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秦霸途-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魂甚至还没有完全凝结成形,便听见王贲大喝一声:“给我破!”

    “轰!”

    震天的响声,伴随着剧烈的颤动。原本坚固的城门,就像是一层薄薄的丝帛一般,碎裂了一地。

    “杀!”

    王贲低喝一声,随即万余骑兵纷纷下马,向着城墙之上涌去。

    临淄城之中的街道虽然宽敞,但是,却早已被叛军堆了不少拒马。冲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虽然这万人乃是骑军,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布战便会逊色多少。

    且不论这些都是秦军之中数一数二的铁鹰锐士,单单是那倒塌的城门,便已经令这些叛军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面对悍不畏死的秦军,这些原本只能“打打胜仗”的叛军,显然连交手的资格的都没有。

    “哒!哒!哒!”

    城墙之上的战斗尚未成结束,远远的官道之上,便再度被黑压压的身影所遮蔽。

    “你这次,令朕损失了四千精锐。”

    嬴政未曾乘坐马车,反倒是身着战甲,骑在马上。

    “可是,陛下却是可以清除不少帝国内部的忧患。”一旁的韩非,同样骑着一匹马,随意地说道。仿佛,泰山之上的那场战斗,并非出自他之手一般。

    “这区区数万的乌合之众,可养不出四千精锐。”嬴政轻瞥了一眼韩非说道。

    “那我就再替陛下拿下墨家。”韩非摇摇头,说道。

    嬴政轻策胯下的战马,速度不由得快上了几分,神情之中却是露出了一丝满意之色。

    可是,韩非似乎是故意想要和嬴政作对一般,忽然问道:“反倒是陛下,为何放过了他们呢?”

    嬴政眉头一皱,略微沉默了片刻之后,方才是说道:“是朕顾虑了。”

    “陛下这十年,可是越来越不像当初那般了。”

    十年不见,此刻的韩非却是宛如一个老朋友一般。

    “呵……”嬴政轻笑一声,说道:“朕登基之时,大秦虽然看似威震宇内,可事实上内部却是危如累卵。若是朕不强硬些,宗室社稷便会败于朕之手了……”

    “恐怕,陛下担心的不只是这些吧。”

    嬴政再度看了一眼一旁的韩非,不置可否,反倒是说道:“看来,你这些年来,了解了不少的讯息。”

    “在楚国,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老头罢了。”韩非笑了笑说道。

    “报!”

    一名黑甲秦卒,单膝跪在嬴政面前,说道:“王贲将军已经攻占了南城门,叛军被击溃,向着城内退去。”

    嬴政挥挥手,示意秦卒退下,随即转过头,看着一旁低着头的扶苏,说道:“扶苏,该你了。”

    “喏!”扶苏对着嬴政拱拱手,目光更是微不可查地瞄了一眼一旁个韩非。

    虽然扶苏已经十多年未曾见过韩非,但是韩非的声音,语气却是依旧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海之中。

    在得知嬴政身旁的这个鬼面人之后,扶苏心中也是难得地升起一丝激动之色。

    “驾!”扶苏轻喝一声,骑着快马,向着远处已经准备就绪的步卒冲去。

    “陛下这是打算给太子攒军功了?”

    “大秦的根本乃是军功制,只要这制度尚存一天,军功便不可避免。”嬴政看着扶苏远去的身影,轻声说道。

    “帝国已经统一,仅靠着这么些叛军的军功,恐怕没有多大用处。”

    “帝国是统一了,但是天下,却不只是华夏这么大……”(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染血

    早晨,阳光与空气本应是最为清新的时候。然而,不论是南城门,还是临淄中央的宫城前,具皆成了一片血海。

    自从昨日那些游骑,救下了朱家,田勐,和田虎三人之后,乐怀便已经知道,自己中了韩非的计策。

    而且,乐怀同样清楚,嬴政不死,这场叛乱注定会被镇压下去。铤而走险之下,乐怀只能聚集大部分兵力,勐攻行宫。

    然而,高高的宫墙,以及悍不畏死的秦军,最终还是将数倍于己的叛军挡在了宫门之外,不得寸进。

    宫门外,堆积如山的尸体,并没有任何人前去打理。远远的,支援过来的秦军已经越来越近。

    临淄的这场叛乱,已经可以算是失败了。

    “父亲,赶紧走吧!”一名穿着华丽盔甲的男子,有些焦急地说道。

    “好……”乐怀有些沙哑地说道。

    谋划了这么久,最终功亏一篑,甚至还会导致农家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可想而知,乐怀此刻内心是多么的苦涩。

    乐氏父子一走,原本就已经渐生乱像的叛军,顿时如同散沙一般奔溃了。

    “吱!”

