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败家子-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就等吧。李佑出事了,但是皇帝还有那么多的儿子,彼此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太子李承乾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失望自然是有的,李泰则是春风得意,气势如虹,两个都是长孙家的外甥,自家至少一碗水端平。何况皇帝警告过自己,不让自家参与到皇子们的争斗中去,所以现在只能默默地做个旁观者……

如此也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在一旁仔细观察,能够看得更为清楚一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下来,长孙无忌隐约有种感觉,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外甥似乎都有些……

长孙无忌心里最害怕的便是一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长孙家的外甥内斗,会不会两败俱伤,最后便宜了旁人?会不会这样他?尤其是想到那位身在宋州,英武不凡的吴王李恪。

此番出兵齐州,幸好最终主事的会是谢逸,否则李恪将会再立大功。

想到谢逸,长孙无忌便想到了另外一个外甥李治,因为年纪的原因他一直不曾正视过这个外甥,但是现在看来,似乎……

李治现在已经成婚,而且成长很快,某种程度上算是个文武全才,且立有功劳。且是嫡出的皇子,深得皇帝宠爱。

假设没有了李承乾和李泰,似乎李治完全可以与李恪一争高下,而且晋王府的背景可非同一般。

自己这个舅舅不消说,晋王妃出身太原王氏,整个山东世家估计都会出现在背后,而且晋王府还有个了不得的长史——谢逸!

没错,先前在承庆殿,心里还念叨着谢逸欠了吴王李恪多少人情,将来会怎么还。可是他无论怎么还,能超过的晋王府吗?

毕竟谢逸是晋王府正经的长史,而且谢逸本人与晋王李治最有渊源,私交最厚,所以这高下自然不消说。

猛然间,长孙无忌有种错觉,这个自己猜刚刚准确认识到的事情,似乎谢逸早有先见之明。

这些年谢逸在晋王府的投入非同小可,谢逸宁愿意同时得罪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也毫无畏惧,难道就是因为李治的缘故?

谢家上下和晋王府关系亲厚,谢逸这些年对李治也可谓是悉心培养教导,李治在定襄立下的大功,甚至与太原王家女之间的婚事实际上都是谢逸促成的。

这些事情的分量真的不轻,过去以为只是巧合,没当回事,但是现在看来似乎非同小可。

不经意间,谢逸用了一众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晋王李治成长起来,走到了人前,然后悄无声息给李治早就了让人赞叹的背景履历,以及强大的后援力量。

真是有备而来啊!

由此可见,谢逸是一早就看中了晋王李治,且为此努力准备多年;但是对自己却是刚刚在退而求其次的情况下才想到了这个小外甥。

怎么说呢?

一直以来长孙无忌对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都有着非凡的自信,他自认为能够知晓,甚至掌控大唐朝廷的诸多大事。

但似乎在李治的问题上自己略逊一筹,眼光,甚至是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竟然比不上二十多岁的谢逸。

不简单啊,实在不简单。

转念长孙无忌又轻轻摇摇头,今时今日再用这几个词汇去评价谢逸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有些不足。

在很久之前便知道谢逸不简单,但从未想想他竟然“复杂”到了这个地步,无声无息地做成了这许许多多的大事。

现在想想,当真让人害怕。

也许放眼望去,整个大唐朝廷里将来会和长孙家成为对手的不是房家,不是山东世家或者关陇贵族,而是这个名为谢逸的年轻人。

此人年纪轻轻,有着非凡的智慧,眼光与判断力更是惊人,而且他还有这许许多多旁人所不具有的才能。今时今日,自己凭借着几十年的经验尚且这般费劲才能看透他,想要击败或者掌控他估计是不可能了。

而且某种程度上,长孙无忌有种被算计的感觉,倘若真的有一天,是李治可能走上那个位置。自家该怎么做?能反对吗?

李治走上那个位置是完全符合长孙家利益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谢逸和长孙家算得上是联盟,将来自家少不得在背后出力支持。

但是再往后呢?最初是联盟,但将来是对手,这是千年以来验证过无数次的道理。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够与谢逸一较高下,倘若有一天自己死去的话,儿子长孙冲会是谢逸的对手吗?

