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563-中国商道-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年老店    
    商业经营,信誉第一尤为重要,失掉了信誉,就失去了生命力。徽商绝大多数都注重商业道德,很多人受儒家“民无信不立”思想的影响,把商业信誉和品牌看成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往往集毕生之力来塑造品牌,像爱惜自己的毛发一样爱惜自己的商业信誉。由于徽商有很好的品牌意识,注重这种无形资产的建立,涌现出一批“老字号”。    
    1正道取财,必能赢取商誉    
    徽商将商誉看作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认为树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并以此获得顾客的充分信赖才是商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因此,徽商大都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去建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并极力维护这种信誉。这些思想在徽商的经营活动中处处可见。    
    作为一代徽商的领军人物,胡雪岩无疑是商业资本最巨、经商能力最强,覆盖商埠最多、影响作用最大的佼佼者。他凭借自己的精明和睿智,叱宅商界,游刃官场,在造就一份煌煌大业的同时,又形成一整套以正道取财、坚守信义、修合诚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真不二价、顾客至上为主要内容的“戒欺”观。尤其是由“戒欺”观形成的经营文化,也是其他商帮难以企及的。    
    胡雪岩说的最多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所说的“道”,正如他所说的“要从正道取财,不要有发横财的心思”。所谓“正道”,是指赚钱不违背良心,不损害道义、规矩获利。胡雪岩正道取财的内容主要有:要留下余地,为人不可太绝,沿正路上走下去,绝不做名利两失的傻事;做生意要把握分寸,不能见利忘义。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的对手,竞争过后都会有联合的可能。因此,在竞争的过程中,不要做得太绝,要给人留条活路。这就是俗话说的“为人不可太绝”的道理。胡雪岩在做人方面有一点很令人钦佩,那就是即使完全有能力置对手于死地,而且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他也绝不把事情做绝。    
    胡雪岩到苏州办事,临时到永兴盛钱庄兑换20个元宝急用,谁知这家钱庄不仅不给他及时兑换,还凭白无故地诬指阜康银票没有信用。胡雪岩在这家钱庄无端受气,自然想狠狠整它一把。    
    胡雪岩得知永兴盛在经营上有问题,他们为了贪图重利,虽然只有10万银子的本钱,却放出20几万的银票,已经岌岌可危了。浙江与江苏有公款往来,胡雪岩可以凭自己的影响,将海运局分摊的公款、湖州联防的军需款项、浙江解缴江苏的协饷等几笔款子合起来,换成永兴盛的银票,直接交江苏藩司和粮台,由官府直接找永兴盛兑现,这样一来,永兴盛不倒也得倒了,而且这一招借刀杀人,一点痕迹都不留。


徽商经营之道(上)以德治商以信接物(7)

    不过,胡雪岩最终还是放了永兴盛一马,没有去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之所以放弃报复,主要有两个考虑:一个考虑是这一手实在太辣太狠,一招既出,永兴盛绝对没有一点生路。另一个考虑则是这样做法,很可能只是徒然搞垮永兴盛,自己却劳而无功。这样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胡雪岩也不愿意做。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胡雪岩为人宽仁的一面。胡雪岩下不得手,足见他所说的“将来总有见面的日子,要留下余地,为人不可太绝”,并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确确实实是这样去做的,这其实可以看作是胡雪岩的一条经商准则。俗话说“给人一活路,给己一财路”,从商者都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    
    胡雪岩常对帮他做事的人说:“天下的饭,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只有联络同行,要他们跟着自己走,才能行得通。所以,捡现成要看看,于人无损的现成好捡,不然就是抢人家的好处。要将心比心,自己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胡雪岩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做到了一般商人难以做到的:不抢同行的饭碗。    
