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荡三十年-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支撑住企业运作的‘大佬’,成了大家共同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要卖给跨国资本?因为,在这个调控时刻,‘真正能够拿出大把现金’来的买主,会是什么人呢?答案不言自明:不受国内金融环境影响(有钱)、在人民币升值大趋势下非常想进入中国(有意愿)的跨国资本、跨国公司……卖掉企业,卖给跨国公司,应该是企业家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理性选择。”
民营资本的边缘化
    民营资本在重大行业重组的“资本盛宴”中,被彻底边缘化的命运已无可逆转。在这年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国有资本总量占有了绝对性的98。36%的份额,入选的私营公司数目为74家,其资产加在一起还不到中国工商银行的十分之一。如果将中国500强与《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进行一次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世界范围内盈利能力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食品、电子电器、建材、工农业设备、零售、贸易、银行、保险、制药等竞争性行业,而中国则主要集中在电信、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石化、电力等传统垄断性行业。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至今仍然基本由政府掌控。一个十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民间公司的成长一直处在一个强势资本集群的俯瞰之下。政府作为一个资本拥有者,一方面掌握着政策和游戏规则,一方面则以捍卫自己的资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根据WTO的市场开放进程表,我国的金融、保险、通信乃至传播等产业次第开放,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对“外”开放优先、对内开放滞后的现象,一些跨国大公司获得了优先的进入权。在新一轮即将决定未来中国产业格局的大整合中,民营公司落在一个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的劣势地位上。
    一种悲观的情绪已经在民营资本集团中蔓延开来。当年在海南淘金的“万通六兄弟”之一、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在年终写了一篇题为《跨越历史的河流》的文章。这位法学硕士、平时嬉笑游戏喜欢说半荤段子的企业家这时候却表现出令人惊奇的洞察力,他写道:“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因此,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要么远离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偏安一隅,做点小买卖,积极行善,修路架桥;要么与国有资本合作或合资,形成混合经济的格局,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严格管理在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使民营资本获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今后,随着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民营资本将以数量多、规模小、就业广、人数多为特征,其生存空间将被局限在与国有资本绝无冲突或者国有资本主动让出的领域。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吴晓波/著 中信出版社
一个让世界都认真聆听的国家,应该保持怎样的“大国心态”和展现怎样的“大国责任”?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 台湾少女组合S。H。E,《中国话》,2007年
  2007 大国崛起(一)
  芮主播的抗议
    《大国崛起》热议的背后,无疑洋溢着一股喷薄欲出的“大国情结”。很多人也许没有看过这部专题片,不过仅仅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在年初,很多经济学家就已经预言,到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出意外地超过德国,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新闻周刊》国际版总编辑法瑞克·扎卡利亚在《未来属于中国吗?》中用肯定的语气说:“中国的崛起不再是一个预言,它已经是一个事实。”便是在这样的热烈氛围中,中国人开始变得自信起来,传统文化成了新的时尚。一档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主讲“三国”和《论语》的易中天、于丹迅速蹿红成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大学教授,他们的图书是书店里最热销的畅销书,他们每到一地都受到明星般的追逐。连台湾的一个少女组合S。H。E也用一首《中国话》来作为年度新碟的主打曲,她们唱道:“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个让世界都认真聆听的国家,应该保持怎样的“大国心态”和展现怎样的“大国责任”,这还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接下来发生的这条新闻便很让人思考。就在中央台的《大国崛起》成为热点的同时,这家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却引发了另外一场争论。1月12日,中央台英语主播芮成钢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呼吁:“请星巴克把在中国故宫里的店撤掉。”这条博客在两天内被点击超过50万次。星巴克的这家咖啡店是2000年开张的,“隐身”在故宫古色古香的大殿一角,历史上这里是“九卿朝房”。它是星巴克在中国面积最小的连锁店之一,经营面积仅十几平方米,狭小的空间里总共只有一张靠窗的条桌、五把椅子。芮成钢认为,星巴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的代表符号,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已经在西方上层社会传为笑柄”。为此,精通英语的芮成钢还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吉姆·唐纳德发出抗议书。
    芮主播的抗议很快得到了热烈响应。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以“玷污了中国传统文化”为由,联名提议关闭这家咖啡店。路透社记者引用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中泰合资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的话说,“星巴克应该立刻从故宫里搬出去,不能让它继续玷污中国传统文化了。只要它在故宫里多待一天,就对我们的文化多一分挑战。”7月13日,故宫星巴克店停业撤离。由芮成钢发动的这场传统文化保卫战大获全胜。不过,“保卫者”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是,在星巴克撤出后,如果游客,特别是每年人数高达160万的外国游客要喝一杯咖啡,那该怎么办呢?于是,最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在星巴克撤出后的两个月。9月21日,一家名为“ForbiddenCityCafe”(紫禁城咖啡店)的咖啡店又在“九卿朝房”悄悄开张了。
