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啊——”
  旁边“宫之奇”大夫急了,一抻虞公袖子:“主公,据我所知,山西人小气得很,狡猾,脑皮层多多。如果没有阴谋,怎么舍得稀世国宝。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成语出处),咱们虞国和虢国,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主公不要借道给它们去打虢国啊——”
  “哎,晋国是咱同宗,同宗正在强大,咱们依附同宗,有何不乐啊?闭上你的鸟嘴吧!”
  宫之奇没辙,闭上鸟嘴。
  “巨贪”虞公迫不及待为自己敲响丧钟,不但借路给晋国,还发兵相助,帮着晋国人南下去揍虢国。
  虢国在河南西北部的陕县地区,北靠山西省,实力比晋国强,非常禁揍,失了一个城,但元气不伤。不过,它的战略要冲和军事虚实都被晋国摸清楚了。随后两年里,晋献公坐卧不宁地催着荀息再次出兵:“我的宝马啊!快夺回来吧。”
  “有他们给您喂着,受不了委屈的。宝马、美玉不过是在虞国寄放一下罢了。如今虢国正和狄人作战,咱们坐山观虎斗吧,让他们慢慢消耗消耗。”
  “可是他还骑呐!心疼死我了,该死的虞粪球啊。”
  这时候,消息传来,虢国人打败了狄人,晋献公更生气了:“你看看!你看看!都让你们给耽误了。虢国人打赢了,怎么办?”但是,一个叫卜偃的神汉分析了自己的水晶球之后说:“虢国人最多再能吃五年粮食了。他们打败了狄人,适足以让他们变得骄傲轻敌,加速其灭亡。我们占了他们的下阳,那是他们祖坟的所在,可他们照样嬉皮笑脸。这都是取死之道啊。”
  吃了三年粮食之后,晋献公实在不能等了,亲自统军出征,声势浩大,志在必得,顺着诸侯国间的国道来到虞国路段,停下,看见关卡前挂了个牌儿:“外单位车辆禁止穿行”。荀息走上去,拿出刚刚再次求得的虞公手谕,守境官兵看后赶紧打开关卡,放人马通过,牌子换成:“欢迎外单位领导莅临指导。”
  晋献公就这样经过了虞国的路卡,一路小跑,穿过虞国,继续顺着诸侯间的大道南行,进入河南,像劈竹子一样兵临虢国城下(河南陕县),把虢城团团围困。虢人被困在城中,像被衣服绑住的精神病人,左突右冲拔不出胳膊。晋大夫里克把精锐晋兵藏在虞国兵车之内,诈言虞国救兵,赚开城门,冲进城里,然后在城里切菜,好多人头滚在地上。也曾是东周初年的一个强国——虢国,就这么完蛋了。当初,虢公还曾参加过周桓王与郑庄公的长葛之战,担任指挥政府军的右军。
  晋军凯旋回师,该收拾虞国了。他们顺着诸侯间国道返回,回经虞国路段。虞国人打开关卡,说:“呦,欢迎外单位领导再次莅临。”晋军一莅临进去,就再不走了。里克假装闹病,把部队屯扎在城外休整。虞公不知是计,还时常送药问候。等虞公出城打猎,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虞公的警卫部队分割包吃(晋国人打仗,没有一处不使奸计的,这个传统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未来晋重耳与楚人的城濮之战、与秦人的崤之战中,多使巧诈。难怪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就是说他们晋国人诡诈,真是脑皮层多多。孙武子“兵不厌诈”的伟大军事思想,也是从晋人的诸多战役中总结提炼出来的,革新了从前的“为战以礼”理论)。
  虞公的警卫部队被分割包吃,大喊中计,带着自己的残部顽强抵抗,部被压缩进虞城据守。晋军从外面抱着茅草烧门。终于里克、荀息并肩破门,冲杀而入。就在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虞公被抓进了晋国人的笼子。
  虞国也就这么亡了,春秋时代最初的一千个诸侯,在兼并战争中日益缩水,这些事,洛阳“式微”的周天子,根本管不了了。虞国的灭亡,都只怪虞公贪污受贿,文过饰非、拒纳谏言,终于引狼入室。当时青铜鼎上最流行的花纹就是饕餮纹,饕餮(涛贴)这个怪物非常能吃,有脑袋却没有身子,吃的东西咽下去却是一场空,虞公就是这样的。虞国的地点就在现今山西省南部的平陆县,我们中学课文里边那个有名的“抢救61个阶级兄弟”就是平陆的事。平陆的枣子还非常有名,叫屯屯枣,关羽老家离这儿也很近,不知道关羽卖的是不是这种枣。
  荀息冲进虞公的寝宫,揪住东奔西跑的宫女询问,找出了宝马和宝玉的下落,高兴地拉给晋献公看:“报告主公,马在这,璧在这,什么都没有变啊。您看,只是马齿加长矣。”
  晋献公一会儿哭一会儿乐,抱着马脖子说:“没变就好,没变就好。马啊,马啊,这回咱爷俩说啥也不分开了。哎呀,怎么没变,谁说没变,我这马屁股上怎么闹出了这么长一条划痕呀!”
