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总要懂这个道理。
  『诸佛所行无上道』,佛所行的都是无上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门门都是无上道。无上道不是指特别一门,如果指特别一门,法门就有差别了。佛在《金刚般若经》上给我们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此地讲「所行无上道」是指一切法门。布施是无上道,持戒是无上道,忍辱是无上道;六度万行,行行皆是无上道。宗门里面说,穿衣是无上道,吃饭是无上道,赵州和尚叫你「吃茶去」也是无上道,你会么?会了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不会,不得其门而入。「一切众生莫能测」,众生不知道,不晓得诸佛如来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皆是无上道。什么原因?为什么说它是无上道?我们在这个讲席里面说得很多。在古时候古来大德一般都不肯说,我跟诸位报告过,为什么古德不肯说?古德慈悲,说出来怕把你的悟门堵死了,不忍心说;希望你能够悟入,你自己能够开悟、觉悟。
  我现在没慈悲心,我给你们说出来,为什么说出来?看看大家一辈子也不会开悟,那就算了,说出来算了。可是说出来之后,你要去求证,证实认知那是自己的,你才能得受用,否则的话你不得受用。我这些话说了,这一句还用不用解释?实在讲还是要解释;我看看你们大家的表情,还是需要解释。这个道理就是他念念与法性相应,法性是无上道。在《华严经》上也说是与法身相应,念念与法身相应,点点滴滴都相应,所以它是无上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与心性相应就是无上道。穿衣与心性相应,吃饭与心性相应,喝茶也与心性相应,举手起步没有一法不与自性相应,无上道。
  『一切众生莫能测』,「测」是测度思量;没有办法推测,没有办法去思量。所以佛的境界,经论上总而言之说了一句叫「不可思议」,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思是思想,议是讨论,一落到思议就落到第二义,就不相应,所以真的是不可思议。这句话是个双关语,对於已经开悟的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莫能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是一切众生;如来境界,等觉菩萨也搞不清楚,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对我们凡夫,我们凡夫迷惑颠倒,诸佛菩萨之所行,我们完全不觉不知。为什么我们不能够觉察,不能够证知?我们起心动念,是念念行行跟烦恼相应,不是跟法性相应。
  前几天老法师在这里讲《楞严经》,很有味道!什么叫跟法性相应?经上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见性,跟见性相应就是跟自性相应,就是跟法身相应,那就是无上道。如果我们用见性见外面所有一切色,那就不叫色尘,叫色性,「性成无上道」。见性是清净的,见性是平等的,所以见外面的色性,外面色性也是清净平等,那就叫所行无上道。我们今天用什么见?用眼识,眼识见外面是什么东西?色尘。眼识不清净,色尘是污染。这就是你会不会用心,你会不会用功?会用功的人用六根根性,接触外面是六种尘性,不叫尘性了,眼见的是色性,耳闻的是声性,叫明心见性。我们不会用,眼识见色尘,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这个中意、那个不中意,全搞错了;耳听的声尘,耳识对声尘,乃至於意识对法尘。这是一切众生莫能测,所以这句话是双关语。
  可是佛毕竟是大慈大悲,他的智慧圆满,方法巧妙极了,就是善巧方便。『示以种种方便门』,佛以种种方便的门径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够理解诸佛所行的无上道,使我们也能够契入诸佛所行的无上道。净念眼天王就是谛观这个法门,他见性了,他证道了,我们也要学习。清凉大师在这一首偈里面,他解得很好,他说第一句高,第二句「一切众生莫能测」是佛境界深,第三句「示以种种方便门」是广。清凉大师纯粹从如来德行上说的,德高、德深、德广,符合菩萨赞颂的意思。我们所说的,是落实在我们自己现前的生活当中,应当怎样来学习,也不违背菩萨赞佛的德义,这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习。正如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所提倡的,「舍识用根」,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起,如何保持第一念,第一念是性见,第二念就变成识。佛菩萨的本事就是永远住第一念,不会变第二念;我们凡夫善变,变得很快,第一念是真心,第二念就是妄心,第三念就更不得了,愈迷愈深;诸佛菩萨的高明处,他不迷。怎样下手,怎样才做得有效果?唯一的方法要把心量扩大,起心动念念众生;心里面只要有想,想众生的福德因缘,不要想自己;念念利益广大的众生,而且心量一定是包虚空法界,这个样子就相应了。请看下面一首,第六偈:
  【如来恒以总持门。譬如刹海微尘数。示教众生遍一切。普照天王此能入。】
  这是可爱乐普照天王的赞颂。前面两句就是普门陀罗尼的意思,因为他所得的法是「普门陀罗尼海所流出解脱门」,他的赞颂必定与他自己所学的法门相应。第三句正是陀罗尼所流出来的。第一句『恒以总持门』,总持就是陀罗尼,普门陀罗尼,他所得的法叫普门陀罗尼;「恒以」,永远掌握到这个原则。『譬如刹海微尘数』,总持是纲,「刹海」是目,掌握了菩萨修学大总持法门。到底哪一个法门才是真正的总持法门?这个没有定法。如果要有个定法,法门就不平等,不平等就不称性。诸位要晓得,自性是平等的,自性里面没有高下。法门称性,哪有不平等的道理?所以说一个法门是总持,这个一不是专一,不是独一,是任一。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十玄里面讲,我们举这一个例子说,「主伴圆融」,谁是主?谁是伴?任何一法都可以作主。譬如我们以人来说,释迦牟尼佛为主,诸佛如来就是伴。就好比讲堂,释迦牟尼佛升座讲经,诸佛如来都坐在底下听;毗卢遮那作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伴。所以个个都是主,个个都是伴,这才平等,不是作主独一那个人作主,没有这个道理。在佛法里人人做得了主,人人都是伴,主伴圆融。人如是,法也如是。我们今天在此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主,一切经都是伴,都是《华严》的辅助。如果我们讲《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为主,《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伴,显示出法门平等,法法皆可以作主,法法皆是作伴,这是真平等。佛法里讲「一」决不是独一,决不是专一,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所以才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话才讲得通。