    紧闭了数日的宫门,也是再度打开。蒙恬终于是有机会能够带着黄金火骑兵,正面予以叛军致命一击。

    幽暗的巷道之内,乐氏父子早已脱去了身上的盔甲。蓬头垢面,看起来更像是两名四处逃难的乞丐。

    “还好为父这早就准备好了这条逃跑密道,否则,真就是九死一生了。”看着眼前的一道破房子,乐怀不由得轻叹一声。

    “吱!”

    然而,乐怀的话音未落,那破房子的门却是缓缓打开了。

    “郡守大人,在下等你很久了……”甘罗背着手,虽然面带笑容,但是在乐氏父子看来,却是仿佛一个窃笑着的恶鬼。

    乐怀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怎么可能!这条密道,乃是我秘密准备的,你怎么可能知道!”

    “在自己的性命面前,总归会有人说出一些消息嘛……”甘罗笑着,将身后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丢在了乐怀的脚下。

    “农家虽然在齐郡势力极大,但是,也没有胆大到将数量众多的弟子安排在城内。城西的那一村人,应该就是你们在临淄附近最大的据点吧。”

    甘罗再次笑了笑,说道:“不得不说,他们都不怕死。但是,还好,终归还是有人畏惧了……”

    “畏惧?他们都是农家的死士!”乐怀有些嘶哑地吼道。

    “死士是不怕死,可是,没人能够忍受自己的同伴,在自己的身边被折磨致死。不是吗?”甘罗的声音,顿时令乐怀的灵魂都掉入了深渊之中。

    看着别人在自己的眼前,慢慢嘶吼着死去,这样的恐惧,总归会有人受不了。

    “走吧,郡守大人,陛下等下,一定很高兴见到你。”

    甘罗的话音落下,四周已经不知何时站满了严阵以待的罗网刺客。

    ……

    虽然城内的叛军溃败得很快,但是毕竟人数众多。从清晨至傍晚,再到灯火通明地挨家挨户搜查。

    偌大的临淄城,在接下来的两日之内,几乎被冷冰冰的秦军翻了个遍。

    等到第三日,几乎三万人,被齐齐捆绑着,跪在了宫门之外。

    “父皇,此次叛乱者共计六万余人,出去伏诛的之外,还有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三人。如何处置,还请父皇定夺。”

    大殿之下,扶苏依旧穿着一身战甲,看起来英俊不凡,颇有嬴政当年的风采。

    “人是你抓的,朕给你专断之权。”嬴政盯着扶苏,威严的声音,令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不由得一震。

    扶苏同样抬起头,诧异地看了一眼嬴政。

    几近四万人的叛军,全部交于扶苏,若是扶苏利用得当,那么日后将会是不小的帮助。

    然而,相比于普通的朝臣,扶苏却是更为了解嬴政所想。

    泰山之上,嬴政的话此刻再度在扶苏的耳边回响起来。显然,从那时候开始,嬴政就已经下定了决心,面对叛逆分子,不会有丝毫留情。

    当下,扶苏狠狠地咬了咬嘴唇,说道:“帝国给予了六国之民休养生息的机会,然而,他们却是不思回报,企图颠覆帝国。儿臣以为,如此不忠不义之人,留之何用?”

    扶苏的声音,稚嫩之中,却是带着一丝丝威严之意。环绕在大殿之上,令一众朝臣再度陷入了震惊之中。

    杀了?这可是几近四万人,而且,东郡,琅琊,以及楚地数郡的叛军加起来估计不下二十万。

    若是这三万多人都杀了,那岂不是意味着,剩下来的十几万人,也都逃不过一死?

    “父皇,这恐怕不妥!”

