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则在老汉家中转了起来。

    一看之下,就大吃一惊。

    光是那挂着的腊肉条条,就在房檐下面挂了一排!

    “养殖场会给在里面做活的人发肉,肉多了,怕坏掉,微臣就教他们做成腊肉,可以放很长时间也不会坏,而且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夏鸿升见李世民仰着头看那些腊肉,于是说道。

    正说话间,就见门口围聚过来了几个人来,众人看过去,夏鸿升见他们偷偷摸摸的往里面瞧,于是笑问道:“你们这是偷偷摸摸的看啥?”

    被夏鸿升发现了,外面几人也就不再偷偷摸摸的看了,直接走了进来,有一个人过来两手作揖,对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庄户林耕升拜见这位先生!拜见公子!”

    他一拜,后面那几个人哄的一声就笑开了,那人回头说道:“看你们几个没有礼貌的!见了书院的先生和公子也不知道过来行礼!”

    他一说,众人笑的更厉害了。夏鸿升也笑了起来,说道:“行了行了,你那蹩脚的施礼跟谁学的。”

    “嘿嘿,公子,咱们是听说高老汉家里来了贵客,所以前来瞧瞧的!”那人挠了挠头,笑道。

    李世民于是笑问道:“我也只是走走看看,遇到了这位老丈,承蒙款待。诸位都是附近邻里?”

    “邻里!邻里!”林耕升连笑道:“都挨着,挨着呢!”

    李世民看看夏鸿升,夏鸿升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回头交代了高老汉做着十来个人的饭,然后说道周围看看。

    李世民欣然而行,林耕升很是兴奋的搓着手带着李世民到了他家,还有邻居各家转转看看,李世民一看之下,这几家情形都与高老汉家中别无二致,这才相信,夏鸿升庄子上的农人,果真是家底殷实了。

    “倘若我大唐农家,都如夏卿庄子上的农家一般,那大唐才真是太平盛世,朕,只怕也要做梦都能笑醒来了!”转了一圈,回去坐到了高老汉家中的时候,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第716章 获益匪浅

    “痛快!痛快!”李世民有凳子不坐,端了一个大海碗蹲在门口,一手拿筷子往嘴里送,一边呲哈呲哈辣的满头大汗,一边叫道。

    蹲在李世民旁边的是夏鸿升,一边看着李世民的样子,一边说道:“咋样,陛下,面条就得这样吃,才够爽快!”

    俩人跟比赛似的,你噗噜噜一大口,我噗噜噜一大口,惹得周围的其他人频频看过来,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看看李世民,瞪瞪夏鸿升,好似觉得李世民被夏鸿升给带坏了,哪里还有一点儿的风度仪态。

    当然,这么看夏鸿升的都是读书人,军中的那些将军们,就似乎很喜欢这么吃饭的感觉,跟他俩一样也一手端着碗蹲着,拿筷子一挑一大坨,噗噜噜的吸进嘴里面,发出一声爽快的声音来。

    “高老汉,再拿些茱萸酱来!”夏鸿升喊了一声。

    “好嘞!”高老汉众人吃自己做的臊子面吃的这么爽快,满心的欢喜和高兴,立刻应和一声,进屋又盛了碗茱萸醬来。

    茱萸辣的不太地道,对于夏鸿升这么个嗜食辣的人来说,放少了根本没有辣味。

    高老汉往李世民的碗中又添了勺臊子,笑问道:“先生,能行啊?”

    “能行!能行!哈哈哈哈,我可是许久未曾吃的如此痛快,如此酣畅淋漓了!”李世民朗声笑道,很是开怀。

    李世民在高老汉家中吃了午饭,午后又在庄子里面四处转转,非要去高老汉口中的养殖场看。

    一个除了没有那些高科技的机器和手段之外,简直俨然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场。

    过去看的第一眼,众人先被里面的干净所震惊了。

    “这个养……养殖场,是你弄的?”李世民吃惊的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微臣占了其中的一些股份,庄户们也根据其投入的钱财,亦或是畜物的多少参股其中。这个养殖场,包括大棚,还有庄子上其他的产业,都是如此。然后根据股份多少,来分配这些产业所得的利润。当然,这些产业里面做活的人也都是庄子上的人。这么一来,入股的庄户们通过这些产业有了分红,做活的庄户们有了收入。他们劳动的产物,也会被这些产业直接所吸收,然后再帮他们卖出去。另外,农户们通过资源的联合,组成一个简单的合作社形式,也是个好办法。”

