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为玉帛了。这就令克里姆能够腾出手来巩固其对西亚新占领土地的统治,从这一点来说,克里姆的目的还是达成了一半。。。。。。

    克里姆对土耳其尚未开始便提前结束的军事进攻,虽然客观上帮助德国将之前屡次拉拢无效的土耳其拉上了轴心国的战车,但小胡子却并未因此领他的情,反而由于克里姆这段时间近乎疯狂的扩张而生出了警惕之心,为此一度大幅减小了对阿拉伯联邦工业和军事援助的力度。直到克里姆在压力下同意让伊盟成员国全部加入轴心国阵营、并与苏联一刀两断,德国才恢复了部分援助项目,但与最初的计划相比,力度还是差了很多。

    其实由于克里姆的关系而加入轴心国的并不仅仅是土耳其这一个国家。之前一直自称中立的维希法国政府也终于明目张胆地挂上了轴心国的旗帜,这一方面是因为土伦湾之战和英国人将仇结大了,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不这么做,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就要被克里姆全都解放了。

    要知道,现在无论是哪一个法国政府,都没有余力向非洲派出足以阻止阿拉伯联邦南下大军的强大部队,一旦那些殖民地被其“解放”而成为独立国家,那可就很难再回来了。。。。。。

    注1:二战时期阿拉伯世界的总人口难以考证,只能由现在的数据反推,目前阿拉伯世界的总人口大约为3。4亿,综合考虑到穆斯林生育率较高、战后却又有大量人口流出(主要前往西欧),二战时期阿拉伯世界的总人口应该在1亿上下。

    注2:由于埃塞俄比亚实力不弱,克里姆并没有只靠强硬手段逼其加入伊斯兰国家同盟,还许下了一些优厚的交换条件,其中包括默许它吞并索马里(分属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殖民地)。(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 阵营的壮大



    ps:感谢书友“人间有梦”的打赏和书友“夏(⊙o⊙)殇”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而且与宗主国主动同意独立的殖民地普遍会对原宗主国抱持好感、因而前宗主国还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继续从原殖民地吸血不同,依靠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的殖民地人民必然会将昔日的殖民者视为死仇,两相对比,这差别可太大了。

    虽然现在维希法国政府才入轴未免晚了点,诸如马里等殖民地都已经被得到阿拉伯联邦支援的殖民地人民武装解放,但至少最为精华的西非沿海地带还是大都保住了,对维希法国政府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好吧,去掉早已并入阿拉伯联邦疆域的北非西部,以及利比里亚等一些本来就不属于法国的沿海殖民地,现在维希法国也就控制了西非沿海地带的不到三分之一,但有怎么也比没有强好吧?

    其实,维希法国之所以加入轴心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或许是担心阿拉伯联邦变得愈发强大之后会影响到德国对于轴心国阵营的掌控,小胡子开始有意识地提升阵营内老三、老四和老五的地位以进行平衡,他甚至向维希法国的贝当政府表示可以有条件地归还除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外的德占法国领土

    至于条件,则是维希法军必须消灭相当数量的盟军,为了让法国人有个盼头,德国的方案是一个省一个省(法国本土有96个省)地归还,各省按照其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和富庶程度被分为5个档次,其中分值最低的省需要维希法军消灭(只计算永久性减员)100万盟军正规部队、或者10万吨作战舰艇或者100万吨商船或者

    按照这样的标准,维希法国只有独力击沉英国目前总拥有量两倍的舰艇和商船、击落超过30000架盟军飞机并毙俘盟军500万以上,才能将疆域恢复到一战之前的样子,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德国同意将各类标准叠加计算、只要各项战绩总和折算后达到一个省的标准便可换回之后,维希法国至少有了收复部分失地的可能性,这已经足以令维希法国政府对盟军的战意大大增强。而相应的,流亡英国的自由法国政府日子则更加难过

