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非亲缘人物献上的寿礼暂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太子、几位王爷和诸位皇子献寿礼的时候了。

常润之虽然不知道往年诸子献寿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但想也想得到,每当这时候,恐怕也逃不了明争暗斗四个字。

太子作为储君,进献寿礼合该他压轴。

从最小的皇子开始,寿礼陆陆续续献上。

轮到九皇子时,常润之将铨大选的古玉雕件摆了上来。

贵妃在一旁对元武帝玩笑道:“九皇子娶了妻,送礼也不那么死板了。臣妾若是没记错,往年九皇子选的都是些字画儿,今年倒是送了这么个雕件来。”

常润之送的古玉雕件,选用的是西域车师国出产的和田白玉玉料,整体雕件只有刚出生的婴儿般大小,图案是一颗寿桃上落着一只蝙蝠,取寿桃的“寿”和蝙蝠的“福”之意。雕刻此雕件的雕工手艺了得,寿桃和蝙蝠栩栩如生。

元武帝点点头,看样子尚算满意:“九皇子有心了,赏。”

每进献一样寿礼,元武帝都会叫赏,常润之接赏也接得毫无心理压力。

谢了赏,常润之退到了一边。

八皇子七皇子也献了寿礼后,就开始轮到几位王爷了。

常润之瞄了站得离元武帝最近的太子和几位王爷一眼,暗自揣测着他们会送什么寿礼。

第一百三十三章 献礼

首先献礼的是岑王。

岑王瞧模样有些懒散,他出列对元武帝施了一礼,笑道:“父皇,工部最近研制出了织布木机,不单能让人手脚并用织布,还可用水力推动运作织布。儿臣试验过了,此织机能极大提高织布效率。”

“哦?”元武帝顿时来了兴趣:“能提高多少织布效率?”

“倘若一匹布用原本的织机织成,需要织上六日,那用这新的织机,只需要一日,甚至一日时间不到,就可织成。”

岑王笑着道:“此织机能制作成功,儿臣也有在其中出主意。儿臣腆脸,这功劳儿臣先领了。也请父皇容儿臣偷个懒,就拿这织机,当做献给父皇的寿礼吧。”

说着,岑王便让人将新制织机抬了上来。

常润之不懂织机的原理,但看着那织机被人抬着离她越来越近,常润之还是忍不住心里赞叹了一声。

这已经可以不称之为织机了,这分明已经是一架纺织车。

同寻常纺织机上只有三五枚锭子不同,这纺织车足有几十个锭子。

身旁的八皇子妃赞叹道:“光看这些锭子,这织机一旦普及民间,想必织布再不是难事了。”

十皇子妃附和道:“未出嫁时,我曾见过家中仆妇纺麻,哪怕是不停手,每天最多可纺纱三斤。瞧这大织机,粗略估计一下,足够的麻拿上去,一日便可纺上百斤麻纱了吧。”

常润之听着,心中也不由感慨。

这纺织车,提高织布效率不说,更重要的是,岑王还说了,它可以用水力推动运作织布。

这说明它完全可以将人从劳作中解放出来。

由此延伸,今后各种布料的价格,一定会有所降低。

江南供各种布料,从中赚取大利润。而朝廷有了这种纺织机,今后在布料一项上,和江南之地的布商便有条件可谈了。

这对国库来说,自然减轻了一些压力,当然不失为一件喜事。

元武帝当即龙心大悦:“岑王此寿礼,深得朕心,深得朕心呐!”

元武帝哈哈大笑,大手一挥道:“赏,重重有赏!”

“谢父皇。”

岑王躬身谢礼,直起腰来后又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退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上。

这么一件打头的寿礼出来,另外几位王爷的寿礼可就更加引人关注了。

常润之倒想看看,其他几位王爷都有些什么样的巧思。

岑王过后,便是瑞王献礼。

瑞王不在,瑞王妃代为献上了那盆瑞王亲自所制的万年青盆栽。

比起岑王的寿礼来说,瑞王这个礼,显得就有些寒酸了。

常沐之躬身道:“这盆栽是王爷亲手所制,希望父皇能如这长青松木一般,长寿,长青。”

元武帝面上一顿,不由问道:“是瑞王亲手所制?”

