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99-针灸大成-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纸四方,中剪小孔,别用长蜡绳踏脚下,前齐大趾,后上曲 横纹截断。如妇人缠足,比量 
不便,取右膊肩 穴贴肉,量至中指头截断,却络在结喉下,双垂向背后,绳头尽处,用笔 
点记,即以前纸小孔安点中,分四方,灸纸角上各七壮。 
按∶四花穴,古人恐人不知点穴,故立此捷法,当必有合于五脏俞也。今根据此法点穴, 
果合 
蒸劳热,血虚火旺,故取此以补之。胆者,肝之腑,肝能藏血,故亦取是俞也。崔氏止言四 
花,而不言膈俞、胆俞四穴者,为粗工告也。但人口有大小、阔狭不同,故比量四花亦不准 
,莫若只揣摸脊骨膈俞、胆俞为正,再取膏肓二穴灸之,无不应矣。 
膈俞∶在七椎下两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胆俞∶在十椎下两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膏肩俞∶在四椎下一分,五椎上二分两旁,去脊各三寸,四肋三间。 
r崔氏取四花穴法pG…G85。bmpr 

卷九
取膏肓穴法
属性:(《医学入门》) 
主治阳气亏弱,诸风痼冷,梦遗上气,呃逆膈噎,狂惑妄误百症。取穴须令患人就床平 
坐,曲膝齐胸,以两手围其足膝,使胛骨开离,勿令动摇,以指按四椎微下一分,五椎微上二分 
,点墨记之,即以墨平画相去六寸许,四肋三间,胛骨之里,肋间空处,容侧指许,摩膂肉 
之表,筋骨空处,按之患者觉牵引胸肋中手指痛,即真穴也。灸至百壮、千壮,灸后觉气壅 
盛,可灸气海及足三里,泻火实下。灸后令人阳盛,当稍息以自保养,不可纵欲。 

卷九
骑竹马灸穴法
属性:此二穴,专治痈疽恶疮,发背疖毒,瘰 诸风,一切病症。先从男左女右臂腕中横纹起 
,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齐肉尽处,不量爪甲,截断;次用篾取前同身寸一寸,却令病患脱去衣 
服 
竖起,从尾 骨贴脊量至篾尽处,以笔点记,后取身寸篾,各开一寸是穴。灸七壮。 
此杨氏灸法。按《神应经》∶两人抬扛不稳,当用两木凳,搁竹扛头,令患人足微点地 
,用 
r骑竹马灸穴法pG…G86。bmpr 

卷九
灸劳穴法
属性:(《聚英》) 
《资生经》云∶久劳,其状手脚心热,盗汗,精神困顿,骨节疼寒,初发咳嗽,渐吐脓 
血,肌瘦面黄,减食少力,令身正直,用草于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至曲 大纹 
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分开发,量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 
条,令病患自然合口量阔狭截断;却将此草墨点上平折两头,尽处量穴。灸时随年纪多灸一 
壮。如人三十岁,灸三十一壮,累效。 
按此穴,合五椎两旁,各一寸五分,心俞二穴也。心主血,故灸之。 

卷九
取肾俞法
属性:在平处立,以杖子约量至脐,又以此杖,当背脊骨上量之,知是与脐平处也。然后左右 
各寸半,取其穴,则肾俞也。 

卷九
取灸心气法
属性:先将长草一条,比男左女右手掌内大拇指根横纹量起。至甲内止,以墨点记;次比盐指 
、中指、四指、小指五指皆比如前法;再加同身寸一寸点定,别用秆草一条,与前所量草般齐, 
至再加一寸墨上,共结一磊;却令病患正坐,脱去衣,以草分开,加于颈上,以指按定,磊 
于天突骨上,两边垂向背后,以两条草取般齐,垂下脊中尽处是穴,灸七壮效。 

