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教你诈-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如果做成这笔生意,应该感谢我,也就是感谢你才对,怎么反而说让你丢脸呢?”
    “当然丢脸!”秀英转过脸来:“你还没去,我就跟老板和同事说了,说你是我同系的
学长、高材生,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你说的没错啊!”
    “错大了!”秀英一瞪眼,突然低下头,掩着脸哭了起来:你跟在你们处长旁边,一副
一问三不知的样子,明明你最懂的机器,根本可以由你来介绍,你为什么不说话,还不断问
你处长。他懂个屁!”
    “他懂个屁?”小王停一下,居然笑了起来:“他也是学这个的,就算过时了,他总是
处长啊!”
    (想一想)
    以上这两个故事,我故意只讲一半,留下结尾让读者猜。
    何助教确实是个聪明的年轻人,他一个人可以当十个人用,问题是,“聪明”包括的不
仅是知识、反应,更应该包含处世的智慧。
    年轻人失败,常败在不知道及时表现自己,也常败在过度表现自己。愈表现,愈得意,
得意忘形地忘了别人的存在。
    相反地,那个以幕僚姿态,站在长官身后,默默耕耘,不显示自己的小王,则懂得了做
人的三昧。故事中,小王说得很明白:“他(处长)也是学这个的。”
    如果处长完全是外行,由小王这个内行代力解说,绝对是当然的事。但是,当自己的主
管也是内行人的时候,小王抢在前面说话,不但是抢风头,而且表现了“我比你内行”的气
势。
    推销员都懂得一种说话技巧;明明知道对方并不懂,却说。
    “相信您一定是内行,知道……”然后,把自己要推销的观念说出来。这样做,要比说
“你要知道……”的效果好得多。因为前者表现的是同意,是同一立场,也是尊重;后者表
现的,是假设对方不懂,需要人指点。
    人人爱戴高帽子,当然前者的说法最讨好。
    此外,人都喜欢表现,每个懂一点的人,都自以为是半个专家;而每个专家,都希望自
己是专家中的专家。有什么情况,会比在一个专家面前,表现得更专家,造成场面更尴尬
呢?
    我曾亲眼看见,一位“大师”带着徒弟参观书法展,站在一幅草书前,大师摇头晃脑地
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突然,有个字写得太草了,连大师也认不出来,正左想右想的时
候,徒弟却笑道:
    “不过是个“头’发的‘头’罢了!”
    当场,大师就变了脸,怒斥道:
    “轮得到你说话吗?”
    那徒弟犯的错,就是“在老师面前,表现老师”,问题是,那毕竟是他老师啊。
    谈到这儿,我们也常在学术界,听见研究生抱怨:“某教授发表的论文,根本多半是我
写的。他只是定个题目,全是我做的研究,偏偏到后来挂他的名。”
    这种实情是不少,但我们也要想想,当那个教授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帮他
的教授作研究呢?
    有一些“伦理”是长期发展出来的,看似不合理,其中却有一定的道理。
    “一将功成万骨枯”,小兵可以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仗是我们在打,为什么成名
的都是将军?”
    当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想想:
    第一,哪个将军不是从下层升上去的?
    第二,当仗打败了,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绞刑台的,是那些将军战犯,为什么不是
杀人的小兵?
    我曾经看过一个博士论文口试之后,指导教授对通过口试的学生,很客气他说:
    “讲实在话,这方面,你研究这么多年,你才是专家,我们不但是在考你,在指导你,
也是在向你请教。”
    学生则再三鞠躬说:
    “是老师指导我方向,也给我机会,没有这个机会,我又怎么表现呢?”
    在这儿,我特别要对初入社会的年轻朋友强调,这个社会好象许多果园,当你进去,果
园的主人可能说:“好!那片地,交给你种!”
    当你种出最丰硕,甚至远超过果园主人以前种出的果实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是谁让
你进来,又是谁给你这块地。
    我们自鸣得意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本。
    当然,人际之间的进退,是有很大技巧的,有些技巧近于不合理,甚至可以称为技巧。
    譬如,当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即使正与敌人对阵的将军,可以一举把敌人击溃,
不必再劳动皇帝,但是只要听说御驾要亲征,就常常按兵不动。等着皇帝来,再打着皇帝的
旗子,把敌人征服。
    这按兵不动,可能姑息养奸,让敌人缓口气,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不一鼓作气,
把他打下来呢?
    此外,御驾亲征,劳师动众,要浪费多少公禄?何不免掉皇帝的麻烦,皇帝岂不更高兴
吗?
    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甚至错得可能有一天莫明其妙地贬了职,甚至掉了脑袋。
    你要想想,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什么?里面难道不存有“好大喜功”吗?他会不会根本知
道敌人已经马上要投降,才御驾亲征。他不是“亲征”,是亲自来“拿功”啊!
    拿功给谁看?
    给天下人看!给万民看!
    看!皇上一出马,顽敌就俯首称臣了。
    所以就算皇帝只是袖手旁观,由你打败敌人,你也得高喊“吾皇万岁万万岁!”都是皇
上的天威,震慑了顽敌。
    这样说,有错吗?
    也没有错。因为你的将军衔,是皇帝给的。你的大军也是皇上派的。饮水恩源,还是皇
恩浩荡。
    说了这许多,有些事真令人疑惑、教人心寒,但这是真实的社会,真正的“人性”与
“人情”,我不能不说,你不能不懂。
    对了!前面两个故事的结尾——
    何助教后来考自己系里的研究所,居然没考上。主任常冷嘲热讽,何助教最后出了国。
    秀英的工厂,果然拿到了订单,小王后来还当了处长。

