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涛虽然年纪尚轻,但他的加衔重量可不轻,那可是同平章事!苏逢吉对他很是重视,尤其在收下李涛送上的重礼后,苏逢吉表现得更为热情,立即命人上茶,并笑着说道:“李大人能光临敝府,我已经感到十分欣喜,干嘛还要带这么重的礼物,实在是见外啊!”

李涛连忙起身说道:“大人这么说可就见外了,我只是带了些土特产而已。大人主持朝堂大事,整日劳心劳力,这些个人参何首乌,希望能帮助大人缓解一下身心的疲惫,也能让我大汉日趋强盛!”

苏逢吉乐呵呵地点头说道:“那老夫也就不客气了,话说李大人年富力强,那杨邠却不加以重视,到了现在也没有安排职位,老夫看在眼里,很是为你不平啊!”

李涛既然来到了苏逢吉的府上,就打定了投靠的主意,现在听苏逢吉谈到杨邠,正是自己表露忠心的时候。李涛连忙做出愤愤不平的样子,凑近了苏逢吉低声说道:“我的事情是小事,朝廷如今的事情才是大事。这杨邠老匹夫古板专行,横行无忌,实在是朝廷的一大祸害,我等志士与他势不两立。幸好有大人您不畏强权,与之抗争,平日里大家说起大人您来都交口称赞。如今陛下身患重病,杨邠操持军政,必将是我大汉的心腹之患,还请大人率领我等志士,与那杨邠斗争到底!”

苏逢吉连连点头,同样压低声音说道:“如今陛下重病,边患未平,亟需重臣坐镇边疆,以防未然。李大人作为朝之栋梁,应当及早上书,提出这等有建设性的建议才对。我听说那户部尚书一职即将出现空缺,李大人可要把握住这一机会啊!”

李涛大喜:这是许诺我户部尚书的职位啊,反正就是上奏折嘛,这是我给事中的本分。这活我干了!

见李涛同意,苏逢吉也很是高兴,两人彻夜长谈,就朝廷上最近的政事交流下意见。尤其是对董遵诲、解晖两人的封赏问题,苏逢吉与李涛两人更是达成了共识:魏王病逝,说明这抗病防瘟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嘛,岂能对他们大加封赏?

李涛更是许诺,改日自己将从给事中里面找一熟人,让他上奏朝廷,追查董遵诲、解晖两人玩忽职守的罪过!

第二天一早,李涛还没来得及找人上奏,太师冯道却抢先上奏道:“如今正值冬季,听闻上游河面多处结冰,来年恐有冰凌之患。为防患未然,微臣请求朝廷拨款,对开封府附近的河堤加以维护。董遵诲、解晖两人,有着组织民夫、协同做事的经验,希望将他们借调到河务部门,以尽其才。”

勉力视事的刘暠欣然同意,众臣也对董遵诲、解晖两人持久未决的封赏问题有些厌烦,全都附议。冯道是董遵诲的姑父,他这次突然出手,终于让董遵诲、解晖两人逃脱了这政治漩涡!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卷二第144章杜重威之死

更新时间:2012…4…1412:50:40本章字数:2900

后汉乾佑元年正月十四日,刘暠(刘知远)彻底病倒,不仅无力上朝,也无力处置杨邠、苏逢吉递交上来的奏折。他知道自己的时限已到,趁着自己神智还有几分清明,刘暠连忙宣刘承佑入宫觐见。

等到刘承佑入宫觐见之后,刘暠屏退从人,也不再称孤道寡,对自己的儿子低声叮嘱道:“我早年穷困,靠替人家牧马为生。后来遇到了晋高祖,在他帐下征战多年,这才登上了帝位,深知为君不易!你还年幼,经验不足。一定要记住,谨慎行事,不要冒险。

杨邠、苏逢吉、郭威、史弘肇四人,都是我的心腹,忠于大汉。他们经验丰富,足以辅佐你处理军政大事。而且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不会一人独大,你也能安心坐稳这帝位,保全我大汉的基业。等到五年以后,相信你也熟悉了政事,就可以将他们一一撤换,免得影响君权。毕竟他们向我效忠了大半生,到时不要对不起他们!”

