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精装『全』-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矿山中,死亡的印第安人极多,死亡率一般在80%,以至于印第安人一旦应召,亲友往往在事前为他举行葬礼。有的印第安妇女一旦生下男孩就弄死,以免他长大后进矿山。1576年以后,分派制劳工主要用于采矿和粮食生产方面,每年大约有14000名劳工和他们的妻儿前往波托西,在整个殖民地时期,在矿山中死亡的印第安人高达808万。印第安人用自己的生命支撑起了欧洲的繁荣。

  新世界的对外贸易 
  西班牙政府规定,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也是禁止的。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贸易,由王室授予少数商人来垄断,而且主要集中于塞维利亚港。在殖民地指定韦腊克鲁斯港口作为“垄断港口”,每年派出两支船队与殖民地进行垄断贸易。为了保卫航路畅通和防范海盗袭击,于1543年开始实行军舰护航制。一支船队名叫“弗洛塔”,每年春季从塞维利亚港开出,经波多黎各、古巴等地,驶往韦腊克鲁斯港。另一支船队名叫“加亚阿内斯”,每年夏季从塞维利亚港开航,驶往哥伦比亚沿海的卡塔赫纳,再到巴拿马地峡东侧的贝略。两支船队都带去各种物品等,参加每年一次的大规模的集市贸易。整个集市要持续40天左右,然后,两支船队到哈瓦那会合,于第二年3月,一道返航。每次船队数目不等,一般都在40艘~70艘之间。这种形式的贸易,被称为“双船队制”。西班牙人从这种贸易中获利高达300%。“双船队制”持续了两个世纪,至1749年取消。
  除此之外,在西属美洲和菲律宾之间的太平洋上还有一条贸易航道。这条航道东起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西至菲律宾的马尼拉,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帆船是西班牙人雇佣中国的工匠在马尼拉建造的,载重都在300吨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大帆船贸易自1565年开始,1815年结束,每两年往返一次。这种贸易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换取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产品。大帆船载着亚洲的商品到墨西哥去,再从阿卡普尔科把这些亚洲特产用大轮车运往其他地方,部分货物甚至转运到危地马拉、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和阿根廷。在回程中,这些大帆船运回墨西哥产的银元、银锭、可可子、羊毛等土特产。 由于亚洲产品价廉物美,在美洲曾一度排挤了西班牙产品。国王菲利浦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商务,于1593年下令限制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规定到墨西哥的大帆船每年不得超过2艘,每艘载重不得超过300吨。由此,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进入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商业限制时期,直到1815年,这一贸易形式被取消。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在客观上起了加强亚洲和美洲之间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作用。
  王室的收入来源 
  王室收入的制度保证是重商主义制度,也就是保证是王室而不是西班牙从殖民地中获得最大利润的各种王室规章,其权力来源为王室对殖民地的专属权,集中表现就是王室专利事业和王室税收。在重商主义制度支配下,殖民地要为宗主国的生产提供原料,为产品提供市场。专利事业为王室收入的主要来源。水银、畜牧业、矿业和盐都属于专利范围,另外还有烟叶的专产专销、娱乐场所门票、斗牛和斗鸡、纸牌销售、非军用火药、墨水和纸张等等无所不包。
  税收是王室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当时殖民地的各种贸易活动都要交税。在16世纪初期,船队离开西班牙前往美洲送货,都要被征收一种类似保险费的损失费,这种费用有时也针对在殖民地之间运送的货物征收,以用来修建道路。后来,国王建立了一整套进出口税收制度,进口收5%的税,出口收2?5%的税。作为例外的是,来自中国的进口货要收10%的税,出口货收3%。到了1778年,查理三世实行了自由贸易,在西班牙和美洲大陆殖民地之间废除关税,但对原产地是外国的货物继续征收7%的税。除了商业外,王室还对农业、畜牧业、矿业和制造业征收各种费用。例如,在矿业中就征收了五一税,对印第安人征收人头税。
  五、争霸欧洲
  庞大的帝国 
