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人的心灵城堡-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良,本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但“善良”到屡屡受骗,则是一种愚昧。    
    愚昧如果没有文化,像《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一类的故事,倒叫人能够解读,而发生在所谓“高文化”背景下,就更发人深省了。    
    死地后生    
    强者的哲学是奋争的哲学,先进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    
    应该在中学和大学里增设一门课程,一门我们爷爷奶奶没学过的课程——冒险与应变的行为学科。    
    当我们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我们教育的时候,不难发现,美国高中及大学所学的课程没有我们多,也没有我们深,学科的分支也没有我们细。但是,在1998年的诺贝尔奖中,有四位是美国学者。    
    教育成功与否,靠社会实践的检验。    
    我们常以一种不解的眼光去看待美国青年贪玩好耍。他们喜欢漂流亚马逊河,喜欢只身徒步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喜欢围着曼哈顿游上一圈(全长82公里,要耗去八九小时),喜欢汽车方程式的大赛,喜欢斗牛及杂技表演等等。他们不仅是观众,还是参与的演员。    
    不难发现,这些“玩意儿”中蕴含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东西好像融入了美利坚这个建国仅200多年的移民国家:冒险精神造就对极限的挑战。    
    或许,这些美国移民的祖先就有一种“冒险”的基因,不然,为什么会跑到蛮荒的北美去呢?这个“淘金”国家一开始就没有“随遇而安”的思维,也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不冒险不竞争就无法生存的“生命法则”,早已注入每个人的血液。    
    好在我们的决策者已经看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不然,为什么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呢?    
    一个人徒步环游世界,一个人单机飞越大洋,一个人只身闯入西双版纳的密林,一个人独自登上8800米的高峰,这些事件的本身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培养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新精神。    
    历史每一次进步,就在“超越常规”的活动之中。    
    诸如,攀岩运动。    
    这种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最佳的勇敢训练。    
    攀岩没有固定的路线,也没有固定支点。人悬空时,尤其是在离地15公尺之后,人的身心就处于“临危”状态。攀岩者如要绝路逢生,只有向上攀登。人在“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支撑下,会表现出一种超越常规的勇敢和机智。    
    一个弱女子,面对暴徒抢劫,可以挪动于她体重三四倍的保险柜,甚至可以从二楼跳窗报警。    
    “潜能”在“临危状态”下被“激活”。“临危”训练,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训练,即兵书说的“哀兵必胜”。不从事“潜能”的激发和唤起的训练,就会使“机体能量”自然萎缩。如同遇到狮群的斑马,在惊恐失措的瞬间,竟忘记自己还会奔跑,终成猎食者的佳肴。如果斑马没有忘记求生的法宝——奔跑,一种急转弯式的奔跑,那么两个回合之后,斑马将是胜利者。    
    喜欢攀岩运动的人,是勇于进取的人。热爱攀岩运动的民族,是敢于接受挑战的民族。    
    知识的汲取固然重要,但应变能力培养更为重要。“临危不惧”固然重要,但“临危取胜”更为可取。


第一篇、思考“红楼”外的爱情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梁启超    
    古往今来,许多骚人墨客,把“才子佳人”的爱情写得“神魂颠倒”和“死去活来”。爱情,是女性最喜欢听到的故事。    
    人们说,“女人没有爱不能活”,爱是女人的职业。    
