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桐便有些得意:“关键时候还得靠我吧?”

“相媳妇儿总不能靠你吧,所以最终还是靠我的多。”

夫妻俩打了会儿嘴仗,相拥着入眠了。

之前提到的方朔彰,仿佛就是个不相干的人,压根儿没在他们心里激起什么水花。

但实际上,他本就是个不相干的人啊……

生活平静如水,泰昌十年初,祝王却忽然往京里报了丧。

祝王生母静太妃逝世,祝王夫妻要扶棺进京,两人已在入京的路上。

皇帝的妃嫔即便生了儿子,能在皇帝死后随儿子生活,但自己死后却还是要葬入妃陵的,祝王入京也是无可避免之事。

泰昌帝将此事交托礼部处置。

刚过了大年,喜庆气氛还没消退,太后得知静太妃逝世,自是伤感。

虽说年轻时候不对付,但如今大家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了。似她们这样的皇家嫔妃,能够和自己所生育的亲生儿子过上这些年,已算是幸运之极。

物伤其类,太后与静太妃差不多的年纪,静太妃走了,说不准没几年,阎王也会把她给带走。

太后越想越难受,心思重了,难免就患了病。泰昌帝每日都会抽空前来侍疾,包括皇后在内的其他各位嫔妃也往太后的宫苑跑得勤快。

同样的情况,荣郡王府里也在上演着。

贵太妃也病了几日,但她底子好,之前每日都跟着常润之散散步,活动活动,所以病来得快,去得也快。

太后却是着实生了场大病,伤了元气。

贵太妃心里念着,想要进宫去瞧瞧她那老姐妹。

常润之往宫里递了这个意思,宫里同意了。

第二日贵太妃便带着常润之一道进了宫,去陪太后说话。

这些年哪怕曾经的贤妃已是太后之尊,但她对曾经地位高过她的先帝嫔妃的态度,却从没有咄咄逼人和嚣张傲慢过。再加上这些年她信佛,从来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宫里谁人不知道太后娘娘脾气好?

贵太妃坐到太后榻前,太后虚弱地笑了笑,伸手拉了贵太妃的手道:“你怎么来了?”

“太后病了,我来探病啊。”贵太妃笑道:“喝药了吗?”

“喝啦。”太后撇撇嘴:“苦得很。”

贵太妃便笑她:“谁让你生病的?”

太后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地看向贵太妃。

“怎么啦?”贵太妃眯眼笑:“你是想跟我说,静太妃死的事儿啊?”

“啊……你知道啊?”太后吁了口气:“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早知道啦,我也生了场病,然后喝了药就好了。”贵太妃拍拍她的手:“别想太多。”

太后没有贵太妃那么豁达,贵太妃到底是没有儿子,要真说起来,这世上她是没有血缘牵挂的,能活到现在,都算是赚了。

但太后不一样,她有子有孙,甚至重孙都有了,四世同堂呢……她哪儿舍得撒手人寰啊。

太后又叹了口气。

贵太妃便同她说:“咱们都是老人啦,终有那么一天的。人生短短数十载,除去横死早夭的,谁不是从青春年华,走到垂垂老矣。能到咱们这份儿上,都算是上天保佑,你可看开些吧,你瞧你,看不开这不是生病了吗?没毛病都能自己吓出毛病来。”

太后嘟囔道:“你说得轻松哦……”

“本就是这么轻松的事儿。”贵太妃道:“你每日开开心心的,我保证你能活到玄孙子出生。”

太后被她这句话逗笑了:“不是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吗?我要活到那么久,不成老妖怪啦?”

“你可别这么说,咱们大魏活到五世同堂的人可不少,那他们不都是老妖怪了?”

贵太妃打趣她:“能做老妖怪,那也是本事。”

太后便咯咯笑了起来。

两位老人家说得兴起,太后的面色都红润了些。

常润之和皇后悄悄退到外殿,皇后松了口气,笑道:“母后瞧着一直闷闷不乐的,怎么逗她她都不展笑颜,好在贵太妃知道她的心思,这也算是对症下药了。”

常润之颔首,问皇后道:“祝王和祝王妃在路上了吧?什么时候能京?”

