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昌帝与乞儿交谈完,嘴角微勾。

刘桐问他笑什么,泰昌帝道:“乞儿说,如今行乞也不怕饿肚子了。”

刘桐仔细一想便明白了泰昌帝的意思。

因为百姓富裕,所以才会有余钱施舍给行乞的乞丐,乞丐方才不会饿肚子。

这说明百姓们生活安康,家有余粮。

看来之前几年局部的几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平息了。

这对泰昌帝来说,当然是好事。

这一晚,泰昌帝后歇在了荣郡王府,对外自然无人知晓。

但想瞒着荣郡王府内的人,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贵太妃知道皇帝微服驾临,心里担心地不行。偏泰昌帝不以为意,见过贵太妃后,便招来刘桐两个儿子,考校他们的功课。

刘桐坐在旁边,心里紧张,仿佛回到了年少时,他五哥也考校他功课的时候。

要知道,他可是打小就不爱念书的……

第三百四十五章 百姓

刘桐的心神不宁丝毫没有影响他两个儿子的发挥。

阳阳沉稳,回答泰昌帝时有理有据,一点儿也不怯场。

陵儿虽然跳脱,但每每答问时都会提出些新鲜的观点出来,倒让泰昌帝刮目相看。

待两个侄儿走后,泰昌帝欣慰地拍拍刘桐的肩膀,笑道:“你这两个儿子都不错,再过几年他们大了入朝做事,怕是要成为将来的栋梁之才了。”

刘桐心里挺美,嘴上却谦虚道:“都还小呢,还需历练。”

“也是,让他们务必将科考之事放在心上,我这个伯父是不会罔顾选官制度提携他们的。”

刘桐点点头。

泰昌帝既然要明确选官制,那必然是得对包括皇族子弟在内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如果他有偏心的心思,被人知道了难免会损坏他的公正形象。

这个刘桐倒是不担心,他自信自己的儿子不是蠢的,定然能达到泰昌帝的要求,顺利通过科举入仕。

泰昌帝和皇后在荣郡王府歇了一晚,第二日便早早地起了身去光顾刘桐推荐的那家馄饨摊子。

几年之后的的馄饨摊子,还是一个馄饨摊子。摊子老板已经和刘桐熟识了,见到他便笑:“小哥来啦,还是老规矩吗?”

“哎,我给你带了新客人,一共上三份啊!”

“好咧!”

摊子老板笑着点点头,很快三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便端了上来。

侍卫拿了银针悄悄试了毒后见没有异常,方才对泰昌帝点了点头。

宫中美味佳肴不断,泰昌帝吃起街边馄饨来倒还是津津有味的,连带着皇后也吃了个干净,羞赧地摸了摸肚子,觉得有些失礼。

泰昌帝先放了筷子,点头赞道:“汤鲜味浓,好吃。”

这会儿馄饨摊上的客人并不多,老板正巧有空,闻言便看向他们这桌笑道:“客官要是觉得吃着还成,下次再来啊。”

泰昌帝笑眯眯颔首,同老板聊起天来。

“我听我家弟弟说,你这儿的馄饨摊子也摆了好些年了,生意一直不错,按理说应当是赚了不少,怎么还摆摊子,不租个店面呢?”

刘桐也道:“是啊,怎么不租个店子?”

老板笑言道:“我这小本生意,没有余钱租店面。况且我摆摊子也习惯了,倒不耐烦多出租赁银子。京城这儿地价贵,摆摊的摊费就不少了,要租店面的话,我怕回不了本儿啊。”

老板娘也插话道:“当家的是老实人,咱家馄饨量足,汤都是熬的新鲜高汤,价钱嘛也不贵,虽说生意好,但也就赚点儿小钱。”

老板跟着笑了:“小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愿望,能生活富足就行。”

泰昌帝笑了笑,正要开口,街面上匆匆跑来了个背着箩筐的青年。老板娘忙接过他背上的箩筐,嘱咐了他两句后,青年便又迅速地走远了。

“那是我儿子,刚从家里地里头摘了新鲜的菜来,有些老客人吃馄饨,喜欢在里头多加些菜蔬。”老板笑道。

“那是俊生吧?”刘桐还记得当初那个多收了银子,却老实地不想贪便宜的少年,笑道:“倒是好久没见着他了。”

“小哥还记得俊生啊?”老板很高兴:“咱家馄饨摊子最开始摆摊头两年,俊生一直跟着帮忙的。后来挣了些钱,就送了他去村里头的学堂认字儿了,我们摆摊的时候,就留他在家里照顾弟妹们,他有时候也来给我们送送东西,待得不久。”

泰昌帝听到老板的儿子念了书认了字,顿时来了兴致,问道:“哦?老板想要令公子考科举入仕吗?”

