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王妃说得隐晦,常润之却听出了她话里“避祸”的意思。

大概的确是要走了,祝王妃说起话来,也少了些顾忌,又或许是她的确欣赏常润之,所以难得和她多说了些知心话。

“世人都说我清高傲慢,我承认,这就是我的性子。说来你可能不大相信,这并非我本意,只是我的直觉特别准,看人也非常准是,所以不喜与人结交。我从嫁入皇家起,就一直在暗里观察皇家的这些个兄弟,如今这位皇帝,算是他们之中,最有帝王之才的。他坐上皇位,我不奇怪。”

祝王妃轻声道:“只不过,很多人看不透这一点。”

常润之默默听着,良久道:“四嫂回家乡去,倒也算是件好事。”

祝王妃知她听懂了,点点头:“新帝算是个厚道人,肯放我家王爷离京,也算是个信号。就要看明白人多不多了。”

祝王妃说到这儿,便止了话头。

众人已到了用膳的花厅,依次坐下,美味佳肴已上了桌。

这顿饭常润之吃得有些食不知味,撤了席后,祝王妃与皇后闲话了两句,便要告辞离宫。

常润之自告奋勇送她一程。

这下旁边再无他人,祝王妃便与常润之一路闲聊到了内宫门口。

“咱们这些妯娌里面,善逢迎的有,爱端架子做样子的有,恣意人生的有,低调的也有。做了皇家媳妇儿这些年,对这些人的性格为人,我看得很清楚,今后你若是想要和人往来一二,南平王妃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他人,泛泛交往就行了,面上情不断即可。”

说到这儿,祝王妃倒是自嘲道:“其实倒也不用,皇后娘娘是你亲姐姐,想必内命妇、外命妇,没人敢给你难堪。”

常润之莞尔:“四嫂说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我托生了个好胎。”

祝王妃也跟着笑起来。

她面上的笑容是轻松的,愉悦的,望向宫墙外的目光是恳切的,向往的。

常润之看着她的笑容,恍惚间也为她感到高兴。

祝王妃出身民间,却自幼饱读诗书,学了知识的女孩子,总是有不一样想法的。后来她被祝王一见倾心,随后嫁入皇家,估计并不是她的本意吧。她既有能看透人心的能耐,大抵也不想与皇家的妯娌们暗含心思地相处。

如今总算能脱离开京城这个权力漩涡,她应该感到十分轻松。

祝王等同于避了祸,而祝王此举,也算是为其他之前与新帝不对付的皇子王爷们,提了个范本。

他们若是也再无想法,大可学祝王,脱离开权势,另择地方过活。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是否能看透了。

常润之送走了祝王妃,回到皇后宫里时,其他人也都已经告辞了。

她们姐妹自然是要说点儿悄悄话的。

自从做了皇后以后,常沐之的日子便是闲不下来了,后宫诸事务都得她一个人管。太后娘娘如今只顾着含饴弄孙享清福,对宫务没有半点儿心思。

常沐之也是难得空下来,和自家妹子说话。

问过了娘家人的情况之后,常沐之便问起了自家妹妹的孩子们,并抱怨她没带孩子进宫来玩。

常润之笑道:“阳阳和陵儿都要读书,至于陶陶,贵太妃稀罕得很,不愿意让我带出门儿去,生怕就哪儿磕了碰了的。”

皇后便笑道:“家有老人帮你照顾孩子,你也好清闲些。”

皇后端了茶抿了口,迟疑下方才道:“今儿叫你来,除了为祝王妃送个行之外,还有件事儿,我拿不定主意,想要问问你的意思。”

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白

常润之见她一脸慎重,又是犹豫,又是无奈的模样,心里有猜到几分,轻声道:“娘娘只管说,出了这门儿,我便都忘了。”

皇后便是一笑,顿了顿才道:“你也知道,皇上登基之后,这后宫里嫔妃的数量,与先帝实在是比不上。我冷眼瞧着,也有不少朝臣,想着要向皇上谏言,希望皇上广纳后宫,只不过碍着这会儿皇上还执意为先帝守着孝,不敢言语罢了。”

常润之颔首:“娘娘的意思是……想要先诸位大臣一步,向陛下提议选秀事宜?”

