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鸿升做出一副不怀好意的神情看看那张老道,笑道:“自然是留着灭口,你若是不听话,本侯就叫人将这东西对你当头淋下!”

    张老道顿时脸色一白,吓的立马就要喊冤求饶,却被夏鸿升笑着打断了:“玩笑话玩笑话,这东西虽然危险,可却也有大用,只要使用得当,是很有用处的。不可用铜铁之类去盛放此物,而当以玻璃盛放,且瓶口也要用玻璃盖子塞住,切不可沾上身子,唾沫星子那么点儿也不行,明白么?”

    “贫道明白,贫道明白!”张老道连声点头说道。

    “随这胡人来的那人呢?”夏鸿升环视一圈,问道。

    “他?”张老道挠了挠头,说道:“他似乎正在那边睡觉。”

    夏鸿升顿时一恼,循着张老道指的方向到了后面的小屋,果然见一人横躺于一团干草甸子上面,呼呼睡的正香。

    夏鸿升过去朝着他屁股上面就是一脚。

    “谁踢我!”那人一个鲤鱼打挺,蹭的站了起来,一看是夏鸿升,顿时就又萎了下去,讪讪讨好道:“侯,侯爷……”

    “我让你来将那胡人的话翻成汉话给张老道听,你倒是清闲啊。”夏鸿升笑看着那人:“今日天气也不凉快,这里面又有炉子,更热的慌,睡也睡不踏实。齐勇,来,给他扔到外面的水池子里去,让他好好睡。”

    “好嘞公子!”齐勇应喝一声,一步跳将了过来,一手揪住那人衣领,一手提起他的腿来,用力一举,就将那人举过了头顶。

    “哎哟哎哟!侯爷,侯爷小的再也不敢偷懒了侯爷!”那人大声求饶了起来:“小的再也不敢了侯爷!求侯爷饶命!”

    夏鸿升朝齐勇使了个眼色,让齐勇将他放了下来,对那人说道:“本侯每月付你一贯工钱,是叫你来干活的,却不是叫你来偷懒的。你若是再偷懒,本侯也不拿你如何,只是叫你离去,另寻他人就是了。一个月一贯钱,想要做的人多的是啊。”

    “小的再也不敢偷懒了!”那人唯唯诺诺的对夏鸿升认错,又说道:“可是,侯爷,这也不能全怨小的啊。他们俩……他们俩老是吵架,一吵起架来,小的拉都拉不开,那胡子一吵架,说话快的跟放爆竿似的叽里呱啦,就更听不清楚了,小的就是想给翻成汉话,也翻不出来啊!”

    “算了,你去取张纸来吧。”夏鸿升摆了摆手,让那人过去了。

    很快,那人就拿过了一张纸来,夏鸿升过去蹲下来,将那张纸给放到了那液体上面。

    迅速的,就看见纸张粘上了那液体的地方变成了焦黑的一团,并渐渐扩大,成了一片黑炭般的东西烂开。

    果然是硫酸。

    这东西在精练和处理石油,以及钢铁的时候都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似乎这绿矾油还达不到浓硫酸的标准啊。

    夏鸿升摸着下巴,貌似将稀硫酸变成浓硫酸还挺麻烦,倘若直接蒸馏或熬煮使水蒸发,可那到后来硫酸似乎也会蒸发,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吧?夏鸿升又开始恨自己没好好学理科了。

    正思索着,就见外面传来一声喊声来,问道:“打搅,敢问公子可在这边?”

