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我本西方一衲子”的出处,究竟是顺治得受了高人指点,还是修得了宿命通,本人不得而知。但是,既然能生起如此难能可贵的强烈出离之念,多半是有前世出家之缘的结果。因此,顺治皇帝的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是平白无故的信口开河。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顺治皇帝将此刻所流落的处境,归咎于当初的一念之差,也并不是无根无据的。古人云:“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对于修行人而言,如果没有对清净刹土生起信乐之念,如果没有在临终之际生起往生净土的意愿,是绝不可能无缘无故而获得往生的。只有在真实意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往生净土、脱离轮回。

    《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云:“阿难陀,若有众生,甚至一发心随念如来,欲往生彼刹,于讲授甚深妙法时,苦行及不懈怠,不怯不畏,甚至一发心观想善逝阿弥陀佛,生起意乐者,彼等于梦中能见善逝阿弥陀佛,终将往生极乐世界,于无上真实圆满菩提道中不退转。阿难陀,彼诸善逝照见实相故,于无量无边十方世界中,皆已念诵如来阿弥陀佛名号,并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无死鼓声总持经》云:“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大乘无量寿经》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也以“获得解脱二种之六法”,宣说了中阴解脱的窍诀。

    由此可见,在汉藏的诸大经论中,都再三强调了意念——哪怕是一刹那之意念,在解脱往生的关键问题上,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顺治皇帝在此偈中,以自己的沉痛代价为教材,意在告诫后人:一定要吸取前车之鉴,千万不要因现世的一念之差而在无数个来世抱恨终身了!

    十八年来不自由,

    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西去,

    管你万代与千秋。

    十八年以来,从未获得过一时一刻的自由,这种南征北战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啊?现在,我立誓要抛下这一切,去追寻西方刹土的安乐,管你什么大清帝国的千秋万代,兴亡成败!

    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避免战争的威胁。为了扩充自己的疆域,就必须发动战争;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就必须遭遇战争。保证江山国土的金瓯无缺,是每一位主持朝政的帝王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满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年轻的顺治是任重而道远的。纵使他毫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纵使他一心向佛、无心恋战,在战乱四起的年代,也采纳各方意见,制定了重抚轻剿的策略,但是,从他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直至二十四岁出家的十八年中,也经历了从顺治元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于山海关击败大顺军,从而占领北京城的山海关之战,以及剿灭弘光、大西、鲁王、隆武诸政权,直至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大小等级不同、历时长短各异的多次战争。

    而在君臣之间、宫廷内部所爆发的没有硝烟之战争的残酷性,更是比短兵相见、枪炮相向的战争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这种狼烟蜂起、四面楚歌的现状,顺治终于按捺不住,将长久埋藏于心中的不满与厌恶酣畅淋漓地发泄出来:“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将万人垂涎的紫禁城之龙庭高座抛之于脑后,一副“誓将去汝,适彼乐土”的悠然出世之心活脱脱地跃然纸上。由此可知,顺治皇帝毅然决然地背弃红尘之心,已呈千军万马也不可阻挡之势。

    在对顺治皇帝的出离之心由衷钦佩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的战争之灾而深感悲哀。自有人类史以来,历代的统治者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乐此不疲地招兵买马、穷兵黩武,置无辜百姓的和平安宁于不顾,发动了无以数计的战争。无量生灵惨遭涂炭,无边苍生家破人亡,历经浩劫的人们,多么希望能有祥和宁静的一天啊!

    古德云:“千百年来碗裏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慈寿禅师也云:“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连英国的华尔绪博士都深有体会地说:“要想避免人类流血,便须从餐桌上做起。”由此可见,残杀无辜生灵、捣毁鸟兽家园,就是刀兵之劫、妻离子散的主要因素。如果想避免战争的侵害,如果不想遭遇流离失所的下场,就必须停止戕杀生命的暴行。作为修行人,我们更应该成为珍惜生命、散播慈爱、倡导和平的典范!