突然之间,长孙无忌有种深深的忧虑感觉,谢逸这个潜在的对手着实太过可怕。(未完待续。)

第三五四章非常家宴

长孙无忌忧心忡忡地离开了皇宫,他觉得回去有必要好好教导一下儿子长孙冲。

无论将来是哪个皇子登上皇位,长孙家都必须有一个厉害的家主,儿子长孙冲必须要有这个担当和能耐。

至于自己,努力想办法将长孙家的外甥推上皇位便是了,至于最终是哪一个,那就要看他们的能耐和造化了。

当此之时,长安城里诸位皇子府上的气氛都颇为凝重,虽然李佑谋反和他们无关,但国有叛乱毕竟是大事,何况这个叛乱之人还是自己的亲兄弟,那就越发的非同小可了。

当然了,此事与他们也不见得是毫无关系,有人现在是想极力撇清,不想有一丁点瓜葛。有的人则像是狐狸一样盯着,希望在这件事上有所发现,然后为自己所用。

东宫之中,太子李承乾神情略微凝重,沉声道:“老五谋反必定是要失败的,就凭他的能耐和齐州那点人马,根本成不了事。”

“殿下所言甚是,确实如此。”纥干承基对此也深为赞同,李佑在齐州完全就是小打小闹,压根就成不了事,长安城里众人的看法完全一致。

李承乾忧心忡忡道:“有个问题,老五过去给东宫送过不少厚礼,这要是将来战败被带回长安,只怕……原本还想着有个兄弟在外能引以为你奥援,谁曾想老五竟然失心疯在齐州造反。”

太子殿下没有说下去,但是纥干承基心里完全明白,毕竟齐王府这礼物是他收下的,之前也与阴弘智有所勾结。原本确实是一番好意,希望能给东宫多争取一下帮助力量,却没想到会落得如今局面。

“殿下莫急,我们只是收过些许齐王府的礼物罢了,兄弟之间年节之时相互赠送礼物乃是正常之事。”

纥干承基道:“除此之外。我们和齐王府再无联系,至于上次透露谢逸之事是通过阴妃进行的,而今阴妃已经死了,死无对证,殿下不必担心。”

“也是,孤只是在李佑叛乱前与他有兄弟之谊罢了,并无勾结之举,有什么可担心的?没事!”李承乾也不知是笃定一个事实,还是自我安慰,暂时轻松不少。

纥干承基道:“殿下切记。近来行事做好与齐州方面划清界限,莫要给人留下口实,便不会有问题。”

“没错!”李承乾深以为然道:“如今的李佑不是孤的五弟,只是个反贼而已……”

……

魏王府里,李泰也听闻此事,相比于李承乾的担心,他更多的是高兴。

少了一个兄弟,等若是少了一份竞争,这本身就值得开心。何况叛乱的李佑和东宫之间还有些许联系。是可以用来做文章的。

这样的消息,本身已经足够让人激动万分,李泰心中也开始酝酿着如何利用这些线索,以达到期望的目标。

他的幕僚刘轩对此比较谨慎。笑道:“殿下莫要着急,一切等战事结束之后再说,只有等齐州的一帮逆贼回到长安,才是做文章的时候。也才有效果。”

李泰道:“是,现在父皇最希望便是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平叛。现在说别的……父皇会不搞笑的。”

“殿下英明。”刘轩李绩不失时机地送上一个马屁。

李泰皱眉道:“只是这平叛之事便宜了老三和谢逸……”

刘轩道:“殿下勿恼,恐怕是天意,谢逸刚好在齐州,吴王刚好在宋州,自然近水楼台。”

“嗯,只是平白让他们得了便宜,老三就不说了,谢逸做这许多事情,最终会不会让雉奴得利啊?”李泰终于意识到一个有些可怕的事实。

“这……”刘轩沉吟片刻道:“齐王这一反,形势肯定不同于以往,至于晋王殿下,如今已然成婚,自然不能再当作小孩子看待。”

不能当作小孩,那便是成年人,成年的皇子意味着什么李泰再清楚不过,故而也算是心下了然。

“没错啊,本王得心里有数才行。”李泰刚点点头,外面便有人前来传旨,皇帝陛下召见。

……

芙蓉园里,新婚燕尔的晋王李治正拉着王妃王妍在湖畔晒太阳。

新婚燕尔,夫妻相互爱慕,正是你侬我侬的时候,这些天小日子过的也相当幸福,只是李治却偶尔有些不开心。

尤其是齐州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李治时常会显得忧心忡忡,如此举动究竟是为何,王妍自然是知道的。

