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精装『全』-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辩论,结果路德输了。1520年,教皇驻德使节宣布将路德开除教籍;当众焚毁其著作。教皇于6月15日勒令马丁? 路德放弃自己的观点,于是路德被迫与教会决裂。
  面对宗教改革,此时的德意志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三派势力:一是反对宗教改革的保守派;一是主张建立摆脱罗马教会控制的国家教会的温和改革派;一是主张变革整个社会制度的激进改革派。查理五世出于正统的天主教观念,支持保守派。但由于意大利战争的拖累以及不愿意得罪温和派势力,所以他采取了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对待马丁?路德。1521年4月18日,在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威吓马丁?路德失败后的第二天,虽然查理五世发表声明说“朕决心用朕之王国和领土; 朕之朋友; 朕之身躯;朕之鲜血; 朕之生命及朕之心灵来捍卫它(天主教信仰)” ,表明了自己坚定的保守派思想。但他其实是在马丁?路德离开沃尔姆斯后才下逮捕令的,后来马丁?路德被支持宗教改革的选侯菲特烈派人以绑架的形式保护下来。5月6日,帝国会议发布了《沃尔姆斯敕令》,宣布马丁?路德为异端,并在帝国境内逮捕马丁?路德及其支持者。这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1531年,新教徒们组织了一个斯玛卡德同盟,来反对查理五世和天主教诸侯,天主教诸侯则针锋相对地组织了一个纽伦堡同盟。1535年,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力量不足的旧教徒旧教徒指支持罗马教会的诸侯,后文中的新教徒指支持路德派的诸侯。不得不寻求新教徒的帮助,新教徒趁机扩大势力。1536年,纽伦堡联盟瓦解,一些旧教诸侯也倒向新教徒。与此同时,英国和北欧诸国纷纷建立国家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原本信奉旧教的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为了对抗查理五世也转而支持新教徒。1540年,为了扭转局势,查理五世提出新旧教诸侯进行谈判,探讨建立德国教会的可能性。在谈判破裂后,1546年,查理五世决定动用武力来打败新教徒。在作战中,不顾自己痛风的毛病,他骑在一匹大黑马上达21个小时,而且始终冲在前面。1550年,他颁布《血腥诏令》,宣布镇压新教,恢复旧教的统治。这个明显抬高世俗皇权的诏令引起了教皇和所有诸侯的不安,他们结成同盟共同反对查理五世。1552年查理五世被打败。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派的合法地位,并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承认各诸侯拥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利。德国的宗教改革在其他国家引起了连锁反应,欧洲各国相继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运动,派生出许多脱离罗马教廷的新教派,如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宗教改革取得了成功,这其实是以宗教改革的形式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查理梦寐以求的帝国境内的宗教统一变成了泡影,德意志不仅没有统一反而更分裂了。1556 年查理五世退位; 皇位传给他的弟弟斐迪南;统治着德意志帝国; 包括奥地利及其领地捷克和部分匈牙利;他的儿子菲利浦则统治西班牙、尼德兰和海外领地。查理帝国分解; 形成哈布斯堡王室的两个统治支系。

  打击穆斯林 
  当查理在为帝国奔忙的时候,基督教的“老朋友”伊斯兰教又在欧洲东部方向威胁着欧洲诸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基督教反对伊斯兰教的天然保护人,查理的先辈伊莎贝拉女王光复整个西班牙的辉煌也促使他具有这种使命感。然而这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在其历史上最伟大的苏丹苏莱曼的统治下国力强盛,横跨亚、非、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的行政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行政管理之一,他们还拥有让欧洲许多国家羡慕的财政平衡。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样的一个强国,欧洲各大国都在避其锋芒。只有查理五世怀有击败异端的宗教热情,想要打败苏莱曼。轻率的企图产生了荒谬的行动。1526年,土耳其军队在莫哈奇大败查理五世的军队。1529年,维也纳受到围攻。