    目前维希法国的陆军除了镇压国内的反德人士,基本派不上用场,海军的主力舰又损失殆尽,虽然沉没的三艘黎赛留级战列舰当中捞起来两艘,但要完全修复至少也得大半年时间,而在建的黎赛留级战列舰改进型更是因为资金不足而被叫停。因此维希法军能够立功的,也只有老艇退役后仍有四五十艘的潜艇和随着几大飞机制造厂的陆续重启而开始迅速恢复实力的空军了。

    其中前者很自然地加入到德国规模日益扩大的潜艇战中,一同参战的还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潜艇部队,虽然一开始它们因为对狼群战术不熟悉而表现不佳,但还是大大缓解了德国潜艇部队青黄不接(老式的u艇早就停产,而水滴形的新型号中形成战斗力的数量又实在太少。)的窘境。至于飞机数量迅速恢复到1500架以上的法国空军。则很快就参加了德国对英伦三岛的大规模空袭,当然,他们并不是这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空战的主角

    当初占领法国之后,小胡子为了避免与英国开战、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他心目中最大的敌人苏联,曾向英国发出妥协的要求,但却由于他之前一次次的背信弃义导致无人再敢信他、以及丘吉尔一直以来对德强硬的政治主张,而遭到了其断然的拒绝。

    谈不拢就只能打了。为此德国专门制订了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务求对英国进行登陆作战。作战拟订以步兵登陆英国南部,并深入及占领伦敦,切断其与外部的联系,从而一举占领英国。但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在利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机会重创了英国皇家空军之后,英国本土一度仅剩不到1000架可以升空作战的飞机。

    在如此有利的情势下。小胡子决定趁机对英国本土发起大规模空袭,以摧毁英国残余的空中力量、并破坏其工业基础,从而逼迫英国政府求和,此外这样做还可以牵制住英国本土的机群,避免试图通过丹麦海峡的三艘德国军舰和正在进攻直布罗陀要塞的西班牙军队遭到大编制的英国轰炸机群突袭。

    由于飞机数量比历史上更悬殊,加之飞机性能上德国拥有明显优势,因此与历史上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皇家空军中流砥柱的表现相比。这个时空的英国空军即使拥有内线作战的优势,空战中的交换比也始终大得吓人,哪怕是在对德国各种主要机型的特点相当了解之后,英国战斗机也需要3…5倍的数量才能与德国的fw190a(也即是主要以f4u蓝图为基础改成的德国空军选用型号)相抗衡。而如果是德国空军进一步改进而成的液冷型(德国毕竟还是在液冷发动机方面基础更好)fw190b战斗机,英国无论是“喷火”还是“飓风”,都差不多要付出8…10架飞机被击落的沉重代价才能干下那么一架

    事实上,仅仅在1941年9…10月这两个月里,英国皇家空军就损失了超过1000架飞机,却只击落了不到300架德国飞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德国轰炸机,这样的战绩相对于德国空军那恐怖的飞机总数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因此英国本土防空的重任很自然地落到了地面防空部队(海港的防空则主要依靠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来负责)的身上,而炮瞄雷达和近炸引信的提早出现更是令其如虎添翼。

    然而,地面防空却有一个先天的不足,高射炮再怎么厉害,移动速度永远也比不上飞机,在吃过一些亏后,摸清了英国防空部队布防重点的德国机群纷纷绕过那些防空火力强大的区域,而去轰炸那些防御相对薄弱的地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五百七十章 不列颠空战(上)



    ps:感谢书友“人间有梦”的打赏,再次求推荐票t…t

    这下英国政府可就头痛了,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而国土纵深却很有限的国家,英国值得德国空军轰炸、而德国飞机也够得着的地点实在太多,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保证每个区域都有足以让德国空军碰得头破血流的强大防空火力配备,这该怎么办呢?