卷九
取灸痔漏法
属性:痔疾未深,止灸长强甚效。如年深者,可用槐枝、马蓝菜根一握,煎汤取水三碗。用一 
碗半,乘热以小口瓶熏洗,令肿退,于原生鼠奶根上灸之,尖头灸不效。或用药水盆洗肿微退, 
然后灸,觉一团火气通入肠至胸,乃效。灸至二十余壮。更忌毒物,永愈。随以竹片护火气 
,勿伤两边好肉。 

卷九
灸小肠疝气穴法
属性:若卒患小肠疝气,一切冷气,连脐腹结痛,小便遗溺。大敦二穴,在足大趾之端,去爪 
甲韭叶许,及三毛丛中是穴。灸三壮。 
若小肠卒疝,脐腹疼痛,四肢不举,小便涩滞,身重足痿。三阴交二穴,在足内踝骨上 
三寸是穴,宜针三分,灸三壮,极妙。 

卷九
灸肠风下血法
属性: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为准,于尾闾骨尖头,从中倒比,上至腰脊骨一指尽处,是第一穴也 
。又以第二指,于中穴取中一字分开指头各一穴,灸七壮。以上加至壮数多为效。患深,次年更 
灸,但以中指一指为准,临时更揣摸之。 

卷九
灸结胸伤寒法
属性:宣黄连七寸,捣末,巴豆七个,去壳不去油,一处研细成膏,如干,滴水两点,纳于脐 
中,用艾灸腹中通快痛为度。 

卷九
灸阴毒结胸
属性:巴豆十粒研烂,入面一钱,捣作饼子,实搽脐中心,上用艾炷如豆许,灸七壮,觉腹中 
鸣吼,良久自通利;次用葱白一束紧札,切作饼 ,灸令热,与熨脐下;更用灰火熨斗烙其饼 
,令生真气,渐觉体温热,即用五积散二钱,入附子末一钱,水盏半,姜枣加盐一捻,同煎 
至七分,温服,日并三两服,即汗自行而安。 

卷九
雷火针法
属性: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 
甲各 
三钱,麝少许,蕲艾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药未掺卷极紧,收用。按定痛 
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艾药,名雷火针也,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 
燃红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 

卷九
蒸脐治病法
属性:五灵脂(八钱,生用)斗子青盐(五钱,生用)乳香(一钱)没药(一钱)天鼠粪(即夜明沙, 
二钱,微炒)地鼠粪(三钱,微炒)葱头(干者,二钱)木通(三钱)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水和 面作圆圈,置脐上,将前药末以二钱放于脐内,用槐皮剪钱,放于药 
上,以艾灸之,每岁一壮,药与钱不时添换。根据后开日,取天地阴阳正气,纳入五脏,诸邪不侵 
,百病不入,长生耐老,脾胃强壮。 
立春巳时,春分未时,立夏辰时,夏至酉时,立秋戌时,秋分午时,立冬亥时,冬至寅 
时。此乃合四时之正气,全天地之造化,灸无不验。 

卷九
相天时
属性:《千金》云∶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 , 
不可针灸。卒急者,不用此例。 
《下经》云∶灸时若遇阴雾、大风雪、猛雨、炎暑、雷电虹霓停,候晴明再灸。急难亦 
按日正午,气注心经,未时注小肠经,止可灸极泉、少海、灵道、通里、神门、少府、 
少冲 
不发,《千金》所云∶午后灸之言,恐非孙真人口诀也。 

卷九
《千金》灸法
属性:《千金方》云∶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切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不能着 
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故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有风者,尤宜留意。 

卷九
《宝鉴》发灸法
属性:《宝鉴》云∶气不至而不效,灸亦不发。盖十二经应十二时,其气各以时而至,故不知 
经络气血多少,应至之候,而灸之者,则疮不发,世医莫之知也。 