  “不怕!找马屁股美容师,重新喷喷漆,一烤干,跟新的一样。”
献公之恨二 
  晋献公晚年得了帕金森综合症。在他当政第二十年头上,就经常吃饭掉渣,脑子忘事,在丝帛上签字经常提笔想不起名,看着看着简策,脑袋就颤悠,像吃了摇头丸。有时候他花了一个小时才想起最近哪次战役取得胜利,高兴得跳了起来,当落到地上的时候又忘了。发展到严重的时候,小脑完全失灵,别人不吹哨他就尿不出尿来。大家估计晋献公也吃不到五年的粮食了。鉴于这种情况,后嗣之争就炽热起来了。
  晋献公最大的俩孩子,分别是重耳、夷吾,是晋献公与周边狄国美女结婚,合作生产的。重耳的妈叫大狐,夷吾的妈叫小狐。晋献公觉得家里的狐狸还不够多,就去骊戎又抢来了骊君的俩闺女,大闺女叫骊姬,生下“奚齐”,小闺女生下“卓子”(名字像日本女孩)。骊姬是俘虏来的,地位最低,但她知道发奋图强:花样百出的床上功夫,使晋献公获得了别人所不能给予的满足,晋献公年老,需要虐待女人来取得快感,只有骊姬视此为愉快的游戏,愈是挨打,愈是叫得娇艳迷人,这就是所谓“专宠”吧。由于出众的媚术和精到的房中术,骊姬遂鹤立于诸狐之群。
  但骊姬也好,大狐、小狐也好,都是狄人,血统不高,她们都不配当正媳妇。正媳妇是从伟大的齐国公族娶到的,是齐桓公族内的高贵女子,名门闺秀,DNA优良。娘家的尊贵使得她成为了晋献公第一夫人。同时,母亲的贵贱也将决定孩子的贵贱。这位第一夫人虽然娶来得最晚,孩子生的也最晚,但他的孩子是法定太子——而前面那几位“狐狸”妾们,虽然进门儿早,孩子生的也早,但都没有资格当太子,因为,我们已经说了——母亲的贵贱决定了孩子的贵贱,而不是按照孩子先生后生的顺序。娶自齐国的第一夫人生下的太子“申生”,为人贤达淑均,下面还有个妹妹,嫁给了很不俗的陕西小伙——秦穆公,名字也就因此叫做穆姬。
  不幸的是,这位齐国来的第一夫人却芳龄早逝,死了。晋献公很想在众妾之中提拔自己喜欢的骊姬为第一夫人。这么重要的事需要请神汉来占卜。神汉装了半天神弄了半天鬼,又数了半天耆草,结论是吉,然后又烧了一只乌龟壳,一看,却是大凶。神汉说:“一般出现两个矛盾答案时,我们都是采乌龟的意见,因为乌龟占卜,历史更悠久。所以,请骊姬当第一夫人,应该是大凶。”
  晋献公说:“不行,我看耆草的意见很正确嘛,应该是大吉!”