  《华严》到最后结归到净土,文殊、普贤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给我们做榜样。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个什么意思?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赞颂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赞叹,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这样一说,阿弥陀佛确实是诸佛如来当中第一。阿弥陀佛是谁?每一尊诸佛如来都叫做阿弥陀佛,这个意思你能懂吗?阿弥陀佛这是一句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诸位想想,哪一尊佛不是无量光、无量寿?你们诸位大众现在在此地才开始学,将来你们成了佛之后,个个人也都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样一说来,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德号,不是专指一个人。诸佛如来赞叹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是赞叹这个法门,弥陀法门。弥陀法门特殊在哪里?「忆佛念佛」,直接教导你一个成佛的方法。《华严》上跟我们讲的理论,法界从哪里来的?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把这个问题答案说出来,是心所现的、识所变的。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解释唯识所现。什么叫唯识所现?就是从心想生,心想是识。本这个原理,你心里想佛你就现佛,想菩萨你就现菩萨,这是把佛法无量无边法门,修学的大总持法门教给我们。想什么现什么,那你为什么不想佛?念佛法门就是依据这个道理,根据这个原理来说的。
  一切众生想什么?想名闻利养,想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变现什么东西?变现饿鬼、畜生、地狱。佛给我们说,三恶道的业因当然很复杂,在复杂的因素里面总有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主要的因素是贪瞋痴。饿鬼贪心重,天天起心动念想贪:贪名、贪财、贪色,只要是个贪,你是想鬼道,你将来就会变成鬼;贪心重的人鬼头鬼脑,他将来就会变饿鬼去了。好,我不贪五欲六尘,不贪财色名食睡,学了佛法,贪佛法,贪佛法还要到鬼道里面去;不是说你贪心换对象,是要把贪心断掉,你才不落鬼道。鬼里面也有很享福的鬼,你贪佛法可能是变个有福报的鬼,你贪别的世间法,大概就变饿鬼,鬼种类很多不一样,佛法也不可以贪。《般若经》上讲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可以贪。瞋恚心堕地狱,愚痴变畜生,岂不是一切法从心想生吗?你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不一天到晚想佛?
  念佛堂刚刚建立的时候,念佛堂里柱子很多,李居士那时候给我商量,要我写对联,写字挂在上面。我一想不对劲,为什么?写的那些字,你们念佛绕佛的时候都起心动念,把你们的功夫全都破坏,那怎么可以?所以以后我一想想,全部挂阿弥陀佛的佛像,叫你怎么转到哪里,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绝不会动一个错念头,这就对了。所以念佛堂里不可以有另外的字样,看到会叫念佛的人起分别心,只有一尊佛像。而且一尊佛像用一个模式来做,不要说好多种不同的佛像,看到这个好,看到那个又起分别心,又把你的功夫破坏掉。念念为大家想,希望大家能够得清净心,能够得平等心,一心称念,你容易成就。我们现在大家看到这个佛像,看得很庄严,看得很欢喜,我们现在也依这个模式,将来弥陀村里面大念佛堂建成,里面都是用这个佛像。无非是教我们一心、一念,我们才能达到希求的目标。
  第三句讲『示教众生遍一切』。遍一切就是称性,如果不称性就不能遍,只要称性就遍一切,就是前面一首偈里面所讲的无上道,遍一切才是无上道。「示」是指示,「教」是教导,教导众生。示是指示法之邪正,示之是非善恶;教是教他怎样修行。「修行」这两个字意思一定要懂,行是我们的行为;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叫做修行。我们的行为不善,常常会造恶,心里想的是恶,说的是恶,造的是恶,把恶修正为善,这是修行,这是不了义的修行。什么叫了义修行?身语意三业都能与自性相应,那是真修行,那就是前面讲的无上道,此地讲的遍一切。《华严》是大经,是法身大士的修学,所以它的标准是与自性相应、与法身相应,它是以至个,但是这个我们学不到,我们必须把这个水平降低,降到善恶,降到邪正,於我们有利益了。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0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110
  请掀开经本第六十七面第五行,从第七首偈看起:
  【如来出世甚难值。无量劫海时一遇。能令众生生信解。此自在天之所得。】
  世间自在主天王这一首的赞颂,看起来好像是很平常,而实际是真实不可思议,他给我们说出了事实的真相。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往往感到,好像得人身很容易,我们都到人道来,遇到佛法也不难,何以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没有智慧、没有神通,不知道过去、未来,大自在天主的能力比我们强,他对於事实真相比我们了解得透彻,所以这个地方说的话真话,如来出世很难遇到,『值』就是遇到。『无量劫海时一遇』,这句话说的我们要多多去想想:佛法难闻,到底难到什么程度?人身难得,难到什么程度?这首偈里明白告诉我们,「无量劫」下面是个「海」,海是深广无际,不是单单无量劫,无量劫海,用这个来形容,才遇到一次。诸位同修要晓得,我们在六道里得人身,困难情形亦复如是,不比这个容易。经上我们常常看到菩萨们感叹,得人身的时候佛不住世,或者在佛前、或者在佛后,遇不到佛。我们今天得人身在佛后,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三千年,幸好佛的法运还在,还没有终结,我们生在佛陀末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往后还有九千年,这是不幸当中的大幸。这句话意思就很深,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使我们真正觉悟到得人身不容易,人的寿命很短促,其他道寿命都比人道长。
  得人身有什么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