    “合作社?”李世民眼中一亮,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从夏鸿升的庄子上挖掘出来的第几个宝贝了。

    “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所谓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强调的是“合作”,然后是“经济”,这是两个基本要素。农户们联合起来种植、养殖,然后将种植养殖所得产物,以股份的形式交给合作社,交多交少全凭自愿。合作社拿着这些东西去经营,贩卖,获利,然后将所获得的利润以之前的股份比例,再返还给农户。”夏鸿升对李世民解释道:“大抵是如此,不过,这只是微臣的一个尝试,现下还很不成熟,还需要微臣再试几年,才能知道好坏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详细的了解了庄子上的庄户是如何工作,如何获利。听夏鸿升讲了庄户们获利的种种途径。听过之后,也不禁感叹,怪不得夏鸿升的庄户们生活会如此富足了。

    李世民没再回书院,离开了养殖场,直接要返回长安。

    “朕在泾阳的这几日,所见甚多,所获甚多,也有许多感触。朕要回去好生想想。”李世民对夏鸿升说道。

    送走了李世民,望着渐渐消失在了视野之中的马队,夏鸿升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李世民在泾阳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日常。

    夏鸿升知道李世民不是傻子,是安排好的表演,还是日常的生活,他分辨的出来。李世民在泾阳待这么多天,夏鸿升随便他看,为的也是打消李世民疑虑。李世民答应夏鸿升在泾阳开办书院,而且所教授的还是闻所未闻的东西,换做是其他的皇帝,未必会有这个胸怀,准许夏鸿升开办这个学校。有所疑虑,也是正常。人们总是对自己所未知的事物抱有疑虑,所以夏鸿升此举也是让他知道,知道了,了解了,清楚了,疑虑也就没有了。

    而且,让他看看庄子上的好,李世民无比渴望成为一个圣君,见夏鸿升的庄子如此富足安泰,一定会眼馋,一定会想要让大唐其他的地方也如夏鸿升的庄子一般。有了这种渴望,才会试着去接受夏鸿升的理念。

    夏鸿升认为,这一次李世民前来泾阳的这几日,是十分成功的。

    对于普及教育,李世民的态度令夏鸿升很是意外。他本以为,这会受到李世民的反对。毕竟,原本的历史上愚民政策推行了数千年,夏鸿升本来并不抱多少希望。却没想到,李世民因其自身之前的经历,和所受到的攻讦,反而希望百姓能够有不轻易被鬼神之说蛊惑的能力。虽然,李世民的目的和出发点,同夏鸿升的目的,全然不同,可不论是夏鸿升的目的,还是李世民的目的,总归造成了教育普及的这个既定现实,那么就算夏鸿升的目标达成了。

    显然,最终征服了李世民的心思,让李世民对普及教育这件事情上心了的,是他同那几个学子的聊天。

    他们让李世民看到了泾阳书院教育的成果,让李世民看到了泾阳书院的教育下,所教育出来的学子,与传统的单一儒家教育下所教育出来的学子的不同。

    让他带着泾阳县令入宫,夏鸿升当时就已经猜出来了李世民他的用意。

    这回估计要办成好几件事情了。夏鸿升心情很不错。

    “公子,咱们去哪儿?”齐勇在夏鸿升的身后问道:“回家还是书院?”

    夏鸿升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哪儿也不去,咱们去泾阳县衙。”(未完待续。)

第717章 泾阳县令的机会

    齐勇驾着马车,带着夏鸿升到了泾阳县衙门外,通传了一声,不多时,泾阳县令就匆匆的迎了出来。

    “下官拜见侯爷!”泾阳县令躬身行礼道:“不知夏侯前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夏侯恕罪!”

    “张县令不必客气。”夏鸿升摆了摆手,对他说道:“本侯今日前来,是给县令大人带来了个好消息啊!”

    “还请侯爷入衙明示!”泾阳县令将夏鸿升请入衙中。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不必。县令大人可知这几日陛下在泾阳?”

