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小农民-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坏了脑袋,智商方面绝对正常。

京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第一炮在这里打响,远比其他地区有用,在那里产生的影响力,那怕是经济总量最高的东海市都有不及。

记忆中前世的时候那家巨无霸饮品公司就是靠着花巨资在央视平台上打广告,把那句“有点儿甜”的广告语成功的推向全国,某矿泉水品牌也家喻户晓,最高峰时一年销售的矿泉水以十亿记。

尤其是在2000年,该公司突然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转产天然水,原因是“纯净水对健康无益”。这一观点的提出,顿时震惊了国内的饮料业,也就自那时起,该公司登上了瓶装饮用水市场前三甲的宝座,并稳坐至刘一流重生那一刻,那怕就是他遭遇一场针对他们蓄谋已久的一场危机,也仍然坚挺。

该公司也因此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同行。很多人指责他们不讲商业道德,靠炒作牟利。对此,刘一流极为佩服的该公司掌门人说过一句话很让他欣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广告做得好就可以把东西卖出去,而产品本身才是决定市场的惟一“杀手锏”。

青峰村的纯净至极的天然泉水质量上自然是毫无问题,现在唯一缺的就是认知度,刘一流正是准备用这一理念在京城推销“神农泉水”,把天然水的概念提前推销出去。

只要市场的认知度提高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又过硬,刘一流相信,自己所有的盗版一定会比前世的正版做的更为成功,毕竟,在时间上他走在了前面。好吧,盗版费用他们真是没办法找他要,因为在这一刻,他们公司现在还正在启动广告语的甄选工作,时间果然就是金钱那。

当然,现在以方小勇总共资金不过几十万的小公司是不可能在央视平台上打广告的,以CATV夸张的收费标准,也许所有资产合起来也就只能在电视上露个脸便没了。

刘一流打算超越正版,却不一定要完全复制正版,他现在没有那家公司财大气粗在广告上一掷千金的豪气,可还好他有一个把连锁超市生意铺向全国大城市的女朋友。

他打的主意是先在省城电视台打出“神农山泉有点儿甜”的广告语,好歹那儿有熟人广告费可以打点儿折扣不是?

第一时间他就想到了刚拜的老师胡老教授以及他那个漂亮的大孙女胡玉女士,这么熟的关系如果不打个五折,以后你们还好意思到我这儿吃饭吗?刘一流心里已经对广告费有了一个大概的估算,当然,是按一半价钱算的,这个价钱还是可以承受的。

广告在虽省里播出,可他并没有打算在省里销售,除了是确定这句在前世时曾经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是属于神农公司的原因以外,他也有在省内饥饿营销的意思。就像前世把饥饿营销做的极致的大米公司一样,就是让消费者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勾起他们的好奇心,等到时机成熟再大量推向市场。

矿泉水可以每个人都不喝,但蔬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吃的东西,他就打算在京城以陌筱白的华商超市为主,买一斤青峰村绿色蔬菜,赠送一瓶“神农山泉”矿泉水,并注明该蔬菜就是以此纯天然山泉水浇灌而活。尝过了绿色蔬菜纯天然的味道,刘一流相信真实味道都有些甜的山泉水绝对不会被顾客们所忘记。

自然,京城所有大型超市一起铺开的任务只有交给吴子冉吴大少去运作了,谁让他还欠刘一流三万的伙食费呢,不打工挣钱,他啥时候才能还得清呢。

有了定计的刘一流送完救援队一帮朋友,就在家里等着方小勇的到来,正式开始做盗版生意了。

第537章 青壮回村

06…0200:42:44537。第537章青壮回村

刘向福给村民们承诺的奖励还是很有诱惑性的,确切的来说,是对村里留守的老头儿老太太们很有诱惑力。

也就这两天的功夫,离家不是太远的青壮年在各自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往村里回的可不少。

但基本上所有人都还是带着各种疑虑回家,他们就跟那日回家的徐峰一样,很难相信没过一年,家乡就会发生父母口中所说的大变化,还什么村里开办旅游,一个黄金周就赚了好几千,村里种的菜会以几倍的价钱卖到省城。

