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带人回来,这还是头一回。

    夏鸿升微微皱着眉头,心里面盘算着,今年是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六三零年。公元六三零年,也就是差不多正是欧洲中世纪初期,正是宗教疯狂迫害科学家最严重的一段历史时期的开始——后来不是有人称这段时间为黑暗时期么?

    这是个机会啊!(未完待续。)

第626章 被教廷迫害的学者

    夏鸿升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让大唐成为科技聚集地的一个机会。虽然,眼下十分落后,还远谈不上什么科技的程度,但是却能够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就像后世里二战,欧洲战乱,而老美因为隔着海洋,战火烧不到老美本土,于是美帝就借机出台了许多对于那些科学家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来,将苦于欧洲战火的科学家们大部分都吸引到了美国。随着大量的科学家涌入美国躲避战乱,美国得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以及大量的科技人员,从而奠定了其超级技术大国的基础。

    如今,教廷正在严酷的迫害那些学者,而大唐反而可以借助西行商队去传播大唐对于这些学者的研究的支持,让那些学者知道,大唐是一个研究学问的天堂,在这里不会有人迫害他们,有价值的研究反而会得到支持和重用,且有专门的法典来保护他们的研究成果。以此将学者们吸引过来,让他们来到大唐,同大唐的学者交流,为大唐的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可真的是一个好机会啊!

    夏鸿升摩拳擦掌的来回走了几步,然后猛一下停住了脚步,朝门外喊道:“齐勇,备车!”

    不过齐勇还没回应呢,就先听见了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师弟,你备车去哪里呢?”

    随着声音,就见徐齐贤从外面走了进来,又说道:“方才见那胡人匆匆出去,可是西行的商队又回来了?捎回来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没有?”

    “有,捎回来了几个大秦人。”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据说是被教廷迫害的学者……算了,说了你也不明白。中午吃啥?”

    “撸串儿!”徐齐贤说道:“可是老久没曾吃过了。不过,还有两件事情得说与你呢。”

    “啥事儿?”夏鸿升一边示意旁边的家丁去厨上传话,一边坐下来对徐齐贤问道。

    徐齐贤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道:“总算是得到了回信儿,家父已经同意为兄我进入泾阳书院,支持师弟你创办书院的事情。还有,刘师也一起回了信,答应了你的邀请,不日就启程来长安。”

    “那可是太好了!”夏鸿升很是兴奋的一拍手,真是双喜临门。

    阿尔罕从西方带回来了学者,刘师也答应了前来书院任教。

    刘师是个十分难得的人才,他本名刘信,于儒学一道很有研究,天下儒林也有其一份声望。但是夏鸿升更加看中的,却并非是他的儒学,而在于他儒学背后的那些知识。

    夏鸿升也是在离开了鸾州书院,到了京城之后,这才知道了些关于刘师的事情。他乃是前隋“二刘”之一刘焯的儿子。

    刘焯这个人,十分的厉害。

    他除了是一个“论者以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的经学家之外,更是一个天文学家。刘焯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历书》,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月食的起运时刻。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当年刘焯被隋炀帝启用,任命为太学博士,他发现当时施行的历法多存谬误,于是多次建议修改。而后,他又呕心沥血,造出了《皇极历》,很可惜因为当时的太史令不同意他的观点,结果《皇极历》未被采用。但是刘焯对天文学的研究,在当时来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历史上,后来唐初李淳风造出《麟德历》,成为古代名历之一,可是鲜有人知道,《麟德历》能够造出,正是依据了《皇极历》的结果。

    只不过,刘焯此人虽然学问了得,可这为人的人品却不怎么样。

    刘焯心胸狭窄,贪财吝啬。眼见得自己的学问形成了一个潜力极大的市场,当即念头一转,就做起学问生意了。不向他送见面礼、或者送少了礼的,根本就得不到他的真正教诲。这样一来,人们对他所做所为由崇拜转为失望,并开始看不起他。等到他满腹经纶化作不菲的财富后,他的门庭也开始冷落。因为处世失当的副作用,刘焯后来又卷入一次朝廷冲突,再一次充了“炮灰”,被流放到边关充军。最后去世时,好友刘炫为他请赐谥号,却得不到一个大臣的拥护。就是他的代表作《历书》,本是一部含金量极高的天文著作,因与太史令张胄玄的观点相左而被排斥。直到多年以后,他的学术观点逐渐被世人所识。然而,由于做人方面的缺陷,他的作品始终不能与一些划时代的东西相提并论,哪怕它本身已含很高的科学价值。刘焯的才华,即便与他的为人处世有不相协调的出入,但尊重知识的后人还是给了他一个公正甚至超常的评价。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人们记起、说起的只有《历书》,而没有刘焯这个人。

    刘师是刘焯的儿子!