  查理五世也不是没有胜利过。1534年,突尼斯哈夫斯王朝发生内乱,苏丹穆莱?哈桑被著名的“红胡子”巴巴洛萨就是红胡子的意思,赫尔丁是当时地中海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海盗。他投靠土耳其政府后,经常骚扰西班牙海岸,是查理五世的心腹之患。海盗巴巴洛萨?赫尔丁废黜。哈桑向查理五世表示要做永久的附庸。查理五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打击土耳其的势力。1535年,他在巴塞罗那集结了300艘战船,亲自登上一艘有80面金色船帆的大船,御驾亲征。3万人在迦太基废墟附近登陆,攻下了古莱特要塞,恢复了哈桑在突尼斯的统治。红胡子海盗逃往阿尔及尔。哈桑向查理称臣纳贡,并释放了2万名基督徒奴隶。查理凯旋而回,在意大利南部城市巴勒莫、墨西拿和那不勒斯停留时,居民热烈欢迎这位“在非洲和亚洲的欧洲捍卫者”,入城时在一些旗上写着“从旭日东升直到夕阳西下”,这应该就是指他的国土广袤,可能也是后世日不落帝国说法的起源。查理这次胜利的一个后果就是法国与土耳其结盟,他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1541年,受这次胜利的影响,为了赢得地中海的优势,查理率260艘船讨伐阿尔及尔。无奈天公不作美,有100艘船在路上因为暴风雨而损失;还有14艘船触礁。在好不容易登陆后,倾盆大雨又让他们陷入泥泞,面对蜂拥而来的阿拉伯人,只好撤退。查理五世垂头丧气,他打击伊斯兰教的战斗以失败告终。
  但战斗并没有停止,双方仍在不断地发生冲突。1569 年 9 月,全欧最大的威尼斯火药厂突然大爆炸,烧毁了火药厂,也使停泊在威尼斯港的舰队损失了 4 艘舰船。苏莱曼误以为威尼斯舰队已在爆炸中化为灰烬,于是决定进攻威尼斯的塞浦路斯岛。1570 年 7 月,土耳其舰队开始进攻塞浦路斯。面对威胁,威尼斯向所有基督教国家求援,但应者寥寥。唯一的支持者是罗马教皇,他清醒地认识到基督教世界所面临的危险,认为夺得并保持地中海的制海权就可以扼制土耳其向西的扩张。在他的倡导下,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形成了一个反穆斯林同盟,并组建了一支基督教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总算拼凑了230 余艘军舰,总司令由唐?约翰(唐?胡安)担任,他是查理五世的私生子。此时的约翰年仅 26 岁,年轻气盛,是一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 1571年10月7日,联合舰队将土耳其舰队堵在了位于希腊勒班陀的佩雷特湾。清晨,土耳其舰队突围,联合舰队只有190艘船赶了上来。双方展开激战。由于联合舰队的火力猛,装甲厚,士兵普遍装备了火绳枪,强于土耳其士兵装备的弓箭,再加上唐?胡安的正确指挥,最终土耳其舰队大败。此战,联合舰队共击沉土军战舰 113 艘,俘获117 艘,缴获火炮 274门,击毙土军 3 万余人,俘虏 8000 余人,土军主帅战死。联合舰队只损失了 12 艘战舰,被俘 1 艘,死伤 15000 余人。根据胡安战前的宣言,联合舰队 15000 名奴隶划桨手全部获得自由。 此战,一个小兵在战斗中胸部和左臂受伤,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塞万提斯。
  六、“黄金漏斗”西班牙

  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灭,标志着西班牙的衰落,1598年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去世,说明西班牙黄金时代的终结。无敌舰队的失败是军事上的失败,但黄金时代的终结却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金银 
  有了金银就意味着富强,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强国,与之不无关系。但金银的大量输入引发了许多意料不到的问题。首要的就是通货膨胀。大量的金银使得金银的价格下降,物价上涨,首先是农产品,既而是工业品。到了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谷价上涨了5倍。法、英、德等地区的平均物价上涨了2倍半以上。价格的上涨使西班牙制成品价格昂贵,因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在国内由于物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普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造成群众购买力下降,国内市场日益狭小。其次,就是对国内工商业的打击。