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自清评论集及序跋-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用文物建筑,以维护古迹”。至于毛笔,多少年前教育部就规定学生作国
文以及用国文回答考试题目,都得用毛笔。但是事实上学生用毛笔的时候很
少,尤其是在大都市里。这个问题现在似乎还是悬案。在笔者看来,文物、
旧书、毛笔,正是一套,都是些遗产、历史、旧文化。主张保存这些东西的
人,不免都带些“思古之幽情”,一方面更不免多多少少有些“保存国粹”
的意思。“保存国粹”现在好像已成了一句坏话,等于“抱残守阙”,“食
古不化”,“迷恋骸骨”,“让死的拉住活的”。笔者也知道今天主张保存
这些旧东西的人大多数是些五四时代的人物,不至于再有这种顽固的思想,
并且笔者自己也多多少少分有他们的情感,自问也还不至于顽固到那地步。
不过细心分析这种主张的理由,除了“思古之幽情”以外,似乎还只能说是
“保存国粹”;因为这些东西是我们先民的优良的成绩,所以才值得保存,
也才会引起我们的思念。我们跟老辈不同的,应该是保存只是保存而止,让
这些东西像化石一样,不再妄想它们复活起来。应该过去的总是要过去的,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关于拨用巨款修理和油漆北平的古建筑,有一家报纸上曾经有过微词,
好像说在这个战乱和饥饿的时代,不该忙着办这些事来粉饰太平。本来呢,
若是真太平的话,这一番修饰也许还可以招揽些外国游客,得些外汇来使用。
现在这年头,那辉煌的景象却只是战乱和饥饿的现实的一个强烈的对比,强
烈的讽刺,的确叫人有些触目惊心。这自然是功利的看法,可是这年头无衣
无食的人太多了,功利的看法也是自然的。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公家用钱,
并没有什么通盘的计划,这笔钱不用在这儿,大概也不会用在那些无衣无食
的人的身上,并且也许还会用在一些不相干的事上去。那么,用来保存古物
就也还不算坏。若是真能通盘计划,分别轻重,这种事大概是该缓办的。笔
者虽然也赞成保存古物,却并无抢救的意思。照道理衣食足再来保存古物不
算晚;万一晚了也只好遗憾,衣食总是根本。笔者不同意过分的强调保存古
物,过分的强调北平这个文化城,但是“加强管理使用文物建筑,以维护古
迹”,并不用多花钱,却是对的。
旧书的危机指的是木版书,特别是大部头的。一年来旧书业大不景气,
有些铺子将大部头的木版书论斤的卖出去造还魂纸。这自然很可惜,并且有
点儿惨。因此有些读书人出来呼吁抢救。现在教育部已经拨了十亿元收买这
种旧书,抢救已经开始,自然很好。但是笔者要指出旧书的危机潜伏已经很
久,并非突如其来。清末就通行石印本的古书,携带便利,价钱公道。这实
在是旧书的危机的开始。但是当时石印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说是错字多,
固然,主要的还在缺少那古色古香。因此大人先生不屑照顾。不过究竟公道,
便利,又不占书架的地位,一般读书人,尤其青年,却是乐意买的。民国以
来又有了影印本,大部头的如《四部丛刊》,底本差不多都是善本,影印不
至于有错字,也不缺少古色古香。这个影响旧书的买卖就更大。后来《四部
丛刊》又有缩印本,古气虽然较少,便利却又加多。还有排印本的古书,如
《四部备要》、《万有文库》等,也是方便公道。又如《国学基本丛书》,
照有些石印本办法,书中点了句,方便更大。抗战前又有所谓“一折八扣书”,
排印的错误并不太多,极便宜,大量流通,青年学生照顾的不少。比照抗战
期中的土纸本,这种一折八扣书现在已经成了好版了。现在的青年学生往往
宁愿要这种排印本,不要木刻本;他们要方便,不在乎那古色古香。买大部
书的人既然可以买影印本或排印本,买单部书的人更多乐意买排印本或石印
本,技术的革新就注定了旧书的没落的运命!将来显微影片本的书发达了,
现在的影印本排印本大概也会没落的罢?
