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狐天八月



第一章 正妻

常润之刚醒来时,远处金乌西垂,屋外落着小雪。

屋里的丫鬟正轻手轻脚摆着饭,一旁大丫鬟姚黄听到动静,搓着手掀开床帏,见得常润之坐了起来,忙轻声道:“姑娘醒了?奴婢正说叫姑娘起身呢,该用饭了。”

姚黄扶着云里雾里的常润之下了床榻,给她披上外氅。

今年冬天格外冷,听说燕北之地已经冻死了数十人了。

刚从温暖被窝出来,常润之冻得一个哆嗦。

姚黄心疼道:“姑娘身体不好,今年冬已经病好几回了。恕奴婢多嘴,姑娘以后别为这些事生气了,气坏了自己身子,不值当。”

常润之脑袋正疼,感觉有一波波记忆正撞入她脑海里,听了姚黄这话,顿时觉得胸腔里涌入了一股悲愤,一个人的名字重重落入她心里。

方朔彰。

另一大丫鬟魏紫正从屋外进来,听得常润之起身,性情比姚黄急躁的魏紫顿时嚷道:“姑娘可算醒了,眉姨娘那边说人不舒服,姑爷今儿去眉姨娘屋里了。咱们姑娘也病着呢,今儿还是初一,姑爷本就该来姑娘这边的。姑娘要不要叫人请姑爷回来?”

“请什么,爷们儿晚上要歇哪儿,是爷们儿的事。”

常润之几乎是反射性地将这话说了出来,顿时感到一阵怪异。

她这是怎么了?

这是哪儿?怎么瞧着四周像是古代的环境?

这些人是什么人?古人?

为什么她既觉得陌生,又觉得熟悉?

还不等她明白过来,脑子里一阵剧痛,常润之又晕了过去。

周围顿时一片惊呼。

昏睡中的常润之总算是理清楚了自己现在的“身份”。

她是安远侯府的庶出三姑娘,嫁于户部给事中方朔彰。

方朔彰虽出自寒门,却相貌堂堂,才识过人。元武十六年科考,方朔彰进士及第,常润之的父亲安远侯榜下捉婿,嫡母小韩氏请了媒人,向方朔彰之母沈氏提亲。

沈氏欣然应允,两家交换婚书。

那一年常润之十五岁,风风光光嫁进了方家。

天真无邪的少女以为嫁得了如意郎君,却不知方朔彰本有个青梅竹马苏芫眉。

常润之性情乖巧腼腆,起初也的确和方朔彰琴瑟和谐了一段时间。

可随着苏芫眉来京,她想象期盼中的美好生活,顿时到头了。

沈氏以她过门半年还未有孕为由,张罗着为方朔彰纳了妾。

方朔彰到职后,上司也送了两个美人儿。方朔彰为以表重视,也给了妾的身份。

常润之本就不是爱招惹事的性子,回娘家时与生母嫡母提到方家后院之事时,并未多说。

可就是她这样,沈氏便更觉好拿捏她。再加上方朔彰在户部得上司赏识,越发如鱼得水,眼瞧着高升有望,沈氏在方家便越发不把她当一回事。

而方朔彰,或许是因为鲤鱼跃龙门,思想上也有了些变化。

起初对常润之倒还不错,渐渐的受了沈氏和苏芫眉的言语影响,也有些冷落了这个“没甚趣味”的原配嫡妻。

常润之心里压的事越来越多,生生把自己气病了,三不五时的就请郎中大夫开方子抓药,她的屋子里常常萦绕着药味儿。

方朔彰更加不怎么来她房里了。

今年夏,常润之在太阳下多呆了会儿,便有些中暑。沈氏见了,嗤笑她说:“看你这身条,简直就是个病秧子,还指望着你给彰儿开枝散叶呢?我看是没指望。还是等眉儿以后生了儿子,把名儿记在你名下。”

就因为这句话,常润之心里气得晕倒了。

她本就是庶女,家中还有一个嫡姐一个庶姐,两个姐姐都是相貌人才顶顶好的姑娘,她自知比不过,从小便自卑。

本以为嫁了人了,以后生有自己的儿女,都是嫡出的,也算是一个欣慰,可沈氏这话似乎是笃定了她生不了似的。

常润之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所以她病得越发重了。

从那件事过去直到现在,近半年时间,方朔彰都只是在每月初一、十五象征性地来她这儿,就跟他去户部点卯一样,图个交代。

常润之心思越来越重,活活把自己逼死了。

“这姑娘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接受了这些记忆后,新生的常润之在心里不由感叹。

她坐了起来,一时只觉得饥肠辘辘。正要叫人,姚黄却已经掀开床帏,脸色不大好看。

她一边招呼着魏紫去端温着的茶,一边轻声道:“姑娘可算醒了,刚请了大夫瞧过了,说姑娘这是忧思难解,脾胃虚弱。大夫开了药方,让奴婢劝解姑娘。还望姑娘放宽心思才是。”

