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润之伸手掩住他的嘴,苦涩地笑了笑,摇了摇头:“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刘桐依言止住话头,伸手将常润之揽入怀中。

两人静静靠在一块儿,刘桐轻声道:“做这样的决定,唯一对不起的,只有你。可五哥真要有那个心,我不可能不帮他。“

刘桐轻抚着常润之的肩。

常润之明白,刘桐想帮瑞王,不是因为期望着瑞王登极御座的那一天,他也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只是因为,瑞王是他的五哥,而他,是从小被瑞王看顾护佑着着长大的“小九”。

他是他最敬爱崇拜的兄长。

第二百一十五章 发难

这一番谈话,夫妻俩都闷在了心里。

毕竟瑞王是否真的决定夺权,还是未知之数,刘桐也不可能上赶着对瑞王说,“你夺权,我帮助”这样的话吧?

加上接下来瑞王开始文远侯府和妓楼两头跑,刘桐也跟着忙碌了起来,有时候和常润之只能早晚见一面。

元武帝给瑞王定了殿试之前,削爵之事应尽的旨意,瑞王在对文远侯府上,也一改往日与之磨皮纠缠的好性子,开始强硬了起来,硬是在殿试前一天,将文远侯府的削爵事宜,处置完毕。

但这还没完。

瑞王将这段时间,文远侯府屡次拖延他办差、文远侯府府内所查到的贪墨、舞弊等蛛丝马迹,全都成了文书,一纸奏折,递到了元武帝跟前。

铁面王爷,这是在秋后算账啊!

当日早朝,御座上的元武帝拿着瑞王递上的奏折细看,久久都未说话。

要说文远侯府具体是依附于哪位王爷,到也不见得。曹家更像是一个万精油,多多少少和每位王爷、皇子都有那么点儿暧昧不清的关系,不特别交好某位王爷皇子,也不与某位王爷皇子太过疏离。

就连瑞王和刘桐,都曾经受过文远侯府的殷勤。

可惜,文远侯府走的明明是事不关己、两不相帮的路子,到了,却栽在了瑞王的手里。

元武帝将瑞王呈上的奏章交给寺人,令其当殿宣读。

大殿内鸦雀无声,太子的目光晦涩,沉沉地看了瑞王一眼。

文远侯府虽说并没有投靠太子阵营,但毕竟与太子、几位王爷都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最近文远侯府庶女曹艺丹,更是嫁给了太子帐下的忠心之士方朔章。

曹艺丹想要站稳在方家的地位,也处心积虑想要提升自己在娘家的地位,所以积极促进方朔章和文远侯府的往来。相对的,方朔章也在太子跟前提过文远侯府,与太子也商量过是否要起用文远侯府的人。

在外人看来,甚至在太子看来,这又何尝不是文远侯府对其的示忠?

哪怕是削爵,那又如何?朝堂上人谁瞧不出来,削爵乃不可逆转之大势。

爵位没了,可家族传承仍在,几百年累积下来的人脉、资源,比起爵位来也不可小觑。

可如今,瑞王一纸奏折,或许又要剪除太子唾手可得的羽翼了。

如何不让太子恨得牙痒痒?

寺人宣读完毕,太子也不出声,仍旧是朝着朝臣里使了个眼色。

便有大臣上前奏道:“陛下,臣听闻,瑞王于文远侯府办差期间,受了不少刁难责备,甚至此前也曾因此事,在陛下面前,丢了脸面。如今两府削爵事毕,瑞王所奏,却只提及文远侯府,而对安国公府未置只言片语。这……”

该大臣隐晦地看了瑞王一眼,给足了殿上人暗示:“焉知,这不是瑞王爷心中不忿,遂……”

“遂什么?”瑞王平淡地接过话道:“陈大人的意思是,本王因文远侯府对本王怠慢,视本王于无物,屡次三番干扰本王办差,甚至致使本王在御前受责,所以本王心中不忿,遂借此寻机报复文远侯府吗?”

陈大人顿时摇头道:“微臣岂敢?”