    夏鸿升来到长安,知道了之后,就想着不知道他有没有继承刘焯的衣钵,继承刘焯对于算术和天文方面的研究。文武大会,刘信率鸾州书院的学子前来长安参加,夏鸿升借机问明,只是当时又被急事耽搁,匆忙离开了长安,没来得及邀请。而后泾阳书院开学,夏鸿升就去信邀请他前来泾阳书院教授这些知识,到今日总算是有了回信。

    这如何能叫夏鸿升不高兴?

    看着夏鸿升那喜不自胜的样子,徐齐贤撇了撇嘴,说道:“我敢说,你这么高兴,定然不是因为为兄要去你的泾阳书院就学的缘故。”

    “当然不是!我泾阳书院又不少你这一个学生。”夏鸿升很是理所当然的说道:“还有一件事儿呢?啥事儿?”

    徐齐贤无奈的翻了翻白眼,然后立刻又化作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来,凑到了夏鸿升的跟前,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伯父昨天晚上被太子连夜召入了东宫,到为兄临出门的时候都还没回来。这段时日,因着你的事情,伯父已然在家中歇了许久,没往东宫当值了。为兄琢磨着,可能是陛下想要见见伯父,说说你跟惠儿的事情,又不好直接传召,否则太过明显,伯父正在东宫当值,所以就让太子传召过去了。若不然,岂会一直到现下还没回来?”(未完待续。)

第627章 喜上眉梢

    “什么意思?”夏鸿升听了徐齐贤的话,眯起了眼睛来,问道。

    徐齐贤冲夏鸿升挤挤眼睛,神神秘秘的说道:“为兄的意思是,你的婚事儿,怕是快要出结果了。”

    “圣旨到!”

    徐齐贤的话音刚落,外面突然就传来了一声吆喝,吓了二人一脚跳了起来。

    立刻,就有个家丁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冲夏鸿升说道:“公子!房大人打外面进来了,要给公子传旨!”

    徐齐贤痴呆一般的转头看看夏鸿升,夏鸿升则眉头微微一皱,赶紧迈步往外迎去。

    出了正堂,就见房玄龄笑着站在庭中,手中带着一只黄娟,正捋须笑吟吟的看着他。

    “臣夏鸿升,拜见房大人!”夏鸿升三步并作两步的赶紧过去,躬身行礼道。

    “呵呵,贤侄起来吧。今日老夫讨喜,有幸为贤侄传达陛下厚恩。”房玄龄笑着对夏鸿升说道:“贤侄须谨记陛下恩德,常思报效之心,继续为大唐出力,为百姓谋福啊!”

    “谨遵伯伯教诲。”夏鸿升又行了一礼,说道。

    房玄龄点了点头,忽而手中一抖,当即展开了那一只黄娟。夏鸿升及府中众人立刻全都深深的躬身下去,等待房玄龄宣旨。

    “大唐皇帝诏曰:洛州府鸾州人士夏鸿升者,自幼秉承良缄,年少有为,才华横溢。文治有先贤人之风,武功有灭突厥之能。为大唐屡建奇功,乃国之栋梁……”房玄龄中气十足的将圣旨念来。夏鸿升仔细听着,见那圣旨上面细数了自己所立下的功劳,一桩一桩一件一件的,从制盐之法到献图之功,大大小小全都一应罗列的清楚:“……念其为大唐之功,亦感其用情之专……使朕不负有功之臣,使卿不失同心之好……帝女长乐,下嫁泾阳县侯夏鸿升,特册夏鸿升为驸马都尉,以为发妻。另着太子右卫长史徐孝德之女徐惠,贤良淑德,赐其婚嫁,以为平妻。钦此!……哈哈哈哈,此事总算尘埃落定,皆大欢喜,贤侄,还不快快过来领旨谢恩?”

