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先不慌,等问过老太太,听听老太太的意思再说。”

小韩氏看向常润之:“左右你在府里也要待上一段日子了。太子妃不是说等太子禁足解了再让你回去吗?咱们慢慢想法子。”

常润之点头应下。

回到侯府,就是回了自己的家。

侯府虽然也是高门大户,却不像太子府那样,整日弥漫在心机之中,几乎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小韩氏管理侯府得心应手,大嫂胎早就稳了,又接过了小韩氏拨给她的一些内务管了起来。

没事的时候,小韩氏就招呼上岳氏、钱氏和赵青瑶打马吊。

有时候赵青瑶会让给常润之打,岳氏也会让常润之上桌,她则在一边看着。

常润之对打马吊倒不是特别钟爱,所以更多的时间则是在一边观战。

赵青瑶作为儿媳妇,自然不好赢三位长辈的钱。她是个懂事儿的,也和常润之之前一般,保持着赢一把输三把的频率,猜测着三位长辈想要什么牌,便将手里的牌打出去。

从某些方面来说,赵青瑶和常润之倒也是同一类人。

赵青瑶日子过得舒爽,有时候闲了,也会和常润之这个小姑子聊聊天。

这日常润之受邀去了赵青瑶院儿里,和她一起做针线。

赵青瑶虽然出身国公府,但一手针线活做得倒也有模有样。缝制给未出生的孩子穿的小衣裳时,整个人恬淡安静,看上去真的好美。

常润之托腮坐在一边,静静看着赵青瑶手上的动作。

“大嫂手真巧。”常润之夸她道:“等小侄儿出生,有大嫂在,可不会缺漂亮衣裳穿。”

赵青瑶便笑道:“我也就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做做。给孩子做衣裳,总是高兴的。”

常润之颔首,问她道:“大嫂未出阁的时候,是不是也常做针线?”

“也就是在定过亲后,被我母亲唠叨着练的。”赵青瑶笑道:“我母亲说,虽然都是高门大户,也不缺做衣裳的人伺候,可到底做人媳妇儿,总要亲手做个小衣,纳个鞋底儿什么的孝顺婆婆。再者,给自己夫君和孩子做衣裳,和让人做了给他们,意义总是不一样的。”

“亲家母说得真有道理。”常润之打趣道:“得她老人家教导,难怪大嫂和大哥关系这般好。”

赵青瑶的脸一下子红了,嗔怪地瞪了常润之一眼,笑骂她道:“油嘴滑舌。”

常润之也不恼,继续和赵青瑶聊天。

说着说着,赵青瑶便说起了自己未出阁的时候。

“……都是公侯之家,以前润之你性格腼腆,也不和咱们这些姐妹们混着玩儿,你倒是不知道,咱们这些个小姐妹,其实那会儿常聚在一起玩的。”

赵青瑶叹道:“如今,李姐姐进了宫做女官,沁之竟和李姐姐家的兄长有了缘分,其他的好姐妹也是嫁人的嫁人……只有莫姐姐,那么玲珑心肝儿的一个人,没想到却是病逝了。”

常润之托腮的手一顿。

赵青瑶口中的李姐姐,应当是出身镇国公府,在勤政殿为女官的李女官了。

李女官家的兄长,便是她隔房的庶兄李承学。常沁之嫁给李承学,也的确是一桩缘分。

至于她说的莫姐姐……

“大嫂说的莫姐姐,可是九皇子妃?”

赵青瑶颔首道:“是啊,可不就是九皇子妃吗。”

赵青瑶叹道:“原本我们以为,她的命是最好的。虽然九皇子并无什么建树,但到底是皇子之尊,今后封王也是理所应当的事,莫姐姐以后就是王妃了。可没想到,她命不好,竟然……哎。”

赵青瑶摇了摇头,看起来的确是为九皇子妃惋惜。

第六十七章 佐证

常润之抿了抿唇,轻声问道:“大嫂和九皇子妃的关系很好吗?”

赵青瑶停下手中的动作,想了想道:“也算不上很好吧,不过在我们看来,莫姐姐的确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没有人会讨厌她。只能说她很会和人相处,也很会调剂大家的关系。有她在,咱们这些姐妹即便是发生了什么纷争,也能很快和好。”

常润之继续问道:“听说九皇子妃是在出嫁前一日摔断了腿……大嫂可有去探望过她?”

