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中国人-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钻心痛切地、同时也极精彩地勾划着: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暖味、肮脏,许多人际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黯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绝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时,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予理会,掉过头去,但腐浊之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我相信,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悲怆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辞汇:“小人……”    
    “小人”,在余秋雨先生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揭示。


第一章第5节 中国人劣根性悲剧

    中国人劣根性悲剧:刚愎自用与霸气    
    中国人许多劣根性行为只是一般性的,既为英雄豪杰所热衷,也为凡夫俗子所固有。    
    在劣根性中,像所谓霸气、嫉妒、吝啬、穷凶恶极、仗势欺人、为富不仁、文人相轻、刚愎自用……等等,都似乎可以列入劣根性行为的黑名单。    
    对于刚愎自用与充满霸气者,不妨莫过于为世人所熟悉的西楚霸王项羽。    
    这是个既令人恨也英雄爱也英雄的楚霸王,是一个出了名的刚愎自用者。项羽,作为新兴贵族阶层的英雄,并不是他创造了时代,而是时代创造了他这个英雄。可惜,这个英雄辜负了他的阶层,这看似正常的,实则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因为他的对手刘邦,也同样是与其共一阶层的英雄人物。可是人家胜利者刘邦却是个大混混(据说他有钱无钱,都要跑到老板娘酒店里喝酒。他的原配夫人吕雉,正是他晃到她家里去时让吕老太爷相中的,刘邦当时身无分文,却以空手道去赢得一杯美酒加美人。),而项羽并非混混,他虽然读书如畏虎,但他却跟着叔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地玩枪弄棒,可以说是比较规范的将军子弟。可惜由于他刚愎自用,屡次不听谋士范增的忠言劝告,终于失败自刎于乌江。    
    就纵观历史人物而言,刚愎自用尤烈者的确无出项王之右。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也正因为马谡刚愎自用而导致街亭失守。但项羽身为西楚霸王,却有谁敢谏?敢杀?苏东坡离英雄时代相距千余年,但他一想到项羽的为人,心中要有多不快就有多不快。试看《范增论》文一节: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其实,苏学士也太替古人打不平了。但他似乎忘记范增老矣,已有尚能饭否之虞了。因此我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是跟着刚愎自用者去谋生存、求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彼此大家都会倒大霉。有知识的英雄如此,无知识英雄也如此。若是哪个女子爱上这种刚愎自用者,保险又是一出新《霸王别姬》。当年的虞姬,是否军妓,无史可考。但若是项夫人,应当留在都城彭城(今城州)才是。可是就连最认真的史学家司马迁都显得极矛盾,又说是“侍姬”,又说是“虞美人”。但不管如何,这么一对绝代双娇,毕竟死在战场上,这就难怪会有许多骚人墨客去咏叹英雄加美人了。确实,虞姬是值得同情,值得惋惜的,我甚至怀疑所谓“舍命陪君子”的这个超越时空的典故是否就典自于此?唐后主李煜是风流种子,在他被软禁在赵宋王朝时,曾用了虞美人作词牌。但内容是否与虞美人有无关联,我就很难揣摩了。或许是为他的大周小周姐妹写的,然而宋太宗则认定是思念故国的,因而用牵机药将他毒死。不错,《虞美人》词中是有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但宋太宗也太没度量了,可是此前,宋太宗还是允许他通信自由的,比如:唐后主曾给旧官人写信讲他“此间日夕以泪洗面”,可惜这因荒淫而亡国而落泪的李煜,在其死后竟无人吟咏他,不过他所写的《虞美人》却让今人谱成了歌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真是一首绝妙的风流歌,可惜李煜之后无唐后主。但他这种风流的劣根性,实在是死有余辜的。    
    项羽到底英雄气概十足,他虽然也有着刚愎自用的劣根性行为,但他的泪毕竟还是英雄泪。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来到乌江边上徘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想起当年项羽不肯过江,而康王竟把杭州作汴州时,不觉芳心大恸,她不无感慨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应该说,项羽这个人是很有志气的。在他小时候,就十分狂野,当他发现华盖下的秦始皇是那样威威风风时,竟然脱口大叫:“彼可取而代之!”当然,他这种狂野,也算得上是狂出了真性情的。但狂,并不是坏事。与项羽自己同时代的敌手刘邦也狂,他看见秦皇帝后也发出极端羡慕的狂:“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可惜,同样是狂,其取向结局就偏不一样。    
    狂者要有忍性、谦性、德性、仁性、理性和良知性,无此六者,就泡汤了。虽然,有此六者还得像孔明在与刘备《隆中对》中指出的:要有得天时、占地利、取人和这三方面,否则,你再怎么狂得傲慢,狂得谦逊,狂得慷慨,狂得从容不迫,终是无望的狂。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县)人,他发狂,狂得却是时候。他“先与其叔项梁共同起兵,项梁死后,他担任讨秦总统帅,秦亡后,自称为‘西楚霸王’,执诸侯之牛耳,时当二十七岁。继而又与刘邦展开争夺天下的大战。由于他军事上享有优势,因而曾多次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最后终于未能斗过足智多谋的刘邦而自刎身死,时年三十一岁。”    
    自春秋五霸生发以来,谁都想当霸王,以期赢得身前身后名。反正皇帝当不上,过过不可一世的霸王瘾,也是值得的。似这种过霸王瘾的劣根性行为已经二千余年了,到今天竟然还延续在一些企业主的身上。如大邱庄的禹作敏,俨然以霸王自居,又如新落马的南德公司老板牟其中,也以领袖自诩,这些人“马失前蹄”不就是受到刚愎自用的捉弄么?看来,人的刚愎自用太过,其霸气就足,霸气一足,断非天亡其,而是自亡也!    
    一个小小企业的业主、老板,就自认为成就了霸王业了,成就了物质领袖了,岂不好笑?试看象棋盘那句“楚河汉界”,分明是把大好河山平分秋色了,那项羽才称作是“西楚霸王”的,拥有河山半壁的统帅,自己不称人家都会拥称你,像这样的霸王伟业才是当之无愧!谁似今日一些小业主、大公司的老板,也竟大言不惭地自称霸王、领袖,这就足见大凡有此霸王气的人,也当打在劣根性行为范畴里头去。儒商如何,奸商如何,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俗话讲的:“富不癫狂,穷不倒志。”    
    孟子讲: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对于刚愎自用、霸王气十足的人来讲,是很难做到“独善”与“兼济”的。或许也会捐款给“希望工程”,但是一则出于沽名钓誉,另则或受政府的托咐而已。所以在中国很难出现个人的慈善机构,这也是造成中国的科学人生观、老是在亦步亦趋的原因。同时,造成了穷人与富人之间心性上的磨擦,这也是劣根性行为的因袭、堆积及至积重难返的一种羁绊。    
    西楚霸王是个既有傲气,又有傲骨的人,他死于刚愎自用兼霸气十足这两方面的劣根性行为上,是诚为可惜,也诚不足惜的。后人既想做万贯家财的陶朱公,又想着要做霸王、领袖的“伟业”,有此劣根性,想必当会一个个中箭落马,成为古今奇观的劣根性悲剧。