“估摸着他们的脚程,应该还有小半个月。”皇后叹了声:“好在这会儿不是什么热天,不然他们扶棺进京,可有得苦受了。”

小半个月后,祝王夫妻到京。

他们夫妻去了献州之后,一直很低调,祝王也从未作出什么出格的事儿给泰昌帝添麻烦,所以他们此次进京,泰昌帝也很给他们脸面,提前让人去收拾布置祝王府,还派了最受器重的荣郡王去迎接他们夫妻。

刘桐带着常润之,去了京郊迎人。

祝王这些年大概是被祝王妃管得严,于酒肉上的享乐减了许多,原本酡红的脸也白了些,不像之前那么不正常。

但他大大咧咧的个性还是没变,一见到荣郡王便笑话他说:“这些年了,你还只是个郡王,不是说皇上最倚重你呢吗?”

祝王妃冷冷瞥他一眼,祝王顿时熄了声。

刘桐看着好笑,嘴上却淡淡道:“四哥四嫂路上辛苦了。”

“多谢九弟相迎。”祝王妃回了一句,又盯了祝王一眼,祝王才撇撇嘴重复道:“多谢九弟相迎。”

祝王先让人将静太妃的棺椁送回到祝王府,祝王府内已布置好了灵堂。

祝王拿了蒲团便跪在了灵前,祝王妃淡淡道:“做这样子给谁看,咱们要先进宫去谢恩。”

“谢恩?谢什么恩?”祝王哼哼道:“我母妃是先帝嫔妃,本就该葬入妃陵,难不成皇上还要拦着我母妃不让他入妃陵不成?”

祝王妃道:“那你是连母妃的谥号都不要了?就让她顶着个‘静太妃’的名号下葬?”

第三百五十四章 谥号

先帝嫔妃过世,入葬几乎都会加个谥号,好的谥号比如庄、懿、孝之类的,称之为美谥,有赞扬的意思;一般的便是平谥,如怀、悼、思之类,有怜惜同情的意思;不好的谥号也有,比如厉、炀,带有厌恶之意。

祝王并不领情:“皇上能给我母妃一个什么谥号?美谥我是不敢想了,能得个平谥就行。就怕皇上报复我,给我母妃一个恶谥。既然如此,那什么谥号都一样。”

祝王妃平淡道:“你要不去,皇上说不定原本给了个美谥,也得因你这不敬,改一个恶谥。我再问你一遍,你到底去不去?”

祝王想梗着脖子说不去,可一对上祝王妃清凌凌的眼睛,气势就熄了,不情愿地道:“去吧,就当本王给你个面子。”

祝王妃才不管他怎么给自己找台阶下,得了他的答允,祝王妃便道:“那你快些,好歹做出个恭敬的姿态来。”

祝王只能跟在祝王妃后边儿,听她安排一切,然后随她进了宫。

泰昌帝的确没有为难他们,还拿出四个谥号出来,让祝王自己选一个。这四个谥号分别为,敦、肃、和、惠。

祝王有点儿别扭,他原本想着泰昌帝总是要为难他一二的,倒没料到他这般“大度”。

祝王没吭声,祝王妃便道:“多谢陛下,妾身觉着,肃这个谥号就可以了。”

祝王便有话说了:“肃静太妃?这谥号连起来可不大好听。”

祝王妃冷冷瞥他一眼,泰昌帝还是好说话:“礼部拟了四个,本就是给你们选的。祝王若是觉得肃这个字不好,那你就重选一个。”

祝王觉得祝王妃看他那眼冷飕飕的,也不敢再对祝王妃的选择置喙,只能道:“王妃已经选定了……臣没有其他异议。”

泰昌帝微微挑眉,道:“既如此,朕便让礼部着手布置出丧事宜了。”

“多谢陛下。”

“多谢陛下……”祝王憋屈地跟着祝王妃行礼跪安,等出了宫,他方才不高兴道:“你怎么就选了肃这个字了?肃静太妃肃静太妃……这连起来叫什么嘛!后人提起母妃,不得说她估计整天板着个脸,所以才给安了‘肃静’二字吗?”

祝王妃冷哼一声:“那依你之见,就该选敦、和、惠这三个字吗?”

“怎么就不能选这三个字——”

“怎么就能选这三个字?”祝王妃打断他:“依母妃往日的脾性,她当得起这三个字吗?诚心致意曰敦,柔质慈民曰惠,顺平恭勤曰和,你认为母妃在太后和陛下眼中,是这样的人吗?剩下一个肃,摄下有礼曰肃,勉勉强强可以算吧。你真认为陛下给了谥号,是让你选的吗?他一看你长没长脑子,二看你长没长心。”

祝王妃虽然已经习惯了祝王的愚蠢,平日里也懒得纠正他,但这种事关身家性命之事,她却不可能含糊过去,必须要给祝王说个明白。

“我看你是这几年日子过得舒坦了,就忘了其实你与陛下之间还是有嫌隙的了。母妃年轻时曾经如何对太后的,你年轻时又是如何为难皇上的,你忘性大记不住,不代表太后和皇上记不住。”