“是。”常沐之颔首道:“长青松乃王爷亲自从山中移植而出,盆栽底木是王爷亲手所制,盆中泥土也是王爷亲自挖掘带回,这四字‘万年长青’,也是王爷亲自雕刻而成。”

元武帝面上有一瞬间的动容,下了玉阶,围着那盆栽看了一圈。

半晌后,元武帝颔首道:“瑞王辛苦了,赏。”

常沐之忙躬身谢礼。

元武帝走回御座,顿了顿,道:“让人将这万年长青盆栽木,挪到紫宸殿来。”

寺人忙应道:“遵旨。”

而太子等人的面上却是一顿。

紫宸殿是元武帝寝宫,瑞王的寿礼进了紫宸殿,这其中的含义……

太子和几位王爷各有所思,轮到祝王献礼时,宫人提醒了两声他才反应过来。

“父皇。”祝王上前拱手道:“儿臣是个粗人,搞不懂那些个花样。父皇做寿,儿臣只选那贵重的献给父皇。”

祝王这话一出,元武帝便笑了。

“你也知道你是个粗人,还不多读点儿书。”

祝王嘿嘿笑了笑,便命人抬上了他的寿礼。

常润之一看之下,顿时感慨。

祝王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祝王送的,是一艘群仙祝寿龙船,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有龙凤旗、伞、盖,中层有福、禄、寿三星,下层为其他小仙,雕刻得无一不精,就连神态都栩栩如生。

最为精绝的是,这艘群仙祝寿龙船,是用象牙雕刻的。

象牙这种东西,在如今的大魏,也算是罕见之物了。

元武帝也被祝王这份寿礼给惊了一下,令寺人将之捧了上来,仔细地看了好一会儿,才笑道:“这东西很难得吧?”

祝王道:“儿臣的,就是父皇的。难得既得了,自然是要献给父皇的。”

元武帝很是满意:“祝王有心了,赏!”

见元武帝没有其他表示,祝王有些悻悻地退了下去。

接下来便轮到礼王。

礼王如他一向为人那般低调不张扬,送的寿礼中规中矩,是一幅群仙拱寿图。不过这幅图的画法有些新奇,与大魏人惯常的作画之法有所不同。

元武帝好奇道:“此画笔触、线条,似乎并非笔墨所能画就?”

礼王点头,道:“回父皇,这是极西之地传来的作画技巧,他们用鹅毛杆制作成笔,蘸墨作画,所作之画,线条更加鲜明流畅,明暗变化也更清晰。儿臣觉得此画极为传神,遂献给父皇,祝父皇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元武帝笑着颔首道:“此画极好,赏。”

礼王退了下去,祁王站了出来,面含微笑。

“父皇,儿臣得了一株雪里万参花,特献给父皇。”

这话一说,殿内顿时一阵嘈杂。

雪里万参花这种东西,常润之是从没听过的。她不由侧头问惊愕瞪大双眼的十皇子妃,道:“雪里万参花是什么东西?”

十皇子妃忙回道:“九嫂不知吗?雪里万参花长于万仞雪山之巅,传说其种子落地后,千年才发芽,再隔几千年才能长成,长成后千年才开花,花期千年,千年后方才结果,从种子落地到结果,要耗费万年,所以名字中有个‘万’字。《药经》上记载,雪里万参花从花到果实都可入药,与人参药理相当,又因只长在雪里,所以名为雪里万参花。传说服用了雪里万参花,可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甚至能起死回生。”

常润之听了心中疑惑,真有那么神奇的功效?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放心

常润之有些不相信,传说中的东西,说得总是那么吓人。

元武帝怔了片刻方才道:“在哪儿?”

祁王便让人将那雪里万参花给抬了上来。

那是一株矮树,只有人半腰高,枝叶都偏暗白色。矮树的树顶上开着一朵白莹莹的花,花有四瓣,中间是花蕊,花蕊呈红色。

一棵树上只有一朵花,倒是有些奇怪。

常润之正想着,视线落到了树干下方,不由顿了一下。

树干下方有寒冰块包围着,冰块中间全是碎雪。

元武帝缓缓吸了口气,道:“这是从哪儿得来的?”

“回父皇,是山下一农夫上山迷路后,在雪山顶峰偶尔见到并采得的。”祁王道:“农夫以此为祥瑞,进献给当地知县,知县将之处理妥当,层层上献,最终到了儿臣手中。儿臣特在父皇寿诞之日,献给父皇。”

祁王面含春风,躬身道:“儿臣祝父皇松鹤延年,万寿无疆。”

元武帝淡笑着,点点头道:“祁王有心了,赏。”

元武帝的表情忽然淡下来,殿中众人都有些不解。

祁王送的可是雪里万参花啊!为何圣上对之却还远不如对瑞王的长青松盆栽木重视?

