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荐中华-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丁忠连所判断的一样,来到平壤城下的伯颜一下就看出了这里的异常城门紧紧闭着,城楼上站着的全是新附军士兵。人人面色紧张不管蒙古人在城下如何喊话,他们却都只当没有听到一般。

伯颜很快感觉到城中出了大事,当他看到大量拿着武器的新附军士兵纷纷冲上城楼,将无数防御器械搬运上来的时候他确定这些汉人士兵反叛了这一判断让伯颜心里大惊,他带领的大军本来是去光烈城平叛,但没有想到光烈城还没有到,平壤城却也反了。

平壤乃是高丽地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乃蒙古对于高丽统治的重中之重。一旦有失,则高丽震惊,只怕很快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伯颜毕竟久在军中,很快做出了决定,他要求部下严密封锁消息不得把平壤之乱地消息向外泄露接着,他又派出使者,进入平壤城与汉人起事士兵谈判,并负责刺探王后忽都鲁揭里迷失等人地消息。

半天时间地等待。回来的使者带出地消息果然印证了伯颜的判断,新附军果然在汉万户丁忠连地带领下反了,现在高丽国王和王后等人全部都在他们手中并且那些造反的士兵,拒绝了一切要求他们投降地建议,若不是丁忠连地竭力阻挡,再三告诫部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只怕伯颜的使者就死在了那些群情激愤的叛军士兵手里。

这一情报让伯颜烦心不已他的任务是带军平定“大高丽王国”之乱,但平壤地突发情况又让他不得不正面应对他一面以大军围困平壤,一面派人飞马告知大都平壤之变这个时候的伯颜,还心存侥幸他认得这个丁忠连,对蒙古人还算是忠心地,而且他的家眷都在大都,或者晓以利害,他会出城投降。

但很快就让伯颜失望了,他一连派进城的几批使者,都被丁忠连驱逐了出来到了后来,可能是连丁忠连都感到不耐烦了,严厉警告最后批使者,如果伯颜再派人进来,他就将把使者交给他的部下处理。

对劝降彻底绝望地伯颜,开始着手布置攻城事宜他手下拥兵五万余人,但伯颜却不敢将其全部派出这里面有三万五千的新附军士兵他本来就对汉人从不信任,加上平壤出了这样的大事,自己手下的这些汉人士兵只要不和他们的同伴一样造反就好。哪里还敢用他们来攻城?

伯颜反而从两万蒙古士兵里面分出了一万人来监视这些汉人士兵,这么一来,直接参与到正面攻击的士兵,伯颜的可用之人已经只剩下了一万人。而平壤城高墙壁险,当年蒙古人入侵高丽,尚且围困了一年有余现在急切间哪里攻得下来?

一连几日地攻击兵力不足的蒙古士兵,又缺少攻击城器械,接连的冲锋都无功而返。而有几次在平壤最危险的时候,丁忠连派人将高丽王室全部押到了城楼之上,背后以刽子手刀加其颈。声言一旦城破,这些高丽王室成员将全部陪着殉葬。

这一手让伯颜投鼠忌器,急忙撤下攻击地士兵。其他人倒也算了那王后忽都鲁揭里迷失可是大汗的亲生女儿,一旦出现了什么闪失谁来承担这个天大地责任?

伯颜只能命令大军守住平壤出口在这一段时间里,丁忠连也一连组织了几次突围,但都能戒备森严的蒙古人打了回去看到突围无望地丁忠连,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不管怎么样,自己和部下地命运,只能交给老天去裁定了。

平壤城的局势一下陷入了僵局之中,攻击方心存顾忌,驻足不前防御方突围无望,平壤却又暂时没有什么危险。日子就在这样的时间里一天天流逝。到了第六天,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大都方面来了几批快马,带来了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对于高丽接二连三地反叛,忽必烈地震怒已经到了无以复加地地步他给伯颜下了死命令,不管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的死活,必须在十天之内攻下平壤,将此次叛乱彻底平息。

并且忽必烈给伯颜的另外一道密旨也让杀人如麻的伯颜感到震惊。忽必烈为了避免伯颜麾下的新附军与城里的叛军互通声气,再次出现叛乱他下令将这三万五千名新附军汉人士兵全部处死!