  性感骄人的骊姬遂被提拔为第一夫人。升为“正宫”以后,她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做太子了呢?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如果她的孩子当了太子,那现任太子申生该何去何从啊?太子申生少年勇武,战功卓著,长期带兵在外,被国人敬重,不是那么想取代就能取代的。于是骊姬就从摧毁申生的美好名誉开始。这一天,她把一罐子蜂蜜涂在头发上,让申生陪自己在花园散步。如果是现在,你头上涂了蜜到外面走,最多能多落些尘土。但古时候的生物多种多样,外面一走,骊姬立刻被小蜜蜂发现了。小蜜蜂跳起8字舞,很快招来大群蜜蜂,像狗仔队一样追着骊姬。骊姬很害怕,请申生帮她赶蜜蜂。申生觉得骊姨娘的形状也挺狼狈,就抡起袖子使劲给她赶。骊姬抱着脑袋跑,申生在后面追。正好给老晋献公看见了。老晋献公一看,儿子居然在调戏老子的媳妇,破口大骂,好比董卓看见了吕布戏貂禅,差点也拿大戟去穿太子申生。申生有口难辩。晋献公气得帕金森症复发。
  不过这个“太子申生耍流氓”的故事,却是后人编造的,庸俗的杜撰,正史上没有记载,它把责任全推给骊姬不好了。事实上,申生不是简单地受妇人毒舌馋害而遭殃的,而是直接被他爸爸晋献公所讨厌,至少是晋献公和骊姬共同达成默契,共同抵制太子。当时晋国的人都知道,晋太子申生少年勇武,带兵在外,鞍马劳顿,人民敬仰。但我们说,儿子比老子还能打仗,比老子还有人缘,很容易让老子感觉自己没用了,父子之间于是发生竞争并引发出嫉妒,老子非不肯咽这口气,不肯传位给儿子。这个分析如果只是一个“可能”,那接下来的分析则接近事实:太子带兵在外,与老爹缺少沟通机会,跟老爹不熟。空间上的距离,导致父子疏远,疏远又慢慢给了猜疑以空间。关于这一点,太子的副官“里克”就曾经在《左传》上这样感慨过:“太子最好不要带兵在外。太子在外带兵,需要调度军队,必须有相当的独断权,如果遇上问题请示老爹,那就影响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如果不请示,那就是不给老爹面子,容易招老爹怀疑。时间久了,猜疑积累,后果不堪设想。”也就是说,工作关系中的摩擦引发矛盾,逐渐破坏了父子的感情。汉朝有个太子就很聪明,他不干预政事,不去表现自己的才干,这样也就不会因处理政务发生分歧而触怒老爹。他只是去一门心思关心老爹的身体,展现自己俯首帖耳的孝道,使老爹倍受感动,乐意把皇位赏给他。而太子申生靠自己的实力挣君位,反倒事与愿违,与老爹发生了工作分歧、摩擦,甚至猜疑、妒怨。太子申生后来在临死时也曾承认:“我爹不喜欢我!”
  按《左传》的说法,晋献公跟身边大夫密谋之后,决定干掉他所讨厌的太子申生,从而给骊姬的儿子奚齐升任太子创造空间。杀人需要借口,骊姬刚好填充了这个角色——这事情非她不能扮演——骊姬和晋献公共同导演并共同出演了下面这场闹剧:
  骊姬首先对镇守边防的太子申生传出旨意说:“你爸爸昨夜做梦,梦见你死去的妈妈了。你赶紧祭奠祭奠你妈妈吧。”这当然是个陷阱,但太子无从跳出,他只得领命,在边镇祭祀,供上腊肉给老妈的在天之灵吃。
  按照周朝规定,祭祀用的腊肉,完后需要送给老爹,让老爹也常常。腊肉从边镇送到绛城来了,骊姬遂放进了“耗子药”,端上来给晋献公吃。晋献公有疑(奇就奇怪在这疑上了,他媳妇端上的东西,有什么疑的,是不是成心啊)。献公把肉分给太监和狗吃,二者当场中毒死亡。“好哇,太子投毒,太子要造反啦!要杀我老头子啦!”老头子喊属于他的台词。
  骊姬赶紧哭诉,念:“都是我们娘俩不好,老爷您宠幸我和我的孩子,引得太子不满,想要您老人家的命。还是让我们娘俩自刎以谢太子吧,呜呜——”
  既然有了撒毒的证据,晋献公立刻传令到太子驻地,逼太子自杀。太子申生的幕僚赶紧跑来商议,劝他找老爹辩白。申生说:“我爹倘没有骊姨娘,寝食都不塌实,我又不讨我爹喜欢,如果我爹再恨了我骊姨娘,他身边就没有人了,落得太孤苦了。所以我不想找谁分辨。”
  “那您就逃跑吧,天地之大,诸侯谁不知道您的令名,到哪都能找到好工作。”
  “如果我逃走了,就是向天下之人彰示我爹的短处,我不愿意让咱们晋国被人笑话。”
  于是,公元前656年,太子申生自缢于新城,愁闷地离开了这个无法容身的人间。谁让他生在君王家呢?他又能怎么办呢?如果语文老师讲课讲到这里,一定又要批判申生了——他有阶级局限性啊,没胆量跟命运抗争啊。其实,申生之死,是为了维护大局,避免刚刚勃兴的晋国事业被内乱所扼杀。试想,他如果引兵与中央搏斗,势必家残国破,亲痛仇快。我们崇敬申生,丝毫不以为他是懦夫。申生的死,为晋国争取了美好的明天。太子申生的死比泰山还重。
  太子一死,接下来就是晋献公的另两个孩子——重耳和夷吾了。骊姬又诬告重耳和夷吾都参与了祭肉撒毒案,献公非常乐意地相信了这一无证据指控,派人杀重耳和夷吾。这两公子岁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