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妄图复国的犹太人一次次地复出了血的代价,但他后来终究还是死于极端分子的刺杀,而这颗炸弹也就不可避免地很快引爆了。。。。。。

    进驻了摩洛哥北部的机场和卡萨布兰卡的港口设施之后,盟军很快就夺取了葡萄牙与西班牙南部的制空权,并在不久之后便于葡萄牙西海岸登陆,实力有限的葡军在盟军强大的海陆空三军协同攻势下迅速崩溃,不到十天工夫,葡萄牙就换了新政府加入盟国。

    而西班牙的实力虽然相对要强很多,但是当初内战和北非及直布罗陀等历次战事所造成的的巨大损失至今都没完全弥补过来,因此佛朗哥的军队虽然在北撤的隆美尔军团帮助下竭力抵抗,却还是不可避免地丢失了大片土地。虽然后来小胡子又增派了30多万援军和数千架飞机将盟军给推回了西班牙南部的狭窄地带,但这个时候已经被盟军占领的直布罗陀却因为有坚固的要塞在,已经几乎不可能再抢回来了,这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西班牙的南端多了一根拔不掉的钉子。。。。。。

    占领直布罗陀之后,直布罗陀海峡这个地中海的入口就彻底落入了盟军的掌控之中,盟军的舰队由此可以深入地中海,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沿海择地登陆,德国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而这个时候,见势不妙的土耳其政府不愧是骨灰级的墙头草,果断地宣布倒戈加入盟国对德宣战,由于土耳其之前打的都是苏联,与美英并没有结下大仇,而且罗斯福与丘吉尔也有心在战后利用土耳其来牵制苏联,于是没有提出诸如惩办战犯之类的任何要求就同意了土耳其的加盟,将一直想着干掉德国就回头解决土耳其的斯大林气得够呛。

…………2014…6…3 18:30:07|8150175…………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中国出手了



    不管如何,土耳其的倒戈无疑令德军本就捉衿见肘的兵力愈发不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小胡子被迫主动放弃苏德战争占领后的全部土地和傀儡国罗马尼亚,退守到苏德战争之前就已经修建的坚固防线阻止苏军的继续西进,而南边则在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山区利用地形阻遏巴尔干联邦的北上,由此在东线完全转入了守势。

    能够不战就收复大片“失地”的苏联与轻松拿到罗马尼亚的巴尔干联邦自然是捡了便宜,但因为德军是主动撤退,所以对当地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破坏,而且还卷走了所有价值较高的人才并再次大造杀孽,令斯大林与铁托都恨得咬牙切齿。

    而且小胡子还顺便留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由于巴尔干联邦并非是“打下”的罗马尼亚,而纯粹只是“沾了苏联红军的光”(至少苏联人如此认为),因此苏联政府不肯按照当初的秘密协议让罗马尼亚并入巴尔干联邦,而是利用罗马尼亚的民意帮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政权,这自然令铁托极为不满,虽然为了反法西斯的大局、以及对苏联强大国力和老大哥身份的忌惮,铁托最终还是承认了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这根刺却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心底难以拔出。。。。。。

    放弃大片占领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这样一来就不需要派出那么多部队到下面“维持治安”了,同时防线更加紧凑坚固也大大减少了兵力的占用,使得德国因此腾出了近百万的机动兵力。因此德国不但轻易镇压了意大利反法西斯人士发起的暴动,更将乘机在意大利登陆的盟军给赶下了地中海,而伊比利亚半岛的盟军也很快就全部退缩到了直布罗陀一隅之地,葡萄牙也再次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并在国内进行了残酷的清洗。在此期间,盟军共有三十余万人被击毙或者俘获,这个噩耗令罗斯福和丘吉尔充分意识到德国虽然已经大不如昔,但依然不是可以轻易击败的。