    结 语

    大持明者班玛班扎云:“见由无明业惑所产生,三界犹如炽燃之火坑,以出离心持一解脱戒,功德之本乃第一要道。”三界六道,的确如同炽烈焚燃之火坑,它使我们受尽了焦灼之苦,只有在出离心的前提下,受持清净的解脱之戒,才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源泉,才是迈向解脱的当务之急。

    《赞戒论》云:“若于殊胜佛法起信心,仅剃头发披红黄僧衣,果报今来善因得增长,经说种种善聚妙功德。”《神变经》也云:“何者三界诸众生,皆为引入菩提道,发心坚定圆劫中,布施儿女妻子等。何人以发菩提心,随学善逝之轨迹,发心出家跨一步,此福已胜前功德。”出家的功德,实在是山不能测、海不能量,文字不可描绘,言语无法尽述的。身为因出家而倍感受益匪浅的一份子,我真诚地希望周围的人也能真正生起坚定不移的出家之念。即便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出家,也能做到恭敬出家僧众,并真心诚意地随喜赞叹他人的出家行为。

    在此,我将自己的这份拳拳之情,借助以上文字表达出来,但愿以这份真情,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有缘之人能以此为缘,逐渐由世间而出世,由在家而出家,由邪入正,由迷转悟,由梦而醒,由苦得乐,由凡入圣,由烦恼转菩提,由热恼而清凉,最终抵达光明自在的清净法界。

    让我们再一次至真至诚地发愿:“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

    二OO四年九月九日

    形象僧人索达吉

    书于瑟瑟秋风兴起之喇荣

    川西名刹??——多芒寺

    索达吉堪布 著

    多芒寺,坐落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境内,距县城55公里。背倚古木参天的堡王金刚山,面对右旋海螺状的骆驼山,近处各山状如七宝,颇为奇异。两旁各有清涧流出,在寺前汇成多芒河,多芒河流淌数里后,又与罗科河合流。寺院周围松风阵阵,古柏苍翠,人迹罕至,是个难得的天然修行道场。

    寺院由三部分组成:中心是一座大经堂;往左一里许是讲经院与僧舍,僧众在此闻思佛经论典;大经堂往右三里许是修行院,有闭关房十间,围于一大院子中,闭关僧人有专人做饭,一年之内足不出户。在多芒河与罗科河的交汇处,有刻在石上的整部大藏经《甘珠尔》,这在整个藏地也是独一无二的。

    多芒寺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据《大乐洲传》及《多芒寺志》记载:当年慈诚多杰大师显现神变,帮助清朝战胜了边境的甲绒国后,受到了乾隆皇帝的礼遇,受封为国师,并赐予玉玺及各类礼物。慈诚多杰大师回到藏地后,准备择地建寺,高树显密法幢。当他行至此地,见到山清水秀之间,正有一施主在念诵《贤劫经》。大师观察天时地利都很吉祥,遂于此建寺,因《贤劫经》的异名是《多芒经》,便取寺名为“多芒”。

    多芒寺在30年代及“文革”中被毁两次。1980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寺主帝查活佛及德巴堪布、拉雪堪布在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前殷重发愿,使寺院逐步恢复到了现在的规模。

    多芒寺的分寺有数十座之多,较为有名的有炉霍的加拉寺,丹巴县的杨绕寺,阿坝县的汶哥寺、年可寺、布则寺、色尔寺、觉达寺、绕达寺,金川县的观音寺、更查尔寺,壤唐县的更查尔寺。分寺的修学与管理,都遵循多芒寺的规矩,分寺的大德也多在多芒寺学法一段时间,其堪布学位及红帽也由多芒寺授予。

    从建寺到现在,多芒寺的大德**成就了十三尊虹身,其中三位只留下了头发与指甲。如今有许多大德的传记传世,著名的有——

    仁青华桑活佛:他一生止语,精进修学,成就了“马头金刚”本尊。民国时,有青海的部落集结军队欲行侵扰。军队将至寺院时,活佛稳住僧众,又从头上现出马头,马头一声长嘶,敌军从马上震落于地,落荒而逃。