由于本国产品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不占优势,为了挣钱,国内外纷纷把其他国家的产品走私到西班牙来,从而进一步打击了西班牙本已弱小的工商业。由于菲利浦二世利用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打击异端,迫使1568年~1570年摩里斯哥指留在西班牙的皈依了基督教的摩尔人。人被迫举行大规模起义。1609年在大主教瓦伦西指使下,西班牙颁布驱逐从事工商业的摩里斯哥人敕令。1609年~1610年,大约50万有熟练技艺的从事工商业的摩里斯哥人被逐出西班牙,这严重阻碍了西班牙经济的发展。第三,是引发国内奢侈和好逸恶劳之风。在拥有大量金银后,国内的贵族和富人把它用在了奢侈品消费上。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对他们的工商业起了促进作用,也使自己高度依赖于外国,主要是尼德兰、英国、法国、德意志;另一方面阻碍了本国工业的进步。一些人则离家到美洲去追求金银。人口的减少影响了国内市场、农业生产和工业进步。由于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危机,使它不能吸纳殖民地生产出来的物品,而国内不能以优惠的价格提供足够数量的产品又加剧了殖民地经济的困难。从西班牙涌入美洲的大量人口需要美洲增加食物供应,而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这种增加远远赶不上需要。同时,西班牙王室由于财政困难(战争消耗、税收减少和海盗)又迫使它不断地攫取更多的金银,进而加剧了危机。国内和殖民地的人口变动和经济危机正好是同时发生的,它们相互作用增加了损失,激化了矛盾。
  军费开支耗空了财富 
  在整个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一直打仗,意大利战争、与德意志新教徒的战争、镇压尼德兰革命、与土耳其人的战争、与英国人的战争,还有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等等。一个不稳固的大国,怀着过时的梦想,拥有如此多的对手,卷入如此多的战争,结果是很难想像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支撑的问题。在多场战争的背后,就是天文数字般的军费开支。在15世纪,欧洲开始了一场军事革命,战争规模扩大、新兵器崭露头角,攻打坚固的城防设施需要大量的人员,这一切都使得军费开支直线上升。1552年,查理五世在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西班牙、大西洋和地中海各条战线上同时受到攻击,于是他在德意志和尼德兰出动了109000人,在伦巴第出动了24000人,在西西里、那不勒斯和西班牙出动了更多的人。海军的花费更加惊人。由于广泛的敌人的存在,西班牙的船越造越大、数量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先进。在1574年,菲利浦二世拥有146艘大帆船,几乎是十几年前的3倍。1580年吞并葡萄牙后,敌人的增多,迫使菲利浦扩大舰队规模。
  支出的增长远远大于收入的增长。1552年,查理五世在梅斯一战中就花费了约征自美洲的正常收入10倍的金钱。在不断的战争中,帝国来不及喘息。查理五世发现他的各种收入根本不能支付开销,连税收也早已抵押。查理不断向银行家借债以支持战争,但借款条件越来越苛刻,王室的信用在下降,利息越来越高,正常收入的大部分只能用来偿还以往债务的利息。金钱大量流入银行家手中。1557年,王室再也支撑不住,使得他的大债主德意志的银行家富格尔也破产了。但是战争仍在继续,支出也就避免不了。菲利浦二世在他统治期间将税收增加了2倍仍不能满足需要。这时,美洲金银产量的增加以及破产后不再给付利息,缓解了王室的困难,但随后的战争支出给王室带来了灾难。镇压尼德兰革命的军队每年的花费是政府总收入的1/4。1588年花费1000万金币的无敌舰队覆灭。1596年,在以空前的数额借债之后,西班牙政府又一次宣布破产。1598年,菲利浦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政府的高额支出使它的收入来源地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美洲的金银是王室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它屡遭私掠船的袭击,损失惨重。1628年一次就被荷兰人劫走价值1000万金币的白银。王室更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卡斯提的税收。沉重的税负,是经济日益萎靡的普通卡斯提人所无法承受的。他们只有两条路:破产或逃亡。尼德兰也是一个重要税源地,但尼德兰革命的爆发,使西班牙不仅收不上税,反而要为镇压革命额外增加开支。经济的窘迫影响了西班牙的军事能力,军事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