老板顿时羞赧道:“这倒是没想过,只是家里一直都是地里刨食,难得能有些余钱,送儿子去多认识些字儿,想着将来他长大了说亲,媒婆把他识字儿的事儿说一说,有女儿的人家能高看他一眼。”

泰昌帝点了点头,又笑问道:“那他有去考科举吗?”

“倒是考过,过了童试第二轮。”老板叹了声:“过了第三轮就能是童生了,有点儿可惜。俊生倒是觉得没关系,打算今年再考一次。”

“我听说皇上要颁布科举全制了,以后民间百姓家的孩子,都能通过科举入仕做官。”泰昌帝笑悠悠道:“老板若是能供得起,倒不如让你儿子多坚持坚持。”

“这个……”老板有些意外这位新客人同他透露的信息,睁大眼道:“您怎么知道?”

泰昌帝眨眨眼:“我在宫里有人脉,这个消息准错不了。”

老板倒不是怀疑他,本就是聊天儿嘛,想到什么说什么,他便也没有隐瞒,道:“不瞒这位小哥,我家俊生人老实,心眼儿实在,村里头的老村长说他做事儿行,和人打交道不行,没有那么圆滑。”

老板摇摇头,一边择完菜洗了手过来的老板娘接过话道:“老村长说我家俊生要是做官,准是给上头的人顶罪的料。”

泰昌帝眉毛一挑,刘桐蹙起眉来:“什么叫给上头的人顶罪?”

老板笑说:“老村长就是这么一说,估计是怕我家俊生被人给利用了,他爱惜后辈,不想俊生蹚朝廷的浑水。”

泰昌帝不动声色道:“当今圣上登基也三年了,治理天下一直是尽心尽力的,老村长的想法,有些危言耸听啊。何况,入朝报效朝廷,怎么能说是蹚朝廷的浑水呢?”

“皇上再治理天下费心,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所有人啊。”老板道:“就拿咱们农家人侍弄田地来说,哪怕天天都去地里头转悠一圈儿,也不能保证就没有害虫吃咱们的庄稼不是?头前没发现,说不定等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虫灾泛滥了。所以老村长才说,能识字儿明理也就差不多了,搅合到朝廷里头去,权势富贵那是有了,可那风险也不小啊,说不定哪一天就大祸临头,被人害了都不知道呢。那些个贵族们都是这样,保不齐某天就全族覆灭了,更别说咱们小老百姓了。”

老板娘跟着点头:“是啊,当今皇上应该是个明君,我们就只希望,皇上治下能让咱们小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吃穿不愁,那就阿弥陀佛了。”

泰昌帝一早的好心情有些沉了下去,刘桐见他面色不大好,付了馄饨钱,悄声请人回宫。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致富

当日小朝会,几个老臣在泰昌帝面前明里暗里推销自家孙女儿,泰昌帝一直沉着脸一言不发。

末了,他才冷淡地道:“照爱卿这么说,你孙女儿向佛心善,必是适合陪伴太后了?”

老臣心下一想,皇上这么说那是有门儿啊!顿时乐呵道:“是极是极,老臣孙女儿定然会好好侍奉太后。”

泰昌帝便冷冷一笑:“太后身边有宫人伺候着,爱卿孙女儿是名门贵女,何必做那糟践人的活儿?既是一心向善,倒不如皈依佛门,为天下祈福的好。”

一通话把几个老臣噎了个半死。

小朝会后,泰昌帝把刘桐留了下来,沉默了许久方才问道:“小九,你说天下平民学子,是不是有很多如今日那馄饨老板一样的想法?读书只为了识字明理?”

