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出混沌-中国资本市场未来之路-吴晓求-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它说你充其量是个2%的概念。它不知道,在那个12万亿中,上一年可能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可能就占到了比如说11万五千亿,它那个12万亿是一个包含了过去的存量,也包括今天银行体系的贷款的增量部分。它拿这个总额和那个增量相比,我说这是错误的。要这样拿的话可以,拿银行体系的增量比,和资本市场的这个融资的增量比。况且资本市场是一个放得更宽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个股票融资,它也包括国债融资。如果说拿银行体系的融资的贷款的增量和资本市场的融资的增量相比,我想不会是这个概念,大概可以占到大概是一个80对20值比的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资本市场还是在中国整个融资的体系中,大概还是要占有20%左右,或者15%到20%左右这样的比例。我们从一个很小的比例,我们上升到一个15%到20%比例,这本身就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进步。表明我们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在下降。而且随着我们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想这个比例将逐步地由现在的15%到20%,可能到2010年可能会到比如说30%,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那么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对资本市场理论上的混沌认识,比如说把资本市场看成是创造泡沫的源头。这个是很有问题的。当然这涉及一系列问题,包括资产定价的问题、金融资产价格它定价机制是什么?它究竟能值多少钱?我想这个不能是那么简单的事。在一个比较充分的市场中,资产价格能大体上代表它的价值,所以说我们有很多人认为只要股票价格一涨,就说泡沫出现了。我说你泡沫出现了,你的标准是什么?什么叫泡沫?这个钱是多少钱,这个资产多少钱,你就说没有泡沫?有人说市盈率。说二十倍以下没有泡沫,二十倍以上就有泡沫,这都是非常草率的一个结论。简单而论,这个市盈率显而易见,和其他的变量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和市场的基准利率是有关系的。不同的市场基准利率它会带来不同的市场市盈率。当然在中国,因为我们的这个国债市场并不是很发达,我们现在目前通常说来,是拿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作为基准收益率。我们现在是从1990年10月1号的10。98%,到今天的1。98%,如果说我们在10。98%的时候说二十倍市盈率还能成立的话,那么到了今天显而易见就不能成立。况且在中国的市场中,有几百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已经下降到20倍以下了。所以我说从更深的层面上看,要涉及到这个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资本市场它能不能创造价值。如果是只是一个简单的转移价值的场所,是一个再分配的机制,显而易见重要性也并不是很强。我们很多人就说资本市场就是从这个口袋的钱拿到这个口袋,从左口袋拿到右口袋,这个资产的价值没有增加,那么这也是一种可以说是非常肤浅的认识,或者说不正确的认识。我始终确信资本市场它具有发现价值的功能,它也有创造价值的功能,简单说呢,就是说在没有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的交易是按照它的产值来交易,或者说按照它重资价值来交易,那么正面价值是构成了企业进行资产交易的一个重要依据。当然这个东西我说花了五千万买的,现在通过多少年,用了多少年,我通过折旧之后,我现在账面上还有三千万,你要买我这个可以,你必须要给我三千万,或者以上一点点,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这种资产定价显而易见是不科学的。有了资本市场以后,这个三千万可能就会到三个亿。如果你这个资产盈利能力很强的话,它会重新地发现价值。那么这其中为什么会从三千万变成三个亿,那么投资银行家在此其中起了重要的一个创造性的劳动。提供了资产的剥离技术和组合技术,资产进行重新组合,价值就被提升了。为什么投资银行业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呢?它能带来资产新的价值的发现。 
  那么第二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政策上的混沌。理论上的混沌必然带来政策上的混沌。政策上的混沌会直接影响市场。政策上的混沌主要表现在我想这么几个方面。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那么第一个就是股权流动性政策的混沌。我们中国的市场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上市公司的股权是分裂的,是三分之一流通三分之二不流通。那么这个三分之二不流通在近一千三百家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都说得很清楚,暂不流通。所以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市场结构。这种特殊的市场结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预期,它成了一个预期不确定性的最重要的一个根源。它不知道你的三分之二的不流通部分未来怎么解决?如果是可以流通的话,你这个流通方案怎么设计?最近呢,我们有关部门又在尝试想考虑这个问题。考虑这个问题是对的,但是必须要借鉴我们过去两年来的一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必须充分认识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必须要保护市场现有人的利益。这是其一。 