  查理一世时的西班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查理一世的母亲是伊莎贝拉女王与斐迪南国王的女儿胡安娜,父亲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号称美男子的菲利浦。1516年,斐迪南去世,查理继承了西班牙王位,被称为查理一世。1519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菲利浦在此之前就已去世,这也就意味着,查理也有可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其实也就是德意志皇帝,当时的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和意大利一样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已,在德意志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400多个邦、省、王国、诸侯领地、主权领地和所谓的帝国特权城市,他们各自为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不是世袭,而是由其中的7个最大的领主,称为“选侯”选举产生。在当时,最有资格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是查理一世和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为竞争成功,查理向富格尔家族借款,花费160566古尔登贿选登上皇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查理也因此把原西班牙和原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联合成为一个规模空前的国家,其领土计有:原西班牙及其殖民地,西班牙的地中海属地西西里、那不勒斯、撒丁岛和巴利阿里克群岛,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核心的德意志各邦、尼德兰和勃艮第(今天的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地),1526年其势力扩展到匈牙利和波希米亚,面积约1024万平方英里,成了一个“日不落帝国”。一时在欧洲无人能望其项背。统治着这样一个大帝国,查理五世雄心勃勃,要实现基督教世界的宗教和政治团结。他的总理大臣加蒂纳拉1519年对他说:上帝把你送上一个建立世界君主国的道路。查理的欧洲霸权计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复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统一德意志诸邦;二是纯洁基督教会,维护天主教的绝对正统地位,进而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欧洲帝国;三是维护哈布斯堡帝国的完整,不允许丢失一块领土或属地。但是这个计划的问题在于,查理五世的帝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只是靠称号和联姻而结合成的一个松散的国家,并且查理的为清除异教徒而使整个欧洲联合起来的理想,是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过时的废品”,并没有多少人真心赞同。而且就欧洲的政治传统来说,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会让他们本能地感到恐惧,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它以维持均势。理想与实际、能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查理五世每一次的努力都离目标越来越远,他及以后的菲利浦二世为完成这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一次次耗费帝国的元气。

  与法国争霸 
  1494年开始的意大利战争本来是米兰国内部斗争引发的,当时一方借助于那不勒斯王国,另一方借助于法国。但意大利北部历来是法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必争之地,所以法国一介入,奥地利和西班牙也随即介入。他们联合了一些小国家先后组织了两次反法神圣同盟把法国赶出了意大利。
  查理五世后,其帝国庞大的身躯,其统一欧洲的计划让英国、法国、丹麦等新兴国家甚至整个欧洲感到了威胁,其中尤以法国最为敏感,因为法国的东、北、南三面都被它包围。因此,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反对查理五世,他从外交上积极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势力,这也是法国此后二百年间的对外政策基轴。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就这样逐渐演变成欧洲的第一次争霸战,战争的主角就是法国和查理五世领导的哈布斯堡王朝。1515年,法国派兵攻占了米兰,但在第二年就被打退。1523年,佛朗西斯又派兵进入意大利,结果仍是败退。1524年10月,佛朗西斯在打败趁势进入法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后,攻入意大利,直取米兰,但在1525年的巴威亚战役中兵败被俘。作为俘虏,佛朗西斯被迫签订了《马德里条约》,交出勃艮第公国,放弃对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米兰的要求。在他回国后,马上推翻了条约,准备再战。