魏紫递过密瓷茶盏,欲言又止地看着常润之。

常润之抿了口润润唇,直觉在她昏过去这段时间,又有事情发生了。

“说吧,什么事。”

常润之看向两个丫鬟。

姚黄和魏紫都是她出嫁时,嫡母给的陪嫁,都是安远侯府上家生子。姚黄心细,助她打理嫁妆;魏紫略知医理,性格有些泼辣,嫡母知道她性格有些懦弱,所以让魏紫随她入方家,以防她被欺负。

姚黄从不多嘴,魏紫却是个藏不住话的,听得常润之发问,顿时就气鼓鼓道:“燕归院那边传来消息,说是眉姨娘诊出了喜脉。”

常润之微挑了挑眉。

方朔彰如今不过二十有二,两年前娶妻,隔半年纳妾苏氏苏芫眉,又在半年之内接纳了上司所赏的两个姨娘,后院一共有一妻三妾。

要说子嗣,也合该有了。

苏芫眉最得宠,她头一个怀上倒也理所当然。

“哦。”常润之点点头:“老太太估计要高兴坏了。”

魏紫不由道:“不过是个庶……”又顿时想到常润之也是庶出,便识趣地闭了嘴。

常润之扶了姚黄的手,笑了笑道:“你们不是劝我放宽心吗?这事儿我知道了。先用饭吧,正好饿了。”

姚黄魏紫对视一眼,眼里都有些欣喜,顿时招呼了小丫鬟去厨房要晚膳。

等了比寻常时候更久些的时间,厨房下的人才匆忙地上了晚膳。

“怎么等了那么久?”魏紫不满地问小丫鬟。

小丫鬟垂头丧气地道:“厨房的妈妈说,眉姨娘诊出有孕,一会儿想吃这个一会儿想吃那个,厨房里的人都忙着做眉姨娘的吃食……”

魏紫气得差点砸了手里给常润之布菜的筷子。

常润之轻叹一声:“行了,别吓着这小丫头。”

“姑娘……”姚黄心忧地望着她。

“我明儿回侯府,待会儿你派人去前面说一声。”常润之一边用饭,一边说道,算是给了两个丫鬟一个回应。

魏紫顿时惊喜道:“姑娘总算想明白,要去向太太告状了?”

“告状?我何必找这样的罪受,吃力不讨好。”常润之笑笑,道:“回去和太太商量,和方家和离。”

姚黄魏紫愣了一下,有些纠结地对望了一眼。

第二章 孝子

大魏开国百年,传到现在的元武帝,正好是第五代。

开国的那些老贵族们经过百年的对峙、互助,用联姻这种方式,形成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大网,在朝堂上几乎能掣肘皇帝。

元武帝虽然心性仁厚,却仍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所以他几次三番开恩科,选取民间寒门子弟,委以重用。

这也是方朔彰为什么才得中进士,还没有历练一二,便能在户部任要职的原因。

当然,他的岳丈安远侯在其中出的力气,已被他忽略不计。

这些靠着皇恩,官袍加身的新官“新贵”,都是天子门生。

元武帝希望在朝廷上,这些自己提拔的人,能够在某些政见上,帮助他对抗世族大家出身的官员们。

抛开世族与寒族,世族与皇家之间的争斗不说,大魏如今的气象却是蒸蒸日上,繁荣无比的。加上西域各族纷纷来朝,整个大魏民风开放,对女子的束缚并不重,甚至女子也能在宫中任职。

所以在常润之提到“和离”时,两人并没有太惊讶,只是愣了愣。

毕竟依着常润之的性子,能提出“和离”两个字,还是让她们有些意外。

用过晚膳,常润之打算休息了。

今日接收到的信息太多,她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刚洗漱好,散了头发躺下,便听到屋外一阵嘈杂。

常润之皱了眉头,撩起床帐,正要开口,却见姚黄急匆匆行来:“姑娘,姑爷来了。”

常润之顿时诧异。

苏芫眉有了身孕,方朔彰怎么可能还过来?

难道他还记得今儿是初一?

