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 白面郎君 郑天寿 
  白面郎君按水浒中的意思是说人长的好看;美男子;其实;分开讲;白面;小白脸子;郎君;在宋朝;是嫖客的泛称;那么白面郎君 郑天寿可能就是仰仗面皮而做坏事的人;还有他的把兄弟王英;那是好色之徒;哥两个在一起还会闲着?但是;有一点是王英的好处;敢爱敢恨敢做;他遵循的是有@就操替天行道;而郑天寿显得虚伪了很多;立块贞洁牌坊。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好在绰号是别人送的。他也没办法;别人愿意这么叫。 
  17 打虎将 李忠 
  李忠在水浒中是不得人心的;初看上去是性格悲剧;小气;被鲁智深一顿揶揄;但是有一点不该忘记;史进能够有今天;是和李忠分不开的;有人说;那是王进的功劳呀;可是别忘了;沙滩上建不起大厦;没有李忠等师傅给他打下的坚实的习武的基本功;哪会有王进教授的突飞猛进;要知道;王进一共教了半年;所以李忠功不可没;这点史进是最清楚的。 
  还有一点;大家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李忠的血统;其实他也出身显赫;至少不在关胜;杨志之下;因为他的祖上是李广;这可不是瞎猜的;70回水浒中明明写着:头尖骨脸似蛇形,枪棒林中独擅名。打虎将军心胆大,李忠祖是霸陵生。霸陵指李广。 
  那么李忠的绰号主要是借祖上射虎的威风;另外;本来应该叫射虎将;怎耐;射箭水平的确不高;于是叫做打虎将李忠。他沦落至此。应该说是命运悲剧了。 
  18 菜园子 张青 
  因为在光明寺种菜,所以人叫菜园子,这个绰号应该是很怪的,为什么叫菜园子,我觉得至少不是太光荣的事情,男子大丈夫立威扬名才是本事,稼猞总是低人一等的,事实上张青更像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农,在家里,也是老婆说的算,因为孙二娘本事高一些,性格泼辣一些,当然要女主外了。张青学得老孙头一些功夫,二孙二娘则学了他爹的全部功夫,也可能老头怕自己的女儿将来被欺负,所以就可以理解了。 
  菜园子,本身是一个比较菜的名字,放在一个比较菜的人的身上,倒也比较合适了。 
  18 没羽箭 张清 
  张清是很有本事的,日不移影,连打宋江15员大将,尽管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更多的是赢得了大家的敬佩,他的飞石可以说是一绝,没羽箭一说,就是指飞石,这是他的独门暗器,也是最拿手的武器,人们就这么叫开了。 
  可是我总觉得,这样根本表达不出张清的本事,没羽箭,孤立的一个物品,没有神韵,所以,没羽箭的没应该读mo(末)取一个典故还是李广射虎,没入石楞中,说明了张清的本事,应该更贴切,这样才把人夸到骨子里去了。 
  19 通臂猿 侯健 
  水浒的说法是“端的是飛針走線;更兼慣習棒,曾拜薛永為師。人見他黑瘦輕捷,因此喚他做“通臂猿。” 
  主要是因为他黑瘦輕捷,所以人称通臂猿,猿很好理解了,很多人都见过,那么什么是通臂呢?会不会有一种猿就叫通臂猿呢?古人对这个问题比我们还好奇,他们抓了很多标本,但是发现,根本就没有这种怪物。 
  通臂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两只胳膊是活动的,就像我们小时玩过的卡通人,胳膊可以移动,用左手拿东西,左手就长出来,反之也是这样。这么描述主要说明飛針走線的神态动作。 
  世界很奇怪,我们没有发现不必下结论这种东西世上没有,但是,说有,我肯定第一个不信。 
  20紫髯伯 皇甫端 
