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渊太祚领导下的渊氏家族不会,但渊盖苏文领导下的渊氏家族一定会反!就是个时间问题。”夏鸿升点了点头,笑着对李世民说道:“那咱们为何不帮他将这个时间……提前一些?”

    李世民眼睛一眯,神色一凝,顿了顿,复又笑道:“夏卿的意思是,让这个渊盖苏文,早些接管渊氏家族。”

    夏鸿升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又说道:“陛下,高句丽内乱需要时间,大唐百姓的民意也需要时间去酝酿。毕竟,之前炀帝三征高丽,给百姓造成的伤害太大了。百姓还未能从那阴影中走出来,对于再度征伐高丽,会心生惧意,也会对陛下心生怀疑。所以,陛下得再等等,等渊盖苏文接管家族,野心膨胀,也得等百姓自愿请缨,主动请求陛下去攻打高句丽。”

    “百姓主动请缨,请朕去打高句丽?!”李世民一愣:“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夏卿没听过这个吧。”

    “当初,百姓们不也是纷纷请求朝廷能够出兵攻打突厥么?”夏鸿升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那是因为出兵的是隋朝,兵备不行,粮草不济,炀帝瞎指挥,乱下令,贻误军机战机。那个时候,从军去辽东,那是去送死啊!现在,不一样了。”(未完待续。)

第669章 征高丽,急不来

    高句丽,是一定要打的,而且,以大唐如今的军队作战能力,是一定能够打得下来的。任凭他山关险阻,几堆炸药过去,也能给他抹平了去。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是急不来的。

    其实,现在打高句丽的阻力,不在于高句丽。理由和出兵的借口实在好找,实在不行便就是自己制造一个,也不是不行。现在出兵高句丽的阻力,其实是在大唐国内。

    毕竟,前隋三征高丽,无果而返,空葬无数汉家子弟,又引发了各地的起义,最终造成了隋朝的灭亡,这个教训太大了,也是朝臣之中持反对意见的朝臣们的理由来源。

    也正是因为此,若是此时便发动对高句丽的征伐,那么民间的百姓们必定要回想起来当年炀帝三征高丽所带来的后果,必定要产生恐慌,甚至于恍惚中又回到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日子,那种惧怕会再度回到百姓们的心中,让他们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来。

    要杜绝这种现象,使百姓们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阴影中走出来,需要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是需要让百姓们知道,并且相信,如今大唐军队之强大,高句丽已经全然算不得威胁,这场战争,也不会像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战争一样害的百姓家破人亡。第二个,就是引导民意,使百姓对高句丽产生怒火,产生愤恨,继而令百姓自发求战,盼望朝廷可以兵发高句丽,就如同之前百姓们渴望朝廷兵发突厥一般。

    如此一来,征伐高句丽,就不再是“朝廷的决定”,反而是“天下百姓的决定”,朝廷征伐高句丽,也就不再是帝意所为,而是顺应民意。这样,就能够获得百姓对于战争最大程度的支持。

    原本的历史上,十年之后,泉盖苏文才会造反,诛杀高句丽大臣一百多名,杀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夏鸿升想要让这个时间提前,让泉盖苏文早些彻底掌控住渊氏家族,尽快激发他心中的反意,甚至为他暗中提供便利,是他造高建武的反。高句丽既然得李渊册封上柱国,便是大唐名义上的附属国。附属国发生政变,大唐身为宗主之国,理当拨乱而返正,为高建武报仇,诛泉盖苏文。正如方才所言,其实兵发高句丽,理由很好找。那白骨京观就算是一个。但是也是由于大唐国内的原因,眼下不能够立刻发兵。这些时间总不能让它空着,所以,用各种方式引诱,或者逼迫渊氏家族造反,既削弱了高句丽,又为大唐提供了合理的出兵理由,更为大唐国内关于征伐高句丽的酝酿赢得了时间,一举三得。

    使渊氏家族造反,其实并不难实现。一来,这个家族如今本就在高句丽权高震主,对高建武产生了威胁。二来,渊太祚及渊盖苏文二人恶名在外,反对者众多,却都因其掌握军政大权,故而也对其无可奈何。三来,渊氏家族依仗军政大权,本身也是傲慢失礼,心存他念。