    未等一众大臣们先行反驳,一道更显稚嫩的声音响起。一个矮小的身影,从一众公子之中,挤了出来。

    “哦?亥儿,为何不妥?”嬴政看着站出来的胡亥,依旧面色平静地问道。

    “这三万多人,大多乃是寻常百姓,只是误从了恶首之言。杀了,恐怕日后民心不稳。而且,帝国其余几郡还有叛乱,杀了,恐怕会更不利于帝国平叛!儿臣以为,严惩恶首,余下以劳役替代即可。”胡亥一脸焦急,却又振振有词地说道。

    “臣附议……”

    大臣之中,略微骚动了片刻之后,终于是有人站了出来。随后,越来愈多赞同胡亥的人,也同样站了出来。

    嬴政微微点点头,不置可否,再度将目光聚集在了扶苏的身上,等待着扶苏的决断。

    “儿臣……”扶苏的脸上明显有了犹豫之色,不过,随后眼中再度闪过一丝狠色,继续说道:“儿臣以及主杀!”

    “为何?”

    “今日叛乱不严惩,日后必将此起彼伏,延绵不绝!”

    嬴政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缓缓站起身说道:“说得不错。既然这些叛逆之人,不懂得珍惜朕给予他们的安宁生活,那也休怪朕心狠手辣。何况,我大秦从不畏战。既然他们想战,朕便同他们战到底!”

    “传朕的命令!但凡叛逆之人,悉数枭首,铸成京观!妻女充为奴籍,尽皆赐予平叛将士!诸地平叛之事,太子可先行决策,再向朕禀报!”

    嬴政的命令一旦下达,便意味着不可更改。大殿之下,不少人先前赞同胡亥的大臣微微叹息。

    反倒是一些依靠功勋维系的大臣世家,跃跃欲试。显然,自从帝国成立之后,这次叛乱对他们而言,乃是极为难得的晋升之阶。

    “儿臣遵命!”大殿之下,扶苏微微沉思了片刻。随即,心中却是一暖。

    嬴政最后决定将这些叛逆之人的家眷当做奴仆赐予平叛将士,显然是为了让这些受益的将士感激扶苏。

    同时,扶苏也意识到,日后的自己,恐怕也会和那些杀敌的将士一般,双手沾染鲜血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 仁义君子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行宫之外的血迹还未能彻底干透。临淄城外的京观,更是足足有数里长。

    一个个惊恐的面容,仿佛是在诉说着死亡之前的恐惧。刺骨的初冬寒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已经彻底风化了这些头颅。

    而乐氏父子,还有一众被乐氏所联合的中小贵胄,几乎是无一幸免。具皆被嬴政,不,应该说是扶苏,实行了车裂之刑。

    “自古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如此暴政,日后秦国必亡!”

    临死之前的乐怀,在成千上万的观刑人面前,声嘶力竭地高唿着。然而,换来的却是冷冰冰的眼神。

    已经杀了三万多人的扶苏不怕,千万被叛军为祸的临淄庶民更是流露出了浓浓的怨恨之情。

    唯独,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人们,微微发抖的同时,却是又将乐怀的话,记在了心中。

    叛乱还在继续,王贲帅着三万骑兵,长驱直下,进入楚地。

    嬴政的命令,以及扶苏的无情终归是吓到了那些叛军。也使得楚地尚未来得及叛变的人,立刻偃旗息鼓。

    加上农家的根本势力终归还是在旧齐的几郡,因此,楚地的叛乱,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严重。

    不过,相比于楚地,东郡的叛乱却可谓是声势浩大。

    几近十万的叛军之中,几乎四成的人,都是农家弟子。可以说,农家高层严格地控制了整个叛军。

    而且,由于嬴政的必杀令。也使得这些叛乱之人失去了最后的退路,因此,战斗起来,更为勇勐。

    然而,不论此刻这些叛军是多么能战。相对于嬴政而言,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一个可以提升君威的数字。

    同时,这些人,也是扶苏赚取军功的大好机会。也是为何大将军王贲没有前往东郡,反倒是南下的原因。

    只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这次太子扶苏在带走关中精锐平叛的同时,竟然还在齐郡各地扩招了不少人,充入平叛的队伍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从东郡叛乱爆发后这么长时间,扶苏依旧留在临淄的原因。

    天气愈发寒冷,临淄城的街道之上,也因兵祸,而显得有些萧条。

    “吱,吱,吱”

    一辆华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