当太阳升起地时候,一场血案在平壤城下发生伯颜下令收缴了新附军地所有武器,将他们集中到了一起接着以五千士兵负责监视平壤动静,其余一万五千蒙古士兵加入到了对新附军汉人士兵的大屠杀之中。

那些被收缴了武器地汉人士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事情,就被蒙古的刀枪无情地夺走了生命。等到他们反应过来蒙古人对他们大开杀戒地时候,手无寸铁的他们却如同待宰地羔羊一般。陷入到了绝望无助的深渊之中……

一场惨不忍睹地血腥屠杀在平壤城下进行着,一桩惨剧就发生在平壤城上起事士兵的眼睛里……

看着自己的同胞发出了绝望的呼声看着自己的同胞一个个倒在了鞑子地屠刀之下,那些起事地士兵再也无法忍耐,纷纷要求冲出城去和鞑子决一死战!

眼睛里满含着泪水的丁忠连,用最大地毅力让自己的心情稍稍恢复些平静他拒绝了部下的要求城下蒙古人的防范非常严密,他们根本无机可趁,贸然冲出去,只会让三千起事士兵也全军覆灭。

屠杀从清晨一直进行到深夜,平壤城下血流成河,三万五千名新附军汉人士兵被屠杀一空竟然没有一个人还能活着的,而那些蒙古士兵还唯恐有漏网之鱼不忘在每个尸体上补上一刀……

看着这一切地丁忠连知道,在这插关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之后,鞑子已经不再会有什么顾虑了,自起事以来最大的、最残酷地战斗即将爆发。自己和那些起事的士兵,退无可退,也许很快将全部血染平壤……

当太阳第二次升起来来的时候,蒙古人的攻击开始了得到死命令的他们,不顾一切的对平壤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在他们看来,经过了昨天的大屠杀之后,那些叛乱汉人的胆子一定被他们吓破了,平壤将不会出现任何的抵挡。

当他们却错了,那场大屠杀却更加坚定了起事士兵血战到底的决心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嗜血的豺狼,面对的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和这样的敌人,已经不必再有什么害怕,不必再有什么顾虑。

只有用鲜血和生命,才能减轻心灵的痛苦;只有用自己手里的武器,才能最好的为自己的同胞们报仇;只有用视死如归地决心,才能为自己找到一条生的道路。

蒙古人一次又一次地冲上城楼,三千起事士兵完全忘记了死亡和恐惧,他们咬着牙将手里的刀枪疯狂的挥向冲到城楼上来的敌人。

整整一天的血战,起事士兵以五百多人的伤亡,一连打退了敌人十几才地冲锋,残阳西下地时候,战场上才出现了难得的宁静,一阵阵刺鼻的血腥味道不断地在天空中弥漫!

第三部 北伐中原 第三百三十九章 壮举

就在平壤城中浴血苦战,互相僵持不下的时候伯颜军中却来了支五百多人的援军领头的蒙古将领伯颜倒也认识。是源唐古手下爱将,达鲁花赤之一良合台。

这良合台告诉伯颜,监国源唐古正在光烈城下奋战。只因粮草紧缺派他回来督催粮草,不想快到平壤城下之时,却听闻新附军变乱看到伯颜大军正在攻城。良合台便领军前来相助。

伯颜知道良合台乃是蒙古军中一名猛将,又见他带来的五百士兵,虽然都是些高丽人,但人人看起来都彪悍精炼,虽然人数不多,但正感人手紧缺的伯颜心中大喜,便让良合台带着这彪人马前去西门方向监视城中叛军动向。

其实这路人马哪里是什么援军,正是大汉皇帝王竞尧的义弟,汉军翼威将军庄剑率领地五百名汉军士兵。

原来自从定下奇袭平壤之计后庄剑带着部下专抄小路,向平壤方向悄悄前进。当离平壤还有近百里路程的时候,在前面探路的小队,意外地抓获了两个从平壤出来的新附军士兵。详细追问之下,这才知道平壤城中发生地重大变故。而那两名士兵当得知面前的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汉军之后,竟然忍不住呜咽着哭了出来。只管恳求庄剑尽早接应起事兄弟。

庄剑本来就是为了偷袭平壤,要将高丽搅得天下大乱而来得知此时平壤唾手可得,不禁大喜。一面派人通知何淼迅速向自己靠拢,一面带着部下以强行军地方式向平壤方向急进。当就快到达平壤之时,却发现蒙古人地大军正在猛烈攻击。

以区区五百士兵,要想救助平壤,无异于是自寻死路,庄剑决定利用良合台,冒险混入蒙古军中。而后再行寻找机会。但他地这一方案危险极大,只要良合台稍有异心,自己和这五百名部下未免便不能再生还回国但平壤的危急局势,已经让庄剑顾不上许多不想一试之下居然得到伯颜信任。

