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登天的感觉-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定都是人制定的,”我回敬道,“我们现在生活在20世纪年代,学校管理的趋势是人性化、个体化。我们要对学生的本性表现出更多的尊重与信任,而不是更多的蔑视与不信任,不然,还要我们这些心理咨询人员来做什么?”
“不行,当初老肯尼迪来替儿子求情时,普西校长为了维护哈佛的尊严不惜得罪他,现在怎么能因为你几句花言巧语就改变了这条校规呢?”那个系主任仍不甘地争辩道。
“时代变了,我们总不能抱着老皇历不变吧?”我接着说,“说实话,如果爱德华的事情发生在今天,如果他有了十分深刻的省悟,我也一定会力请哈佛大学收回成命的,因为我们处分学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使学生接受教训并更好地成长,才是目的。况且明轩并没有在考试中作弊,只是在后来骗分。”
“明轩是没有在考试中作弊,但他后来的举动构成了作弊行为,这与在考试中作弊性质是一样的所以应该受到必要的惩罚。”那位系主任又说。
“我完全赞成明轩应为他的欺骗行为而受到哈佛大学的必要处分,但我不认为将他从哈佛除名就是最好的处分方式,这无利于明轩的个人成长。”
“不行,哈佛大学由来己久的规定不能就这样被破除了。”
“天下就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定。”
……
面对我们间的激辩,学校纪律委员会主任决定暂停明轩个案的讨论,并要求我与系主任将各自观点以书面形式呈交给他,由他再负责与管理学生事务的副校长磋商,做出最后的决定。我当天下午就将我的书面报告写好,交给了他的秘书。
一个星期后,我接到了学生纪律委员会主任的回信。他说校方在约见了明轩之后,决定让他休学一年,不做开除处分。末了,信中还肯定了我勇于坚持自己见解的做法。
读完那封信,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我要好好回国去游历一番
又过了一个星期,明轩来见我。
此时他已经接到了学校纪律委员会的处分通知,他万分庆幸自己没有被哈佛大学除非名,并表示将会在这一年中回国生活一段时间,多走些地方,多体验些生活。
我问他为什么要这般打算,他说这辈子的生活基本上是一帆风顺过来的,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的摔打。这次考试作弊被处分,使他一直在反省自己做人的准则。他感到自己学习虽然很出色,但做人还不够成熟,而且太缺乏生活阅历了。他要回国去好好游历一番,以多增长见识,多开阔眼界,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听明轩兴奋地谈论自己的计划,我好像感到他是在主动要求休学一年似的。我感到他在思考,在成长。我相信这次事件会使他因祸得福,成为一个意志更加坚强的人。
为此,我专门送了他两句话,一句是一位中国古人讲的话:“智者善因祸而为福”,另一句是海明威讲过的话:“一个人可被击倒,但不可以被击垮。”
末了,明轩对我说;“你是个很善解人意的人。在我们的谈话中,你从来没有教训我,也没有劝谕我一句话。你总是在不断地向我提问,并知道我什么时候想说话,什么时候不想说话,你真能理解我的心。我来找你,真是找对了。”
“我也很感谢你这般肯定我。”我回答说。
临出门时,他使劲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会永远记着你的,因为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
“我也不会忘记你的,”我答道,“我坚信你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的。”我将他一直送出大门,目送他拐入哈佛庭院。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想,我从此次咨询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不比明轩少。
'个案分析'
★开展心理咨询对现代学校管理有什么促进?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这是明轩通过此次骗分被罚而深刻领悟的道理。
明轩从国内来哈佛大学读书,何其不易,却因为考试骗分而几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这个教训可谓惨痛之极!
明轩一生平稳顺利,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的摔打,现在经受这样一场严厉的打击,不能不使他彻底地反省自我,思索人生。从这层意义上讲,这次人生的挫折肯定会对明轩的成长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与其他来询者相比,明轩对自我的认识是最痛切的。所以,他不需要我去启发或提示他什么。我此时要做的事情不仅是要帮助他辩证地看待此次经历的教训,振作起精神,也要力争使他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不认为我在此事的处理上有什么特殊的能耐,我只是适时地强调了学校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性。所以,校方最后的决定实是明轩的幸运,因为像他这样的犯事,在以前肯定会被扫地出门的。
我之所以能促使校方最后给了他这样的一个机会,完全是因为我所提出的理由与现代学校管理日趋人性化、个体化的发展潮流相吻合。而心理咨询正是其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因为心理咨询的主旨,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和发展潜能。
这正是开展心理咨询给现代学校管理带来的促进。
★我的心理咨询怎样使明轩转变了态度?
从这次事件中,我也深刻认识到,犯错误的学生是多么需要有人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此时此刻,我们做一回雪中送炭的事情会令他们终生难忘。当然,我理解他们的心思并不是要去支持他们的错误行径,而是要帮助他们从挫折中振奋起来,做个意志顽强的人。
在此当中,我坚信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向善的能力,关键是怎样给他们一个深刻认识错误与改过自新的机会。
通过此次咨询经历,我还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人员,不需要教训学生去认识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是很消极被动的。相反,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谈对这一切的认识,则可能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明轩之所以能有积极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尊重了他,信任了他,在他最感自卑的时候给了他精神上的安慰。由此,明轩不但说出了我想让他说出的话,还感谢我能够真正理解他。
我的积极的人生观是使明轩转变态度的关键。
★我的心理咨询怎样促进了明轩的思想升华?