“可本王听着,陈大人话中,便是这个意思。”瑞王声音仍旧平平,他拱手向元武帝道:“父皇,儿臣削两府之爵位,皆按章程办事,并无半点私心。安国公府忠君爱国,并无任何不妥,儿臣对其并无任何不满,也无任何检举揭发,难道不是正常的吗?至于文远侯府,儿臣所查,皆有理有据,父皇若是心中存疑,大可另择良臣,重新查证。”

瑞王撩袍跪下:“儿臣,不愿受此等无来由的污蔑,还请父皇,还儿臣一个公道。”

太子的眼皮狠狠地跳了两下。

身为太子,他自然多多少少知道文远侯府不是那么干净的。若是元武帝真的让人去查文远侯府,那必然是能查出来的。

文远侯府如今还不是依附他的家族,太子倒也不是那么看重。

但一旦查证属实,瑞王的声望,必然又要往上提升一截。

而他太子,在此事上已然落了下风,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观望的朝臣看他笑话?

谁不知道陈大人是他的人?

太子的目光越发阴沉,心中翻来覆去转过了好多个念头,到底还是克制住了,微微垂首,一言不发。

而代其出声的陈大人也意料到瑞王这次是块铁板,不好撼动,再留意一下太子的神情,知道太子不欲在此事上多做文章,所以也只能缩了头,讪笑道:“瑞王言重了,微臣不过觉得好奇。既是已查有实证,瑞王还请当微臣,未出此言吧。”

瑞王不应声,陈大人说了这句圆场的话便退了下去,元武帝不欲多事,叫了瑞王起。

他将奏折递给寺人,道:“既然瑞王已查出其中不妥,那就先交由刑部,明案情,定罪首,将此案查清,妥善解决。”

刑部尚书上前接了奏折,道:“臣,遵旨。”

“明日便是殿试,一应政事,非紧急的,先搁一边儿。”元武帝嘱咐了两句,站起身道:“退朝。”

朝臣们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大殿中便只剩下几位王爷和皇子。

太子心情非常不好,面色冷凝阴沉。

祁王和礼王对视一眼,互相打了个招呼,给太子行了礼后便相携离开。

岑王打了个哈欠,走到瑞王身上道:“瑞王兄,不走吗?”

瑞王淡淡道:“六弟先走吧,我有两句话要同太子说。”

岑王意外地抬了抬眉:“是吗?正好,我也有两句话,要同太子说。”

岑王说着,便搭了瑞王的肩,朝太子走了过去。

刘桐待在大殿龙柱边上,想了想,没有跟过去,只是注视着瑞王。

等了一会儿,岑王与太子先说了话,瑞王说了什么,他耸耸肩便先走了。

路过刘桐身边,还笑着约他下一次再去马场跑马,与他聊了会儿天。

等刘桐应付完岑王,再转过头去看太子和瑞王时,却见太子面色隐有震怒之色,急匆匆地就走了。

而瑞王仍旧面色淡淡,细看之下,脸上甚至还有些许不易捕捉的笑容。

他走到刘桐身边,对他笑道:“小九,今日带上弟妹,来五哥府上聚聚?”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为客

刘桐盯着瑞王看了好半晌,见瑞王仍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不由道:“是有什么事吗……”

瑞王笑道:“没事啊,明日殿试,咱们也能清闲清闲,所以让你今日带着弟妹,来五哥府上玩玩,左右明日无事。”

刘桐应了一声,仍在想着太子怒发冲冠暴走而出的事,见瑞王率先走出大殿,他愣了下忙跟了上去,犹豫了会儿方才问道:“五哥,刚才太子冲出大殿,我瞧着他……似乎很是愤怒。”

“哦,那是自然的。”瑞王点头道:“六弟方才同他说,民间匠人所制的织机,图纸在他手上,成品至今也不过百来架。他已经和江南那一片儿的大布庄接洽过了,光是卖织机,便是一大笔收入。太子这一条生财之道,被他给堵了,他能开心吗?”

刘桐皱了皱眉。

“岑王自己卖?”

瑞王挑眉笑笑:“是啊,太子倒是想问六弟要图纸来着,可工部所制,又是岑王在父皇寿诞那日,献上去的寿礼,他也不敢当着父皇的面儿,说要拿此物用于织造司。他不说,父皇也不问,六弟嘛,瞅着这个时间差,能做的事儿可不就多了。哪怕以后太子拿到图纸了,想必也挣不了什么,毕竟大头都已经让岑王拿了。”

刘桐心里默默赞扬了岑王两句,想想又觉得不对。

岑王说完话后走的时候,太子的脸色的确不好看,可也没有坏到后来那个份儿上。

分明是五哥和太子说了什么,才让太子彻底失态的。

刘桐不由看了瑞王一眼。

瑞王察觉到他的目光,笑问他:“看我做什么?”

“五哥,你……”刘桐皱眉:“你和太子说了什么?”