    夏鸿升听了李世民旨意,本事愕然呆愣,此刻听见房玄龄提醒,这才立刻反应过来,顿时满心欢喜,如同做梦,立刻躬身又行一大礼,这才匆匆两步跨到了房玄龄的跟前,从房玄龄的手中接过了那黄绢圣旨。

    “此事如此结果,乃是最美。连老夫都没有想过,陛下竟然会宠汝若斯,不惜使公主受到委屈,此举必受人攻讦。不过,对于贤侄来说,可谓是大圆满了。”看夏鸿升接过了圣旨之后,房玄龄颇有些吃惊的捋须笑着叹道。

    “长乐同徐惠本乃闺中密友,情同姐妹,如此一来,倒也算不得委屈。只是升哥儿,可真是齐人之福了!”房玄龄话才说完,就听后面有人接话,转头一看,可不正是李家那仨兄弟。

    “见过房相!”李承乾很是有礼仪的对房玄龄说道。

    “不敢,臣房乔拜见太子殿下。”房玄龄笑着回道。

    李承乾笑道:“我们也是听说了此喜讯,念想着升哥儿如今齐人之福,只怕今晚侯府要热闹非凡了,故而前来讨个高兴,也祝贺升哥儿了。”

    “此等好事,岂能少了咱们兄弟?”随着声音,刘仁实,魏书玉等人也是联袂而至,笑道:“路上见了房伯伯来传旨,一打听,说是到升哥儿家来。看房伯父颇为高兴,料想是件好事,故而特来讨个喜,没曾想,方才到了一听,竟然是这等福报,真是……哈哈哈,恭喜升哥儿!”

    “多谢房大人传旨!也多些诸位!”夏鸿升这会儿还觉得有点儿不真实,不过也不能失了礼数,于是高声道:“来呐,速速摆下家宴,谢房伯伯及诸位友人!”

    夏府之中,一片喜意升腾。下人们跟夏鸿升一心,此刻不拘是家丁小厮还是丫鬟奴婢,都替夏鸿升感到心里面高兴。

    夏鸿升人缘极佳,此等大喜事,自然很快便传开了。于是朝中同夏鸿升关系不错的官员也都纷纷随后而至,那些比夏鸿升官职低,也不熟,但是有心的人,也都紧随其后的前来道喜。自然是都请入府中,摆开家宴,端来佳肴美酒了。

    倒是身为主人翁的夏鸿升,此刻却仍旧有些恍惚。眼看着灯火通明里面的觥筹交错,一时间竟然觉得好似在做梦一般。

    长乐公主为发妻,徐惠为平妻。恐怕历朝历代的皇家里面,这都是没有过的事情。

    公主婚嫁,不是娶公主,而是尚公主。驸马几乎相当于公主府的一个下人,地位不高,受公主管制。即便是可以纳妾,也必须经过公主同意才行。

    可李世民这里,却不是尚公主,而是公主下嫁,但是这一点,能做到就已经很不容易。这应该是长乐公主本人的意思,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她嫁给了长孙冲,也没有利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她的溺爱而恃宠而骄,婚后与长孙冲夫妻恩爱,守礼孝顺,也是下嫁。

    现在,自然是没有长孙冲什么事儿了。

    而且,不仅下嫁了公主,还给徐惠赐婚,作为平妻也嫁给夏鸿升,这更是罕见了。若是他人,则这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古人三妻四妾,所谓三妻四妾者,乃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发妻持家,平妻在旁辅佐,偏妾则要尽心伺候夫君与三房夫人。可夏鸿升得帝女下嫁,那就成了驸马。而驸马得到皇帝又赐平妻的,那可就是绝无仅有,独此一家了。

    “前面那么热闹,公子怎的一人躲在此处?”夏鸿升身后忽传一个声音,教夏鸿升一个激灵,猛然扭头了过去。

    “你一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对不对?”夏鸿升盯着身后的女子,问道:“幽姬?”

    女子抿嘴掩唇的冶艳一笑,说道:“李世民为了江山皇位,可是连弑兄杀弟,逼父退位这等事情都能干的出来的。公子于李唐如此重要,李世民哪里会看不见?比之于公子能给李世民所带来的,区区一个公主,委屈一下又有何妨?只怕,还能给公子身边安排个最贴身的眼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