  查理五世取得的巨大成功使教皇也感到害怕了,两次反法同盟的盟友教皇克力门七世也起来反对他了。教皇组织了科涅克同盟,在法国领导下反对查理五世。查理派遣了一支军队在波旁公爵的率领下进攻罗马。波旁公爵在罗马城下战死,于是他率领的约两万德意志和西班牙雇佣军便失去了控制。1527年5月,他们冲进罗马城烧杀抢掠,把圣体盒拿去当夜壶,把十字架当靶子,把修道院改成妓院,教皇也被捉了。此事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终结的标志。两年后,查理在博罗尼亚会见了教皇,这是天主教皇帝与教皇的第一次会面,他双膝跪下,为罗马事件表示歉意,教皇原谅了他。三个月后,查理接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金皇冠后,坚持为教皇执镫,表示他精神上服从教皇。
  此时的法国选择了和土耳其联合。在海上; 法国、土耳其和热那亚的舰队于1528 年对西班牙舰队及那不勒斯和西西里采取了联合行动; 迫使查理五世不得不全力关注地中海。 1536年,法土条约签订后,法国和土耳其海军常常一起行动,法国的马赛港就停泊着土耳其军舰。1538 年法土舰队进攻威尼斯;同年的普雷维沙海战后; 奥斯曼帝国开始享有地中海的海上优势; 查理五世受到遏制。1542 年; 法土两国又一次采取海上联合行动; 进攻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尼斯。在行动过程中; 土耳其舰队停靠土伦港; 并设立了海军前线指挥所; 以至当时该港被称为“君士坦丁堡第二”。亨利二世继承王位后; 继续执行其父佛朗西斯一世的政策; 仍保持与土耳其的同盟关系; 同时在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因此; 法土同盟的重要意义在于: 法国把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引入到欧洲国际关系; 将整个欧洲大陆的敌人引入欧洲大陆的权力政治之中; 迫使哈布斯堡王朝陷于两线作战的窘境;从而最终在欧洲恢复并维持了一种均势,维护了法国和其他正在兴起的、反抗查理五世霸权企图的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1544年,查理五世攻入法国,法国求和。3年后,佛朗西斯死后,他的儿子亨利二世又恢复了战争。查理五世在1556年退位后,战争在亨利二世和菲利浦二世之间进行,1557年和1558年法军连遭失败后,两国于1559年签订了《卡托…康布雷西和约》,实现了和平,法国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卡托…康布雷西和约》也标志着查理五世欧洲霸权图谋的失败和以均势为基础的欧洲体系的初步形成。
  反对宗教改革 
  除意大利战争外,查理五世还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在德意志发生的宗教改革。查理计划的首要目标是统一德意志,以壮大帝国的力量。因此,自诩为天主教正统的查理不会容忍反对罗马天主教廷的宗教改革。然而不可遏止的洪流还是把他的计划冲得七零八落。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这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政府作为自己发展经济的后盾,但德意志境内分布的大大小小各行其是的独立力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教会也日益腐化,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中央集权政府抵制腐化的教会时,教会仍利用德意志的分裂进行掠夺。据统计,在16世纪初,每年从德意志流入教会的财富为30万金币,而当时的德意志税收只有1?4万金币,德意志成了“教皇的奶牛”,这招致了广泛的反对。当时全德意志约有1/3的土地属于教会财产,这是各路诸侯不能容忍的。
  1517年,教会大力推行赎罪券,宣称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箱时叮当一响,其已死亲属的灵魂马上就从炼狱飞升天堂。这种说法与维腾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从《圣经》中所得出的理论完全相反。1517年11月1日晨,马丁?路德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维腾堡教堂的大门上。由于印刷术的帮助,《九十五条论纲》迅速传播,被译成多种文字,一个月之中就传遍了整个欧洲。形势的发展使原本对《九十五条论纲》不屑一顾的教皇利奥十世不得不重视起来。1519年3月,经过谈判,马丁?路德写信向教皇请罪,并呼吁德意志各阶层忠于罗马教会。尽管路德作了让步,但教会中的强硬派不肯罢休,他们派出了著名神学家约翰?艾克与路德辩论,结果路德输了。1520年,教皇驻德使节宣布将路德开除教籍;当众焚毁其著作。教皇于6月15日勒令马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