“是有这个想法。”皇后叹了声:“皇上对于女色,向来不看重,我以往做王妃时,皇上大半时间都与我同居一室。只是,如今到底身份不同往常。”

皇后幽幽道:“若是大臣进谏言,皇上才选秀的话,我这个皇后做得便是失职了。由我提起此事,皇上不管同意还是拒绝,我都算是尽了本份。皇后嘛……总是需要贤德之名的。”

皇后面上挂着的笑容太假,常润之无奈地道:“娘娘根本不愿意皇上选秀的。”

“是啊,我是挺不愿意的。”皇后道:“可这祖宗规矩,也不能坏了。老话还说三妻四妾呢,皇上这后宫里,才多少女人……”

“陛下一妻三妾,也不少了。”

“那是相对普通百姓,可皇上是一国之君。”皇后道。

常润之忍不住回道:“娘娘,国君威严,不是从自己有多少女人来体现的。”

皇后失笑:“我不是这个意思。”

“妾身明白娘娘的意思,娘娘无非是觉得,陛下后宫人数若是少了,会让人诟病,也让陛下为难……其次,也怕陛下心中本有这个意思,只是碍于娘娘没提,他也不好这般宣之于口,若是等到大臣们谏言才进行选秀,难免让陛下对娘娘有所不满。”

皇后连连点头,叹道:“润之,还是你懂我。”

皇后道:“润之,依你之见,此事,我是否该同陛下提?”

“若依妾身所见,娘娘即便不提,大臣们现在不提,将来总是有人要提的。既然如此,娘娘倒不如把主动权先握在手上。”

“你的意思是……”

“娘娘别忘了,虽然陛下和您,如今是帝后,是天底下最为尊贵的一对夫妻,但说到底,你们不还是夫妻吗?”

常润之见皇后脸上露出笑容,便继续道:“既是夫妻,遇上这等难事,倒不如就按照夫妻之间的处理方式处理吧。想来陛下如今贵为一国之君,在朝堂上受万人参拜,但私下里,还是希望能有人与他说点儿知心话的。而这个人,不正应该是娘娘这个妻子吗?娘娘只管对陛下明言,将您心中所担心的事,说给陛下听,问问陛下的意思。”

“那……”皇后迟疑道:“那我不希望新人进宫的话,也可以告诉陛下?”

“当然可以。”常润之点头道:“但娘娘说此话时,注意掌握时机。时机掌握得不对,这话听在人耳朵里,意思便不一样。”

皇后也不是蠢人,细细一想便明白了。

她点了点头,叹道:“你这么一说,此事倒是并不棘手,是我多想了。”

皇后拉过常润之的手,笑道:“与你说说知心话,心里的确舒服了许多。”

常润之反手拍了拍她的手:“娘娘若是得了空,也召母亲进宫陪您说说话吧。她很想您的。”

皇后微微红了眼:“我知道,只是陛下封了父亲一品国公,常家现在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环境敏感,我也不好有多余动作……你此番回去,回娘家时替我捎话,就说等平静些了后,我再宣母亲进宫。”

“嗯,妾身知道了。”

“下次进宫来,记得把你家孩子都给带来,尤其是陶陶。”皇后笑道:“我生了三个儿子,还没生过闺女呢。”

“是,下次妾身一定从贵太妃手里抢了她,把她带进宫来。”

皇后顿时掩唇而笑。

新帝登基后,各种朝中政策一一明令出来,不知不觉的,隆冬已近。

荣郡王府在准备着新年事宜,这一次操持不像往常那样省心了,一则刘桐在刑部的地位已然确定,他经手所办的各类案件,都将是直达天听的大案要案,刑部各级官员少不得要来荣郡王府拜个年。

二则作为当今圣上最宠信的兄弟,即便是宗室权贵,也愿意来和刘桐结交些交情,希望将来能有用得上这份儿人情的时候。当然,这些人的后宅夫人们,也巴不得和常润之这个荣郡王妃搞好关系。

三则荣郡王的嫡长子刘景阳的生辰便在近日,刘景阳的同窗好友们都要前来为他庆生。当然,常润之即便不想给刘景阳办这个生辰宴,也是不得不办,毕竟人家要来,还能把人家晾着?虽然知道这些孩子们前来的背后,少不了他们家族的意思,但常润之还是得笑脸迎人,毕竟都还是孩子,对阳阳,多多少少总有那么点儿真诚祝贺的心思。

毕竟是新年将近,不光是荣郡王府热闹,整个京城都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不过慎郡王府却是一片肃杀。

慎郡王身着铠甲,与前来秘密和他会面的祁王、礼王相对而坐。

祁王还是老样子,一派如沐春风的模样,可显而易见的,他脸上的疲倦之色浓重。

礼王则盘腿坐着,笑眯眯如弥勒佛,手里多了一串儿佛珠。

“能调的兵,都已经调了,收买来的江湖人,也有百人,倒是可以动手。”祁王有些忧虑:“慎郡王可想好了?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当然想好了,就看这一次了。”慎郡王面目阴沉,恨声道:“父皇离世时,孤不在他近旁。若是在,岂容得老五继位!”

