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 圣 叹 
  论《水浒》曷为及于金圣叹?以其删改鼓吹之功,尚有未可尽没处也。中国人视小说为街谈巷议之言,金先生则名《水浒》为五才子,晋之于左孟庄骚之列,《水浒传》原意拟宋江吴用为侠客义士,金先生则画龙点睛,处处使其变为欺友盗世之徒,此其意。以为小说中固有文章,乃不可没。而又以为小说入人固深,盗不可诲也,一百数十回小说,断然斩之为七十回,缩之于卢俊义之一梦,在金之日,自有其时代背景,即至今日,功尤多于过。若谓改得不能尽如今人意,则属苛求矣。 
  《诗》《书》《易》《乐》与《礼》,先孔子而有之,非孔子删订,不能去芜取精,而有以授后人也。亚美利加洲,先哥仑布而有之,非哥仑布航海而发现之,又不知迟若干年而始与外人相见也。《水浒传》先金圣叹而有之,非金圣叹细加点纂,竭力赞扬,又决不能如今书之善美也,然则金固水浒之孔子与哥仑布矣。 
  圣叹于《水浒》改易处,辄注曰古本如是,实则正借古本不能如是也。后人读《水浒》,能读圣叹外书者,十不得二三焉。能看出圣叹改易处者,更百不得一二焉。而金辄归功于古本,使施耐庵受其荣誉,施在天之灵,自当掀髯微笑,而以言圣叹,得不移痛哭古人之泪,以伤知音之少乎?七十回《水浒》有东都施耐庵一序,细察其文,固圣叹外书笔调也。而或者乃以此证明施耐庵实有其人,此又令金先生鼓手大笑转悲为喜于九泉,而欣然曰:“诸君堕吾术中矣。”(宁)        
从水浒好汉到射雕英雄    
  ――――我看侠文化的进步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不是很喜欢水浒中的人物,但是,我却喜欢水浒这本书。我个人的感觉,是水浒的人物形象到了今天,已经禁不住推敲;但水浒在小说创作手法和技巧上的成功,却令我爱不释手,赞叹不已。 
  水浒是算的上武侠的,一般的武侠小说史略,都对它大书特书,列为里程碑式的著作。这一点无庸置疑,水浒好汉很多人都是扶危济困,打抱不平,行侠仗义,他们是称得上“侠”字的。甚至可以说,水浒是第一次正式的展示了侠的矛盾生活和其之所以为侠的缘由,其后的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在侠的概念和内涵上,也不过是水浒的翻版。 
  但是到了金庸,对于侠的观念的思考,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升华,从水浒到金庸,侠文化的进步表现在很多方面。题目中的射雕英雄非单指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而是指金庸群侠。 
  1. 从行侠仗义到侠义自律 
  对“侠”来说,行侠仗义是必须的,这一点水浒好汉作的都很好。鲁智深解救金氏父女,拳打震关西,三拳打的痛快淋漓;武松醉打蒋门神,也是畅快至极,读者无不拍手称快。至于其他好汉,自然也各有各的打抱不平,挺身而出的经历,这些都是水浒好汉的优点。 
  但是,同样在这些好汉身上,却也有很多让我们摇头的地方,鲁智深还算是好的,他破戒喝酒,偷吃狗肉,虽然略显无赖,毕竟还是可爱豪爽居多,可是,到了武松身上,值得争议的地方就太多了。张都监固然是陷害他在先,可是,武松还是灭了他家的门,一家十余口没放过一个(估计是有孩子的),再退一步讲,即算是出于“斩草除根”的目的而灭门,那也不必把丫鬟(绝对是无辜的人)也杀掉,武松的手杀起人来,不比打虎软。 
  客观的讲,这怪不得施耐庵,因为像武松这样的行为,算是对当时“好汉”们生活的总结,对他们这样的身具武艺无视官府的人来说,灭门之类的事很常见。其实,这样的事,在今天这个时代也同样不少,“斩草除根”似乎已经天经地义。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武松所受的冤枉和他的愤懑,可是,一旦性发如狂,便灭门杀绝,连孩子和无辜的丫鬟也不放过,无论无何,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施耐庵看到了武松身上的优点,却没有看到他身上的这种不足,类似的事在武松身上同样可以得到体现,那就是他杀的两个道童,虽然那两个道童的主子和武松作对,但是,这两个道童却无疑是无辜的。武松可以毫不犹豫的杀了他们,施耐庵也可以自以为痛快的大笔一挥,只说明,在他们的意识中,是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思考的。 
