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图所示,在当前窗口中,“完整的计算机名称”这一项后显示的就是记录在网络身份证上的“电脑名称”。  通常, 我们习惯用自己的名字或者名字的一部分来命名电脑的名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网络世界,你的电脑的名称就是你的名字。和IP地址一样,这个名字在网络世界里也是公开的,谁都可以看到。这样,准确的地理位置和你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名字,一起构成了网民的“网络身份证”。在这样的“网络身份证”体系下,网络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匿名的,恰恰相反,每个人都是透明的,任何一个网民上网时,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姓名都是向网络上的所有人公开的。   实际上,人们早就知道网络身份证的重要性,也早就把IP地址作为网站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广泛采用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很多聊天网站都显示了发言人的部分IP地址,这样做是有其深远意义的。它表明通过IP地址,网站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任何一个在互联网上发言的人。当然,也只有这样,“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的后果负责”,这句话才有意义。不要对网站提供的“匿名”发言服务产生误解,那只是意味着你没有使用你注册的网名发言罢了,而你的网络身份证仍然是公开的,网站一样可以通过IP地址,随时把你给找出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尊重网民,网站公布IP地址时,一般都把最后一个数字隐去了。但网站是完全知道那个被隐去的数字的。就是简简单单的这几个数字,隐藏着你的一个大机关——你在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每一个网民都迫切需要树立起来的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是 :互联网是透明的,而不是匿名的!


第1章:充满窥探眼睛的网络世界掰开“小甜饼”的秘密(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的活动都被如实记录在个人档案中保存下来。而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同样被丝毫不差地保留在上网历史记录中。它包括网民浏览过哪些网站、浏览了什么样的内容、在网站发表了什么言论、网上的聊天记录、上网的时间、在每个网站上的停留时段等。上网历史记录反映了一个网民的兴趣、爱好及一段时间内关注的问题,对于了解网民的性格、工作和生活情况具有重大意义。对于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求职、求医的人来说,上网历史记录更是涉及信用卡密码等非常敏感的隐私信息。因 此,保护自己上网历史记录不被别人窥探对于网民来说非常重要。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相当亲密的朋友外,把自己的上网历史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就像到处宣扬自己的银行密码一样,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会这样做!    
      但是,如同那句老话说的那样,“纸终究包不住火”,可能你自己确实没有把上网历史记录透露给别人,但是通过网络,别人一样可以悄然无息地盗取你所有的上网历史记录,这个过程你却毫不知情。    
      查找“cookie”文件    
      那么,别人是怎样窥探到你的上网历史记录的呢?这要从我们电脑中的一种文件——“cookie”说起。“cookie”的中文意思是“小甜饼”。    
      这些可怕的“小甜饼”藏匿在我们的电脑中,忠实地记录下我们在网上的所有动作。这里仍以中文Windows XP/2000为例,演示如何查找这些“小甜饼”文件。    
      如何查看“cookie”文件    
      1.打开“资源管理器”:把鼠标放到电脑屏幕左下角“开始”图标上,用鼠标右键单击“开始”图标,出现一个菜单,用鼠标左键单击“资源管理器”,则弹出“资源管理器”窗口;    
      2.查找“Cookies”文件夹: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Cookies”文件夹,通常为C:Documents and Settings“当前用户名”Cookies,“当前用户名”指用户在电脑上登录时使用的用户名,并不同于“网络身份证”上的电脑名称;    
      3.查看“cookie”文件:打开“Cookies”文件夹,可发现一些格式为abc@cde'1'的文件。    
        就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cookie文件记录了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    
      这些就是所有你浏览过的网站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到你电脑里的、阴险的“小甜饼”,就是它们在悄悄地收集并向它们的主人报告着你在网络世界里的所有活动。    
      仔细看一下,这些“小甜饼”文件的名字是有规律的,它们一般分两部分,中间用“@”这个符号分开。“@”后面是一些网站的名字,这些网站正是你曾浏览过的。可怕的是“@”前面的部分,仔细看看,没错,那是你在电脑上的用户名!比如,我现在的电脑里一个“小甜饼”文件的名字就是:zhao_shuizhong@yahoo'1',其中“@”后面是Yahoo网站的名字,前面就是作者的用户名。在互联网中,“@”是“在”的意思,这个“小甜饼”文件的名字就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作者上过Yahoo网站。特别要说明的是,不仅仅是Yahoo一家网站,你上过的所有网站,都会在你的电脑里放上这样的文件。于是,你上过的所有网站,都会在这里一一地被记录下来。    
      用鼠标双击任何一个“小甜饼”文件,打开后,它的内容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INT    
      t=1    
      cn。yahoo/    
      1600    
      2412473088    
      29549672    
      999266080    
      *    
      对一个普通网民来说,这确实是一堆没有意义的符号和数字,但是对于发送“小甜饼”到你电脑里的人来说,它却隐藏着关于你在他们网站上活动的所有信息,包括你在网络上的逗留时段,在网站上浏览了什么样的内容,等等,都保存在这些“小甜饼”里。只是普通网民无法解码,因而看不懂罢了。    
      “cookie”的强大功能    
      “小甜饼”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除了记录下你访问过哪些网站之外,你登录自己电子邮件信箱时的用户名和密码,你在网站上留下的信息,甚至具体到你在网站上浏览时鼠标的每一次点击等,“小甜饼”文件都有精确详细的记录。    
      相信很多网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偶尔访问了某个网站,在这个网站上的所有活动也只是浏览了几个页面而已,可没过几天,你竟然收到了这个网站给你发来的垃圾邮件!你一定会奇怪,自己从来没有在这个网站上登记过任何东西,它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的呢?这就是“小甜饼”的功劳了,在你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网站发送到你电脑里的“小甜饼”就悄悄地把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到那个网站去了。    
      更可怕的是,“小甜饼”对你上网历史的记录不是单个的、断裂的、互不相关的,而是完整的、连续的和紧密相关的。就是说,从你开始上网,到离开网络,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完完全全地处在“小甜饼”的监控之下的。    
      让我们假设一下,某位网民在一段时间内的网上浏览过程是这样的。      
      1。 登录网站“非常男女”频道,单击了“热门约会”中三个女生的邀请:'北京'做我的情人吧、'北京'共度周末、'北京'激情浪漫真诚相约。由于浏览女生的资料和照片要收费,用自己的手机号登录,然后长时间浏览了这三位女生的资料、照片,但并未回应她们。    
      2。 与此同时,还登录了网易的另外一个频道“非常男女论坛”,在这个频道下,选择了“闲聊瞎掰”版块,发了一个主题为“一个人过周末”的帖子,帖子的内容是“寻找能共度周末的网友”。    
      3。 离开网易,登录新浪“聊天”频道,在这个频道里,以“公司白领”的网名,进入了“北京紫禁之巅5”聊天室,在进入聊天室时,选择了男性身份。    
      4。 在聊了半个小时以后,又离开了新浪,登录了搜狐“约会频道”,浏览了“约会频道”主页上几位漂亮女孩的图片,她们分别来自深圳/20岁、北京/20岁、上海/20岁,其中在北京女孩的资料上花的时间较多,在这里,又用手机号进行了登录。    
      5。 大约20分钟以后,离开了搜狐网站,来到了西陆网站的“社区论坛”(xilu/cgi…bin/community/logincomm),选择了“图片艺术”下的“极品贴图”版块,停留了近50分钟,浏览了一些美眉的图片。    
      6。 离开西陆网站,再次来到新浪的“聊天”频道,这次首先选择了“北京紫禁之巅3”聊天室,但由于这个聊天室人数已满,最后进入了“北京紫禁之巅2”聊天室,这次他以“无聊周末BJ”的网名和男性的身份登录,在聊了一个小时以后,离开了聊天室,而且断开网络连接,下线了。    
      通过这个网民在网上短短几个小时内的活动,可以分析出如下隐私信息:男,北京人,考虑到他在网易和搜狐都用手机注册了同城约会服务, 这个网民不会是刚刚毕业收入不高的普通职员,而应该是有一定年龄,工资收入至少中上的白领,大约30岁左右。考虑到他在帖子里和聊天室的网名中一直强调自己“单身”,很有可能他已经结婚。综合上述信息,这很可能是一位家庭关系发生问题,想通过网络找个情人的现代“白领”。    
      上面仅仅是对这位“白领”几个小时之内上网历史的记录和分析,假以时日,比如说一周或一个月,那对这位“白领”的分析就会全面精确得多。    
      从根本上来说,网民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在一个长时间段内,任何人在网络上的活动,都是有规律可查的,而且都与网民本人的性格、爱好、教育背景、职业、收入等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小甜饼”,对网民长时间内上网历史的分析,就有可能获得这个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信息,包括网民的姓名、电话、地址、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码、密码等,这一点都没有危言耸听,而是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    
    