    所以,只消大唐间谍在高句丽多番运作,互相嫁祸,相互离间,那么激化渊氏家族同高建武之间的矛盾,并非难事。

    不过,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大唐的军队到了辽东,就会极大的减弱战斗力。

    御寒。

    大唐如今的御寒之物,根本抵不过辽东地区的寒冷。一旦战争延续到了后半年,高句丽人就会占据上风,而大唐的士兵,就会因为受不了当地的严寒,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

    自夏以来,约四千年中,中国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是以丝、麻为主,之后的一千年,才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在头三千年之中,王室贵族之流,用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保暖,而且庶民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来御寒。同时,另外,《周礼》对天子、诸侯之服有很多讲究,裘属于亵衣,穿法为:内衣……裘……裼……袭,外面一定要罩上衣服。外面的裼衣、袭衣的材质,也随地位财富的高低多少,而有优劣之分。所以,保暖效果好的兽皮之类,一来产量很低,而来,即便是有,也是在王公贵族们的身上,而广大的行伍中人是没有资格穿的,他们只能用一些劣质的兽皮,但是保暖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另外,中国自夏商周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了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赋》诗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土地的垦殖,处处有绿荫蔽野的桑树和柘树,此种景象,后世之中国已不易设想,更无以复原。当时广泛种植的丝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制作成麻绳之类。而丝絮,则是制作被褥、冬服等御寒保暖之物的原料。《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官府向民间徵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

    而这些东西的御寒效果,在中原之地尚可过得去。但若是换做了辽东,那便不行了。中原的将士,本身体质就不如高句丽苦寒之地出生长大的人耐寒,而丝麻、劣等兽皮之类的主要保暖的东西,又抵抗不过辽东的严寒。

    所以,要么征伐高句丽的战事在辽东的短暂夏天之内结束,要么,就做好御寒保暖的准备。

    为了这,夏鸿升来到了东市附近的安邑坊。

    “侯爷!”敲开门之后,开门的小厮大吃一惊。

    “叫阿尔罕来见本侯。”夏鸿升说道,然后便径自走了进去。

    那小厮如何敢阻拦?连阿尔罕都是夏鸿升的手下,他一个小厮,更加不敢。又没有得夏鸿升的话,于是也不敢越过夏鸿升跑去通知。

    夏鸿升径自走到正堂之中,那小厮这才赶紧告罪一声,跑去叫了阿尔罕。

    很快,阿尔罕就跑着出现在了正堂前。

    “阿尔罕拜见侯爷!”阿尔罕赶紧向夏鸿升施礼:“阿尔罕不知道侯爷亲自来了,未曾远迎,请侯爷恕罪!”

    夏鸿升摆了摆手,让阿尔罕坐下去。

    还没问话,就看看阿尔罕眯缝着眼,看上去好似未曾睡醒一样,止不住的哈欠流泪,嘴角微微的一抽一抽,阿尔罕便下意识的拿袖口去擦嘴角,眉目间似有烦躁之意。

    夏鸿升见阿尔罕神态不对,好似生病了,心道他生了病,身体不适,也问不仔细,于是对他说道:“阿尔罕,你怎的这幅样子?若是不适,且先去找郎中来看过再说。”(未完待续。)

第670章 底也伽

    阿尔罕道歉的揖手行了一礼,说道:“回侯爷的话,阿尔罕倒不是病了,阿尔罕这总是来回长途奔波的,这身子骨啊,一闲下来就容易犯困。不过无妨,用不着寻郎中来看。”

    一边说着阿尔罕一边从袖中取出一盒子来,打开盒子,从中取出来一枚黑色中微微泛紫的药丸来,放入口中,用茶水吞服了下去。然后放下茶杯,对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这是阿尔罕高价从大秦买的灵药,味儿虽苦了些,但无论何种病症,服下之后皆药到病除,再无症候。且令人忘却烦恼,飘飘若仙,就连想问题想事情,也好似头脑更加管用了……呃……”

    阿尔罕看着自己手中盒子里的药丸,对夏鸿升说着,说道一半,却忽而又反应了过来,尴尬的挠了挠头,赶紧起身走到夏鸿升的跟前,将那药盒子呈给了夏鸿升,又说道:“这一回阿尔罕只带了这么多,不是阿尔罕有好东西不献给侯爷,实在是这东西难弄来……”

    夏鸿升盯着那盒子里面的药丸看看,又联想起来阿尔罕方才的反应,心中顿时生出一个十分不好的念头来。

    “阿尔罕,这东西叫什么?”夏鸿升盯着盒子里面的那几粒黑色中微微泛着些紫的药丸,沉声问道。

    “回侯爷的话,这大秦灵药叫底也伽。”阿尔罕赶紧讨好似的对夏鸿升答道:“也叫忘忧药!”