祁王礼王对视一眼,也不再说父皇临去之前,神智清明,也的确是心平气和地和老五说话,择定继承之人并无半点儿勉强。

偏生慎郡王钻进了死胡同,总觉得先帝不论身死还是传位,这当中都有新帝的猫腻。

慎郡王一意孤行,祁王礼王不得不为了将来的安逸日子而赌一把——谁让新帝将他们手上本就不多的权力都给架空了?如此下去,他们将来也不过是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老四倒是个胆儿小的,就这般跑了。”慎郡王与祁王礼王部署好行动步骤后,不由出声骂道:“钻进女人裤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窝囊废!”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年

办完刘景阳的生辰宴,紧跟着便是新年。

今年冬的气候比较寒冷,常润之刚看完采买炭火的账本,又派人去贵太妃那边,问贵太妃取暖的炭火是否够质够量。

贵太妃抱着刘景陶亲自过了来,笑着对她道:“这府里的事情你都处理得挺好的,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那就好。”常润之笑道:“今年不同往年,新年一应准备都要更加高一个档次。我就怕哪儿做得不到位,让人瞧了笑话。”

贵太妃安慰了她一番,常润之又提起给贵太妃娘家人送年节礼的事儿。

贵太妃的神情恍惚了一下,方才摇头道:“那倒不用了。”

常润之迟疑道:“母妃从前是后宫嫔妃,不好将娘家人当做娘家人看待。如今您出了宫,受王爷奉养,这往娘家送年节礼,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会坏了规矩。”

“倒不是那个意思。”贵太妃淡淡笑了笑:“我这些年,都没有和娘家有过什么来往联系,何必现在又添这么一门亲戚。”

常润之便笑道:“正是因为母妃从前没与娘家人走动,这会儿才要补起来啊。”

“不用了。”贵太妃淡淡道:“虽说先帝在时,我坐到贵妃这样的高位,但我娘家毕竟也不是什么权势人家,只是个普通人家罢了。我也打听过,在当地,当地的官员看在是我娘家人的份儿上,有给他们几分照顾。既能让他们安稳度日,便不用再以我的名义,和他们联系了,免得给你们添麻烦。”

“母妃,这不算什么麻烦,谁家不走亲戚啊?”常润之有些不理解,贵太妃这样是否有些太过敏感了。

贵太妃见她面露疑惑,不由道:“其实说白了,之前几十年,我富贵了也没有和他们联系,如今也不想打破这样的关系。我每年有定期给他们送些银子,银子数量也是基本没变动过的,就不用送什么过年礼回去了,免得他们……黏糊上来。你懂我的意思吗?”

常润之恍然大悟,不由好笑道:“母妃这也太见外的,便是您娘家子侄、侄孙的,只要有出息,哪怕是寻上京城来奔前程,我与王爷帮一帮忙,那也是应当的。您何必这样小心翼翼的?这不算给我们添麻烦。再者,提携有志之士,本就是该做的事儿,也不用计较是否是本家之人。”

贵太妃叹息一声:“你大度,觉得这没什么,可我却不想如此。”

贵太妃看向常润之,轻声道:“你家王爷的立身之本,不在引荐有才识之人给新皇,而在全心全意为新皇办差上。即便是我娘家人,有那本事来京城,考科举也罢,经商出彩也罢,那也是他们的事儿,小九不能去掺和。一旦沾染上这种人情关系,在新皇眼里,那他就不‘纯’了。而新皇要的,是小九做一个捍卫《大魏律》的纯臣。”

这就好比现代的大法官一样,要是审案过程中,掺杂了人情关系,那心里的天平,总会左右倾倒,势必会影响到心里的判断。这对于查案办案,的确不是件好事。

常润之听明白了贵太妃的意思,见她说得慎重,忙应了下来。

贵太妃松了口气,又恢复了笑模样,低头轻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