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7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是加派人手,想要把陆路这块地方彻底拦住,至少得五千熟悉这里的人才行。”来人答道。

李东眼睛看着一个地方,愣愣地不动,过了会儿,说道:“也好,那就在明天与人商量下,派五千人出来,专门拦住大唐的商队,不能让他们那样轻松过去,否则谁还会给钱?”

“是。”来人答应一声匆匆离去。

翌日,又是中午,天热的让人心口发闷,好在另一个从大唐过来的队伍到了地方,同样打听了下关于税收的问题,也与前一个一般,转身离去。

新罗好不容易找来的五千人按照距离分到一个个地方,等待晚上大唐的人偷偷过来好挡住。

可这次不等着天完全黑下来,太阳刚落山时,又有人跑过来找李东。

“李东家,不好了,大唐的商人在泥河那个窄的地方渡过去了,他们竟然带着皮筏子,想是早有准备,李东家,快想想办法?”

李东这下彻底地懵了,陆路上还可以派出五千人进行封锁,可连水路也算上的话,那别说是五千人,就是五万人也拦不住,地方太大了,泥河那里有很多地方的河道都比较窄,想过就能过去,非常轻松。

莫非关税真的是收不到了?那还要这个地方做什么?还花了一百万贯,都打水漂了?

越想心里就越不舒服,李东这回是真的没有办法,又一次来到长丰阁的三楼,把其他商人找来商议,希望有人能够出个好点的主意。

“听李东家的意思,是我新罗与大唐连接的陆路太宽,而两条河还有不少河道狭窄之处?那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让河道变宽,使他们的那个皮筏子不能轻易渡过,再从路上让连接的地方变狭窄?”

一个合伙的商人想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并提出个思路。

其他商人也是点头赞同。

“那该如何让河道变宽,陆路狭窄?”李东嘟囔着使劲想主意。

其余商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突然,一个商人的眼睛亮起来,兴奋地说道:“我想到个好办法,那就是把两条河连通,这样一来,水流加大,自然就能使河道变宽,而且原来没有被水淹没的凸起之地,一旦被淹没,就会形成暗礁,很容易出事。

然后再找一个地方,比如我们那条路连接之出,在那里搭起一座桥,让大唐过来的商人都从桥上过,如此一来,他们再想绕路就费劲了,真翻几条船,损失的可就不仅仅是两成的关税,货物的价值运到新罗可是不少,加上人命,想是能解决这个问题。”

“对呀。”另一个商人一拍大腿,表示赞成,忽然又露出迷茫的神色,道:“我怎么听着这个主意那么熟悉呢?”

李东思路比较快,跟着说道:“自然熟悉,那是张小宝最开始提的办法,不是被我等雇人给搅和了么?还和被雇佣的人打了不少架。

张小宝,张小宝啊张小宝,你行,我懂了,这是变着法地要把河连通,佩服,让我等明明知道,明明憋屈,还不得不照做,不做便没有两成的关税,上面已经承受不起压力,而且我们还拿了一百万贯。”

其他商人也不傻,一听便明了,互相看看,从别人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这个张小宝终于是交上锋了,不与其直接接触,还真无法了解到他的本事,转了好大一圈,该通的河得通,该修的桥还要修。

李东十分无奈,叹息道:“商议吧,与铮铮建筑集团的张铁去商议,明天让人送信,诸位,记住了,千万小心,张小宝再提出任何事情,都得考虑清楚才行,不可再上当,我算是知道李隆基为何把他派来,人精啊。”

众人点头,深以为然。

新罗要与大唐合作连通两条河并且修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唐的长安京城。

李隆基早朝的时候正与群臣商议关于以后会有更多的商人到海外去探索新的地方,把好东西带回大唐应该如何收取费用的事情时,高力士就被小太监给去取信。

看过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的高力士递上来的信,李隆基愣了一小会儿,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小宝啊小宝,果然没让朕失望,这圈子绕的,把当初对付朕的那套办法用在了新罗的身上,好,朕心甚慰,来,众卿传看一番。”

早朝刚才商议的事情暂停,信先送到了张说的手中,他的官最大,把这封字并不算太多的信看完,传给下一个人的时候,张说沉默了。

又一种想推翻自己方才说出的办法的冲动,刚才说起向出海回来的商人收取货物税时,他提议把陆州那里的海巡队伍收到朝廷的手中,真正的由朝廷掌握,而不是陆州那里来管,也就是变相地收回张王两家的权力。

那可是一个捞取钱财的队伍,谁掌握了,谁就能够权财两得,央求着过来办事的人绝对不会少。

但看过从积利州传回来的信中内容之后,他有点怕,怕自己的提议被张小宝和王鹃知道,凭借张小宝这种算计,把精力稍微用在自己身上一点,那后果,是否会是不可承受之重?