“探望?没有。”赵青瑶摇头:“说到底她已是皇子妃了,身份不一样。我与她关系一般,倒没想过她刚出嫁就递帖子要去瞧她。不过也有姐妹递了帖子过去,不过莫姐姐都一并让她身边嬷嬷来回了,说她很好,让我们不用担心,等她养好了伤,再邀我们一聚。”

赵青瑶叹道:“谁也没想到她的伤情会恶化,很快就撒手人寰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也很是震惊。”

常润之沉吟不语,将针线笸箩搁到了榻上。

赵青瑶接过,从里面取了绣线穿针,一边道:“大概是移情作用吧,因为莫姐姐去得早,辅国公府那边悲痛之下,只好寄情于进了太子府的另一个女儿。那位莫孺人也算是沾了莫姐姐的光了。”

常润之顿时屏了呼吸,片刻后装作疑惑的样子问道:“听起来大嫂那些好姐妹们常往来,应该对辅国公府十分熟悉才是。怎么好像大嫂对莫孺人很陌生似的?”

赵青瑶便笑了,伸手点了下润之的额:“那莫孺人和你一样,是个闷葫芦性子,小时就不爱与我们待一块儿玩,长大后更是见不着她人影。莫姐姐说她性子闷,不爱见生人,咱们自然也不好上赶着去找她玩儿不是?”

还有句话赵青瑶没当着常润之的面说。

到底那莫孺人是庶女出身,就好像常润之这个庶女不与她们往来,她们也不会强求一样。谁犯得着去和个庶女结交?

这话在常润之面前,赵青瑶自然是不会说的。

但她所说的这些,已经足够让常润之明白,她所猜测的,多半是真的了。

如今的莫孺人,才是应当嫁进九皇子府的嫡女。

而那已逝的九皇子妃,才是那不受重视、泯灭于众人前的庶女。

赵青瑶说着便叹道:“可能是辅国公府对莫姐姐离世的事耿耿于怀吧,移情之下竟然将莫孺人当做了莫姐姐。听说还有人传,说莫姐姐和莫孺人长得相像……”

赵青瑶摇了摇头,常润之立刻追问道:“怎么,莫孺人和九皇子妃长得不像吗?”

赵青瑶却是皱了眉头,想了想道:“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毕竟我们基本上就没见过那莫孺人。”

常润之急眨了好几下眼睛:“我还以为莫孺人和九皇子妃长得相像,是她们从小就长得像呢。”

赵青瑶摇头:“早几年我是没听说过的。你想啊,她们虽是姐妹,但到底不是一个娘胎出来的,说她们长得有多相似,你信吗?只能说辅国公府那边移情太深了,自欺欺人吧。”

赵青瑶还在说着她的“莫姐姐”:“莫姐姐真的是个让人如沐春风的人,为人处世无半点不妥,与人相处时总让人觉得被照顾周到。我们那会儿聚在一起,总要问莫姐姐可有来。有她在,仿佛不会有任何意外,总能玩得舒心。”

常润之已经不用再听了。

这字字句句的形容,无一不是在说常润之印象里的那个莫孺人。

八面玲珑,让人如沐春风,处事周到妥帖,从不与人结怨……

归根到底还是太子妃那一句:最不好对付。

常润之忽然出声问道:“大嫂,那你们后来有见过莫孺人吗?”

“莫孺人?”赵青瑶皱了皱眉:“我没见过,其他姐妹也没见过。”

常润之便追问道:“为什么没见过呢?”

“你糊涂啊,那是太子姬妾,我们如何能随便见着?”赵青瑶好笑道:“我们这些姐妹,谁也不可能去做妾不是?所以即便要和其他人家打交道,也只可能和人家的主母打交道。太子府地位高,能和太子府打上交道的,多半都是咱们的婆婆、太婆婆一辈儿的才有资格,我们平日里连太子妃都不可能随便见到,更何况是太子内院的姬妾呢?”

常润之点点头,轻叹一声,表情遗憾:“那大嫂可没有机会验证一下,莫孺人和九皇子妃是不是真的长得相似了。”

赵青瑶笑道:“我去计较这个做什么?只希望那莫孺人能够惜福……当初辅国公府多疼爱莫姐姐啊,如今都转移到了她身上。”

赵青瑶道:“希望莫孺人能连带着莫姐姐的那一份,好好生活吧。”

赵青瑶也知道太子府里的情况复杂,太子女人太多,那莫孺人虽然生了儿子,想必在太子府里也过得如履薄冰吧。

赵青瑶这样想着,联想到自己的境况,不由觉得庆幸。

一抬头,却见常润之竟在出神。

“润之?”

赵青瑶唤了她一声,关切问道:“你精神不大好,要不要躺会儿?”