刘桐想了想,道:“臣弟觉得,平门学子愿意入仕,与其说是想报效朝廷,倒不如说他们直接的目的,是想要借着做官,积累名声和财富。”

刘桐笑道:“毕竟,一个芝麻小官,能做的也有限。何况从前平民出生的男儿,即便能做官,也不过是在贵族子弟手底下领差,真正轮到大事儿要做决定,他们也说不上话。”

泰昌帝若有所思地点头:“你说得对,而且从前即便是平民子弟,要考科举还有出身限制……比如从商者不能入仕。这些规定,倒是应该改一改。”

泰昌帝现在重心放在改革官职设置上,科举制的革新等这件事情上了轨道之后,想必也能顺利完成。

刘桐笑道:“皇兄今早心情不佳,原来是因为老板说了那番话。”

“朕是挺在意的。”泰昌帝颔首:“朕一直以为,朕登基以来所做的事情,必是对这天下有好处的,却没有想过,其实百姓们有的时候所需要的并没有那么复杂。比如那馄饨老板,让儿子读书,也就是希望他能明理,将来给他说亲时女方家能高看他一眼。说起来这理由挺可笑,什么时候读圣贤书竟成了增加婚配成功的砝码了?可百姓就是这么想的,那些所谓的宏伟志向,于家贫的百姓们来说,不过只是空谈罢了。”

泰昌帝意味深长道:“所以,即便朕改良了选官制度,削弱了贵族,扶持起了平民寒族子弟入仕为官,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没银子而读不了书的,仍旧是读不了书;哪怕有银子却找不到先生教授学问的,还是找不到人教授学问。根本的原因,是百姓们还不够富,还做不到家家有余粮,人人可读书。”

刘桐心下一惊:“皇兄这般说……难道是要大魏百姓,都能读书吗?”

泰昌帝轻声道:“有何不可能?”

这一天刘桐回府,心神不宁的。

贵太妃抱了陶陶去玩,常润之清点了账册,回屋后看刘桐紧锁眉头,似乎很是担忧的模样,不由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刘桐正想和人倾诉,当即便将泰昌帝那番话告诉了常润之。

常润之倒是觉得有些诧异。

泰昌帝的思想很超前啊……以法治国,重视法治倒也罢了,现如今竟然开始关注基础教育了?

可大魏是很繁荣没错,却也没有繁荣到所有人都能读书的地步啊?

如果要做到全民接受教育,那最起码要以乡或镇为单位设点,投入教育资源。

这年头,能读书识字的,多半都有些野心,谁愿意去穷乡僻壤里教书?

泰昌帝想得很美,可也仅止于想得美罢了。

常润之所考虑的,正是刘桐这一天里一直思索的。

谁去教书?出自贵族的子弟自然是从小就会读书认字,可他们怎么会去教书呢?

那就只能是平民出身的寒族子弟了。

可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家吗?凭什么人家读了书出来,就得去教其他的平民娃娃?这是变相剥夺了他们做官的权力。

“五哥今儿还提出一个观点,说教育推行不畅,根源在百姓不富。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让百姓们能富裕起来。哪怕是在家务农的,也家家余粮不缺。这样,大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让家中孩子读书。”

刘桐叹息道:“可让百姓们全富裕起来,这哪儿容易啊……”

常润之倒是觉得泰昌帝这个认识很正确。

大魏不像她所在的年代,人口基数大。大魏虽然没有彻底的人口普查,但估计起来,总人口数量一般不会超过三千五百万到四千来万的范围内。

人口数量不多,但架不住土地多啊。大魏的土地,差不多是现代华国的百分之六十。只要开荒得当,因地制宜安排农事,再注重种子的优良培育,要说家家户户都能温饱,这应该是可以的。

唯一担心的是,有些贵族见这当中有利可图,起黑心加重盘剥。

还是同一个问题——执行力。

常润之正想着,就听到刘桐道:“皇兄觉得,若想致富,最好的办法便是广开海域,与外海各国交易往来。说不定外海有更加丰盛、高产的各类种子。”

常润之眼前一亮:“皇上打算开海域,与各海上国家交易?”

刘桐没好气道:“我这儿还担心呢,你兴奋什么啊?”

常润之摸摸鼻子:“这是好事儿啊,固步自封,永远不能进步。皇上的提议虽然看上去异想天开,但不得不说,是很有胆量也很有野心的一步。”

常润之抓着刘桐的袖子道:“如果皇上真的开了海禁,更开通了海上与外国之间的交易往来……你能想象出未来的大魏,会是什么样吗?你不觉得这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项政令吗?”

“可是……”刘桐蹙眉道:“这很危险,谁知道外海会有什么样人,什么样的植物动物……万一他们对我们起了侵略之心怎么办?”

“你想太多了。”常润之摇摇头:“依我看,这会儿外海多半还有些个地方还未开化呢,就好像数百年前的南蛮一样。如果外海人真的很厉害,早就寻到咱们这片儿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