    胡雪岩准备开办阜康钱庄,当他告诉信和钱庄的张胖子“自己弄个号子”的时候,张胖子虽然嘴里说着“好啊”,但声音中明显带有做作出来的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在胡雪岩帮王有龄办漕米这件事上,信和钱庄之所以全力垫款帮忙,就是想拉上海运局这个大客户,现在胡雪岩要开钱庄,张胖子自然会担心丢掉海运局的生意。    
    为了消除张胖子的疑虑,胡雪岩明确表态:“你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要有这个心思,我也不会第一个就来告诉你。海运局的往来,照常归信和,我另打路子。”张胖子不太放心地问:“你怎么打法?”“这要慢慢来。总而言之一句话,信和的路子我一定让开。”    
    既然胡雪岩的钱庄不和自己的信和抢生意,信和钱庄不是多了一个对手,而是多了一个伙伴,自然疑虑顿消,转而真心实意支持阜康钱庄。在胡雪岩以后的经商生涯中,信和钱庄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都要归功于他当初没有抢了信和生意的那份情谊。    
    不抢人之美是胡雪岩做人处事方式的基本准则,这样既没有得罪同行,又博得了同行衷心的好感,在同业中声誉更高。他一直恪守这一准则,日益巩固着自己在商界中的地位,从而为他带来更长远、更巨大的商业利益。    
    胡雪岩认为:“与人争胜,物真价实是关键。”胡雪岩在杭州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他治店先树商业信誉,在营业大厅里挂有两块匾,对内要求“戒欺”,对外宣布“真不二价”。胡庆余堂说到做到,有些药缺味宁可不制;为制急救药品“紫雪丹”,更不惜工本,特别锻制了银锅、金铲。    
    胡庆余堂在经营上求真,不但体现在所用之人的表现真心实意,所购之材为真材实料,所制之药为真方实作,而且还体现在所卖之药的真货实价。胡庆余堂出售给顾客的人参都是在购进时放入生石灰中吸过水分的,顾客购回后因人参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重量不少反增,顾客自然开心,因此药店有良好的口碑。靠着诚信,胡庆余堂在民间赢得“江南药王”的美誉,与北京的同仁堂国药号相提并论。    
    生意作为一种赢利活动,能否赚到钱是不以经营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而取决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其中顾客的向背直接关系到生意的盈亏。因此,必须在以优质的服务来争取顾客。胡雪岩将“顾客乃养命之源”立为胡庆余堂店规,他要求店员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来尊敬。    
    胡雪岩从方便顾客着想,在胡庆余堂专设顾客休息场所;在酷暑热天流行病多发季节,免费供应清凉解热的中草药和各种痧药;在杭城初一、十五日,远近大批香客来杭赶庙烧香时节,将药品降价出售;遇急诊病人不管隆冬寒夜也热情接待。每逢冬天半夜三更,病人敲门求药,值夜药工必定遵守胡庆余堂为急诊病人现熬鲜竹沥的店规,劈开新鲜的淡竹,在炭炉上文火烘烤,待竹沥慢慢渗出,再用草纸过滤,当场给病人服用。    
    有一次,一位湖州来的香客到胡庆余堂买了一盒“胡氏辟瘟丹”,打开一看后面露不满神色。胡雪岩见状,即刻上前审视,发现此药欠佳,就再三致歉,令店员另换新药。恰好此药这天已买完,胡雪岩考虑顾客远道而来便请香客留住,并向他保证三天内赶制出新药。三天后胡雪岩把新药送到顾客手中,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胡雪岩身为闻名朝野的“活财神”,在晚清商品经济尚示成熟的商业运作中,虽有权贵、政要的支持,却不以势压人,他的定规立矩、提倡戒欺、仁义待客、服务周到的行为启迪我们:正道取财,诚信经营,质量上乘和优质服务,是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130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的名号至今饮誉大江南北。    
    2质量过硬,品牌自然生辉    
    胡雪岩在杭州创办的胡庆余堂如今已成为百年老字号,此外,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百年老字号:张小泉、王致和、胡开文、胡玉美、张恒春、汪瑞裕……它们历经战火的洗礼、朝代的更迭而顽强地生存和发展,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    
    张小泉剪刀成名300多年,仍经久不衰,是目前国内剪刀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剧作家田汉先生曾这样比喻张小泉剪刀:“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