    夏鸿升看看齐勇,转身出去了张老道的炼丹房,就看见是家中一个小厮找了过来。

    “公子,那个胡人阿尔罕到了府上求见公子,说是上回公子命他找的东西找来了,交代的事情也办好了。他拉来了好几口箱子,管家也不知那是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所以令小的出来找找公子。”那个小厮见夏鸿升出现,于是行礼说道。

    “好。”夏鸿升点了点头,又回去同张老道交代了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又特意警告他不可用水直接泼那绿矾油,告诉他地上的不再要,炉子里的装入玻璃瓶中放好,若是炉子坏了,可以再弄一个。然后,便离开了那里,会家中去了。

    到了家中,见了阿尔罕,自打从间谍营里出来,他消瘦了许多,见了夏鸿升,立刻就过来行礼,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把东西抬进来。”夏鸿升说道。

    阿尔罕立刻出去招呼了人,将那些箱子给抬了进去。

    “侯爷,您让我找的棉花,阿尔罕问了些人,都没听说过,不过,商队里倒是有个西域来的,说听侯爷的描述,似乎是白叠子。小的找了白叠子,也觉得跟侯爷所形容的一样,于是就带来了一些,让侯爷辨别一下。”阿尔罕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几口箱子给打了开。

    果不其然,里面装的都是棉花。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错,就是这东西。种子呢?”

    阿尔罕恭恭敬敬的递上去了一个布袋。

    夏鸿升示意齐勇将棉花子收好。

    当初为了解决征伐辽东时的御寒问题,夏鸿升想要找来棉花。棉花做成棉袄,御寒的效果比现如今军队中士卒御寒的衣物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了。

    而棉花在此时并未大量种植,只在西域才有零星种植,所以夏鸿升去找阿尔罕。他经略西行商队,西域诸国都是经常走动的地方,夏鸿升打算让他使人在西域寻找棉花及种子,却正好遇见了阿尔罕服用底也伽。

    后来强制阿尔罕戒掉了底也伽,放阿尔罕出来的时候,给他交代了两件事情让他去办。

    第一件,就是寻找棉花,还有棉花子。因为四五月份,正是种植棉花的时候。

    第二件事情,就是让阿尔罕去查一查,究竟有多少商队会携带底也伽回来,将这些商队登记造册。

    “有多少商队回来会带底也伽?”夏鸿升又问道。

    阿尔罕立刻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双手呈上去:“侯爷,所有会带底也伽回来的商队,不管是自己用,还是拿回来卖药的,小的都给记下来了!”(未完待续。)

第684章 棉纺织机

    夏鸿升让阿尔罕继续从西域收棉花和棉花籽,阿尔罕离开之后,又从庄子上着急来了几个中了一辈子地的老农到家中,准备将棉花籽给他们,让他们试着种棉花。

    夏鸿升后世里没有种过地,依稀记得棉花是喜光喜温的,而起似乎并不怎么挑地。

    具体的,夏鸿升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些老农们种了一辈子地,就算是刚开始种不好,多种几次也必然能够找到规律。

    将棉花籽分给了这些老农们,这些老农一个两个的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叫夏鸿升失望。

    棉花可是个好东西,由于棉纤维细度较细有天然卷曲,截面有中腔,而且又可以相互交织,所以保暖性十分好,蓄热能力很强,且不产生静电。纯棉花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棉花纤维的弹性恢复,伸长,纤维中蓄热能量多。因此,经过太阳照射后的棉被厚度会明显增加,摸起来非常柔软,穿在盖在身上,就会感觉到棉花里面的热量缓慢施放,使人感觉贴身、贴心的温暖、柔软。

    辽东之地,一旦战事持续到了冬天,就必须要退兵。否则,将士们会受不了那里冬天的寒冷,会生病,会生冻疮,会变得体弱无力,进而丧失战斗力。

    实际上,历史上不管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在征伐高丽的时候都遇到过这个问题。

    倘若能够有足够的棉花,做出棉袄和棉被,取代普通士卒们使用的劣皮、丝麻等御寒物的话,就能够解决征伐高丽的时候所要遇到的寒冷问题。

    不过,光有棉花还不行,摘取下来的棉花若是不经过处理,是没法直接作为填充物来做棉袄的。

    至少,棉花要弹过之后,成为柔软的絮状物之后,才能够作为填充物来做棉袄。

    又或是经过纺织,成为棉线、棉布,做成衣物。

    这就又涉及到两个问题了。

    弹棉花,还有棉纺织。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虽然后世里在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年纪大一些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后来随这技术的先进,手工弹棉花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比较偏远的村落,还是会有手工弹棉花的存在,一种十分简单,依靠人手,用弓弦似的弹面工具,用榔头敲击弓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

    而夏鸿升所支教的村子,正就是那极其偏远之山区啊!