疫苗丑闻
    送礼,有个原则,就是看对象。生活上短缺的朋友,你最好送他有实值的礼物;生活优
裕的人,你可以送个有情趣的东西。
    送礼,就是表示敬意、表示礼貌、表示尊重。
    对方是怎样的身份,你再送怎样的礼。怎样的礼,也正可以表示受礼者在送礼者心中的
份量。
    相对地,有多少能力,送多少礼。如果你没有那个份量,那心胸,就不要勉强自己。因
为,如果送礼显示了你的“优越感”或让对方感到“自卑”,都失去了送礼的意义。
    记住:送礼是大学问,不但要送得“对”,而且要送得巧”。
    “实用”不等于“情意”;“价值”不等于“重量”。
    你即使送东西帮助人,也一定要把对方的面子作足。

 举起来,扔下去
    在人生的战场上,永远要记得:
    鱼不能离开水,如果你靠群众起家,就不能离开群众。如果你靠某样专业起家,最好不
要被“调离”你的专业。即使被调开,也要保持联系,不能落伍。
    当然,你也可能是了不得的大才,能从九死一生的战役中凯旋。那时候打倒奸小.而获
“黄袍加身”的,自然是你。

众“妄”所归
    记住!我们不必去假设人人都是坏人。但要知道,这世上不合理的好处,是不能拿的。
不合理地去信任别人,是危险的。即使你因此得到好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
                                                                   