    果然是罂粟果!

    夏鸿升心中大惊,下意识的一巴掌抽到了阿尔罕伸过来的手上,将阿尔罕手中的那一盒药丸一下拍到了地上。

    “哎哟!侯爷您这是……”阿尔罕也顾不得起身,连忙扑过去爬到了地上,如同捡拾命根子一般的慌忙将散落到地上的那些黑色的膏丸一粒粒的拾起来。最后一粒滚落到了夏鸿升的脚边,阿尔罕伸手过去,却被夏鸿升一脚踩在了那药丸上。

    “阿尔罕,本侯告诉你,这东西不是什么灵药,而是毒药,是让人上瘾的毒药。”夏鸿升低头看着阿尔罕,一字一句的说道:“从今往后,不准你再用这东西,看一眼都不行。否则,本侯杀了你。齐勇!”

    “是!”齐勇得了夏鸿升的眼色,立刻过去一把将阿尔罕紧紧抱在怀中的药匣子夺了过来,然后用力摔倒了地上,一脚踏上去使劲儿拧了起来。

    阿尔罕顿时大惊失色,立刻扑过去抱住了齐勇的腿,呼喊道:“侯爷!侯爷定然是误会了!求侯爷饶了阿尔罕!求侯爷开恩!求侯爷开恩!这东西是阿尔罕的命根子啊!”

    夏鸿升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伸手揪住了阿尔罕的衣领:“给我起来!”

    齐勇过去一把提起来阿尔罕,夏鸿升盯着他,问道:“本侯问你,自打吃了这东西后,是不是越来越离不开这玩意。倘若几天没吞服,就觉得浑身酥软无力,精神不振,晕晕沉沉,呵欠连天?而一旦吞服了这东西,便症状全无,人又精神百倍?”

    “啊?”阿尔罕一愣:“的,的确如此……侯爷您是怎么知道……”

    “阿尔罕,即日起,你便不再负责打理商队了。”夏鸿升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这个阿尔罕,经商的本领很不错,这下毁了。

    “啊?!”阿尔罕脸色一变,立刻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哀求道:“侯爷!侯爷请不要如此对待阿尔罕!阿尔罕知道错了,发誓再也不碰这底也伽!求侯爷绕过阿尔罕一回!绕过阿尔罕一回!”

    夏鸿升冷眼看了看他:“不是本侯要惩罚你,你如今染上毒瘾,已经不适合再经略商队。本来,本侯原打算让你拓展商队,弄几艘海船,做海商商队。可是今日一见,你已染上这毒瘾,看来是不成了。等你何日戒了了底也伽,到那时候本侯再行考虑罢!”

    “戒!戒!”阿尔罕不停的磕头:“阿尔罕再也不碰这底也伽了!再也不碰了!求侯爷绕了阿尔罕!商队是阿尔罕毕生心血所在,阿尔罕不能离开商队啊!”

    “戒?”夏鸿升看了看阿尔罕,冷笑一声:“这东西若是那么容易便能戒掉,那就用不着本侯这么对待你了。到时候,你自会知道。”

    说罢,夏鸿升转头对旁边阿尔罕的管家说道:“我问你,这底也伽,阿尔罕带回来了多少?”

    “回,回侯爷……”那管家战战兢兢的对夏鸿升答道:“就,就只有这么多了!”

    夏鸿升盯着管家看了一会儿,又转头看向了阿尔罕:“你自己告诉本侯,到底带回来了多少底也伽?本侯不信,就这么点,够你在长安服用。阿尔罕,不要以为本侯在开玩笑。你若不如实说来,本侯这便立刻下令将你宅中之人全都抓起来投入监牢,再烧了你这宅子,以免这底也伽在长安流传来开。”

    阿尔罕见夏鸿升一脸肃然,又听夏鸿升说话毫不留情,这才吓白了脸,连忙喊道:“都拿出来!都拿出来交给侯爷!”

    管家连忙喊人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