  至于水浒好汉中杀人最多的李逵,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他见人就杀,轮起斧子横排砍过去,对于那些在他斧下丧生的人来说,是死在他手下,和死在官府恶霸手下,又能有什么样的区别?还不是同样,甚至是更惨不忍睹。 
  如果武松还有些牵强,在李逵身上,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水浒好汉们完全可以行侠仗义,可是,在行侠仗义之时,他们也同样是为所欲为。这些好汉,容不得别人在他们面前作坏事,撒野,可是,他们自己却可以明目张胆的作,而当武力更强的他们如此“倒行逆施”时,对于受害者来说,更是一种强奸。 
  因此,这种对生命尊重和对对无辜者怜悯的意识,水浒好汉是不具有的,而他们在行侠仗义时所表现出来的类似意识,恰恰说明,他们的骨子里是不具有这种意识的。 
  也就是说,水浒好汉是可以行侠仗义,但是,他们却做不到“侠义自律”。至于这种侠义自律的准则,并不是李逵可以倚仗而明目张胆向宋江叫板举斧头的“替天行道”(这一点后面再说),而恰恰是在他们意识之外的对自身更严格的要求:看不惯别人“为非作歹,恃强凌弱”,那自己就更不能那样做,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是美德,但真正的美德,却还有不让别人“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修养。而这种意识和修养,注定是不存于梁山泊的。 
  水浒好汉令人反思的地方太多太多,此为其一。 
  但到了金庸武侠,虽然这种事情也有发生,比如黄蓉戏弄那个为富不仁的胖婆子(郭靖只是一旁傻笑),比如杨过也杀过一个无辜的小兵,可是,金庸本人,却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黄蓉和杨过的行径,事实上是对传统的“侠”的一种继承,那就是总以为可以理所当然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弱者的头上(用这句话来概括水浒好汉,实在恰如其分)。 
  如果说黄蓉是称得上“行侠仗义”,因为那个肥婆实在有些可恶,因此郭靖可以一旁傻笑,但是,再割下人家的耳朵,多少就有些残忍了。但妙就妙在,金庸恰恰利用了这一点来表现黄蓉的“邪”和随意滥施的性格(当时黄蓉还在气头上)。至于杨过杀过一个无辜的小兵,也是同样的原因,在杨过身上,一直都缺乏对“侠”的清醒的意识,而他的性格,和黄蓉黄老邪都是一路,作出那样的事,是完全可能的,而如果不这样,反倒有些不真实。 
  金庸比施耐庵进步的地方,不仅在于他对侠的认识,还在于这种“故意为之”,虽然很多人以此来非议杨过,却不知这恰恰是金庸的高明之处,杨过的这一举动,猛一看是杨过的不完美,却恰恰的金庸的高明和杨过的“完美”之处。 
  比起施耐庵的自以为是,金庸已经是“故意为之”,因为,能够做到侠义自律的人,在金庸笔下,实在数不胜数,可见,金庸完全具有这样的意识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风波恶,这位给人淋了一头大粪的人物,要是换成了任何一位水浒好汉,估计那位农夫都会死的很惨,但是风波恶却能够克制自己,丝毫不动怒;黄老邪也做的不错,这位虽然一直蔑视礼法愤世嫉俗的人物,在柯镇恶一口痰吐到他脸上时,他在暴怒之余,却也同样可以控制自己,硬生生的撤回自己刚要挥出即可制人死命的手,连黄老邪这样的人物都深深的明白并且做到“侠义自律”。当然,其他很多人物,比如文泰来,比如段誉,等等,他们被人尊重的,已经不仅仅是他们的行侠仗义,反而更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侠义自律”。 
  由此可见,从行侠仗义到侠义自律,“侠”的境界的确已经提升。 
  当然,拿水浒和金庸武侠比,对前者太不公平,但到了今天,我们还是看出了其中的进步,这是侠的观念和内涵的进步之一。 
  一部水浒传,只有半个英雄,他叫鲁智深。 