第一章第6节 中国人的偷窥

    中国人的偷窥:逼近寻常百姓家    
    不少人都有着窥视别人秘密的欲望。可是每个人又都既想保护自己的隐私,又都不自觉地想要偷窥别人。    
    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意识。    
    中国人的偷窥因了监控产品的不断涌现,已无孔不入。有位商人说,在他的店里,平均每月可以卖出五六十个微型摄镜头。按照规定,凡监听、监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都要经过公安部门的批准。因为在国内外,像这类产品都属于“特定机构”的东西,但现今却大大咧咧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有些人担心,各种偷窥产品“走俏”,有可能会让人滥用。比如让一些有不良用心的人放在宾馆的洗手间、商场的更衣室、街头的公厕或自己的房间等。    
    在现实的生活中,谁愿意接受隐私被侵犯?然而,时下却是偷窥你没商量的余地。    
    一位白领小姐向记者谈了她的感受:“我们办公楼的每一条过道上,都安装有监控摄像的镜头,大家进进出出都感觉好像被一双眼睛盯着,连洗手间的天花板上也有一些小小的圆镜头。不管有没有被监视或录像,大家都觉得很恐怖,也很没有安全感。”    
    另一位文秘小姐说:“有时,离开这个地方的大门,冷不防就有人拿着望远镜站在高楼大厦的阳台上对着你偷看,竟有一种被人当成小偷的感觉。”    
    有位少妇说她在住宅区的房里,发现对面的房间总像是有人在对自己鬼鬼祟祟,让人坐卧不宁。她试图想找到被监控的源头,但对方拒绝进房。心理咨询师问她,你怎么会怀疑对方在偷窥你呢?那少妇说了一段她的见闻。    
    原来,有一天,她到市场上去购物,无意中听见一位年轻人说:“喂,有监控器卖吗?”店主说:“有,你买来做什么用?”那个人只是诡秘地一笑,接着问:“我如安装它,会不会被人发现?”又问:“在二三百米的范围内,能不能拍得到?看不看得清楚?”那店老板就说:“这个么,这你不用担心啦!不过最好是买针孔这种,摄像孔很细,你可以把它装在天花板里,通过天花板的小洞来监控,简直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啦!”这位店老板说完便当场演示起来。他先将摄像头的一根电源线接上交流电,另一根线插入电视机的视频接口,然后把摄像头对准对面的小店铺,顿时,便有两位正在交头接耳的女性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连她们脸上的变化神情都尽在眼前。最后老板还会对买者说:“我们还可以上门免费安装,但具体怎么安装,那要根据你家的房间环境、屋内摆设来决定。反正我们会帮你装得巧巧妙妙的啦!”    
    的确,偷窥已使人防不胜防。据说,但凡前去购买“偷窥器”的人,大半是些男性中青年人,甚至有的是大、中学生。    
    有记者问心理学专家:“请问这些偷窥者难道是有病吗?”    
    心理专家说:“一半是猎奇,一半是病态。大家都知道,谁不愿意窥探别人的秘密?不少人都有窥视的欲望。有的人既想保护自己的隐私,又不自觉地想要偷窥别人。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实在是讽刺得不能再讽刺的事儿。但从心理角度上来说,窥探与被窥探,其实就是来自对真实的探询,同样是出于一种了解他人的渴望。但偷窥,应当有个适当的尺度,以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为标准。对于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他不会超过这个标准。从心理学的层面上讲,可称之为‘好奇心过盛’,不仅仅是涉足到道德层面的问题。进一步讲,如果偷窥者试图偷看人家的洗澡或什么做爱方面,那就是‘好奇心变态’,这已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异常。”    
    一位高级心理大师指出:偷窥狂属于性变态的一种,这种人格是扭曲的,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更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变态会使变态者的生活能力以及学习、工作能力下降,并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