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蝗灾一事。关内道多地遭遇蝗灾,想必陛下正在为此头疼吧?”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

    “不错,今回蝗灾之害,超过了朕的预料,朕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蝗灾竟然会如此严重。不瞒卿说,关内这次受蝗灾侵害的超过十数个州郡,朕急从陇右调配粮草也终究是于事无补,这天也祭了,地也拜了,难道天上诸神看不到朕的心意么?朕宁愿那满天神佛降灾加于朕之一身,便是朕有过错,又与黎民何干?!”李世民说着说着便神色激动了起来,深吸了几口气,又对夏鸿升说道:“夏卿素有奇策,可有办法化解?”

    “灾害已经发生,这是自然之祸,与任何人都是无关的。此乃天灾,非为**,这一点,陛下自己是最需要谨记清楚,不能动摇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见李世民的神色缓和了一点,又说道:“天灾已经发生,如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蝗灾造成的影响,尽量将衍生出来的灾难降至最低。救灾的同时,还应令受灾各县加派人手,将因灾而死之人集中焚烧成灰,以免出现疫病。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就是因为大灾会引起许多人死亡,而大量的尸体是滋生疫病的温床,这些尸体没有处理好,因而导致了疫病的产生和传播。其实比之干旱与洪水,蝗灾其实还算是好点儿的。朝廷不仅要对发生灾害的各地进行救灾,还要发动百姓自救。至于如何让百姓自救,臣已经让陛下看到了。”

    “哦?”李世民眼中一凝:“莫非那驱蝗**,和吞吃蝗虫的事情都是真的?不是你用的什么障眼法?”

    “陛下,比不是障眼法,而是格物的知识。”夏鸿升笑了笑,向李老二解释道:“陛下可曾听闻飞蛾扑火的故事?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有一些虫子在晚上会本能的向光源飞去。比若夏日夜间灯火附近就总会有大团大团的虫子围绕,这叫趋光性。蝗虫也有一样的特性,故而夜间被惊动起来之后,会本能的朝有光亮的地方飞去。所以微臣让人在田地里面点燃的火,然后奔走大叫惊飞蝗虫,蝗虫便会自己朝明亮的火光飞去,被燎烧而死,在旁人看来,就好似那些蝗虫自己飞入火中投火**了一般。”

    “那吞食蝗虫呢?”李世民很是吃惊的又问道。

    “这个就更加没有什么特别的了,陛下,蝗虫本来就可以吃,什么蝗神噬心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岭南的一些蛮族之中,蝗虫本就是一道美味的佳肴,只是中原的百姓都不知道罢了。”夏鸿升笑了起来,又想起来历史上唐太宗吞蝗的事情,于是又说道:“陛下,让百姓自救,大可以将这种点火吸引蝗虫投火烧死的灭蝗办法推行下去,另外,鸡鸭之类的家禽也是蝗虫的天敌,饲养鸡鸭能够吃掉大量的蝗虫,而且以蝗虫饲养的鸡鸭会更加肥美。同时让百姓知道蝗虫并非什么蝗神,反而是可以吃的,肉质鲜嫩堪比稚鸡。百姓没有了粮食,大可以去抓蝗虫来果腹。抓了蝗虫晒干磨粉,经常服用的话,也会使百姓身体健壮。突厥人为何得以壮硕?皆因其饮食有别于中原,常食肉食,故而身体健壮。中原人常吃粮食而非是肉类,故而身体不如突厥人壮硕。蝗虫也是肉类啊陛下,常食可以增强体格,使人健壮。”

    “这……这可真是匪夷所思。”李老二摇了摇头,又问道:“便是真如你所言,朕相信了你,可朕如何让百姓相信?朕就算是让各地推行开来,百姓会信么?”

    “想让百姓相信,倒也有一个最有效的办法。若真是用这个办法了,不仅让天下人皆信蝗虫可以食用,而且还能够让陛下收取天下民心,让陛下所头疼的某种谣言不攻自破,使那些有心之人难以在以此攻讦陛下。同时,劫持了臣的那些乱党正在关内道以此法收拢民心,可到底还只局限在岐州附近,若用此法,可避免其他地方的百姓再被其用此法所惑了。”夏鸿升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只是若用此法,便就要委屈陛下一下了。”

    “哦?”李世民眉头一皱,忽而两眼一凝:“你是说,让朕带头吞食蝗虫,有朕明证再次,天下人便都会相信了!”

    “陛下英明!”夏鸿升向李老二施了一礼,然后说道:“此法一举四得,只不过,要让陛下委屈一些了。到底如何做,还请陛下决断。”

    听完夏鸿升的话,李老二转身坐回了御座上面,沉思了起来。良久,才抬起了头来,对夏鸿升问道:“夏卿,你真的确定,那蝗虫可是吞而食之?”

    “臣确定。臣可以先行替陛下试吃一翻,然后再陪着陛下一起吃。”夏鸿升笑了起来,躬身施了一礼。

    李老二也笑了起来:“好!朕倒要看看,上天降下的灾祸,成了朕和百姓的腹中之食,那帮叫嚣着朕失德的人到时候会是一副甚子嘴脸!”