  武松杀张都监全家,忘了金圣叹还是谁的解释,犯了命案,如果不把在场的人全杀光,只怕跑不远。 
  全都杀完,死人要到天亮才被发现,可以有晚的时间逃跑。 
  留下活口,武松一走他(她)马上就叫嚷起来,只有一柱香功夫可以跑。 
  如果设身处地地替武松想想,也去杀个把人试试,就 知道灭门和杀人灭口是何等重要了。 
  继续写之前说一下,可比性是绝对有的,同时,我并不是苛求施耐庵,他做的很好,开创了武侠的新天地,我只是想从比较中看出变化和进步。 
  2.从冷淡粗鲁到铁汉柔情 
  作为第一部长篇武侠,水浒是中国传统侠文化的颠峰,行侠仗义是一方面,而对待女人的态度更是完全继承传统。 
  水浒中的女人不多,可以分成几类,算是几种代表。 
  首先是潘金莲潘彩云阎婆惜之类,这类女人几乎代表了古人对女人的看法和观点。“红颜祸水”,是不是漂亮的女人一定淫贱,一定“红杏出墙”,这一点不得而知,但在水浒中的这几位却是的,同时,“最毒不过妇人心”,潘金莲为偷情杀了自己的丈夫,潘彩云为了隐瞒奸情也可以诬陷石秀(?好像是他)。其实这两点,算是传统“坏”女人的共同特点。而红杏出墙毒杀亲夫,也算的上一个母题。对于这样的女人,开膛破杜,剜心摘肺,即算是今天,也理所当然,毫不为过。 
  其次是孙二娘,这位外号“母夜叉”的女人,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她凶狠泼辣,杀人吃肉(人肉)不眨眼,从某种意义上说,孙二娘是绿林好汉,男人对女人的同化,对于孙二娘来讲,她除了性别是女人,其他的,和男人没有区别。 
  最有争议的莫过于扈三娘,事实上,这还是令人很欣赏的女人,她的武艺不错,很多梁山好汉也不是她的对手,在同梁山对抗的过程中,她还能不畏暴力,奋力抗争,可是,到了梁山之后,她突然变得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至于最经典的,莫过于被当成礼物让宋江送给色鬼王矮虎。 
  读者可以认为是扈三娘本身不过是笼罩在男权主义下的愚昧的可怜的女人,可是,反过来讲,这也未必不是施耐庵强加在她身上的变化,扈三娘自己应该是对宋江的决定耿耿于怀的。我想扈三娘肯定恨宋江,但施耐庵却理解不到扈三娘的思想和处境,他反而利用这一点来赞颂宋江的“说到做到”,“够义气”。 
  女人不是千夫所指,便是工具,这是水浒好汉对女人的定位。 
  再来说宋江,在他身上,很好的体现了英雄好汉“不近女色”的优点,宋江不喜欢风月之事,只喜欢接朋纳友,长此以往自然冷落了阎婆惜。宋江对待女人是“冷淡”的,这是好汉们一致的戒条和信仰,而这样的人,也自然是不把女人当人的,也自然有了以后的把女人送人的举动。 
  可悲的说,扈三娘能嫁给王矮虎这样的人,也算是福分,因为,王矮虎比起宋江这些人,毕竟还把她当成人看。 
  成大事的领袖们不把女人当人看,殊不知,女人最恨的也正是这类人,千载而下,刘备宋江两个,估计不知被多少女人骂过。 
  不是女人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是,这一切不过是男人在意淫。跳过红楼这部虽然重视女人但和武侠距离太远的小说,真正对这种身处“英雄好汉”边缘的女人进行探讨的,还当是金庸。 
  在天龙八部中,有一个男人,他像极了水浒好汉,他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从不正眼看女人,自然也不知女人为何物。可是,就在以这个男人为首的一大群男人周围,却还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姑且不论这个女子的深沉心计和毒辣手段,我们先来看看她真正的内心独白,原文抄录如下: 
  【马夫人呸了一声,道:“你当然心肠刚硬,你就不说,难道我不知道?我今日落到这个地步,都是你害的。你这傲慢自大、不将人家瞧在眼里的畜生!你这猪狗不如的契丹胡虏,你死后坠入十八层地狱,天天让恶鬼折磨你。用蜜糖水泼我伤口啊,为什么又不敢了?你这狗杂种,王八蛋……”她越骂越狠毒,显然心中积蓄了满腔怨愤,非发不可,骂到后来,尽是市井秽语,肮脏龌龊,匪夷所思。 
  萧峰自幼和群丐厮混,什么粗话都听得惯了,他酒酣耳热之余,也常和大伙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