    由于战局的不断恶化。小胡子对于英国退出战争已经不再抱持幻想,因此终于下了决心给其更大的打击,于是一枚装有2万吨当量核弹头的v…3导弹飞向了英国首都伦敦,最终导致接近15万人罹难,其中超过10万人是当场死亡或者死于爆炸后的一个月内,所幸由于之前的“利物浦灾难”已经敲过了警钟,英国在各个主要城市都开始大量修建坚固而且成体系的地下工事,否则伤亡人数只会更加惊人,丘吉尔与英国王室等重要人物也很有可能无法逃过这次大难。。。。。。

    为了避免英国政府屈服于德国的淫威,罗斯福立即下令对德国城市进行报复。由于之前德国核鱼雷攻击的刺激。美国政府在工业化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形成之前。继续不惜代价地以实验室方法制取核材料来生产原子弹,到这个时候已经又攒下了2颗,正好可以用上。

    但是德国收缩兵力后防空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结果美国即使增大了常规战略轰炸的力度来暗渡陈仓。还是被德国人中途打了一架下来,好在总算有一架成功地飞到德国的重要工业城市杜伊斯堡上空丢下了原子弹。。。。。。

    虽然德国本土的城市早就开始大建人防工程,但是这枚原子弹依然令杜伊斯堡超过10万名平民先后死于非命,城内的工业设施也遭受了严重破坏,即使很多重要工厂已经提前分散到别的城市、或者转移到了地下,但是杜伊斯堡这座德国钢铁工业的中心遭此重创,依然令德国1948年的钢铁产量较前一年下降了超过20%,这对本来日子就很不好过的德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

    美国对德国的原子弹报复不但给英国人壮了胆。苏联人也大受鼓舞(同时也更加急于展现实力和争抢功劳),但是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苏军主力还没完成再次全面进攻的准备,斯大林就接到了一个令他脸色苍白的坏消息,“不计其数的中国军队开进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由于中国的崛起和苏联当初处境的艰难,斯大林一度甚至想过主动让外蒙古回归中国。甚至即使是现在,如果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提出这个要求,斯大林也有很大可能为了战后抗衡西方而同意。然而,中国政府采取这种“不告而取”的做法,却让斯大林意识到对方这几年里对苏联表示出的善意完全都是伪装出来的,他们心底里对于苏联显然怀有深刻的警惕和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外蒙古若给中国收回,就将严重威胁苏联远东乃至于整个西伯利亚的安全。

    但是即使如此,斯大林也还是立即下令要求驻扎在外蒙古的苏联军队不得对中国军队开火,因为此时苏军几乎全都调到了西线,从中亚到远东这么广阔的土地上,总共也只驻扎了不到20万的正规军,而且除了那些航空学校,几乎没有任何正规的空军部队,以如此虚弱的力量,若是与中国军队交火,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且如果苏军先开火,反而还会给对方扩大战争的借口,因此斯大林的想法是暂时退让来给苏军主力东调争取时间。

    然而,因为苏德战争初期的教训,如今苏联边防部队的权限已经大为扩大,加之随着这几年里苏军不可思议的大幅扩充,人员素质、特别是组织纪律性较之当初已经明显下降,结果中国军队进入外蒙古并开始驱逐驻蒙苏军后,很快就有某些冲动的苏军士兵擅自开火,结果很自然地立刻就被强大的中国解放军轻松消灭。而得了借口的中国政府立即就义正词严地警告道,“我国政府对于苏军在我国领土上悍然对我军开火的侵略行径表示强烈抗议和愤慨,希望苏共的领导人能够想起列宁同志的教诲,不要在‘社会帝国主义’的邪路上越走越远!”

…………2014…6…4 19:01:15|8155703…………

第八百一十八章 背 叛



    听到中国政府的表态后,斯大林的心中一时间百味杂陈,但却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领导人确有见地。由于历史上原因,外蒙古如今的状况非常奇特,一方面全世界都知道这是苏联控制下的附庸国,另一方面全世界又都认为其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政府说苏军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军队开火,这一点都没有错,可是防御的一方居然成了侵略者,这在世界的历史上还真难找到第二个例子。。。。。。

