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恋爱的烦恼 之二随你···-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你再这样一副难分难舍的样子你的大叔可又要吃醋了!”张砚熙看着站台那边的高大男人说。
“他?他只会骂人和打人……总之如果有什么事一定要写信告诉我,如果碰上好人不如干脆甩掉他!”
“恩,安啦,安啦。……火车快开了,你回去吧。”
…………
“樱木,再见!”
“砚台,再见!”
火车隆隆的起动了,站台上的叶浅草还在不停的冲他挥手,直到火车出了站,再也看不到人影……要去北京了……父母不放心他一个人“怀揣巨款”(学费)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于是将店里的生意交给伙计大哥料理,双双陪他北上。
北京人好多!这是张砚熙站在北京站前的广场上时的第一个感受。北京人,外地人;中国人,外国人,满眼望去全是人。
北京好大!坐着出租车奔驰在长安街十车道的宽阔马路上,看着第一次见到的天安门广场,他觉得自己有点象土老冒。以后就要一个人在这里学习、生活了。老爸老妈,樱木,朋友们全都不在身边,虽然嘴上说是为了追随苏砺而考到北京,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在一个学校,好在清华大学的盛名提起来无人不知,但他总不能就这样去找他吧?还是有点孤独感啊……
第二天一早到了学校交费注册办好入学手续,搬进宿舍,老爸老妈将存折交给他又嘱咐了几句就匆匆赶回家去了。他是第一个搬进来的,另外三张窗还空着,他选择了靠窗户的那张上铺,放好行李,一个人无聊的翻着杂志。
“哇,已经先有人来了吗?我还以为我会是第一个呢!”典型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一双被晒得黝黑的手臂和两只巨大的旅行箱映入眼帘,最后才是它们的主人,一个一身运动服,戴着眼镜的男生。张砚熙目测他大概有1米85左右。
“你好,我叫方萧。”男生笑着朝他伸出手。
“你好,我叫张砚熙。”张砚熙连忙站起来回握他的手。
“你是南方人吧?”方萧边放行李边问。他选择了另一张上铺。
“是呀,我家在X市。你怎么知道的?”张砚熙好奇的问。
“看出来的,你长得很帅,好多偶像歌星都是南方人。你看我,我家在呼和浩特,一看就是个大老粗。”方萧说。他的长相普普通通,除了个子高,基本上是属于那种混在人群里就找不着的类型。
两人自我介绍以后又东拉西扯的闲聊了一会儿,方萧突然跳起来大喊:“糟了!我忘了!赶快,赶快!”说着就去翻行李。
“出什么事了?”张砚熙看他一副天塌下来的样子,埋头在一大堆衣服、生活用品里乱翻。
“给我女朋友打电话,我答应她一到就打电话给她的,怎么搞的,竟然忘了!……电话本呢?手机号是什么来着?……啊,在这里!对不起,我出去打个电话!”方萧说完,就一阵风似的跑出去。
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嘛!张砚熙想。给女朋友打个电话就这么惊天动地的,想必他们的感情相当好。
后面两天,又搬进来两个人。上海来的阿勋和家在北京本地的赵嘉。四个人里,方萧的个子最高,张砚熙的生日最大,阿勋最八卦,赵嘉最内向。几天下来,他们相处甚欢。方萧是唯一一个有女朋友的,因为他的女朋友大他4岁,所以两家坚决反对他们交往,他们只好偷偷见面,去年他的女朋友一人出来独闯北京,开了一家小时装店,由于她构思新颖、心灵手巧(方萧运用了各种赞美之词)生意是一天比一天红火,而他就是为了能常和她见面才到北京来念书的。军训下周才开始,方萧几乎天天出去见他的女朋友,羡煞了三个眼巴巴在一旁干瞪眼的王老五。尤其是张砚熙,同样是为了所爱的人来到北京,他却只能看着毕业照上小小的人影望梅止渴。毕业以后就一直没见过他,真的好想他,哪怕能偷偷的看他一眼也好……
之后两周的军训没怎么辛苦就结束了,当然其原因是张砚熙从第三天就开始“拉肚子”,三天两头的“昏倒”,教官没办法,只好尽量减轻他的训练量,而且还有免费的矿泉水送上。这时他觉得个子矮一点,长得瘦一点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装作“体弱多病”时很有说服力。
然后正式开学,上课,和同学出去玩,一切都过得自然却平淡。
这天,阿勋说要到西单韩国城去买裤子,闲得发慌的张砚熙也跟去了。西单商业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随处可见打扮得时尚前卫的光鲜少年们。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地,但也吸引了不少扒手混在人群中饲机捞上一笔。阿勋去买饮料了,张砚熙等着等着,感觉身后似乎有人在拉他的背包。
“可恶,小偷!”他大喊道,同时转过身抓住对方的手。
“嘿嘿,小兄弟,放了我吧,下次不敢了~~”獐头鼠目的小偷见行踪暴露,连忙求饶。
“不敢?抓住你哪能就这么放你走?跟我去派出所!”张砚熙生平最厌恶小偷。因为初中时有一次被小偷光顾,不禁丢了钱包,连同家门钥匙,自行车钥匙也一同丢光光,回家被老妈训了一顿,同时不得不把家里和自行车的锁都换掉,他那个月的零用钱也泡汤了。
“妈的,小鬼,别给脸不要脸!老子是在这条街上混的,你以为我真怕你吗?”小偷换上另一张凶恶的脸威胁道。
“你这个小偷,做了坏事还这么猖狂!”张砚熙恼火的就是不肯松手。
“小混蛋,别怪老子不客气!”小偷说着举起拳头。
“住手!”“哎呦!”张砚熙正要招架时,制止声和小偷的哀叫声同时想起。是谁?这种时候也会有人管这种闲事吗?