刘承佑哭着答应下来,看着未满十八岁的儿子,刘暠很是不舍:“痴儿,人自有生老病死,我岂能例外?!快去将他们四人招来,趁着为父神智还清醒,再叮嘱他们一二。”

于是刘承佑命人招来四位大臣,四人得知皇帝不豫的消息后,已经在宫外候旨。得到命令,连忙入宫,拜于刘暠床前。

刘暠命人取过自己前段时间写就的圣旨,让内侍大声宣读:“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杨邠,左仆射、同平章事苏逢吉,枢密副使郭威,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典宿卫史弘肇,四人忠心为国,劳苦功高。如今朕气力将近,特立二子承佑为帝。承佑年纪尚轻,劳烦众位重臣多多照应、好生辅佐!”

杨邠等人皆哭拜于地:“臣等敢不鞠躬尽瘁,继之以死!”于是四人将刘承佑奉为上座,行了君臣叩拜大礼。

刘暠又低声向刘承佑嘱咐道:“当日在邺都我留了杜重威的性命,本想还晋高祖的恩德,保全他的女儿、女婿一家。现在看来,当时的举动有些草率。石氏毕竟是高祖的女儿,留她一条性命。至于杜重威等人,汝可尽杀之,以扫除后患!”

刘承佑还有些个迷茫,旁边的杨邠等人却很是清楚:如今刘暠即将去世,新登基称帝的刘承佑年纪尚轻,容易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天下可能不稳。这时公开斩杀杜重威,既扫除了后患,新皇也可趁机树立自己的权威。而石氏乃是后晋高祖的长公主,与刘暠曾有主仆的名分,不可任意加害,免得天下人议论刘暠不念后晋高祖知遇之恩。

正月十六日,刘暠宣布逊位于刘承佑,自己为太上皇。同日,刘承佑登基称帝,年号不变,今年为乾佑元年。在杨邠等人的率领下,文武百官对刘承佑行君臣之礼。

正月十七日,刘知远下令诛杀杜重威,诏书宣称:“杜重威父子,在邺都投降之后,仍然包藏祸心,肆意妄为,枭音不改,虺性难驯!在太上皇生病之时,杜氏父子诽谤议论,煽惑群众,动摇军心,其心叵测。现在有人揭发杜重威的阴谋,物证齐全,辜负了太上皇对他们的恩典,足以夷族。不过新皇登基,皇恩浩荡,法外开恩。现将杜重威以及他的儿子杜弘璋、杜弘琏、杜弘璨四人,全部斩首;至于原后晋长公主石氏,及杜重威亲族,虽有所过错,但罪不至死,对其不加追究。”

杜重威自从离开邺都之后,虽然得以安享富贵,但是却没有了以往的权势,楚国公的封爵就像是一顶纸糊的帽子,虽然好看却没有一点分量。刘暠的旨意传到杜府,杜重威立即和儿子们束手就擒,唯恐拖累了自己的亲族。一行人被押上囚车,杜重威的亲族被绑在了车后,前去陪刑。

过去杜重威当官的时候,为官贪婪,又多行酷刑,百姓们深受其害。而且杜重威投降契丹之后,更是引贼入室,让中原百姓饱受辽人残害,大家对他恨之入骨。甭管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的,都拍手称快,齐颂太上皇、皇帝英明。

到了刑场之后,人犯被一一验明正身,面北而跪。百姓们纷纷把手上的烂菜叶子、石子往杜重威头上投去,砸得他头破血流。往日里杜重威有时夸耀自己交际甚广,如今到了生死关头,却没有一人前来送行,实在是对他极大的讽刺。

等到午时已到,皇帝没有下达赦免的旨意,杜重威不由得长叹一声,彻底死心。有狱卒抱上一摞酒碗,在杜重威和他儿子面前各放下一个碗,倒上了浑浊的断头酒。负责伺候他们归天的开封府衙役,将酒碗端到了他们的面前,让他们一饮而尽。

杜重威面前也摆上了一个酒碗,有人举起碗来,凑到杜重威的嘴边,一边喂他喝酒,一边低声说道:“董遵诲大人托我告诉杜公,已安排义庄为您收尸!他就在对面的酒楼处悄悄设祭,感谢您当日为他指明辽兵的去向。”

杜重威抬头往酒楼处看去,太阳底下也看不清楚,他只能冲着对面点了点头,对那传话的衙役低声说道:“大恩不言谢,我杜重威有愧!”

这时时间已到,精心挑选的几名刽子手手持虎头大刀,走到了杜重威及他几个儿子身后。刽子手们各喝了一碗壮胆的酒,将杜重威等人踹倒在地、露出脖颈,手起一刀,四个人头顿时滚落于地!