  皇甫端这个人,碧眼黃須,貌若番人,以此人稱為「紫髯伯」,紫髯好理解,“伯”字怎么解释?古代伯仲叔季,难道是他排行老大?或者长的老成,像伯伯,这些我都曾经考虑过,自己弄不出答案还挺郁闷。 
  其实世界上的事情不用弄的太复杂,越是简单越是水平,书中有一句:此人善能相馬,知得頭口寒暑病證,下藥用針,無不痊可,真有伯樂之才,那么无疑,伯是伯乐两个字的缩写,那么紫髯伯,就是紫髯伯乐,很简单吧。 
  21 震三山 黄信 
  他的这个名字挺亮,而且绝对是重量级的绰号。但是,关键有一点,他这是过去时态还是将来时态,或者干脆是虚拟的东西。 
  首先看,有震三山在,那三山怎么样?没有影响,也就是说,震三山根本没震住,并没有因为黄信而搅平三山。其次看,这震三山的名号怎么样?有没有影响力,看水浒中人物的对话:黃信在馬上大喝道:“你那們不得無禮! 鎮三山在此!”三個好漢睜著眼,大喝道:“你便是‘鎮萬山’,也要三千兩買路黃金。可见,在三山眼里,这个牌子根本吓不到人。 
  我建议,震三山改成镇三山更妙,镇,坐镇的意思。        
寨主之争(文/萧羽)    
  晁盖临终时对宋江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晁盖本来要让位给宋江的,理由很明了,在宋江刚上梁山时,已经当着众兄弟的面对宋江说过。宋江当时拒绝了晁盖的请求。不过,晁盖为尊,宋江为次,已经在山寨当中形成共识,连铁牛都知道,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就应该晁盖哥哥做大皇帝,宋江哥哥做小皇帝。可是此时晁盖却改变了初衷,没有把寨主之位传给宋江,尽管在他身受重伤的一段时间,宋江一直守在他床前啼哭,还亲自为他敷药灌汤。可见晁宋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隔阂,不管宋江有意无意,架空晁盖已成客观事实。曾头市起兵之前,宋江苦谏,晁盖忿怒,两人矛盾已然显现,宋江次次都对晁盖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这次又这么说,晁盖如何不怒!按说晁盖也不是心胸狭窄的人,对宋江的一点怨恨也算不得什么,让他不放心的是——招安。宋江每每向人表达招安的愿望,对呼延灼这么说,对宿元景也这么说,晁盖不会没有一点风闻。所以晁盖亲口对宋江说出遗言。 
  这条遗言很耐人寻味,宋江本事一般,根本不是骁将史文恭的对手,晁盖分明是给宋江留下天大难题,不让宋江接替寨主之位,以免除后患。那么,谁是晁盖心中的理想人选,谁能捉得史文恭?史文恭武力超强,秦明和他斗二十合,尚自力怯,败阵而走,何况他人——而这时梁山的一流战将只有林冲、呼延灼、秦明等人,竞争的范围实际缩小成了一点,萧羽以为这一点是林冲。晁盖对林冲最为信任,远的有火并王伦,林冲亲将寨主之位让给晁盖,晁盖现在还给林冲,也在情理之中;近的有曾头市之战,晁盖没有带吴用以及清风山、江州两伙精锐,带上的都是自己最信任的部将,其中林冲第一位。林冲对晁盖也同样关切,每次都有好心劝谏,战场上又紧紧护定晁盖,最后晁盖中箭,也是林冲拼力救出,这份忠心恐怕是别人远远不及的,晁盖怎能不感林冲之恩!林教头一杆枪天下无对,从无败绩,且为人朴忠,不似宋江那般奸猾,在晁盖心目中实为最佳人选。 
  然而,宋江却非碌碌之辈,他化解晁盖遗言的方法更加高明,就是要拉一个外人来替自己捉拿史文恭。晁盖死后,吴用、林冲力荐宋江暂临寨主之位。按理说,史文恭与梁山之仇不共戴天,众将当一鼓作气,打破曾头市,给天王报仇雪恨,可宋江却停兵百日,一边在山寨上给天王守丧,一边让吴用去请卢俊义上山。读者不可不知,如果卢俊义上得梁山,一来按宋江的说法,可以增添梁山的影响力,二来却可以帮助完成宋江的秘密计划。换言之,卢俊义是宋江要打的一张好牌! 