谢长史在齐州……

虽然只在晋阳有过数面之缘,但王妍对这位长史印象深刻,也颇有敬意甚至是感激。她很清,自己之所以能成为晋王府王妃,与谢长史的帮忙有很大关系,这份恩情需要记在心上。

自打进了晋王府之后,王妍算是真正了解了丈夫和谢长史亲厚的关系,也完全能够理解丈夫现在的心情。

“殿下莫要担心,谢长史吉人自有天相,何况他素有才能,自保和平叛之事肯定会妥善处置,不会有事的。”王妍轻声劝慰。

已经长成一个高挑青年的李治轻轻点头,说道:“自打谢长史没能回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我便知道他肯定有棘手的事情要处置,现在看来果不其然。

好好的,五哥竟然在齐州反了,真是……幸好谢长史顺利逃了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王妍柔声道:“听说陛下已经下诏讨伐叛逆,吴王殿下和英国公都调动兵马前去支援了,想必很快就能平定,然后谢长史就能回到长安。”

“没错,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谢长史这次回来之后,长安的风只怕就……”李治表情略微肃穆,表情也有几分凝重。

显然他已经不是当初懵懂的少年,如今他已经是个成年的皇子,心智也越发的成熟起来。看待事情的眼光和深度自然大有长进,齐王李佑谋反所带来的影响,对朝廷的影响和对自己的影响他都已经清楚地把握到。

无论自家长史是否在齐州。只要是皇子,就必然会在这个漩涡里,谁也躲不开……

既然躲不开,那就要迎面而上,不管你愿意与否,现实就是如此。

到现在为止,李治并未多想,但他有个念头始终存在,那就是不管将来怎么样,身边都少不了谢长史的帮助。

所以他格外担心谢逸在齐州的安危。不过王妍说的也对,担心是无用,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暗自祈祷,然后帮他照顾好家中妻小。

就在李治和王妃有一句没一句交谈的时候,有消息从太极宫传来,皇帝召见。

……

李治匆匆赶到皇宫的时候,才发现父皇召见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所有在长安的皇子。

格外皇子在宫门口碰面后。少不得面面相觑,正不明所以的时候,老宦官出现在门口,声称是皇帝陛下邀诸位皇子进宫前来赴宴。

赴宴?

诸位皇子脑门上都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国家正遭遇叛乱,宫中刚死了一位嫔妃,这个时候皇帝却召集儿子们开宴会,听起来似乎有些古怪。

但事实却是如此。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做事向来有理有据有章法,自然不会胡乱安排事,这样做自然是有目的的。或许还大有深意。

比如魏王李泰,站在宫门口的瞬间他已经想到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宴会典故,今日太极殿这场宴会虽算不得宴无好宴,但是肯定也不简单,必须特别谨慎。

太子李承乾的心思也格外凝重,眉头微皱,然后拖着微微有点颠簸的双脚走进皇宫。晋王李治则跟在后面,他显然也意识到这场宴会的重要性,却没有太多心思。不就是一场家宴嘛,会和往日的情形有多大不同?

走进举行宴会的殿堂之后,李泰才真正发现不同之处何在,那就是今天的宴会只有皇子参加,公主们都没份。

这是不同往日的现象,以往是兄弟姐妹们济济一堂,父皇的说法是希望通过此等方式的享受天伦之乐和手足之谊。

但是这次,诸位姐妹们却没在,虽说现如今大部分的姐妹都出嫁了,但基本都在长安城里,入宫一趟再方便不过,父皇却没有请,由此可见……

李治怀着有些复杂的情绪进入厅堂,里面的座次已经排好,完全是根据长幼次序排列的。当所有人都落座之后,空出来的两个座位一下子就变得有些扎眼。

一个是排在第二座位,李治知道那个属于三哥吴王李恪,至于二哥楚王李宽夭折的太早,李治并未见过,皇宫里似乎对他的印象也已经很淡薄,除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其他场合下并无其位置。

所以吴王李恪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皇帝的次子,这个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