  娃哈哈保卫战
    在2007年,除了要把星巴克赶出故宫的中央台主播芮成钢之外,还有一个人差点成为“民族产业保卫者”,他是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
    4月2日,《经济参考报》以《宗庆后后悔了》为题,披露宗庆后对11年前签署的合资合同追悔莫及。他表示,“由于当时对商标、品牌的意义认识不清,使得娃哈哈的发展陷入了达能精心设下的圈套。”他同时指责达能集团有垄断中国饮料业的事实企图,并为此呼吁社会公众“保卫民族产业安全”。4天后,宗庆后在新浪网接受在线访谈,九成以上的网民赞同与达能解约,宗庆后大受鼓舞。法国达能方面则迅即做出反应,指责宗庆后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搞“体外活动”,先后设立了61家游离于合资母体之外的非合资企业,这些由宗氏家族掌控的“体外”项目规模及经营业绩甚至超过了合资企业。达能中国区总裁范易谋颇为动气地说,要让宗庆后在诉讼中度过余生。双方火药味十足,很快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宗庆后宣布辞去董事长职务,娃哈哈员工和经销商相继发表了几份义和团式的公开信,甚至还有员工在召开董事会的五星级酒店门口拉横幅抗议。而达能则向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庭提起国际诉讼。
    如果从娃哈哈的产权衍变来透视,这场“离婚官司”的时代逻辑清晰可见。20年前,宗庆后用自己卖练习簿和棒冰积攒的钱办起了一家工厂,然而受体制所困,他不得不戴上一顶集体经济的“红帽子”,在后来的岁月中,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这家企业再“洗”回成自己的。1996年,他通过与达能的合资先是完成了第一次产权重组,后者出资4500万美元收购娃哈哈51%的股份。继而在1999年的产权清晰化运动中,宗庆后设法让政府同意把国有资产的54%转让给他和他的团队,其中他个人拥有29。4%的股份。在此之后,宗庆后开始大规模地设立“体外公司”,这些企业的产品使用的都是合资公司所拥有的娃哈哈品牌。2006年底,达能对他的这种行为提出抗议,并提出要么终止使用娃哈哈品牌,要么把“体外公司”卖给达能。宗庆后不从,随即以“保卫民族产业安全”为名敲响了对抗的战鼓。
    一直到年底,宗庆后与达能的这场“离婚官司”仍然尘埃未定,充满种种的变数。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式商业的种种变通与曲折,也展现出不同利益所有者对政策与环境的利用与角斗。
    
  2007年备忘录
  ■商业事件
    ●阿里巴巴上市
    ●地产狂热,杨惠妍成亚洲女首富
    ●太湖蓝藻暴发,高污染与高能耗成为中国崛起的梦魇
    ●中国股市“全民狂欢”
  ■政策背景
    ●中共十七大召开
    ●中央出台政策控制物价飞涨
    ●中央整顿地产商的囤地行为
  ■国际背景
    ●格林斯潘出版回忆录 《动荡时代》
    ●硅谷五十周岁
    ●美国总统大选开幕
  ■中国GDP(亿元)246619
如果不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我们恐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就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和谐问题。
2007 大国崛起(二)
太湖之祸
    对于崛起中的大国来说,需要调整的除了心态,还有责任。
    这年“五一”黄金周到太湖旅游的游客发现,不少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有的地方漂浮大片死鱼。专家解释,这是蓝藻暴发。蓝藻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常于夏季大量繁殖,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
    到5月29日,受蓝藻暴发影响,江苏省无锡市大批城区居民家中自来水水质骤然恶化,气味难闻,无法正常饮用,超市中纯净水被抢购一空。蓝藻事件震惊全国。蓝藻泛滥,完全是工业污染所致。太湖沿岸化工企业林立,污水排放没有监控,造成太湖水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平均氮、磷含量均高于标准10倍以上。
    近两年,太湖流域工业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达53亿吨,而污水处理率仅为30%左右,污染物总量已远远超过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采访时看到,这个总面积仅有73。2平方公里的小镇,最多时有30多家化工企业。记者在太湖边看到的景象是:湖边大约一二百平方米的范围内,都被蓝、绿、黑、灰等颜色覆盖,湖面散发着一股恶臭,有些地方看不到水面,都已经凝固成块,如同粪坑一般,上面停留着不少苍蝇。三艘渔船停靠在岸边,但很显然早已派不上用场。湖边倒也有不少芦苇,但芦苇的茎部已经被蓝绿色的污染物染上颜色。偶尔有几只水鸟从湖面飞过,却始终找不到落脚点,不得不飞向远处。
    太湖之祸仅仅是中国水体污染的一个缩影。7月,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沉痛地透露:目前水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全国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质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国家花费10年时间、巨额投资的努力和成果已被后来流域内的重新污染所抵消。潘岳说:“如果不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我们恐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就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和谐问题。”
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
    再放大了看,水体污染又是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在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高污染与高能耗成为大国崛起中两个令人尴尬的伴生物。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16个。伴随着经济的成功,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这家国际组织直言不讳地说:“没有哪个国家曾在垃圾制造方面经历过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增长。”
    英国《独立报》记者查尔斯·沃克在一篇题为《醒来吧,闻一下碳化物的味道》的报道中称,中国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整个欧洲排放的还要多。如果从太空中看,北京和上海的位置是大片的含硫云层。在华南地区,广东省的工业污染已经影响到了香港。在过去3年里,香港的能见度下降的天数多了两倍,由于这个因素,40%的企业难招募外籍人士。
    美国《新闻周刊》则登出了一篇题为《中国输出污染》的文章。记者写道,“多年来,北京的空气像一碗浑浊的蛋花汤……在西方,‘中国制造’是廉价货物的同义词,但是现在这个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