“谢谢!……苏,苏砺,是你?”张砚熙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扭住小偷的人。
买了饮料回来的阿勋看到这一幕,连忙叫来巡警将小偷带走,跟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很识趣的一人走到遮阳伞下坐下。
“你怎么在这?”苏砺问。还在街上和小偷单挑。
“我在北航上大专,我知道你考上清华了,没想到会在这碰到你。”终于见到他了!他瘦了,也晒黑了。张砚熙贪婪的凝视着他的脸。
“我来图书大厦买书。”刚走到这就看见这种情景,他来不及多想就跑过来替他解了围。“没事的话我走了,以后打不过就别硬碰!”苏砺说完,迅速转身离开。他不能跟那双眼睛对视,因为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从此万劫不复!
他又救了他,和那时侯一样,在关键时刻出现,虽然他还是那么冷淡,但他来帮他了,和他说话了,这是好的开始,他要坚持下去,继续努力!张砚熙望着苏砺的背影下定决心。
《恋爱的烦恼》之《随你……》(6)
清华园
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自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至今,已有近10万学子从清华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且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科学家、文学家、工程师、教授、政治家。一代代校友对社会的杰出贡献使清华大学这所高等学府驰名中外。因此这里成为众多学子向往的学习圣地,所谓“学在清华,人生无憾”。学习就是这里日常生活的主体。
“苏砺,快走啊!”下课后同学王森催促着。
“……”
“苏砺?苏砺!”
“诶?哦,对不起,什么事?”苏砺抬起头,看着手里抱着一摞书的王森。
“下节没课,我们去图书馆吧。你这两天怎么了?魂不首舍的。”王森关心的问。
“没什么,大概是一下子不太习惯,有点累。”苏砺把书揣进书包站起来。
“是吗?你可得悠着点来,我们至少要在这里学习4年,这才刚开始……不过其实我自己也挺紧张的,拼了那么多年命才考上这里,一定要努力才行啊……”王森感叹道。
“谢谢,我会注意的。”唉,他又在发呆了,自从那天遇到张砚熙他就总是这样,好不容易强迫自己淡忘模糊掉的影子此时又无比清晰的浮现在他面前,尤其是那双眼睛,那倾注了全部心神注视着他,仿佛要把他的灵魂都吸进去的乌黑瞳仁。他很可怕,他越是想将他忘掉,他却偏偏出现在他面前。几次梦中,他冲他微笑,像原来一样从身后攀住他的背,或者调皮的在无人的教室“威胁”他,然后“强吻”他……昨夜他甚至梦到那天早上醒来时,他枕在他肩窝旁的睡颜,他的手臂还眷恋着他身体的形态,细腻的肌肤,暖暖的体温……他是变态吗?这个想法让他惊慌失措,他见到他时仍然只能逃开,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你在想什么?有心事?”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逸夫馆”门口,苏砺还是一副眉头深锁的表情。
“啊,不,我在想老师刚才讲的那个……”苏砺忙说。
“那个啊,我也在想呢,正好借点资料看看吧。”王森说着掏出学生证。
“好啊。”不想了,学习吧,专心学习忘掉这些……
晚饭后,心情仍然无法放松下来的苏砺随便架起一本书,在校园里漫无目的的散步。清华园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整个校园占地329公顷,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校园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优雅。只是开学以来一直没机会好好走一走。
早就听说“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如今亲眼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记得校园导游上介绍“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正中的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来去澹荡洵是仙居。”
然后是开学时已经和同学来过的清华学堂,就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当时有几个热心的学长向他们介绍说这座建筑属于德国古典风格,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都曾在此任教。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不知怎的走到了近春园,这里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著名的的《荷塘月色》的原址,他决定在这里坐一下,欣赏一下文中的美景,不过已经是初秋了,也许不能完全体会到夏天时的感觉吧。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现在的样子是后来重新修复的。遥想当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回忆起高中学这篇课文的那节课,大家都静静的听着,陶醉在作家笔下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他还都记得很清楚,尤其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段对月色的描写。抬头看看,月亮升起来了,今晚恰好也不是满月,虽然没有花,但有这月色也足够了。那时侯老师还让大家朗诵,这一段是谁读的来着?啊,是他,张砚熙。他从来不爱听讲,那天却莫名奇妙的主动举手读课文,老师就真的让他读了,结果他读的很好,真的很好。也许是因为他天生富有磁性的嗓音,完全读出了文中的韵味。后来老师有意让他参加年级的朗诵比赛,他却托病逃掉了……
唉!唉!……想来想去,竟又想到他身上去了……烦啊!写树的那一段的最后一句是“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他有什么呢?此刻大概只有烦恼吧……
就这样待到入夜才回宿舍,同学们都睡了,他随便洗了把脸躺到床上。今夜,梦里的荷塘月色中又多了一个身影……
***********************************************************************
又是政治课,无聊!无聊!无聊!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到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再到现在大学的课堂,好象永远也摆脱不了似的,如果真的讲些国家大事,国际形式,世界要闻也行,可偏偏是一个老学究一本正经的在讲台上对着台下几百名学生宣读那早已学烂了的八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