他们都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都知道神农架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久居钢筋水泥城市的城里人现在就喜欢往这些地方跑,可因为距离太远就是林区的旅游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火起来,更不用说青峰村还远在神农架大山深处,谁闲得蛋疼跑这地方来旅游啊。

再说说村里的蔬菜,要说味道那自然是没得说,山泉水浇灌养成的蔬菜清新爽口,让他们在城里日思夜想。可味道好并不代表就可以以数倍的价格卖到省城。

这个生意头脑灵活点儿的年轻人也不是没想过,可总得让人认可你的蔬菜吧,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重要的,就是运输,这里山高路远,运一车蔬菜过去运费高昂,如果一旦卖不出去,那绝对是亏的裤子都没得穿的。

有几个年轻人也曾经合伙尝试过,也没敢运太远,就把家乡收的山货和新鲜蔬菜运到林区镇上销售,可他们一没路子二没经验,林区本身就是山区,对这些山里来的东西不说司空见惯吧,也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一直销售了两周,还是靠着不停降价,才算是把山货处理完,可蔬菜算是烂了大半,最后算了算账,几个人平摊,还要打工一两年才能把这个窟窿填上。

从此以后,村里最能干的人也算是死了这条心,还是出去打工挣钱稳当,只要勤俭节约,工头不拖欠工资,一年下来在外面也能存上个几千块,养活一家老小不说,还能供孩子上学。

可这次他们的老爹好像是铁了心一样,在电话里把话说的很死,如果不回来,过年也不用回来了,等他死了才能回来,磕头也不稀罕。

话都说这份儿上了,天知道是那个混蛋给老头子灌什么迷魂药了,就算心里再不乐意,但那个还敢继续跟自家老爹硬抗?

要知道在山里,你可以读书不用功,也可以不是种田的好手,甚至也可以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这些都没多少人说你。

但你要是不孝顺,那你就惨了,在大多还是以宗族治家的村寨里,那可是真是有家法的存在的,就算给你打死了,只要没人说,警察也不知道,你就算一白死。除非你永远不回家乡,那你不用怕。

可又有那个人不想家呢,那怕家里再穷,那怕家里再远,可那里有自己的爹妈,还有自己的娃。

思来想去,不敢违抗父母意志的打工一族们也只能咬咬牙,反正还有两三个月就要过年了,也想孩子,就当提前回家过年,也帮父母干干农活,如果实在不行,过完年再出来就是。

纷纷处理完在外的家当,跟工头辞了工接账,这村里出去打工很多都是约着一起在一个工地上,十几人集体辞工把工头可是吓了一跳,难道说这帮农民工也想和白领一样要跳槽?

着急回家的村民们的解释可是扎扎实实让工头以及其余的农民工们笑了好久,他们的父母竟然逼着他们回去种菜卖钱,这是都得妄想症了吗?要是种菜能赚钱,特码的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啊。那以后这高楼大厦都城里人自己来盖吗?

青峰村的名气现在也仅限于城里人,也只有他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什么华南虎,什么保护动物,也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青峰村这么个村落。

可对于这些在城市里讨生活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哪有精力去关注这些,每天高强度的体力活儿让他们整天疲惫不堪,下了班吃了饭就想睡觉,电视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注定只能是奢侈品。

嘲笑村民的工头和其余工人们一定不会想到,到十几年后,他们再听说谁回家种菜做生意了,绝对都会心生羡慕。因为种的地不仅有国家补贴不说,菜价也都高的离谱,卖菜挣的钱可不比在工地上干体力活儿少,而且还能在家里陪伴家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有地,十几年中,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周边农民的土地都被迫卖掉,建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农民兄弟们都过上了悠闲的城里人的生活。

必须得悠闲,地没了,手里又有拆迁补偿,又没有知识文化在城里找不到太好的工作,只能天天玩了。

这些本来都忧心忡忡的村民们算是在同伴的嘲笑声中打包着行李回到了村里。青峰山还是那座青峰山,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和自己记忆中的一点儿也没变。

可等他们走进村口,还没回自己家,想寻找答案的他们还是发现了变化,首先,果然有背着包挎着相机的游客在村里晃悠,看到他们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也没有太过惊讶,友善的朝他们微笑,并举起手里的相机给他们拍照,搞得他们还有点儿手足无措。