接着有衙役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木匣,将人头放入,向监斩官侯益展示。这几个衙役都收了董遵诲的重礼,展示完人头后,便将木匣关好,并放在石氏身边。皇帝早有命令,不得对石氏无礼,不仅允许他出家为尼,而且供奉如常。将人头放在石氏身边,大家也不敢上前冒犯。

石氏痛哭流涕,昏厥于地。周围杜重威的亲族更被吓得心惊胆颤,有不少人大小便失禁。

行刑完毕,侯益带队离开,尸体周围没有官兵把守,曾经深受杜重威毒害的百姓们冲到了尸体前面,一边高声责骂,一边挥拳痛打。不多时,四具尸体皆不成烂泥,百姓们这才骂骂咧咧离开。不过,得益于开封府前段时期关于食品安全的反复宣传,并没有出现历史上分食其肉的惨剧。

这时有义庄收尸的车队来到,将这四堆**铲到棺木之中,并悄悄放入他们的头颅,送往城外安葬……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卷二第145章多做少说

更新时间:2012…4…1513:37:47本章字数:2790

看着义庄的车队拉着棺木离开,董遵诲也在包厢里长叹了一口气,就见包厢的桌子上摆着四副碗筷,桌子上的酒菜却一动未动,这也是董遵诲能为杜重威所做的仅有事情。当日在邺都,虽然杜重威向董遵诲隐瞒辽军头目抢先离开的事实,却也透露了辽军大部的行军路线,为董遵诲成功突袭辽军奠定了基础。受人之恩定当回报,这是董遵诲做人的原则。

沉默片刻,董遵诲便打开了包厢之门,往楼下而去。没走两步他就停了下来,对迎面的拦路者行了一礼,好奇地问道:“姑父,你怎么在此?”

“我怎么在此,要不是你姑姑反复念叨,我才懒得理你这个笨家伙!”冯道低声责骂道:“退回房间里去,这回我得好好教训你一番!”

两人又退回房间内,冯道将门窗紧闭,看了看桌上摆着的酒菜碗筷,叹了口气,快步走到了董遵诲的面前,低声责骂道:“你知不知道今天的行动就是在惹祸上身?!杜重威做官多年,虽然对百姓多有盘剥,可是对同僚却很是热情,甭管是大官小官,他从来都不得罪,能帮到的地方就尽力去帮。可是今天,所有的文武百官都不敢前来送行,只有你这个傻蛋,居然还跑到这刑场设祭,当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姑父,我……”董遵诲低声想要解释,却被冯道大手一挥,继续教训道:“上次苏逢吉和杨邠两个彪货叫阵,你这傻蛋的封赏问题成了他们争论的焦点!你居然不上书固辞,反而沉默不言,难道你真在乎那点封赏吗?”

“我也能上书?”董遵诲诧异地问道:“我只是个营指挥使,官小位卑,难道我也可以直接上书朝廷吗?!”

冯道痛苦地扶了下额头,“天呢,我被你打败了!你不能上书,史弘肇难道还不能上书,他可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你完全可以通过他来上书固辞嘛!还能显得你高风亮节、体察圣意呢!要不是我提议让你们去挖河道,你们现在早就夹在两巨头之间被磨得粉身碎骨喽!”

“姑父,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修河道也太冷了!”董遵诲低声抱怨道。

“冷比送命强!”冯道冷声说道:“这次皇帝诛杀杜重威,为的就是斩除后患、杀人立威!一般人躲都来不及呢,你偏偏送上门来。幸好负责追查义庄来历的官吏曾受过我的救命之恩,将预定的棺木推到了石氏身上,要不然你早就暴露了!到时候,连我也救不了你,还要拖累你父亲!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一定要慎重行事!”

“俺才二十一……”董遵诲低声嘟囔道。

“二十一就不小了!”冯道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看见懈怠的董遵诲就来气,他低声教训道:“我二十一的时候,已经成家立业,生下长子了。你却推三堵四,到现在还没有完婚,实在是不成体统!昨天你父亲给我来信了,已经正式向高行周、高怀德下聘。不过这成亲的时间难以确定,而且陛下(刘知远)马上就要驾崩了,肯定会禁止大办特办婚丧嫁娶,不过你未来的岳父也是官宦人家,你家也不是平头百姓,这婚事可不能太小家子气,看来得延后一年喽。”

董遵诲有些不好意思,低声说道:“全凭姑父等长辈做主,道安听命就是!”

冯道这才点了点头,“这才是你应有的态度,一定要多做多听,少说少表态。老夫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多年。无论是在唐、晋、汉三朝还是契丹入主中原时期,都稳居官位,官越做越大,爵越封越高,上耀祖宗,下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