官员们一个个地看,看的很快,每一个看过信的人表情都是不同,有的紧张,有的欣慰,有的茫然,有的深思。

等传了一圈重新回到高力士手中的时候,百官对刚才关于陆州的海巡队伍归属问题又了不同的见解。

李隆基还在兴奋当中,对臣子们说道:“小宝真让人放心,如所有地方官员全能如此,那朕还有什么担忧的?可惜,小宝和鹃鹃只有一对儿,再难去寻,等小贝他们长大点看看,方才说到哪了?张卿说要收回海巡的管制到中书令,具体如何做?”

李隆基感叹了一番,又一次想起刚才的事情,看向张说询问。

张说吧嗒两嘴儿,看看对面那一排中幸灾乐祸望过来的人,沉着地回道:“陛下,臣又想了想,对于陆州那一处地方,臣还是不够了解,不如多派人到那里看看,学习下,然后再商议,以免匆忙行事造成偏差。”

“哦?又不着急收了?其他人也说说。”李隆基故意一问,他可不想让中书令管的太多,那权力就太大了,还是小宝和鹃鹃更让人放心。

“臣附议。”刚才帮着张说说话的一个人这时也连忙改口。

有了他的话,其他人更是不会去得罪这个刚刚算计了新罗一把的张小宝,纷纷表示赞成。

李隆基脸上的表情未变,平淡地说道:“既如此,进行下一个议题,关于义务兵退伍最后一年所去的学院应教授的课程事情。”

'奉献'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五十六章 费尽心思谋长远'

第四百五十六章费尽心思谋长远

作为新罗挨着大唐的唯一一处还算不错的酒楼,长丰阁已经成了李东等人专门用来商议事情的地点。

今天依旧是一群商人在此,宴请铮铮建筑的张铁。

“张管事,喝酒,此就乃是从大唐运送过来,想是张管事还能喝的习惯。”李东殷勤地给张铁满上一碗酒,笑容灿烂地对张铁说道。

张铁脸上的笑容不比李东的差,端起碗来与李东碰了下,仰头灌进去,非常的痛快,一碗酒下肚,用手一抹嘴巴,张铁畅快地呼出口气,对李东说道:“李东家的盛情难却啊,几日不见,我也怪想的,本打算等关税的事情落实下来,找李东家等人好好喝上一顿,不曾想竟然让李东家先请了,告罪告罪。”

“张管事说的话可就见外了,你我之间的关系还用如此客套?谁请谁不一样?只要能在一起,我这心中就特别的舒坦,不知张管事以为然否?尝尝这酱焖猪尾巴,何如?”

李东笑呵呵地陪着话,又把张铁最喜欢吃的猪尾巴推到其面前。

“大善。”咬了一口猪尾巴,张铁夸赞道,并又接着说“李东家的盛情张某牢记于心,待日后我大唐那边修好酒楼,一定请诸位东家常去品品,小公子想把碧海银沙和水云间修过来。

到时两个酒楼依旧相对,互相竞争,共同进步,那可是各有不同,哦,还有新做出来的家具也一应摆放,若是看上哪一套好,我先做个承诺,用本钱卖与诸位。”

众新罗的商人没往心里去,酒桌上的话多不可信,互相之间使着眼色,犹豫着不知道由谁提起通河、修桥的事情为好。

最后还是李东把担子接过来,重新给张铁把酒满上,看向外面的河,对张铁说道:“这条河真不错,里面的鱼肉也鲜美,我突然想起来,别看泥河的鱼好,其实浿水的也不错呢,张管事可是尝过?”