  吴用赚卢俊义的手段既不地道,也不高明。燕青曾劝主人:“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做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卢俊义却不予理睬,不停的念叨吴用之言,寸心如割,坐立不安。小乙何其忠心,反而去相信一个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卢俊义的悲哀就在于此。梁山附近,数人一冲一突,卢俊义被拖的疲惫不堪,又在水上撞见浪里白条,只有被捉的份儿。忠义堂上,宋江道:“员外可看忠义二字之面,宋江情愿让位,休得推却。”便请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卢俊义不愿落草,坚决要下山。此为一让。 
  宋江吴用的行径十分卑劣,一面留卢俊义在山上吃喝,一面让李固回去告发主人。到卢俊义深陷牢狱之时,宋江又倾重兵来救。梁山军攻打大名府,作战比较持久,和李成、闻达、关胜、索超、水火二将轮番较量,就为救卢俊义一人。这样还能坚定卢俊义落草的意愿,并把宋江视作恩人,果然卢俊义说:“上托兄长虎威,深感众头领之德,齐心并力,救拔贱体,肝胆涂地,难以报答!”忠义堂上,宋江又再三拜请卢俊义做寨主,卢俊义又不肯。此为二让。 
  既然大名府打破了,卢员外也上山了,那么晁天王的深仇搁了这么长时间,总该报了吧?宋江道:“晁天王的冤仇未曾报得,旦夕不乐,若不去报此仇,惹人耻笑。”这话说的不地道,既然你能旦夕不乐,为何先打大名府,去救卢俊义,后打曾头市,去捉史文恭?况且卢俊义的事儿本可以不去惹,当初不往人家墙上写反诗就行了,何必一害一救,枉费周折?已经说过,卢俊义是宋江要打的一张好牌,宋江非得他不可。这一回,宋江分配兵将可谓匠心独运,分五路打五个寨栅:秦明、花荣、马麟、邓飞打南寨,对曾密;鲁智深、武松、孔明、孔亮打东寨,对曾魁;杨志、史进、杨春、陈达打北寨,对曾涂、苏定;朱仝、雷横、邹渊、邹润打西寨,对曾索;宋江、吴用、公孙胜、吕方、郭盛、解珍、解宝、戴宗、时迁打正中总寨,对曾升、史文恭;李逵、樊瑞、项充、李衮合后。卢俊义、燕青则在平川小路埋伏。萧羽不禁要问,这么大的场面,林教头那里去了?前面的大名府之战,后面的东平府之战,林教头都曾出战,阵上都有林教头的重头戏,这会儿竟然没他的事儿?其实,这正是宋江权诈过人之处,他就是要卢俊义捉史文恭,而不是林冲捉。宋江没有安排林冲出战,或许他已经深深领会了晁盖的本意。史文恭是梁山共同的敌人,虽然林冲为人忠厚,生性淡泊,不会有寨主之想,但是,万一史文恭撞到了林冲面前,林冲能不与之交手,给天王报仇?要是林冲擒了史文恭,那么只有依照天王遗愿办事,众人都服,即使林冲推让,宋江也不好厚着脸皮接受;而卢俊义则不同,他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在众人眼里基本上是一个“外人”,即便是捉住史文恭,也未必能坐稳寨主,兄弟们岂容宋江把一个外人扶到寨主的位子上去?并且,前两次相让已经表明,卢俊义没有多少寨主的念头。所以,只要卢俊义捉住史文恭,寨主九成是他宋江的,这一着叫作“假人之力”,就是专让卢俊义在平川小路等候,替自己捉。这个外援引的真好!此战宋江只须将史文恭从曾家大寨里诱出来便可,后来郁保四骗史文恭来劫营,即为此也。而晁盖的遗言竟被化解于无形。 
  果然,卢俊义既不负宋江所望,一战擒得史文恭,也不出宋江所料,坚决推让寨主。第三次相让,宋江则显尽作秀的本领,向卢俊义大表真诚,道:“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弟兄不弃,暂居尊位;员外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虽然有些凶险,累蒙天祐。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服。尊兄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 卢俊义拜道:“卢某实难从命。”吴用劝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然后给下面使眼色,李逵、武松、刘唐、鲁智深并众人一齐发作。你想啊,这时卢俊义如果答应宋江的请求,往交椅上一坐,那不是找死吗?梁山一伙“表态学”运用的真是好!宋江为了把戏演的更足,一者“不负晁盖遗言”,二者,宋江这时做寨主,等于贪人之功,虽然兄弟们都服,但面子上不太好看,毕竟史文恭不是自己捉的,对卢俊义还须再客气一下。于是,宋江想出一个公平的办法,作最后定夺:两人分兵攻打两地,宋江打东平府,卢俊义打东昌府,进行竞赛,先胜者即为山寨之主。 
  且看这一回人员分配,仍然深藏玄机。宋江之下马步军头领25员:林冲、花荣、刘唐、史进、徐宁、燕顺、吕方、郭盛、韩滔、彭玘、孔明、孔亮、解珍、解宝、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石勇、郁保四、王定六、段景住,水军头领3员: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卢俊义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