    而中国政府指责苏共、准确地说是斯大林本人在国家和民族问题(社会帝国主义指的主要就是这方面)上背叛了列宁的路线,确实也称得上是一针见血。可能因为列宁是犹太人的关系,国家民族的观念并不是很强,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国际主义者,所以他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当初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无论是在十月革命之前还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他都曾经严厉批判当初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平民的屠杀,完全不在乎他自己俄国领袖的身份,还曾经公开表示说要废除沙俄强迫中国签下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虽然没有明确说会将当初沙俄侵占中国的土地归还中国,但是思路拓展一下的话,这么理解也不能说错,至少当初苏共派到中国的人员曾经这样宣传、却没有被列宁本人否定。。。。。。

    而斯大林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尽管他最看重的不是他本身所属的民族格鲁吉亚,而是他的文化民族俄罗斯。正因为这样,与列宁将国际共运的利益放在苏联国家利益和俄罗斯民族利益之上的情况不同,斯大林一直都是更加重视苏联这个国家和俄罗斯这个民族的利益。

    虽然为了保证政权的合法性,斯大林不敢公开否定列宁,但在具体的政策上,斯大林掌权后的苏共却与列宁时期有了巨大的不同。就拿对待历史的态度来说,斯大林掌权后,苏共一直刻意回避当年沙俄侵华的这段黑历史。而对于当年列宁的承诺,苏共更是绝口不提,斯大林连外蒙古都不愿意放归,更何况是那些如今已经成为苏联领土的土地?

    因此,中国政府、或者说中国赤色党指责斯大林背叛列宁路线还真是没有说错,但在斯大林看来,中国赤色党的领袖与他在这方面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是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国际共运之上的,如今却为了有个夺回那些土地的“合理依据”而搬出同样也被他们放弃了的列宁国际主义路线来,这岂不是可笑之极?

    但说到底。对于崇尚力量的俄罗斯人(包括精神俄罗斯人)来说。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可问题在于,如今苏联与中国的实力对比,已经与抗战时期完全不同。

    苏联现在虽然已经收复了几乎全部的失地,但是战争的破坏实在太大。不说别的,连人口也减少了接近2000万(死了3000多万军民,但苏德战争期间的新增人口还有1000多万。),相对于战前苏联总人口的10%,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城市居民,工业毕竟是要靠人来生产的,人少了,工业产量自然会相应地下降(这里不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何况若论机器设备的损失。其实比人口还要大得多。

    因此虽然战前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到了1948年,苏联的工业实力与中国相比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而在技术装备方面,苏联虽然数量优势明显。却未必能够平衡中方的质量优势。但真正要命的还是,苏联的人力已经枯竭了,很难再像当初那样承受巨大的伤亡,而中国那号称“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世界第一动员能力则更是令每个与其陆上接壤的国家都忌惮不已。

    本来苏联还期望中国赤色党内的国际派会适时地跳出来拖后腿,或者是中国解放军经过这几年的和平,已经磨灭掉了当年的斗志。但是前者早已式微,太祖又巧妙地抬出了列宁这面大旗让他们没法发作。虽然当初因为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阻力和当时中国仍为北洋军阀统治的事实等多种原因,令列宁想要归还中国失地的说法没能得到证实,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派到中国的人员为了拉拢中国的知识青年而对此到处宣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斯大林上台后一直讳言此事,但中国赤色党人却都相信、至少是会对外宣称自己相信列宁主张归还北方失地,因此那些本已失势的国际派断然不敢跳出来否定列宁这位导师。

    事实上,中国政府重提旧事以争取夺回北方失地的“合法性”,本来就是针对国内的舆论,至于国际舆论,以如今中国的实力和太祖的胆魄,根本就没怎么放在心上。。。。。。

    而且未雨绸缪的太祖早就在不知不觉间将北方几个军区的主官都换成了与苏联没什么渊源、甚至是有过节的人选,例如西北军区的头号主力第15集团军(全摩托化部队)的司令员孙立人和华北军区(下辖另外一个全摩托化集团军)的司令员傅作义以前都是国军将领,自然不会对苏联有任何好感;而号称“中国第一军”的51军(中国唯一的装甲军)军长马仲英虽然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