卷九
艾叶
属性:《医统》 
《本草》云∶艾味苦,气微温,阴中之阳,无毒,主灸百病。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 
曝干,陈久者良,避恶杀鬼。又采艾之法,五月五日,灼艾有效。制艾先要如法∶令干燥,入臼 
捣之,以细筛去尘屑,每入石臼,捣取洁白为上,须令焙大燥,则灸有力,火易燃,如润无 
《证类本草》云∶出明州。《图经》云∶旧不着所出,但云生田野,今在处有之。惟蕲 
州叶浓而干高,果气味之大,用之甚效。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丹溪曰∶艾性至热,入火灸则上行,入药服则下行。 

卷九
艾灸补泻
属性: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 
之。陷下则灸之。 
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卷九
艾炷大小
属性: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曰∶小儿七日以上,周年 
以还,炷如雀粪。 
《明堂下经》云∶凡灸欲炷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病未能愈,则是灸炷欲 
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耳。《明堂上经》乃曰∶艾炷根据小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 
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胀、疝瘕、 癖、伏梁气等,须大艾炷。 
故《短剧》曰∶腹背烂烧,四肢但去风邪而已,不宜大炷。如巨阙、鸠尾,灸之不过四五壮 
。炷根据竹箸头大,但令正当脉上灸之,艾炷若 
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背脚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 
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细节,令人短寿。王节斋云∶面上灸炷须小,手足上犹可粗。 

卷九
点艾火
属性:《明堂下经》曰∶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火,切宜避之。 
有火珠耀日,以艾承之,得火为上。次有火镜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番部用镔铁击 
石得火,以艾引之。凡仓卒难备,则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上烧艾茎,点灸,兼滋润灸 
疮,至愈不疼,用蜡烛更佳。 

卷九
壮数多少
属性:《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扁鹊灸法 
,有至三五百壮、千壮,此亦太过。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 
堂本经》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 
凡灸头项,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 
《铜人》治风,灸上星、前顶、百会,至二百壮,腹背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 
宜多灸,灸多则四肢细而无力。《千金方》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三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则 
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不通其变也。 

卷九
灸法
属性:《千金方》云∶凡灸法,坐点穴,则坐灸;卧点穴,则卧灸;立点穴,则立灸,须四体 
平直,毋令倾侧。若倾侧穴不正,徒破好肉耳。 
《明堂》云∶须得身体平直,毋令蜷缩,坐点毋令俯仰,立点毋令倾侧。 

卷九
炷火先后
属性:《资生》云∶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明堂》云∶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皆宜审之。王节斋曰∶灸火须自上而 
下,不可先灸下,后灸上。 

卷九
灸寒热
属性:灸寒热之法∶先灸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臂肩 
上陷 
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趾次趾间灸之, 下陷脉灸之,外踝 
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动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 
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上。巅上一穴灸之。 

卷九
灸疮要法
属性:《资生》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 
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今人用赤皮葱三五茎去青,于 火中煨熟,拍破,热熨 
疮上十余遍,其疮三日遂发。又以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 
恐血气衰不发,服四物汤,滋养血气,不可一概论也。有复灸一二壮遂发,有食热灸之物, 
如烧鱼、煎豆腐、羊肉之类而发,在人以意取助,不可顺其自然,终不发矣。 

卷九
贴灸疮
属性:古人贴灸疮,不用膏药,要得脓出多而疾除。《资生》云∶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 
新绵,冬用兔腹下白细毛,或猫腹毛。今人多以膏药贴之,日两三易。而欲其速愈,此非治疾之 
本意也。但今世贴膏药,亦取其便,不可易速,若膏药不坏,惟久久贴之可也。若速易,即速 
愈,恐病根未尽除也。 

卷九
灸疮膏法
属性:用白芷、金星草、淡竹叶、芩、连、乳香、当归、川芎、薄荷、葱白等,炒铅粉、香油 
煎膏贴。如用别膏不对症。倘疮口易收,而病气不得出也。如用别物,干燥作疼,亦且不便。 

卷九
洗灸疮
属性:古人灸艾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