    眼看各地损失越来越大,丘吉尔无奈之下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下令派出一队航程远、速度快而且雷达难以侦测到的蚊子轰炸机对德国首都柏林进行了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轰炸,虽然实际效果有限,但正如丘吉尔预料的那样,小胡子果然被这次打脸性质的空袭激怒了,他当即命令戈胖子集中力量轰炸伦敦以报复英国人的这次空中奇袭,这样一来就正中丘吉尔的下怀

    须知伦敦市区虽然面积也不算小,但毕竟只是一个城市,而且还是海港,很容易将大量的防空火炮集中过来,从而获得压倒性的强大防空火力。之前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皇家海军的防空作战就已经充分证明,有了炮瞄雷达和近炸引信之后,只要局部的防空火力密集到一定程度,敌人飞机再多,过来也只能送死,除非敌人飞到高射炮够不太着的高空投弹,但那并不容易,即使有轰炸机可以做到,在那么高的地方投下炸弹,命中率也必定悲剧,基本上不可能炸到重要区域,只能近乎随机地落入市区、甚至很可能偏出市区,能否取得战果全看运气

    但不管怎样,伦敦市民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巨大的伤亡,毕竟即使是德国飞机被击落了,坠入居民区后也可能撞毁房屋和引起火灾,而对伦敦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胁。而如果德国空军为了减小损失而进行高空轰炸,炸弹乱掉的情况下,对平民的威胁则很可能更大。事实上丘吉尔想出这个计策时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作为国家的首脑和盟国目前的领袖,比起被德国空军摧毁工基础而失去持续抗战的能力,只是死几万伦敦市民的话,这个代价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历史上丘吉尔同样是这么做的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强硬性格,才使得丘吉尔在战时即便屡有失误,也一直深受英国大多数国民的拥戴,但大家并不会忘记被政府抛弃的痛苦,因此历史上战争一结束,他就被赶下了台。当然。严格来说,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

    丘吉尔的策略果然收到了奇效,德国空军集中兵力对伦敦进行大规模轰炸之后,仅仅三天之内就被击落了不下500架德国飞机,英国海陆军超过2000门高射炮(包括小口径高射炮)组成的防空火网简直是无法逾越的

    然而丘吉尔没想到的是,这么惊人的损失率就连疯狂的小胡子也受不了,因而果断地中止了原来较为鲁莽的攻击方式。以避免太多的德国飞行员无谓地枉死,结果反而令伦敦防空部队减少了未来可以预期的总战果。

    其实如果只是500架飞机,相对于德国空军庞大的数量而言并非不可能承受的损失,但是在敌国上空作战,飞机被击落后飞行员必定回不来,这个损失比一般情况下要大好几倍,即使德国是世界顶尖的空军强国,一时间都有些难以承受。要知道德国的后备飞行员数量可远不如美国那样充足,甚至也比不上苏联,而且德国培养飞行员的方式也令他们的飞行员远比美苏两国金贵得多

    在放弃进攻伦敦、转而选择防空较为薄弱的目标进行重点攻击的合理提议被一心想要挽回颜面的小胡子断然否决后,德国空军司令戈胖子只得退而求其次,提出改用高空轰炸的方式以减小战机和飞行员的损失。然而,德国空军目前两大主力轰炸机型号的实用升限不高,因而难以飞到英国高射炮够不着的万米高空。要想完成这个任务,要么使用新近从中国进口的双发型轰…1,要么就让fw190客串轰炸机,由于小胡子催得很急。戈胖子决定双管齐下,毕竟前者数量不足、后者载弹量又比不上正牌的轰炸机

    但高空轰炸的效果却还是令人失望,由于云层阻隔视线,加上地面风力影响,高空投弹命中率极低,低到无法接受的地步,因为它给英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居然还不及轰炸行动中燃油和弹药的花费大,因此哪怕德国飞机一点损失都没有,德国也是亏了老本

    不过这也难怪,须知历史上即使是二战末期b29轰炸日本的时候都放弃了高空轰炸的手段,何况是现在投弹计算机和配套观瞄装置性能远不如1945年时美军的德国空军?要知道二战期间水平轰炸的精度几乎每隔一年都要提高好几倍啊!

    不过高空轰炸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至少德国空军自身的损失率确实大幅下降了,这令小胡子的心情多少好了一点,空军的参谋也因此敢于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