第1章:充满窥探眼睛的网络世界掰开“小甜饼”的秘密(2)

      “cookie”的发展历程    
      那么,网站有什么权利在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暗地里向网民的电脑发送这种间谍文件呢?这要从电脑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记忆”谈起。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络上的电脑对于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没有记忆能力的。这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同,两个人,只要见过面,不论相隔多长时间,第二次见面时,双方总会有一些印象,不会像第一次见面一样。这种记忆能力电脑是没有的,你今天第一次访问一个网站时,你的电脑和网站所在的电脑之间建立了联系,双方可以交流信息;明天你第二次访问这个网站时,还是必须重新建立一个联系,即使和第一次完全一样。 这个联系是全新的,就像你的电脑和网络所在的电脑第一次“见面”一样。    
      这样,就造成互联网上的所有电脑,相互之间永远是“陌生人”,无论两台电脑之间有多少次交流,每次新的交流都要从头开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网民带来了不方便,比如,如果你想浏览《华尔街日报》(chinese。wsj/gb/index。asp),除了注册外,每次登录这个网站,你都得填写一次自己的注册名和密码,这样给用户带来了不少麻烦。    
      如何让这两台电脑之间能互相记住对方呢?1995年,最早开发出浏览器软件的网景公司发明了向网民的电脑发送“cookie”的方法,使互联网上的电脑从此有了记忆功能。在“cookie”技术下,不管你的电脑访问哪一个网站,在你登录网站的一刹那,网站所在的电脑就会立即向你的电脑发送一个“小甜饼”文件并存放在你的电脑里面。我们初次访问一个新网站,“小甜饼”文件就会记录下电脑的IP地址等信息。在我们再次访问那个网站时,通过“小甜饼”文件,网站瞬间就能获得你这台电脑上次访问它时的所有历史信息。这样,两台电脑第二次的交流,完全建立在第一次交流的基础上,而不会重新开始了。这就是为什么你浏览许多需要登录的网站时,只要登录了一次,再次登录时会自动显示出你的名字,并会欢迎你光临了,因为它记录了你的上网历史!    
      然而,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由于“小甜饼”记录的不仅仅是IP地址,还几乎包括了和网络有关的其他所有信息,网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