黄初元年秋八月,十只龙舟俱已赶造完成,曹丕亲往视察,龙心大悦,重赏造船工匠。三日后曹丕于邺城誓师出征,令小将曹真为前部先锋,徐晃、李典、夏侯渊、夏侯尚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刘晔、蒋济为军师,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万,克日起行,从蔡颖入淮,取广陵渡江,来下江南。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二章 江边遇敌
     更新时间:2008…7…8 0:14:18 本章字数:5588
    不数日魏军进抵广陵郡,曹丕自登基之后终日窝在宫里,难得出一趟远门,心中颇为烦闷。今番他认定天兵一到孙权即降,因此只是把出征当个名色,其实是来游山玩水泡美眉的。这日他到了广陵郡治所淮阴县,御辇甫到城门,曹丕抬头一看,只见城门上写着两个篆字:“淮阴”便叹道:“此地曾是汉初名将韩信封邑,听闻城内有韩信之庙,如今朕正用兵江南,不可不到庙内凭吊一番。”
    众臣听皇帝放话了,哪敢不照着皇帝的口谕执行。当下军师蒋济便命大军驻扎于淮阴城外三十里处,又命吕虔先期入城准备。不多时吕虔来报,一切俱已准备停当,曹丕咳嗽两声,领着大小臣工来到韩信庙中,曹丕于神主前净手焚香,沥酒于地,嘴里念念有词,祈求这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军事大家,保佑自己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所谓心诚则灵,他已诚心祷告,至于韩信有没有听到,听到之后肯不肯施法保佑,那就是韩信自己的事了。
    吊祭已毕,曹丕诗性大发,当即提笔挥毫,写下汉赋一篇,众臣摇头晃脑的拜读之后,对其的文笔书法都大加赞赏,马屁连篇。曹丕听了这些不尽不实的言语,信以为真,认为自己文采书法如众臣所言,冠绝当世,震古烁今,哈哈大笑,令人将此赋刻于牌上,以供后人观瞻。华歆不敢怠慢,忙令高手匠人,起造石牌,立于最显眼处,以便世人一进庙来,便能看到曹丕的御制宏文。这其实也就和现今旅人在树上刻“某某到此一游”一个意思,只不过现今旅人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而曹丕只要动动嘴,便有人替他完成而已。
    当晚曹丕便驻陛于广陵太守为其准备美仑美奂的行宫之内,耳听看着江南美眉献上的歌舞,丧魂失魄,意乱情迷,心想攻打江南的这个决定果然是英明之极,光是这些秦淮美女便令人魂魄俱消,当真见到大小二乔,估计就得七孔流血了。想到此更对江东二乔心向往之,霎时神思便飞到千里之外的吴王宫中。更新,更快,尽在文学网,www。。cn;:wap。。cn全文字阅读让您一目了然,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此后一连十数日,曹丕都趴在淮阴城中泡美眉,不动地方。辛毗、刘晔、蒋济等大臣见此情景暗暗摇头,大着胆子,来到行宫中苦谏。众人对曹丕言道兵贵神速,如今既然到了江南便当一鼓作气杀到江边,若是迁延日久,令东吴有了防备,想要取胜可就难了。经合肥之役后,曹丕便没将东吴放在眼内,闻言之后颇不以为然,心想自己早到孙权早投降,晚到孙权晚投降,反正孙权早早晚晚都是要投降的,又何必急着进兵?若不乘机在淮阴好好游玩一番,岂不白来一趟了么?当下将众人训斥一顿,赶了出去,照旧东溜西逛,胡天胡地。如此又闹了十余日,曹丕将淮阴城里里外外逛了个遍,觉得腻烦了,这才施施然的领着大军南下,徐徐而行,沿途观赏秀丽的秦淮风景,一时观之不尽。
    这日龙舟驶入山阳池中,泊于岸旁。船上建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銮簇拥,光耀射目。曹丕端坐舟中,遥望南岸,不见一人,长眉一轩,道:“此地为吴魏交界处,隔江与京城相望,为何竟见不到一名吴兵?”
    华歆道:“必是吴人惧怕皇上天威,不敢抗拒,望风先遁了。”
    曹丕哈哈大笑,点了点头。刘晔斜了华歆一眼,道:“兵法实实虚虚。吴人见大军至,如何不作准备?皇上未可造次,先锋曹子丹已到江边,若其探知吴兵虚实,自会来回复。皇上且在此稍待几日,再作区处。”
    曹丕点了点头,便在这时,一只小舟驶来,泊于龙舟边上,一人上得船来,见到曹丕纳头便拜,山呼万岁,正是曹真。
    曹丕道:“江岸边上共有多少兵马?”
    曹真摇头道:“隔岸远望,并不见一人,亦无旌旗营寨。”
    曹丕沉吟道:“哦,并无兵马……那吴兵现在何处?”
    曹真道:“据哨探来报,吴兵仍驻于建业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