但是伯颜的信任并不代表事情就告一段落了如何能成功的和平壤城中的起事士兵联络上如何能把他们搭救出来,这才是庄剑所要考虑地。甚至庄剑开始想着能否逼退伯颜地军队。将平壤控制在自己手里但就目前的情况而看,这一想法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黑夜的平壤,已经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之中,庄剑走出军营,看着远处模糊不清地平壤城墙,咬了咬牙,叫过了那个高丽向导。猎户出身地崔甲申在他耳朵边低低嘱咐了几句崔甲申先是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不听地摇头。可是当庄剑将一串纯金打造地手镯放到他手里的时候崔甲申眼睛里露出了贪婪兴奋地光芒。犹豫了好久,终于用力点了点、头。

庄剑微微笑了一下。这是自己母亲在临死前留给自己唯一的纪念品了现在居然为了送封信,就这么给了高丽棒子……

利用自己防卫西城的优势庄剑让良合台支开了站岗的蒙古哨兵全部换上了汉军。而后,带着攀登工具的崔甲申,迅速接近了城脚。猎户出身的他爬惯了悬崖峪壁。身手甚是敏捷。不一会儿就慢慢爬上了城楼。很快。庄剑远远地看到,城楼上几名站岗的新附军士兵,将他拉了上来,然后五花大绑地押送了下去庄剑这时候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深夜地时候,在平壤城中,谢庭南、郝文谦这些起事将领被元帅丁忠连紧急叫到了军营之中走进元帅的大帐,他们发现丁忠连地脸上充满了喜色。

“太好了,你们知道现在西门外把守的军队是谁?是汉军是大汉朝廷地军队!”一见他们进来掩饰不住满脸兴奋地说道。

几员起事将领大喜之下,急忙追问元帅如何得知。丁忠连将冒死来到城中的崔甲申拉到了他们身边。让他对部下详细述说。

崔甲申看着这些军人,有些畏惧地说道:“那个叫庄剑的汉人说了,再让你们明天坚持一天,等到了明夜子时。准时打开城门,带着高丽国王和王后,迅速从西门方向撤离平壤城,他会为你们打开一条通道“”忽然,谢庭南“跄踉”一声抽出宝剑,一把架在了崔甲申的脖子上厉声说道:“你是蒙古人派进来的奸细,难道当我不知道吗?”

好心进来送信的崔甲申,哪想到这将军会来这么一出,一惊之下,整个人都瘫倒在了地上。

丁忠连挥挥手。两名亲兵将崔甲申带了出去谢庭南收剑归鞘,说道:“元帅,提防其中有诈,哪有这么巧的。蒙古人正好围城。汉军就那么巧正好来到?”

“我也是这么想的。”丁忠连点了点头:“但这是我们唯一地机会,否则平壤早晚都会被打破,兄弟们迟早会死在这里与其在这等死,不如冒险试上一试。这样,咱们分成两路。我带着一百名士兵先行出城,文谦,你和庭南在城中看着动静,如果一切安全,你们押着高丽国王和王后,迅速跟随出来。万一这是鞑子的骗局,你们立刻关闭城门,千万不可管到我们地安危!”

看到部下想要争辩,丁忠连摆摆手说道:“不要再争论了,我是全军元帅这险理当由我来冒要是我出了什么事,文谦为城中主帅庭南为副帅。能坚持多少时候,就坚持多少时候……”

几员将领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元帅,艰难地点了点头……

但是,事情的进展却远远没有他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就在第二天清晨,起事士兵重新登上城口城楼,准备抵挡鞑子再一次进攻的时候,他们却发现。那些蒙古士兵并没有准备进攻的意思,而是骑着马来回巡梭,并不时地向后面张望几眼,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一直到了中午地时候。蒙古军营里忽然像是有些热闹起来,并且还不断传来了蒙古士兵的嬉闹之声,偶尔还有几声孩子的哭声,随风传送到平壤城地城楼上。

过了会,几个蒙古人骑着战马来到平壤城下,只点名要丁忠连出来相见。等起事士兵告知丁忠连后。正在部署着晚上突围事宜的丁忠连一听,心知其中必定有异,急忙带着部下来到城楼。

看到丁忠连出现,蒙古人对着他叫道:“丁万户,我家元帅为你带来了一些人,请你看一下。”

说着手向后一挥,接着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