    女儿情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有“鸳鸯蝴蝶派”。他们讲述豪门与豪门间、豪门与平民间,一些男女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    
    一个永远走不出泥潭的故事。    
    痛苦也要走,幸福也要走,年轻时要走,黄昏时也要走,不老不青也要走。    
    那《梁祝》、《西厢》,成了千古的绝唱:才子配佳人、英雄配美女的古老故事,成了文学的永恒主题。    
    一段时间以来,琼瑶小说成了中学生青睐的读物。琼瑶小说的模式就像古代书生落难、后花园定情、金榜题名和衣锦还乡的故事一样。人们在这个模式中,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重复着表哥、表妹的爱情传说。    
    我想说,女性把自己奉献给爱情越多,留给自己就越少。爱情,应该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决不是生命的全部。    
    一个发生在黑龙江的故事:一个天资聪明的少女,嫁给一个她并不太爱的男人。厮守了二十五年。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工作,把她的心,把她的血,把她的全部情感,像海洋,像喷泉,全部奉献给了“爱的小巢”。    
    二十五过去了,丈夫另有新欢离她而去,孩子长大又各有各的小窝。最后,她年仅四十五岁,头发全白,牙齿全落,身体佝偻,依门而望……盼望那回心转意的丈夫,盼望那携幼归家的孩子……    
    一月、两月,一年、两年,苦苦地等待,惶惶地企盼……    
    门前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在她的眼里变得十分的漫长。她的梦最后破灭了:丈夫没有回心,孩子没有回家。她最后无声无息地倒在那已经残破不堪的门槛上。    
    时至今日,这个现代“祥林嫂”使我彻夜难眠。    
    女性总是无私地奉献着她们的生命:年幼无知的时候,她们爱自己的父母;热恋中,爱自己未来的丈夫;为人母之后,爱自己的孩子;接近黄昏时,爱自己的孙辈。一生都在付出,她们得到的却很少。    
    我想给女性一个忠告:在你爱别人的时候,也应该爱自己——年轻时,你应该爱自己充满朝气;中年时,你应该爱自己拥有能力;老年时,你应该爱自己丰富阅历。    
    不管你辉煌或者是平凡,你富有或者是贫困,在爱别人的时候,不要消失自己。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你有平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权利。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珍惜自己。珍惜你给别人的爱,珍惜你对自己的爱。    
    属于别人和属于自己的,你都应该同时拥有。    
    追逐黎明    
    女性在“古老故事”中付出的代价,是一件昂贵的奢侈品。    
    女性把“爱”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爱”既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负担”。为什么说,女性是伟大的,因为女性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而由男人“评定等级”的法则,加剧了这一奉献的“雪球趋势”。社会的奖赏,体现了社会的认同价值,也体现了一种如康德所说的“社会道德的赞许”。    
    当我看了许多女性不幸遭遇的故事之后,我想,社会的“赞赏”是否可以停下,让人认真思考:中国人有80%在农村,而农村最贫困的是妇女。我们凭什么只叫女性付出,而忽略女性“活着的权利”?为什么我们特别忽视家庭中暴力行为?那些“抽烟、喝酒、打老婆”的男人,是谁赋予他们权利?家庭中的“性暴力”,为什么在“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轻描淡写中,变成了轻松的话题?    
    为丈夫“付出”,为儿孙们“付出”的女性们,当她们走完匆匆的人生之后,除了赤贫的身躯,确实已经一无所有了。    
    为什么人们渴望光明,而常常生活在黑暗中?光明对于生活在光明里的人,没有诱惑力,而对那些失去光明的人,则是灯塔。    
    “上帝”应给女性以精神。    
    精神的富有比物质的富有更为重要。什么是最悲惨的生活?那就是被剥夺了精神生活的生活。皈依宗教的妇女,尽管在黄油青灯之下,在晨钟幕鼓之中,她们心中仍有“光明”,因为她们坚信上帝会“普度众生”。    
    “上帝”应该给赤贫女性以金钱。    
    经济实力是她们走向人格独立的桥梁,也是她们获得平等地位的砝码。    
    “上帝”应该给女性以事业。    
    事业是她们心中的灯塔。即使男人出走、儿女离家之后,她们也不会一贫如洗!    