    跟主子穿一条裤子打出天下的臣子,常第一个被杀掉。

小石变法
    自从小石成为董事长的特别助理,各单位的主管都紧张了起来。因为随时一通电话,就
可能忙得鸡飞狗跳,稍稍反应慢一点,小石自己便冲了下来。
    毕竟是留美的企管博士,虽然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办事效率可了不得,进公司没多久,
把每个单位全搞清楚了。
    当然搞清楚也就有了麻烦,不见那张经理、王经理,分别卷了铺盖吗?前一天小石才在
他们的单位转一圈,翻了翻本子,第二天居然就发现了免职通知。
    从小石进来,原来已够精明的董事长,更是如虎添翼,事事能洞察机关了。
    当然董事长也真了不起,虽然受的教育不多,但是知人善任,所以公司能由当年一个厂
长,加上管会计的华小姐,和几个工人,发展到今天上百人的大规模。人人都说厂长没有华
小姐,不可能财务抓得这么稳,华小姐若不是把命卖给了公司,也不可能拖到今天仍然未
婚。
    小石跟董事长非亲非故,还不是一次面谈,就得到那么大的权力!董事长的道理很简
单:
    “时代不同了!需要用现代方法与观念来管理,才能经得起考验,聘个外来的年轻人,
没有旧的瓜葛,做事放得开手,也显得客观。”
    几乎每次主管会议,董事长都要当着大家夸小石,说要由小石帮他,为公司做一次全面
的整顿,改善公司的体质,冲得更高更远。
    小石的评估计划终于出炉了,所有的主管都屏息以待,看看要怎样“变天”……。
    “在了解每个部门的作业之后,我觉得公司需要全面电脑化、透明化,把所有的资料全
部输入电脑。要查那批货,那笔帐乃至估价的细节,一按键就清清楚楚地出来,既增加了效
率,减少了人情干扰,又可以防止舞弊!”
    小石把一份厚厚的计划书,交给了董事长:
    “上面写得很详细,连电脑的容量、机型,都做了评估,花不了多少钱。您只要交给采
购部门,找人估价就成了,到时候我会协助安装,并教大家使用………”
    “好!好!好!我来看看!”董事长频频点头,又转过身:“华小姐,你也研究研
究!”
    一个月就能办妥的事,居然拖了近半年。难道董事长和华小姐要研究这么久吗?不过每
次开会;他必定竖起大拇指,大声说:
    “石博士这个计划真是太伟大,太伟大了。哈!哈!哈!我愈看愈佩服,一定要做!一
定要做!”
    大家都猜到小石很快会升到一级主管,果然董事长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石博士留美多年,我们公司应该积极借重他的才能,以开拓海外市场,所以我决定设
立美国办事处,请石博士担任驻美代表。同时为了使他能无后顾之忧,公司要为他在美国买
一栋房子,全家的机票。搬家和子女的教育费,全由公司负担。”
    多么优厚的待遇啊!人人都露出羡慕的眼光。
    只是公司的全面电脑化,要由谁来负责呢?
    “我正在研究”每次有人问,董事长都这么说:“一定要做!一定要做!”
    (想一想)
    许多人读这个故事,都会说小石功高震主,董事长为了让他远离权力中心,所以把他外
放。
    实际故事中的功高震主,并不合于功高震主的“狭义”解释。狭义的功高震主,是当臣
子的功劳太高、权力太大时,有将“主”推翻,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使“主”为之震动,而
不得不将这个强臣除去。
    至于功高震主的“广义”解释,就复杂多了,最少我们可以归纳成以下两种:
    一、对主的了解大深,或因为与主太熟,恃宠而骄,造成“功高震主”。譬如历史上许
多帮助草莽出身的皇帝,打天下的臣子,后来没有好下场。不见得因为他们可能夺权,而是
因为当“主”成为了所谓“真命天子”时,在万民眼中,他是龙;在当年穿同一条裤子的老
伙伴眼中,仍然是普通人。
    做了龙的主,是无法忍受被看为凡人的,所以那些不知道跪在地上高呼“吾皇万岁万岁
万万岁”的老朋友,便要被一一除去。
    而且为了避免世人责怪他不念旧情地杀功臣,往往要罗织大的罪名,以便堂而皇之地下
手。又因为这些老臣,有许多班底,凡不归顺,甚至敢挺身说话的,也可能被一井除去。
    这种情况也常发生在夫妻之间,许多由贫苦环境中奋斗出头的夫妻,不能白头偕老,是
因为当昔日的贫贱小子,成为众人偶像时,在他老婆的眼中,却仍然是个平凡人。当世人都
认为他的学问浩如烟海的时候,在妻子的眼中,却一清二楚,知道他不过读了那几本书。当
他在餐桌上高谈阔论时,坐在旁边的妻子却心中暗笑,丈夫谈话的内容,她已经听了几百
次。
    于是当有一天那成功的男人,遇到崇拜他的女子,再与常冷言冷语,伤他自尊心的妻子
相比时,极可能放弃糟糠之妻。
    二、因为做事的方法太直,可能对主造成伤害,以致震主。譬如一个草莽英雄革命成
功,为了建立秩序,他需要良好的司法制度;也为了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