他们在城里干活了也有一两年了,可他们感觉自己从未溶进那座灯红酒绿的城市,偶尔出去逛逛,那里的城里人们根本就不拿正眼看他们,就连坐公交车,那怕拥挤不堪,也没多少城里人愿意和他们挤在一起,也许,他们是不愿意闻到他们身上就算洗澡了也仿佛洗不干净的汗酸味儿吧。

城市又大,有时候下了车都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也不好意思跟城里人问路,所以他们更多的时间,都是窝在工棚里和工友们打扑克,赌点儿小钱,那座城市,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究竟美在那里,因为他们虽然在那儿,但却和他格格不入。

这些情况,刘一流怎么能不知道呢?在那个时代,打工几乎就是低档次工种的代名词,自视甚高的城里人,那怕是下岗工人,穷的几乎都没饭吃,也不愿意去工地上干活劳动。连他自己,名牌大学毕业,大学教师,也是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算是在都市里扎下了根,算是成为了所谓的城里人。

随着时光的流逝,直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自主择业阶段,体面的公务员,所谓的铁饭碗相对于数目庞大的学生群体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也只能选择进入私营企业,人们的观念才逐渐发生改变,那句“劳动最光荣”才终于在经济改革浪潮掀起二十几年后不再是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在外打工的人们不再饱受歧视的眼光,可地位仍然还处于社会的底层也是不争的事实。

也许,这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改变,这个世上没有谁比谁更高贵,头翘的越高,就越容易摔跤,不看路都会付出代价,不是吗?

其次,村里竟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什么时候村里还建起了小学了?难道老爹说的真没骗人?要知道他们走的时候,家里的孩子上学一直是他们极为头疼的事,学校都在山的那边另一个村里,离青峰村有着十来里山路,一来一回就需要三个多小时,而且这里山高林密,还有大型猛兽,孩子一直是他们内心深处最大的牵挂,这次回来恐怕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这。

再其次,碰到的几个叔叔婶婶脸上的笑容多了不说,脸色也很红润,和自己当初离家的时候木然的干笑完全不同。

“老李叔,干嘛呢?”领头的三十来岁的刘青山同背着手低着头正在想什么事情的李大叔打招呼。

“哟,青山,大河,你们回来了,哈哈,看儿子媳妇儿回来了,老刘头儿晚上保准得多喝几碗酒。一路上累着了吧,来,抽支烟解解乏。”

李大叔抬头一看,十来个背着包提着行李的后生们站在自己面前,脸上登时涌起一片笑容。显然,刘村长的奖励见效了,这算是第一批回来的青壮劳动力了,村里搞活的人可多不少了,以后再也不用每次都让他们这些五十好几的老头儿们出大力了。

“抽我的,抽我的。”刘青山一看老李大叔准备从荷包里拿烟,忙从裤子口袋里掏烟盒,自己好歹还在外面挣钱,那能抽在村里留守的老头儿的烟呢,他们可没多少钱,抽他的烟那多对不起老人家,自己这烟是回来的时候专门买的两包“金龙”,一包要五块呢,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臭小子,让你抽你就抽,还怕把你叔抽穷了是咋的。”李大叔一瞪眼说道。

直到看刘青山他们不掏烟了,这才又笑着把烟拿出来散了一圈,其实也没几个抽,毕竟这是个费钱的事儿,好多人就算想抽,还是多少有些舍不得。

看着手里的烟卷,几个抽烟的青壮年,不仅吓了一跳,这李大叔是抽风了还是怎么的,竟然还抽上了“黄金龙”了,要知道那烟一包可得十块,自己等人在城里也只干抽两块的“老白条”还得省着抽,要不,一个月也得大几十块呢。

第538章 爱,需要学习

06…0311:24:00538。第538章爱,需要学习

“老李叔,这是我风哥给你买的?看来风哥在外面混得不错啊,这烟都舍得给您买”刘青山拿着手里的烟卷在鼻端深嗅了一口,有些艳羡的感叹道。

李大叔的儿子李风刘青山知道,他在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