至于毛笔,命运似乎更坏。跟“水笔”相比,它的不便更其显然。用毛
笔就得用砚台和墨,至少得用墨盒或墨船(上海有这东西,形如小船,不知
叫什么名字,用墨膏,装在牙膏似的筒子里,用时挤出),总不如水笔方便,
又不能将笔挂在襟上或插在袋里。更重要的,毛笔写字比水笔慢得多,这是
毛笔的致命伤。说到价钱,毛笔连上附属品,再算上用的时期的短,并不见
得比水笔便宜好多。好的舶来水笔自然很贵,但是好的毛笔也不贱,最近有
人在北平戴月轩就看到定价一千多万元的笔。自然,水笔需要外汇,就是本
国做的,材料也得从外国买来,毛笔却是国产;但是我们得努力让水笔也变
成国产才好。至于过去教育部规定学生用毛笔,似乎只着眼在“保存国粹”
或“本位文化”上;学生可并不理会这一套,用水笔的反而越来越多。现代
生活需要水笔,势有必至,理有固然,“本位文化”的空名字是抵挡不住的。
毛笔应该保存,让少数的书画家去保存就够了,勉强大家都来用,是行不通
的。至于现在学生写的字不好,那是没有认真训练的原故,跟不用毛笔无关。
学生的字,清楚整齐就算好,用水笔和毛笔都一样。
学生不爱讲究写字,也不爱读古文古书——虽然有购买排印本古书的,
可是并不太多。他们的功课多,事情忙,不能够领略书法的艺术,甚至连写
字的作用都忽略了,只图快,写得不清不楚的叫人认不真。古文古书因为文
字难,不好懂,他们也觉着不值得费那么多功夫去读。根本上还是由于他们
已经不重视历史和旧文化。这也是必经的过程,我们无须惊叹。不过我们得
让青年人写字做到清楚整齐的地步,满足写字的基本作用,一方面得努力好
好的编出些言文对照详细注解的古书,让青年人读。历史和旧文化,我们应
该批判的接受,作为创造新文化的素材的一部,一笔抹煞是不对的。其实青
年人也并非真的一笔抹煞古文古书,只看《古文观止》已经有了八种言文对
照本,《唐诗三百首》已经有了三种(虽然只各有一种比较好),就知道这
种书的需要还是很大——而买主大概还是青年人多。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努力
的方向。至于书法的艺术和古文古书的专门研究,留给有兴趣的少数人好了,
这种人大学或独立学院里是应该培养的。
连带着想到了国画和平剧的改良,这两种工作现在都有人在努力。日前
一位青年同事和我谈到这两个问题,他觉得国画和平剧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发
展,成了定型,用不着改良,也无从改良;勉强去改良,恐怕只会出现一些
不今不古不新不旧的东西,结果未必良好。他觉得民间艺术本来幼稚,没有
得着发展,我们倒也许可以促进它们的发展;像国画和平剧已经到了最高峰,
是该下降,该过去的时候了,拉着它们恐怕是终于吃力不讨好的。照笔者的
意见,我们的新文化新艺术的创造,得批判的采取旧文化旧艺术,士大夫的
和民间的都用得着,外国的也用得着,但是得以这个时代和这个国家为主。
改良恐怕不免让旧时代拉着,走不远,也许压根儿走不动也未可知。还是另
起炉灶的好,旧料却可以选择了用。应该过去的总是要过去的。
1948 年。
《熬波图》
近来读了元朝陈椿的《熬波图》。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记着那时松江一
带煎盐的生活。
这本书现在印入罗振玉氏《吉石爇丛书初集》,系珂罗版影印。但《熬
波图诗》却早已载入《两浙盐法志艺文类》①;罗氏《雪堂丛刻》中也有《熬
波图咏》,诗前的“说”,一并录载。罗氏记云:
元陈椿《熬波图》一卷,《四库》著录,乃馆臣就《永乐大典》辑录,中缺五图;其书
盖久佚矣。今年春,有以此图二巨册乞售者,乃定邸②旧藏。图至精细;前冠《提要》,后署“焦
秉贞恭绘”款。《提要》成于乾隆中叶以后,焦秉贞则圣祖时已待诏画院;无出自秉贞之理。
殆嘉庆朝画院诸臣就《大典》本临摹,后人妄增焦款也念此书藏于“中秘”,人间不得而窥,
而宋元间人记述制盐之书,绝无传者;因录其题咏,付之手民——其图精细,不能摹写付印,
为可憾也!宣统甲寅六月。
但两年后这本“精细”的图便印出来了,这使现在读着的我们很高兴的!