常润之略想了一下,陡然明白过来,不由微微低头,暗叹了一声祁王聪明反被聪明误。

祁王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谢恩后退了下去,眉间微微蹙起。

对此最乐见其成的太子嘴角微扯,露出一个讽笑,方才出列道:“父皇,儿臣命人烧制了一件青花万寿纹尊,特献给父皇。”

一件齐人高的青花瓷瓶被人小心翼翼地抬了上来。

大魏时候的青花瓷工艺还并未发展成熟,但太子献上的这一件青花瓷瓶,已算是此时登峰造极的工艺了。

常润之仔细一看,整个瓶身写满了寿字,既说是“万寿”,那这瓶身上的寿字,应该差不多有一万个。

再认真分辨一下,常润之发现这些寿字还基本没两个相同的。

万寿之数,合元武帝“万岁”之意。

太子这马屁拍得可比祁王好多了。

祁王的礼虽然送得贵重非凡,可他的礼的来处,却引得元武帝忌惮。

农夫得了雪里万参花,将之献给当地知县,这个没问题。

知县处理妥当再行上献,也没问题。

可问题就在于,为何到最后,这样一件堪比“国瑞”的稀有之物,却到了祁王手中?

祁王竟还这般大大咧咧地将来处说明了……

祁王或许没有多想,估计还认为自己将这东西上献给元武帝,足以表明他的孝道。

毕竟那可是雪里万参花啊!谁得了不想独吞下来,有朝一日自己服用?

可祁王的礼,对元武帝来说,本就是他这个一国之君应该得到的。

祁王进献雪里万参花,在元武帝看来,已算得上是一种挑衅了。

相比起来,太子进献的寿礼虽然不如岑王的新制织机有用,不如瑞王的长青松盆栽木有心,不如祝王的群仙祝寿龙船贵重,不如礼王的群仙拱寿图新奇,更不如祁王的雪里万参花引人侧目,但这种中规中矩,寓意吉祥,且不劳民伤财的寿礼,却正合了元武帝的心意。

元武帝对太子的寿礼十分满意,连喊了两句赏,又道:“将这青花万寿纹尊也挪到紫宸殿来。”

寺人忙应下。

太子献完礼,整个献寿礼的过程便结束了。

紧接着便是众人给元武帝拜寿。

拜完寿,再欣赏一会儿歌舞,常润之便打算出宫回府了。

常沐之道:“大家都还未走,你这匆匆走了,怕是不好看。一会儿还有戏班子要来唱祝寿的戏呢。”

常润之迟疑了片刻,道:“大姐姐,我不喜欢看戏……寿礼也献了,寿也拜了,圣上也不会在意我离开的。”

常沐之想了想还是点了头,道:“那还是同母妃和贵妃娘娘道一声,告个辞吧,要是有人暗地里在圣上面前说两句,那可不好。”

常润之依言去见了贤妃和贵妃,说自己有些疲懒,想要出宫回府。贤妃和贵妃让她好好休息,也没拦着。

常润之出宫后坐着马车匆匆回了九皇子府,刚下马车便对迎上来的门房问道:“殿下可回来了?”

门房愣了一下:“是,九殿下回了,皇子妃殿下怎么知道?”

常润之脚下没停,继续问道:“殿下是不是让不可泄露他回府的消息?”

门房更是吃惊:“是,皇子妃……”

“殿下现在人呢?”常润之一步不停往府里走,门房跟上迅速道:“殿下现在和瑞王殿下正在正院……”

常润之顿时停住脚步,回头看向门房确认道:“瑞王殿下也在府里?”

“是。”门房道:“殿下和瑞王爷一起回来的。”

常润之微微蹙眉,又问道:“那之前总管派出去的人可回来了?”

“回来了。”门房答道:“也是同殿下和瑞王爷一道回来的。”

常润之点了点头,道:“照殿下说的,别透露他已回来的消息。”

门房应了声是,常润之朝正院走去。

正院厅堂里,刘桐正和瑞王下棋。

常润之越过穿堂,正好见到厢庑游廊下,火盆旁边有说有笑的两人。

提了这么多日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常润之长舒了口气,那边刘桐似是有心灵感应能听到她叹的这声气似的,忽然就侧过头来,见到她后便露出一个灿烂的笑。

“润之!”

刘桐站起身,朝着她迎了过来,一边笑着一边问:“怎么这么早就回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