“不、不用……”

常润之忙站了起来,不好意思道:“针线活做着乏力,脖子有些酸,我还是给大嫂打扇子吧。”

说着便接了丫鬟手中的团扇,给赵青瑶扇风。

赵青瑶笑道:“有丫鬟呢,哪用得着你。”

“没事,左右我也闲着。”

常润之将冰盆往身边挪了挪,一下一下扇着从冰盆里冒出来的冷气。

赵青瑶便低头做针线,偶尔一抬头,便见常润之又在愣神。

她好笑地摇摇头,也不多言。

常润之直等到大哥常鹏回来,方才告辞离开。

常鹏奇怪道:“润之怎么了?瞧着魂不守舍的。”

赵青瑶道:“天气太热,她神游呢……今儿闷得很,估计晚上要下一场雨吧。”

果然,天刚擦黑,就开始阴风呼啸,不一会儿便大雨倾盆砸了下来。

常润之站在屋檐下,借着屋檐下挂着的摇晃的灯笼里的微光,静静看着在雨幕中摇曳的西竹。

“姑娘……”姚黄忧心地站在她身后,轻声道:“此事,姑娘还是当做不知道吧……”

常润之慢慢地点头:“他瞒下的,我自然也不会说。”

第六十八章 至贱

一想到九皇子被欺负至此,常润之心里便涌起一股无言的愤怒。

可她也知道这与她并没有什么相干。

她之所以会愤怒,说到底还是因为认可了刘桐这个人吧。

换做任何一个朋友,若是被这样欺负,常润之都会愤怒。

何况她对刘桐的感情,已经有些超越单纯的朋友之情了。

常润之夜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日醒来后便显得精神萎靡。

昨夜的大雨已经停了,不过气温降了下来,天气也阴阴的。

这更让常润之的心情不大愉悦,哪怕魏紫同她讲笑话都没能把她逗笑。

最让常润之不耐烦的是,方朔彰的书信又来了。

来禀报的小丫鬟刚提了“方大人”三个字,常润之就抬手道:“烧了。”

魏紫连忙应了一声,拉着小丫鬟走了,夺了她手里的书信,一点儿不客气地撕了开来。

姚黄追出来,魏紫对她眨眨眼睛,两个丫鬟凑到了一起看方朔彰写的信。

“方大人如今还真是锲而不舍……”魏紫一边看,一边说道:“上次姑娘回府,方大人来拜见侯爷,被拒之门外。如今方大人学乖了,人不出现,就送信,门房也不好拦着……”

姚黄平静地道:“光送信有什么用?人不出现,也显不出诚意。”

“那不还是因为姑娘不见他吗?”魏紫想了想道:“诶,你说,要是姑娘愿意见他,方大人会不会真的能赢回姑娘的心?”

姚黄皱眉道:“你怎么想这样的问题?难道你想姑娘回方家去?”

“我当然不想。”魏紫连忙摇头,又轻叹一声,迟疑道:“只不过这段日子,我瞅着方大人这殷勤劲儿,就难免想到姑娘和他那会儿刚成婚的时候。”

魏紫幽幽道:“那会儿他们感情好,每日如胶似漆的,我瞧着也羡慕得紧,姑娘看方大人的眼神儿,真的是看得我心都化了。谁能想到方大人喜新厌旧那么快……”

姚黄便接过话道:“所以姑娘离开方大人是对的。”

“对,方大人自己酿的苦果,就得自己尝。”

魏紫重重点了点头,忽的又八卦道:“你说……姑娘和九皇子的事儿,能成吗?”

姚黄看了她一眼,好笑道:“主子的事儿你也好说?”

“怕什么,就咱们俩说说。”魏紫嘿嘿笑道:“姑娘要是真能成九皇子妃,你说那方大人会是什么表情?”

姚黄想了想道:“大概就是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吧。他还能和皇家争媳妇儿不成?”

“说的是。”魏紫顿时哈哈一笑,道:“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在想,姑娘有朝一日成了皇子妃,那方家老太太可不得对她下跪?想想我就觉得解气。”

姚黄设想了一下那个场景,也忍不住牵了嘴角。

“别的不说,我觉得九皇子比方大人要好得多。”姚黄咳嗽一声,轻声道:“至少,面对方大人的时候,姑娘哪怕是笑,也和戴了个面具似的,笑得不真实。反倒是在九皇子面前,笑起来特别好看,一瞧就知道她是发自内心在笑的。”

这话一说,两个丫鬟同时沉默了下。

半晌后姚黄先道:“姑娘瞧着是对九皇子上心了,九皇子对姑娘,我瞧着也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