《提要》云:
《熬波图》,元陈椿撰。椿,天台人,始末未详。此书乃元统①中椿为下砂场盐司,因前
提干旧图而补成者也。自《各团灶座》至《起运散盐》,为图四十有七。图各有说,后系以诗。
凡晒灰,打卤之方,运薪,试莲②之细,纤悉必具。亦楼é《耕织图》,曾之谨《农器谱》③之
流亚也。
序言地有瞿氏,唐氏,为盐场提干;讳守仁而佚其姓。考云间旧志,瞿氏实下砂望族。? 。
然作是图者,不知为谁。至唐氏,则旧志不载,无可考见矣。诸图绘画颇工,《永乐大典》所
载,已经传摹,尚存矩度。惟原缺五图,世无别本,不可复补。? 。盖原本已佚脱也。
《提要》说陈椿“因前提干旧图而补成”此图,这是据陈自序。事情是这样
的:
浙之西,华亭东,百里,实为下砂;滨大海,枕黄浦,距大塘,襟带吴淞,扬子二江;
直走东南,皆斥卤之地——煮海作盐,其来尚矣。宋建炎①中,始立盐监。地有瞿氏,唐氏之祖,
为监场,为提干者。至元丙子②,又为土著,相副“管勾”官,皆无其任者也。
提干讳守仁,号乐山;弟守义,号鹤山。? 。鹤山尤为温克,端有古人风度,? 。授忠
显校尉,海道运粮千户。深知煮海渊源,风土异同,法度终始;命工绘为长卷,命曰《熬波图》。
将使后人知煎盐之法,工役之劳,而垂于无穷也。惜乎辞世之急!
仆曩吏下砂场盐司,暇日访其子,讳天禧,号敬斋,于众绿园堂(《两浙盐法志》所载
① 本文所引各盐法志,均据清嘉庆朝重修本。
② 定亲王永璜,乾隆长子。
① 元顺帝年号。
② 以石莲试卤咸淡之法;详见书中《淋厌取卤》图说。
③ 《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提要》中无此书;大约已亡佚了。
① 宋高宗年号。
②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无“堂”字)出示其父所图草卷,披览之馀,了然在目,如示诸掌。呜呼,信知仁民之心,如
是其大乎!
? 。
今观斯图,真可谓得其情,备而详矣。然而浙东竹盘③之殊,改法立仓之异,犹未及焉。
敬斋慨然属椿而言曰:“成先君之功者,子也;子其为我全其帙而成其美”云。椿辞不获已,
敬为略者详之,缺者补之。
图几成而敬斋下世。至顺庚午④,始得大备;行锓诸梓,垂于不朽。? 。有意于爱民者,
将有感于斯图,必能出长策以苏民力;于国家之治政,未必无小补云。
细看此篇所叙,图是提干的兄弟命工绘画,与提干是无关的。《提要》
中“因前提干旧图而补成”一语,似有错误。这位原作者鹤山,我们现在还
无法知道他的姓氏,实为遗憾。续作者陈椿,自然更是要紧。鹤山的图,只
是“草卷”,到他手里,才成完书。但我们也不能知道他的全部的历史。《提
要》里说的,全据他的自序,于我们毫无帮助;此外只有元朝陈旅(此人颇
有文名)作的《运司同知睢阳赵公(知章)德政碑记》(《两浙盐法志?艺
文》三)里有“民感之(赵)不忘,? 。属寓士陈椿来征予文纪之”一语。
这时是元顺帝至元中,已在《熬波图》成书后好几年了。赵知章是松江分司;
可知陈椿那时还在松江(华亭)住着呢。
现在我将书中四十七图分为十组;让我们看看“熬波”这一件事里,共
包含几个程序:
一、盖造房舍计《各团①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团内
便仓》四图。
二、裹筑灰淋及池井②计《裹筑灰淋》,《筑垒池井》,《盖池井屋》三
图。
三、引入海水计《开河通海》,《坝堰蓄水》,《就海引潮》,《筑护
海岸》,《车接海潮》,《疏浚潮沟》六图。
四、辟治摊场计《开辟摊场》,《车水耕平》,《敲泥拾草》,《海潮
浸灌》,《削土取平》,《棹水泼水》六图。
五、晒灰淋卤计《担灰摊晒》,《筱灰取匀》,《筛水晒灰》,《扒扫
聚灰》,《担灰入淋》,《淋灰取卤》六图。六、载卤入团计《卤船盐船》,
《打卤入船》,《担载运盐》,《打卤入团》四图。
七、 斫柴运柴计《樵斫柴薪》,《束缚柴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