徽商经营之道(上)以德治商以信接物(8)

    张小泉是徽州黟县会昌乡人。明末崇祯年间,张小泉在芜湖学得精制剪刀手艺后,带着儿子张近高来到杭州觅城隍山(今吴山)北麓大井巷里搭棚设灶,开设剪铺。经过精心经营,剪刀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但其影响力仍没有达到全国皆知的地位。    
    张小泉故世后,儿子张近高继业。张近高善于经营,为抵制假冒,“张小泉”字之下加上“近记”两字,以示正宗。张近高儿子张树庭受业时,正巧赶上乾隆帝游江南,为避雨进入“张小泉”剪刀店内,被制作精巧的剪刀吸引,用后赞叹不已,颁赐“御题张小泉”匾额,使张小泉剪刀成为贡品,从此也名声大振。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张小泉剪刀应该讲还不具备今天这样的品牌战略意识,但乾隆帝的赏识无疑是张小泉剪刀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知名度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其中发挥口碑效应的是宣传效应和扩散效应,用现在的术语表示就是品牌效应发挥作用的结果。    
    张小泉剪刀之所以名扬天下的一个原因,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经过实践,张小泉剪刀实行了技术创新,剪股剪背用铁,剪刃用钢,首创剪刀“镶钢锻打”工艺,成为张小泉剪刀的秘密武器和提高剪刀质量的可靠保证。正是依靠这些技术创新,使张小泉剪刀能够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独占市场鳌头。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企业发展应该关注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没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发展最终会受制于人。    
    张小泉制作剪刀技艺高超,加上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等地出产的好钢,采用江苏镇江特有的泥砖精磨,制作的剪刀以锋利、耐用、精巧而出名。以至市场上不仅假冒者众多,而且众多企业均以能制造出质量和工艺近似于张小泉剪刀水平为追求的目标。此时张小泉剪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同行业的最高标准,成为市场中的领头羊,也牢牢把握住市场的主动权。    
    张小泉剪刀成名300多年,饮誉中外,经久不衰,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张小泉创业的成功,他的传人守业的成功。张小泉剪刀的重要特点是选料认真、做工精细、货真价实,制作技术到家,所产剪刀锋利、精致、耐用。难能可贵的是,在清代,张小泉剪刀就实行了“包退、包换、保修”的“三包”制度。正是凭借这种信誉,使得张小泉剪刀的好名声越传越远,各地客商争相购买张小泉剪刀。以至于流行“油菜花儿黄,小泉剪刀称霸王”的民谣。    
    同样,百年老字号“胡开文”也是靠质量精湛而名扬天下的。在1782年,绩溪人胡天注在休宁创办了“胡开文墨店”。起初,胡天注并没有急于扩大生产规模,而是将资金用来购买上等原料,聘请能工巧匠制模做墨,努力创制名牌产品,打开市场销路。胡开文墨之所以能够享誉海内外,与其创始人和后继者重视质量是分不开的。    
    胡开文墨制作技艺清湛,并加入金箔、冰片、麝香等独特的配方,“落纸如漆,万载存真”,成为徽墨中的代表之作,是书写绘画必不可少的佳品。如今在屯溪的胡开文墨厂,还保存有当年胡天注制作的“地球墨”,这块墨在1915年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时至今日,毛笔和墨早已不是日常书写的主要工具,但“胡开文”还是如百年前一样广受欢迎,经常作为国礼馈赠给国际友人。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爱不释手,无限感慨道:“中国徽墨是受人欢迎的艺术珍品,我们从徽墨的艺术上看到了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    
    徽商很重视品牌的塑造,一代代的徽商在几百年的商品经营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老字号”招牌,如谢正安创办“谢裕大”,其制作的“黄山毛峰”誉满天下;胡云龙创办“祁红”茶号;吴鲁衡创办的“吴鲁衡罗经店”;胡椿创办的“胡玉美”等。    
    经过数辈老徽商们历经千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