    安则丸可喇嘛:他一生精进修持“莲师忿怒金刚”。数十年前,有一藏绒魔王来扰乱多芒寺的僧众。活佛大显神变,身体变现成本尊莲师忿怒金刚,将整个寺庙笼罩在本尊的威猛火光之中,迅速降伏了魔王,保护了寺院与僧众。

    观音菩萨的化身、《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作者华智仁波切,也在多芒寺修行过较长时间。当时华智仁波切看到寺院僧众生活清苦、修学精进,不禁赞叹道:“在末法时代,多芒寺是释迦牟尼佛教法真正住世的寺院,在此寺修行短暂时间,也能获得极大的功德和加持。”

    寺院的历代活佛中,著名的有竹巴丹增活佛,一生修持空行法,后来牙齿上明显现出了空行身相,治愈当地人们的许多病症,被称为“药师佛的化身”;伏藏大师大乐洲活佛,一生开取了十三函伏藏品,莲师授记其将来成为文殊游舞佛,度化娑婆众生;还有帝查活佛的前世、麦彭仁波切的大弟子多洛活佛,显现无碍神变的索扎活佛,主持在石板上刻写大藏经《甘珠尔》的益西多杰,致力于弘法利生的格琼那措、班玛益西、帝查活佛等,证悟大圆满的同时又致力于讲经育人的堪布有班玛单增、更登扎巴、赤洛、洛桑秋扎、扎西革囊等。

    现在常住戒律清净、长期闻思修行的有300余僧众,由大堪布德巴、拉雪、洛吾才朗、觉单土嘎、切赤玛、竹西、西布等常年讲授显密经论,培育僧才。还有寺院的漾塘活佛在印度和锡金弘法,嘉芝活佛在美国加州弘法。僧众的道风不减当年,讲辩著及闭关专修之风气依然极盛,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带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地人们经常到多芒寺请僧众念经加持,做消灾、赐福、延寿、度亡等佛事。若民间发生各类纠纷,也往往依循习俗请多芒寺出面调停。因此,对那一方人民安居乐业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于多芒寺僧众的学修生活,寺院藏有的丰富显密典籍及各类珍贵佛像、文物等情况,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1997年10月22日于鸡足山

    炉霍二高僧圆寂纪实

    索达吉堪布 著

    一、阿措活佛

    四川省炉霍县仁达乡卡啥村灵龙寺的阿措活佛,于藏历1997年11月15日(公历1998年1月1日)圆寂,时年85岁。圆寂七天后身体缩小约1/3,火化时天空出现彩虹,后捡出舍利子千余粒。

    阿措活佛从小便在灵龙寺出家,文革时被迫从寺庙迁到了村上居住,尽管形势严峻,但从未还俗。白天与村里人一起参加劳动,晚上暗自修法。包干到户后,阿措活佛由一家村民供养饮食,从此便足不出户,整天念经修法。当时村里人生病后,经常求助于他,他将自己剃下的头发点燃,让病人闻此气味,以这种方法治好了许多人的病。有小孩晚上啼哭不停,他打个金刚结,让小孩戴在身上后,小孩当晚便停止了啼哭,安然入睡。

    圆寂前一个月,阿措活佛让人给他的侄子——正在南京为五明佛学院塑金刚萨埵水晶佛像的绕龙寺住持曲吉宁玛活佛打电话,请他无论如何抽空回来一趟。曲吉宁玛活佛赶回后,为他连续灌了七天的顶,并提前念了“破瓦”。这时阿措活佛欣慰地说:“我一直把您作为根本上师,现在您的灌顶、破瓦都得到了,我可以满足了!”曲吉宁玛活佛又专程陪他到喇荣五明佛学院,拜见了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金刚上师,祈求加持。

    圆寂前一天,阿措活佛交代了后事,并嘱咐寺院里的管家要精进为常住办事,寺院僧众要精进学法,多为乡民念经祈祷。11月15日,85岁高龄的阿措活佛安详示寂。

    按照习俗,遗体被单独保存了七天。第八天僧众开门进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