早在祝王妃出声时,祝王就闭了嘴。祝王妃懒得看他那蠢样,边走边说道:“这么些年,咱们在献州远离朝堂,皇上没对你下手,一是看在你没掺和进谋反之事上,二也是瞧着你还算安分。不然,就太后和母妃从前那些龃龉,母妃能不能葬入妃陵那还得看太后和皇上的心情。你倒以为你这个王爷在朝的分量有多大?说句难听的话,你一亲王,还比不过人家荣郡王这个郡王的十分之一。亏你还有脸,荣郡王来迎你的时候还笑话人家没有进爵仍是个郡王,你也真敢说。”

祝王讪讪道:“九弟人老实……”

“荣郡王老实,人家不会为难你是吧?”祝王妃冷笑一声:“你多大脸,人家犯得着去为难你一个无权亲王?既不得利益,又不得实惠,人家看都不会多看你一眼。但荣郡王不为难你,不代表咱们回京日子就能好过。朝中多的是人看上头人的脸色,但凡荣郡王表现出一点儿对你的不满,你信不信,咱们这次回京就要吃苦头,说不定就算咱们顺利回献州了,还是会有麻烦找上门来。”

祝王妃说到这儿,顿住脚步回身警告他道:“我可提醒你,这段日子在京里,你给我夹紧尾巴做人,老老实实办完母妃丧事,给皇上太后谢了恩就赶紧着回献州去。你若是敢惹麻烦——”

“不会不会,我一定不惹麻烦!”祝王连忙表忠心,后怕地拍了拍胸口:“媳妇儿,还是你厉害啊……要不是你说这些,我怕是要把人得罪高了。”

两人已走到宫门口,祝王妃进了车厢,祝王厚脸皮地跟了进去,殷勤地道:“我今儿虽对肃这个谥号表达了不满,但也没选其他谥号,皇上他……不会生我的气的,对吧?”

祝王妃淡淡道:“不会。”心说人家犯得着跟你个蠢人生气吗?

“那就好那就好。”祝王松了口气,又笑眯眯问祝王妃:“我瞧着你和小九媳妇儿还挺熟悉的哈?你啥时候和她交好的啊?”

刘桐带着常润之迎祝王夫妻,祝王妃和常润之走到一块儿说了好一会儿话。祝王知道自家媳妇儿平日里是个不耐烦搭理人的,没想到她却和荣郡王妃有说有笑,所以认为这实在是难得。

祝王妃顿了顿,方才道:“我可不像你,看人看不清。要与人交好,你首先得看明白其人到底值不值得你相交。事实证明,我眼光不错。”

祝王自然是一派敬服之词,祝王妃撇过头,撩开窗帘朝外望去。

她到底是庆幸,虽然所嫁非人,之前也曾浑浑噩噩任由着丈夫荒唐作死,但终究顾念夫妻情义,在后来替他挽回了必死之局。

她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哪怕身旁这人不仅蠢还爱自作聪明,可他总算有一个优点,让她甘愿委身,不离不弃这么些年。

愿得一心人,他就是那个对她一心的人啊。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缘

祝王夫妻在京城中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等肃静太妃的丧事办完,他们又因为太后盛情而多留了一个月,方才返回献州。

原本太后觉得,之前他们去献州本就是为了给静太妃养老的,如今静太妃已殁,他们也没有再回献州的必要。

祝王妃却说,他们在献州住习惯了,那边儿气候适宜,他们也想在那边儿养老。

到底不是自己亲子亲儿媳,太后便也不好多留人,只让内务司多整理些东西,让祝王夫妻带回献州去。

临回程出发前,祝王妃正式约了荣郡王妃出外踏青。

常润之带着陵儿和陶陶欣然赴约。

快十年不见了,每年只年节时,常润之有收到从献州来的问候书信,她与祝王妃的来往并不频繁,二人都心知肚明,虽然彼此对对方都有好感,愿意与之结交,但到底有顾虑,能不往来便不往来的好,免得让有心人在此事上做文章。

所以这些年来,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人却觉得距离刚刚好。

在常润之眼里,祝王妃过了这些年,模样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甚至眼角连细纹都似乎没有增加,整个人只添了一层更为成熟的韵味,更像是陈酿已久的老酒,给人一种甘醇醺然的感觉。

而在祝王妃眼中,常润之亦是一样,岁月似乎特别优待她,她比从前更显得柔和内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