  其二是我们政策上的混沌。表现在政策的相互不协调。我这个只仅限于资本市场政策,相互不协调。比如说我们一方面要大幅度推进发行的速度增发的速度,包括配股的速度,我们另一方面又缺乏资金的安排。我们只是简单地指望居民把他的储蓄拿出来去买股票。如果只是这样一种资金的安排,中国资本市场不可能长大,永远是一条小河。小河里面就是一些小船,它不可能有航空母舰。中国资本市场要由小河,要由长江,要变成汪洋大海,我们必须要创造出多元化的市场化的资金管道,要源源不断之水流入这个汪洋大海。没有这个资本市场怎么能发展起来呢?光靠那种涓涓小溪不可能形成汪洋大海。靠个人拿那么一点点钱,去买一点股票,就想让它成为全球未来最大的市场之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创造航空母舰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让这个航空母舰能够安全地下水,安全地运行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政策层面看,必须要创造出多元化的资金管道。这个资金管道是源源不断的,必须是这样的。美国的资本市场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除了它的上市公司质量很好,除了它有一个比较高的透明度以外,还有一个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它有无穷条这个资金管道,涌到这个市场中来。所以市场才能够不断地发展起来,不断壮大起来。所以我就说,我们在资金的供给机制方面我们没做好,也没设计好,也没有战略的安排。我们倒是天天说,我们居民储蓄存款与过去相比又增加了多少、多少,他把它这个看作是一个好事情。我从来不认为这是好事情,中国居民在银行的存款额应该大幅度下降。这个下降部分应该让资本市场来弥补,来建立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这个居民储蓄在银行体系越来越多,会给我们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一个极大的隐患。银行再把钱贷出去,贷不出去它就得把钱存到中央银行,以至于造成一个整个的资金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因为它为了防范风险,它宁愿不贷我也不给这些有风险的企业贷。所以我们整个银行体系有大量的盈余资金在内部循环。如果说金融是这样的金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是说为了推动整个经济发展,这种金融就没有效率的。就必须改革。所以说我就说,我们必须要创造很多条件,使银行体系庞大的储蓄要进入市场。同时我们建立很多资金管道。比如说社保基金。我们社保基金量还比较小,我想随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市场化的改革,社保基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显而易见越来越大的社保基金不可能把钱只存到银行,它必须寻找新的投资场所。但现在看呢,从发展的这个战略安排看,是做得不够的。所以我说这个政策配套是做得不好的,从而造成了市场的失衡。 
  那么第三个政策上的混沌,就是货币政策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个也是不清楚了。在一个没有资本市场发展的金融体系中,经济体系中,货币政策当然显而易见甚至惟一的是要保护币值的稳定,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这好像我们《中国人民银行法》也是做这样的规定,做这样一种表述。这种表述本身没有错。在那个时候是没有错的。但是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之后,那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我认为就在发生变化。如果还是做原来那样一种陈述,那样一种执行,货币政策就会成为一种银行政策。它就不能够涵盖资本市场,这个阳光雨露就不能人人都沾有了,只是给了一部分人,一部分机构。货币政策必须是涵盖整个金融体系。在那个时候,当资本市场充分发达之后,什么叫币值稳定?这本身就是个问题。你以什么标准说它是稳定了还是不稳定?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在没有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因为全社会的资产都是很实物化的。人们说,因为货币币值的变化,它会对它这个财富的本身会带来一些变化,那么这个变化是通过这个物价来传达的。当资本市场发展之后,人们的资产结构发生了变化,证券化的金融资产比重越来越大,显而易见这部分也会和你的整个财富的水平也会连在一起。所以当资本市场充分发达之后,货币政策必须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要求,况且资本市场发展之后,它会吸纳更多的货币。金融资产是需要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交易的,就像实物需要货币做媒介一样进行交易一样。在那个时候如果说我只是以我的实物链的交易来测算我的整个货币供应量,显而易见会对整个社会带来通货紧缩。所以这个时候你的货币政策的函数就要扩大,你的变量就要发生变化了。所以说在我们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是混沌的,我们知道只是从表面上说我们可能要考虑资本市场的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不是这样。 
  那么第四个政策上的混沌,就是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是考虑了股票市场的发展,而没有金融或者考虑其他品种的发展。比如说债券市场的发展。我们在政策层面上是没有考虑的。一个只有股票市场而没有债券市场的一个资本市场,它不利于企业合理地调整它自身的资本结构。它会带来企业一味地发股票,通过外援式的股权来融资。那么这种方式它的资本结构它不可能最优,它没有一个合理调整资本结构的一个流动性的机制。没有。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有这个要求,但从政策层面来看,我们做得很差。应该不断地对债券的发行体制要进行逐步地改革,那么与之同时我们要建立起社会个人和企业的诚信系统,使这种信用终生地伴随着它。 
  第三个混沌的表现就是上市目的的混沌。本来上市是为了迅速地扩大资本,从而提高你的整个资本规模,来提升你的竞争力,那么也有的是它通过上市来改变它的整个运行机制,来创造一种新的激励机制。那么也有的可以说是通过上市,来发现它的价格。这本来都是上市的目的。那么到我们这儿,这个上市成了什么呢?成了三种目的。一个是为上市而上市。它根本就没有目的。它是为上市而上市。因为上市的多少是地方政府的政绩的一个重要表现,无论你这个企业是什么样的财务结构,哪怕我根本不缺钱,我账上都有几个亿了,比如五粮液、茅台那也得上市。像这个就是不知道它为什么上市。还有一个呢是我根本就不符合要求,我亏损得一塌糊涂,我通过做假账,我要让它上市。所以第二个是简单地为圈钱而上市。为圈钱而上市。显而易见这个企业本身是假的,虚假的,或者说财务标准不合格,它通过各种的假账,只是简单的套现行为,是恶劣的套现。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易,严重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这个上市目的不明确。有的倒是很明确,但是这个明确是严重违背了我们《公司法》《证券法》的这样一个规定,这是第二个我们在上市目的上的混沌。 
  第三个呢就是有的完全是为了它的关联交易。它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非法谋取私人利益而准备上市。通过这种机制来套现,它知道骗取银行贷款,哪怕骗三百万那也很麻烦,那也得判五年,通过这种方式套着了,那么哪怕是上亿事后没有关系,只要独立董事签字了就可以,它有种避险机制。关联交易只要独立董事,就是非关联董事,他签字认可了他就没有责任了,它为这种非法谋取利益它想试图创造一种合法的通道。 
  第四个混沌就是我们体制上的混沌。本来上市对国有企业来说是改变那种比较僵化的体制,对民营企业来说是提高一种透明度。但是呢,当然我不能说中国近一千三百家上市公司说体制都是混沌的。但是有相当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