    曾近自己支教的时候,教育局给发的被子硬的不行,只好自己找地方给弹一下,黑心棉也得盖着舒服些是呗……算了,心酸往事不要再提。

    不过,夏鸿升所想要做出来的,却不是这种弹棉花的工具。

    使用这种工具弹棉花,太慢,效率太低,一个人一天下来,能弹出来**斤棉花就算是多的了。

    夏鸿升想要做出来的,是在那个村落这种所见到的另外一种弹棉花的工具——木箱式弹花车。

    原理其实跟那个差不多,但是是将棉花盛入木箱,侧边有木轮,通过牲畜拉动木轮,使棉花在木箱中得到快速的弹动。这种木箱式的弹花车,一人一天下来能弹出来两百多斤棉花来,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听村里用木箱弹花车给村里人弹棉花的老人说,她那木箱弹花车还是古董,是清朝留下来的。夏鸿升眼馋了老久,后来才听说她家那清朝的老古董,早就在****的时候被砸了。这个是后来她老头子担心自己去的早,她没有了营生过不成,所以又给做的。老太太糊涂了,给搅浑了。不过,老头子的未雨绸缪显然是高明了。老头子大她许多,过世的早,这老人就靠着这木箱弹花车,养活了七八个儿女,如今依然在为村人服务着。

    这个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夏鸿升也见过实物,见过它是如何工作的,所以还原出来,算不得难事。

    关键在棉纺机。

    现如今的纺车,比起后世里面的机械,自然是没得比。可若是放在这个时代,却也是领先的。无论是手摇式还是脚踏式,如今已经普及,使用十分广泛。特别是脚踏式,腾出来了双手,提升了效率,如今捻线织布都是靠它。

    不过,夏鸿升想做的,是那种可以用来大规模进行纺织生产的大纺织机。从飞梭,到做棉纱的珍妮纺纱机,再到织布的水力大纺车……

    水力大纺车,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使织布的效率提高了无数倍,不过,也限制了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造成生产不稳定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是即便如此,它也似乎是蒸汽机出现之前,最为先进的纺织机形式了。

    夏鸿升想要做出来的,就是这种水力大纺车。

    通过水力捻丝,通过水力带动大转轮。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只有两到三枚,最多的,也只有五枚。而水力大纺车上面,至少有几十个锭子。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倘若这几种东西能够做出来,那么带来的影响就不仅仅是在李世民发动征伐高丽的战争之前,赶制出来足够军中配备的棉袄棉衣那么简单了,对于大唐商业化的发展,也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另外,这几种机器的出现,也可以令世人见识到机器的作用和效果,让人们知道原来可以这么做。从侧面的,也会刺激不同行业中机器的开发和使用。

    一念及此,夏鸿升很是激动,看了看那几口大箱子里面的棉花,一转身奔书房里去了。他要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着急那些木匠们还有墨家的人,让他们一起帮助自己,将这几样东西做出来!(未完待续。)

第685章 找墨家帮忙

    一夜过去,书房里面的灯花剪落了不知道多少回。夏鸿升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转头看看在一旁爬在桌沿上睡着了的月仙,替她拉了一下盖在身上的毯子,然后又整理了一下桌子上面的一堆图纸和文字。

    照这么下去非近视不可。夏鸿升揉了揉眼睛,可不敢近视啊,后世里就是一千度的超高度近视,好容易穿越了,不近视了,得好好保护眼睛。

    这么想着,于是做了一套眼保健操。

    心里面却又不禁想到,也不知道这个时代近视的人多不多,得了近视该怎么办。连个近视眼镜也没有,生活多不方便啊!

    正想着呢,忽而就感到一片微凉而柔软的触感覆于了自己的眼上,那微凉透过肌肤,令夏鸿升精神一振。

    “醒了啊。”夏鸿升笑道,知道是月仙醒了。

    “公子可不能在这么熬夜了。”月仙一边轻轻给夏鸿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