我与明轩只见了两次面,由于他对自己的错误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所以我几乎没有为他做什么具体的咨询。我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在帮助他升华对错误的认识上。
在这当中,我没有教训他、劝戒他,而是竭力鼓励他自己去分析、总结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及教训。我并没有因为他骗分就认定他是一个不可信的人。相反,我尽量让他感到,我相信他会从此次经历中变得更加成熟的。
换言之,我虽然不能接受(认同)明轩所犯的错误,但我能接纳明轩本人。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通过这些探讨,明轩认真吸取了此次考试作弊被惩的教训,决定回国去生活一段时间,好好体验一下人生中的起落与得失,相信他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更重要的是,明轩懂得了诚实的可贵,侥幸心理的害人,相信他今后会堂堂正正地做人。
由此,明轩没有被生活的挫折所击倒,一蹶不振,而是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走他的人生之路。
这便是我的心理咨询给明轩带来的思想升华。
★心理学小知识:
 心理学一词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心理学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却是在1520年才出现的。在这一年,一个叫马如利克(Marulic)的塞尔维亚人首次用psy…chologia这个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这是心理学一词的首次亮相。之后70年,另一个名叫哥克(Rudokf Goeckel)的德国人又以此词出版了一本名为《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的书。这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发表的书。
之后,人们就不断以心理学这个名词出版各类书籍,直至使心理学书籍成为世人最爱读的书类之一。
咨询手记6
心理咨询是自我行为和心灵的探索过程。人的某些行为或习惯动作背后可能会埋藏着某种深刻的无意识动机。弗洛伊德主张,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挖掘有意识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在下面的个案中,我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帮助了一个因室友自杀而万分内疚的学生摆脱自责对她的精神折磨,并发现了一段故事中的故事。
——题 记
万般内疚为了谁
1991年秋,哈佛大学的一个外国女留学生,因为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
这个事件曾在哈佛校园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我与两位心理咨询中心的同事被邀前往为死者的同学做团体咨询,帮助他们宣泄对此事的惊恐情绪,扫除心理上的阴影。会场上,有个女孩子哭得很伤心,被人搀扶出去。当时我也跟了出去,做了一些劝慰并告诉她如仍感到难受,可到心理咨询中心来找我。
两天后,那个女生果然来见我。
她首先感谢我那天对她的关心,并提出要与我定期会面一段时间,帮助她疏通对此次事件的情绪反应。我也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并约好每周会面一次。
她的名字叫佳莎,10年前从罗马尼亚移民来美国。
我恨我的冷漠
原来佳莎与死者是室友,同在读研究生,也非常要好。
自春天以来,佳莎的室友忽然变得十分懒惰,无故误了许多课,也不收拾自己的屋子,还经常一个人呆坐在电视机前,没完没了地看电视,吃零食。有一天,佳莎从学校回来,看见室友正在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满地的零食也不收拾,感到十分生气,就使劲儿地数落了她一通。结果两个人好几天没讲话。
出事前几天,那个室友两次在深更半夜找佳莎聊天,都被佳莎挡了回去。一次是由于佳莎正在赶写第二天要交的作业,不想有人打搅她。另一次是由于佳莎刚刚睡下,头脑昏昏的,不过佳莎答应室友第二天晚上去找她。不料,第二天中午佳莎回宿舍换衣服时,竟发现她的室友已经吃安眠药自杀了。
死前,那位室友给佳莎留了一张纸条,祝愿她前程远大,事业成功。末了,还提醒她要学会多关心人,这比学习好更重要。佳莎为自己一再忽略室友爱的求救讯号而感到惭愧万分,追悔不已,连日来都无法当然入睡。
佳莎说,她每次回到宿舍,都仿佛又听到了那室友的声音;而晚上一闭上眼睛,她又仿佛看到那室友流着眼泪向她走来……
佳莎感到自己的精神在崩溃。
她最初讲述这一切时,忍不住落了好几次泪。她感到自己是个罪人,她认为是自己的冷漠促成了室友的自杀,她不能原谅自己那两天的粗心与无情,她不知道这样在哈佛呆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知道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死了清净。”佳莎喃喃地说。
面对佳莎的精神痛苦,我首先表现了最大的同感和理解。我建议她先搬到外边哪个朋友家住一段时间,以缓解一下当前的紧张情绪,避免痛苦的回忆。此外,我还建议她这些日子多与朋友在一起,多参加些课外活动,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转移注意力。她听从了我的建议,暂时搬到了一位好友家去住,也时常与大家在一起。
但佳莎说,就是做了这些,她还是忘不了死去的室友,还是感到良心备受谴责。
对此,我深感困惑。
我与督导商讨了佳莎极度自责和内疚的表现,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因为佳莎把自己的冷漠当作导致室友自杀的直接原因。她在经受着一场巨大的精神折磨,已不能客观地分析当前这场悲剧的前因后果。对此,我要想尽办法帮助她从内疚的精神折磨中挣脱出来,改变认识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对督导说:“我想我应该在谈话中多了解佳莎以往的生活经历,因为佳莎的情绪反应确实有些反常,这当中可能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的。你以为呢?”
督导赞许地说:“成,成,就这么做。”
万般内疚为了谁
依照我与督导商定的咨询方案,我同佳莎深入地探讨了她室友自杀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佳莎告诉我,她室友自杀的直接原因是不堪学习的压力。
在她们同住的一年多中,佳莎曾多次听她抱怨说不能再承受这里的学习压力了,想休学一个学期。但由于她是公派到这里学习进修的,时间和经费都有限,不能做那样的安排,这使她感到十分沮丧。
在自杀前的一个星期,她又因屡次误课、未交作业而受到院方的询问,要求她尽快跟上学习进度,否则将难以继续在哈佛大学的学业。而与此同时,派她出国的单位又再次来信催促她一俟学业结束就立即回国……
情急之中,她竟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我问佳莎,如果那两天晚上你帮助了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她也许不会去死的,那是她临死前的呼救啊。“佳莎低着头答道,嘴唇在略略颤抖。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