“有尝有尝,各有风味,正如那水云间和碧海银沙一般,怎么,李东家想要吃浿水的鱼了?回头我让人捕上一篓送来,一定鲜活。”

张铁点头说道。

李东同样跟着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道:“还是费劲,若是能让两条河连在一起,那岂不是两种与都可尝到?我记得当初张家的小公子就是那般打算,可惜,别一些个不明事理的百姓给搅和了。

张管事,不如这样,这一次,我定然会管住百姓,不让他们前去闹事,你们继续按照当先的想法,把两条河连通,同时选个地方搭桥,方便来往的水运,上次实在是太匆忙,我等没来得及去管,实在是遗憾。”

李东的话说出来,其他新罗的人眼睛盯在张铁身上,希望能从其口中得到一个确切地答复。

张铁刚才还是笑容满面的样子,在听到李东的提议之后,突然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叹息一声,无奈地说道:“不成了,我家小公子那个人啊,你们不了解,他做事儿的时候是想到就做,等过了这一阵,就忘了,若不是被安排的人坚持着做下去,根本就做不成任何事情。

连通两条河与修桥的事情也是一样,现在再去找小公子问,小公子一定会失去那种先前的劲头,其实不修也没什么,我大唐来往的船只,可以稍微绕点路,或许还能转变主意到日本看看。

此事休提,我更是不敢对小公子去说,否则让小公子想起那时他的主意被人给搅和掉了,会不高兴,把气出在我身上,得不偿失,来,喝酒。”

“张管事,怎么会呢?不如这样,张管事找个机会,让我等与张家的小公子见上一面,当面把事情说清楚,想是小公子会同意。”

李东陪着又喝了一碗酒,依旧不想放弃这个希望。

张铁微微摇头,沉思片刻,看向李东说道:“其实想连通河,修桥都行,只不过不能再找小公子,只需与我这个铮铮建筑联系,我们铮铮建筑愿意接活,并且在收费上给李东家一个优惠。

如果不是考虑到集团还有不少人指着这活吃饭,我都可以不赚一文钱,但我能保证,李东家出钱的话,我只赚一点点,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活,李东家多想想我们的铮铮建筑就好。”

“啊?我们出钱?可当初是你家小公子出钱,出的还不少,很多百姓已经被惯出毛病了,如修路时,若非是最先时候,你家小公子给出的价钱过高,也不至于给修路的百姓那么多的工钱。

干一天可以吃五天,用的还是你大唐运来的东西,这东西你们也赚了一笔吧?要是还让我们出钱通河搭桥,费用方面实在是承受不起,不如再商量下,我让去修桥的百姓少要点钱,跟他们把话说明白。”

李东本来就觉得先前反对,现在赞成很丢脸,为了能够收到足够多的关税,认命了,谁知道转来转去,把花费落到了自己的身上,这可就不仅仅是丢脸与否的问题了,那种负担,实在太大。

张铁颔首“知道,这笔钱太多,故此,还是不要修了,李东家真想见小公子也行,但是,不能是李东家和诸位去见,我家小公子可是大唐的官员,一州刺史,若随便一个商人可以见到,那还不麻烦死?找找新罗的宗室之人,身份要够,李东家可陪同去见。”

“这个……好吧,我尽量去找宗室的人,未必能成,还请张管事在小公子的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来人啊,把给张管事的东西拿上来。”

李东实在没招了,对外面喊上一嗓子,不一刻,有人手端托盘进来,轻轻放于桌子上。

李东掀开上面的绸布,露出要送给张铁的东西。

张铁扫了一眼,又看看李东,在李东的期待中,微微一笑,说道:“好大的手笔,没想到李东家竟然能寻到鸽蛋大的珍珠,还是六颗,这六颗若是拿出去卖,想是少了万贯根本不可得,如此我收下了。”

“张管事说笑了,谁不知张王两家内院之人富裕,六颗珍珠还是轻了,待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李东笑着说道。

“成与不成的我无法保证,尽力吧,哎呀,头晕,不胜酒力,实在抱歉。”张铁一点也不可以,把六个珍珠抓起来,随意地揣进怀中,就好象是六块石头一样,另一手捂着额头,身体微晃。

“来人,扶张管事前去休息。”李东非常识趣,马上找人把张铁给扶走。

等着脚步声听不到了,送到门口的李东这才转回头,看看同样站起来的众人,神色痛苦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