心中虽有疑惑,反应上却不慢。常润之快速起身披了衣裳拢住自己,趿了鞋到门口迎人。

她微微低着头,耳朵里清楚地听到了男人走路强有力的声音。

随着脚步声越近,首先入目的是一双男子皂靴,靴底沾着些许雪泥,靴跟往上是月白色的长袍下摆。

男子停在了她面前,一股室外的冷香气扑鼻而来。

大魏男子喜熏香,以“香品”品级高低来显露身份。方朔彰在科举前并不熏香,入职之后却渐渐学会了这些“上等礼仪”。

常润之微微翕鼻闭气,往后略退了一步行礼:“老爷。”

“起来吧。”方朔彰回了一句,径自走了进去。

男子的声音很是醇厚好听,但其中漫不经心的态度却让人不大好受。

常润之随在他后面,看他坐定,接过魏紫递来的茶盏。

“眉儿有孕的事,你听说了吧?”

方朔彰端茶饮了一口便放下,口气很是理所应当:“你是主母,府中中馈等事本该是你职责所在,只是母亲仍在,孝道在前,不好越过她去。如今眉儿有了身子,母亲更是上心,毕竟是我方家头一个子嗣。往后眉儿的衣食……”

方朔彰侃侃而谈,常润之的思绪却飘远了。

她站着,微微低头就能看见方朔彰的模样。

大魏人眼中的美男子,主“阴柔”这种类型。方朔彰可谓是其中翘楚。

可能用“眉目如画”这样的词来形容男人,让人觉得这男人多半娘炮,但不可否认的是,方朔彰长得真的有些雌雄难辨。

若不是突出的喉结和鹤立鸡群的身高,恐怕真的会被人认作是女人。

这是个美人儿啊……

虽然从记忆中知道方朔彰的模样,但亲眼所见,还是让常润之有些感叹。

原主这姑娘得了这么个比她还美的夫婿,岂不更加自卑?

怪不得夫婿纳妾,她连个屁都不敢放。

甩了甩头,正好听到方朔彰最后一句:“……不管男女,就记在你的名下吧。”

常润之顿时皱起眉头。

室内突然一阵沉默。

方朔彰说完话,本以为自己这妻子会一如往常地应一声“好”,可等了片刻,她却仍旧不说话。

方朔彰不悦地抬头,见她一副傻呆呆模样,更加不喜。

“做什么愣着?”

常润之也不应,只自顾自道:“老爷既来了,也省得我让人再多跑一趟。我这些日子病着,也好久没回侯府了。明日得了空,我回去一趟。”

方朔彰顿时拧眉。

他印象里,妻子可从来不会这样顾左右而言他,却不答他的话。

她要回侯府是何意?知道眉儿有孕,想要问侯府夫人讨主意?

方朔彰脑子里拐了个弯,顿时就道:“既不年也不节的,回侯府作甚?”

常润之平淡地回他说:“老爷孝顺,我也该效仿才对。我虽已出嫁,但总归出自侯府,做人不可忘本。我昨夜梦见母亲忧心哭泣,所以决定回去探望一二。”

这话一说,方朔彰也不好反驳了。

毕竟他一向自诩“大孝子”,举朝无人不知。

那是他得中进士后,参加琼林宴,因心中着实高兴,只觉一身抱负终有施展之地,于是多喝了几杯,不胜酒力。

他没想到元武帝会注意到他,召他御前回话。

当元武帝问及他家中境况时,方朔彰回了,借着酒力多嘴说了一句:“学生由寡母养大,此生除效忠圣上,最大心愿便是赡养寡母,为她老人家求个诰命。”

元武帝夸他“仁心孝顺”,让他在百官之前大大露了脸。

毕竟长得好、又得圣上青眼,这样的年轻人,显然前途无量。

当时皇亲国戚也有人在场,难保这不是安远侯榜下捉婿的原因。

方朔彰张了几次嘴,到底是觉得常润之这话说得在理,找不到旁的话来反驳,只好冷哼了声,道:“往常倒不见你多孝顺。”

常润之在侯府里向来自卑,若是嫁得顺心顺意,回侯府倒也无事。可她如今这境地,自是觉得没脸,哪儿还愿意回去?怪不得往常不见她“孝顺”了。

常润之也不恼,蹲身福了福:“多谢老爷。”

方朔彰只觉得被她堵得话都说不出来。

眉儿有身孕,他将做父亲,今日他本十分高兴。虽然知道这对正妻来说算不上什么好事,可想着常氏向来温顺不争的,他也没什么心思劝解。

没想到常氏今日却这般反常。

难道是心中对眉儿有孕不满?

方朔彰顿时一凛。

在燕归院时,眉儿就担忧她此番有孕,会令常氏忌惮,言语间多有惴惴。母亲也言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