“我和太子?”瑞王笑了笑:“没说什么啊。”

“那太子的脸色怎么……”刘桐心中不信。

瑞王仍旧是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刘桐的后背:“告诉你也无妨。”

瑞王凑近刘桐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刘桐的眼睛顿时瞪大。

瑞王说完,伸手拍拍他的肩:“你记住,此事你不知道,也万不可对人言,便是对弟妹,你也把嘴巴好好管住。”

“五哥,你告诉太子这个,是要……”借刀杀人吗?

瑞王仍旧笑得淡淡。

“至少有这么一件对他而言天大的事,他最近一段时间,是不会放太多心力在我身上了。我也好喘一口气,好好把妓楼杀人案给查一查。”

刘桐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我知道了。”

“下晌记得来我府上啊,我回去便让你五嫂整治一桌席面。”瑞王也长吐了口气:“难得最近憋屈了这么些时候,总算可以歇一歇了。”

兄弟俩分道扬镳,刘桐回了皇子府,交代了要出门的事。

常润之讶异道:“今儿是什么日子?瑞王怎么想起让咱们去瑞王府?”

刘桐笑了笑:“没什么大事儿,明个儿殿试,左右今明两日得闲,所以去五哥府上聚一聚。”

常润之点了点头,仔细瞧了瞧,倒也察觉出刘桐眼中的些微异样。

她便问道:“你心里是不是有事儿?”

刘桐一愣,常润之肯定道:“你心里有事儿。”

刘桐苦笑一声,摸了摸脸:“那么明显吗?”

“唔……别人应该看不出来,不过,我又不是旁人。”常润之笑了笑,轻声问他:“早朝上又出事儿了?”

“那倒没有。”刘桐摇了摇头,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又想起瑞王说的话,遂又闭了口。

他叹了口气,轻轻将常润之揽入怀中,低声对她道:“有些事情,不是我不愿意同你说,只是,你知道也没有什么好处。何况,五哥也让我对你闭紧嘴,别在你跟前说漏了……”

常润之微微低头,半晌才无奈道:“罢了,我也不会非逼着你说。只不过……”

常润之抬头定定看着刘桐:“如果心里难受,你要告诉我。我不能帮你分担事情,却可以帮你分担心情。阿桐,我不想看你难过的样子。”

刘桐拥着她的手微微一顿,半晌后才微不可闻地回应她说:“我知道了。”

顿了顿:“我也一样。”

夫妻俩用了午膳,刘桐陪常润之小睡了一会儿,方才起身换了衣裳,往瑞王府去。

刘桐本以为今日瑞王府上的客人也就他和常润之两个,倒不想,除了他们,还有另外两个年轻学子。

刘桐送了常润之进内院,便让人引到了瑞王的书房中。

瑞王坐在桌案后,桌案前方是两个书生打扮的士子,瞧着年轻尚轻,与他相仿。

刘桐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方才向瑞王见礼。

“小九来了?”瑞王笑了声,招呼道:“坐吧。”

刘桐兀自坐下,瑞王又对那两人道:“你们也坐,不必拘束。”

那两人迟疑了下,互相对视一眼,上前给刘桐见礼。

“学生许聿怀——”

“学生孟昭——”

“见过九殿下。”

刘桐愣了下,只觉得这两个名字有些耳熟,叫了起后方才反应过来。

“这不是——”

这不是姚澄西给他介绍的两个“有才之士”吗?

他之前的确是在五哥耳边提过这么两个人,倒是没想到,五哥动作这么快,竟然现在就和人联系上了。

“五哥,明日便是殿试,他们怎么会在这儿?”刘桐讶异问道。

许聿怀和孟昭的脸色都有些沉,瑞王看了他们一眼,笑回刘桐道:“他们未能入殿试名额。”

刘桐挑了挑眉。

瑞王道:“虽然春闱未曾落榜,但名次刚好没能达到入殿试的资格。”

这样一说,刘桐便明白了。

无非是有人使了手段,让他们不能到元武帝跟前表现自己。

“然后呢?”刘桐问道:“你们有什么打算?”

许聿怀拱手道:“回九殿下,承蒙瑞王殿下看得起许某,今后但有差遣,许某当尽力而为。”

孟昭点了点头,倒是没出声。

瑞王笑了笑:“你们如今也是身上有功名之人,可以继续钻研学问,待三年后再行大比。当然,趁着现在,你们若能在吏部打点一二,倒也能捞一个外放为官的名额。”

许聿怀和孟昭都眼神一亮。

“不过——”瑞王顿了顿,抬头看向他二人:“今后要走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