    “上帝”应该给女性以“力量”。    
    尽管她们劳累奔波、日夜兼程,但她们心中有光明:金钱色彩中有她们汗水的光泽。为什么知识女性能处变不惊?尽管“丢夫失子”,但她们心中仍有“光明”。光明就在她们的画布上,在跳跃的音符中,在粉笔的尘埃里……她们总是以自己的声音在给明天说话。    
    女性应该有自己的情感判断。    
    这种对世界的情感判断,绝不能重复那“古老的故事”,绝不能把“爱巢”看成生活的全部。    
    女性应该把“古老的故事”变成“现代的故事”。    
    让“爱”从男女间、“巢窝”中走出来,从重复的“怪圈”中走出来,从奶奶的摇篮曲里走出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占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即使遇上再多的不幸,也不至于造成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茫然……。    
    圣经《旧约》中有几句话:    
    守夜人,夜里如何?    
    守夜人说:    
    早晨将到,黑夜也来了。    
    你们若要问,就问吧,    
    可以回头再来。    
    如果以一种坦荡的心态去看待生活,把“古老的故事”看成一个生命过程。“付出”是义务,那么,“收获”只等有心人。


第一篇、思考女人在热恋中消失

    爱情会使一个不信神的民族崇拜上帝。    
    ——伏尔泰    
    马克思说,“奉献给上帝越多,留给自己越少。”那么,我们可以说,“奉献给男人越多,留给自己越少”。    
    女人的热恋期,是情感最高涨的时期,也是智力最低下的时期。她们总以一种“自我消失”的方式,作为与男人“沟通”的前提。    
    九年前,韦唯有着一种少女式的纯真情感,有着东方人对情爱的专一,有着对婚恋的执著追求。当她“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韦唯终于热恋了。自然,这“热恋”一直延续到新婚之后。    
    她一直按照东方人伴侍夫君的方式去对待她的西方男人。    
    但是,她最后失望了。    
    正如她在《和从前不一样》中说:“我猛然意识到,我从未曾在乎过自己……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关注他人,为他人做了很多我可能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在过去九年的婚姻中,那个自由独立的女人却渐渐地消失了……    
    为什么在两条铁轨间,一定要有空隙?为什么桥拱与桥拱间,总有一个热胀冷缩的空间?    
    这是距离,距离造就了美感。美感,才会长久;性感,炽热后就会冷却。    
    寻找强大    
    女性在热恋中“自我消失”。崇拜,没有自我;崇拜,导致“心理依附”。    
    人们说,“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种“男耕女织”的“农家乐”式夫妇关系,实际上,仅仅是自然经济里婚姻的“乌托邦”。    
    女性的崇拜,是寻找安慰。    
    歌星谭咏麟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年已四十而婚姻不幸的女人,每当痛苦时,都要把谭咏麟的歌听了一遍又一遍。就像崇拜女人的男性,常把李娜的唱片听了一遍又一遍一样。    
    安慰是心灵的支撑。被崇拜者是偶像,是支柱,是“精神家园”。    
    女性寻求心理“安慰”而产生的崇拜,就是对强大精神力量的崇拜。诸如对神灵的崇拜,对图腾的崇拜等等。崇拜不一定是“客体”的伟岸,而在于精神的永恒。    
    女性在热恋中寻找强大。    
    女性自身的脆弱和身体的纤柔,在潜意识中,她们总在寻找一种强大,寻找一种支撑,寻找一片安全,寻找一丝宁静。    
    日本人崇拜相扑,法国人崇拜阿兰·德隆,希腊人崇拜斯巴达克斯。男人的形象,就是“力”的象征。    
    美国人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说:“艺术是一种表现结构。这种结构表现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中相通的意义。”也就是说,物理学上的庞大体积,表现了一种精神上的强大。所以女性喜欢伟岸身躯的男人,喜欢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度。    
    从牛顿的“力”到工作中的“力度”,物理学和社会学都在叙述“力”的含义。因为,男性伟岸的身躯及凹凸不平的肌肉,表现了“力”的存在。    
    甚至,我们在书法、舞蹈及穿戴中也能找到“强大”或者“弱小”。    
    在动物世界里,雌性动物喜欢强壮的雄性。在交配前,它们静观雄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