    县令点了点头,又施礼道:“下官听说了陛下銮驾再次,便立刻连忙赶去拜见,却被陛下的贴身内侍王德所拦,说故而未能拜见陛下。这……”

    见县令神色有些紧张,夏鸿升于是摆摆手,说道:“陛下这次虽然带了銮驾来,可平日里却是便装示人,未曾暴露身份,所以一直装作是我泾阳书院的先生。本侯乃是山长,陪同新来的先生倒无所谓,可哪见过一方县令陪同着一个教席先生呢?故而未见你。张县令莫要多想。”

    “原来如此!”县令面色松了下来,又问道:“敢问夏侯驾临,有何吩咐下官?”

    夏鸿升笑道:“却是给张县令带来了一个机会。呵呵,张县令还是交代一下,即刻随本侯前往长安,入宫面见陛下。具体事宜,路上再与县令大人细说。”

    “入宫面见陛下?!”张县令一愣,吃惊的看着夏鸿升。像他这样外放的县官,能亲眼看见皇帝都是不易,这还是泾阳离得近。而单独被皇帝召见入宫,那就更加罕见了。

    “呵呵,张县令莫要慌张,本侯猜着,陛下会给张县令一项任务。倘若张县令办的好了,以本侯估计,至少也是一州之刺史了。”夏鸿升笑着对张县令说道。

    夏鸿升并不是再瞎猜。李世民听了夏鸿升在庄子上普及教育所做的事情,又知道难以立刻在大唐全面推广开来。却又叫了泾阳县令入宫,最大的可能,就是趁着夏鸿升的庄子在泾阳,让夏鸿升庄子上的普及教育之法在泾阳县内推行,试行。张县令肯定要操持此时,而一旦此时操办的得当,达到了李世民的预期,则势必要将试点的范围扩大一些。而张县令那时自会成为除了夏鸿升之后最有经验的人,所以势必会将张县令调去操持。试点从一县扩为一州,则张县令便成州官。所以夏鸿升所言非虚。

    张县令闻言先是一惊,继而面色激动起来,弯腰拜道:“还请夏侯明示下官!”

    “走吧,路上细说。”夏鸿升笑道:“张县令当知本侯在庄子上修了学堂,让所有孩童都必须进入学堂一事。陛下召见张县令,便与此有关。或许,会让张县令在泾阳县内仿效此举也说不定。”

    “下官明白了!”张县令行礼道:“还请容下官换了官服便去!”

    夏鸿升点点头,等张县令回去换上了官服,然后也不停留,直接出发了。

    这样,李世民前脚走,夏鸿升后脚就带着泾阳县令跟着去了长安。

    到了长安在,方才日落,夏鸿升带着张县令直入朱雀门,而宫门口的内侍已经的了交代,带着二人径直往李世民的书房去了。

    进去拜见,李世民对夏鸿升笑道:“朕就知道你小子干旁的事情皮的很,一干这些事情,就心急火燎了。”

    夏鸿升笑着退了后,李世民转头看向了张县令,说道:“朕这几日在泾阳,见泾阳之风貌,比之上一回朕到泾阳的时候,又大为改观。百姓安居乐业,可知汝功劳不浅。”

    张县令一听,顿时大为激动,立刻躬身行礼:“臣蒙陛下厚恩,为陛下治理一方土地,理当兢兢业业,以报皇恩。再者,夏侯在泾阳,亦为臣提供诸多方便,泾阳能有今日,全赖陛下圣明,夏侯提携,微臣愧不敢当!”

    你看看,这话说的多叫人舒服!

    “哪里哪里,陛下可别被他骗了,微臣可没管过泾阳的事儿,都是张县令自己辛辛苦苦搞的。张县令常去微臣庄子上看看,若是看到好的东西,会主动跟微臣商量,在泾阳县内其他地方实行。泾阳能有今日,多亏张县令才是,跟微臣可无关。”夏鸿升笑着摆手说道。

    “两位爱卿都有功劳,朕心里都明白。”李世民笑道,然后又转而对张县令问道:“夏卿庄子上,建了一所学堂,令其庄户家中,但凡年满六岁之幼童,皆须进入其中进学。此事卿可知晓?”

    张县令答曰:“回陛下的话,微臣常到夏侯庄中看看,偷学些夏侯治民之法。亦知晓此事。”

    “那卿是如何看待此事的?”李世民问道。

    张县令心头一跳,方才在马车上夏鸿升已于他说过此事。不过,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