    夏鸿升大抵能够猜得出来李老二说的是谁,除了山东的那些世族还能有谁。

    “卿且回去好生休养,朕自会做好准备的。等卿养好了伤,朕自会给卿一个满意的封赏。”李世民笑着对夏鸿升说道,然后又对旁边的王德说道:“王德,找辆马车送夏卿回府,另着太医前去诊治,务必要让夏卿尽早康复!”

    夏鸿升谢过李老二,见李老二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心道李老二这段时间估计压力也不小。毕竟救灾之事就已经够令人头疼了,更何况古人总是将天灾同君王的道德作为联系在一起。而李老二登上皇位的手段,并不光彩,这也是李老二心中也一直以来的心病。此番蝗灾空前严重,遍布关内十数州,饿殍遍地,再加上山东士族以及其他一些有心人的攻讦,不免也令李老二心虚了。自己的办法,可以说是给李老二吃了一颗定心丸。倒也不能说是自己的办法,毕竟历史上李老二自己吞吃蝗虫作秀了一翻,说出了“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和“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的话来,一举尽收天下人心。

    夏鸿升坐着马车从皇宫之中出来,这一来一去的,在朔方两个月,又被绑架了两个月,离开的时候还是寒风刺骨,如今归来,却已是长安春满了。(未完待续。。)

第227章 饥饿营销

    夏鸿升的嫂嫂并不相信长安城中的传闻,更不相信夏鸿升会跟着乱党跑了,一直坚信着夏鸿升是奉皇帝的命令驻守在朔方坐镇。再加上夏鸿升的那些好友们,都上门说过此事,那可全都是一帮王公子弟,都说那些是谣言而已。这王公子弟们都这么说了,甚至有些登门将军、公爷的也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假?所以夏鸿升的嫂嫂对长安城中的谣言是一点儿不信,若是家里哪个嘴碎的婢子多碎了一句,还会严加训斥,扣一个月的例钱。可即便如此,等夏鸿升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还是哭了个一塌糊涂。夏鸿升也不会傻到将真实发生的事情告诉给嫂嫂令她担心,不过也是心中深感庆幸。死里逃生,方才感到许多事情的珍贵,所以接下来的几天夏鸿升也就安安心心的待在了家中。反正这是李老二批的休假,尽可以光明正大的翘班了。

    可还没有安心的休息几天呢,这日早间,特意被夏鸿升从徐孝德那里借来,负责操持酒坊事宜的王掌柜就拎着礼品登门了。这王掌柜是夏鸿升特意请来操持酒坊的,如今登门拜访,却是不能不见了。

    将掌柜的带到了堂中之后,就见王掌柜向夏鸿升见了礼,然后说道:“草民见过大人,听闻大人在朔方建立奇功,如今归来,斗胆前来拜访大人,打搅了大人清休,还请大人恕罪。”

    “王掌柜见外了,当初在洛阳城中我尚为布衣,便已于王掌柜相熟。若非是王掌柜操持得当。这新茶如何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将近取代煎茶呢。王掌柜还是同往日一样称呼我做公子便是。”夏鸿升摆了摆手,对王掌柜说道:“王掌柜今日来此,可是酒坊之中遇到甚子困难了?”

    “那草民就斗胆了。”王掌柜起身来向夏鸿升又行了一礼,然后坐了回去,又说道:“自从品尝过酒坊产制出来的白酒之后,草民就认定这种酒定然能够独占鳌头,甚至于远销域外。今春以来,草民便开始仿照着当初新茶的法子。为这酒坊中的白酒进行造势。由于今年关内大旱,又多地蝗灾,朝廷向粮商收粮,多数粮商都无法向酒坊提供大量原料。草民只得限制白酒产量,然后对外宣称此酒酿造起来费时费力,因而产量有限,无法充足供应,每旬产出一批,依照之前对待极品茶叶一般进行限量限时贩售,一边储备库存。一边提高白酒的知名度,引来高官宦达的哄抢和抬价。以此造势。可这毕竟不是长法,白酒绝对不能只走公子曾经教给草民的精品路线,可这原料问题无法解决,酒坊就始终不能放开来生产售卖。那些粮商手中其实仍有余粮,实际上遇上灾年,朝廷收来的反而大都是多年的旧粮。年期短的粮食都还攒在那些粮商的手里。草民想尽诸多办法,也终究还是无能为力。所以听闻公子从朔方归来,琢磨着公子已经休息了几日,故而今日特意前来请公子想想办法了。”

    “原来如此。”夏鸿升听了王掌柜的话之后,了然的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在我离开长安之前就已经考虑过,王掌柜这段时间做的十分好,正合一个饥饿营销。这所谓饥饿营销,就是说咱们这些卖东西的商家采取大量宣传,广而告之,勾起顾客购买的欲求,然后采取有意调低产量,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等手段,让想要买的人苦苦等待,结果更加提高购买欲,为未来大量销售奠定客户基础——呃,这个王掌柜不理解也没事。总之,在前期通过故意降低产量,吊足想要购买白酒的人的胃口,这是很有效的一种造势的办法。可这也是饮鸩止渴,绝不能长期使用这种手段,毕竟客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长久的期待得不到回应,必然使其失望而放弃。”

    “公子所言极是,虽然这几个月来限量售卖吊足了胃口,可要是再这么下去,恐怕一直等待的客人就要以为咱们是骗子了!”王掌柜点了点头,对夏鸿升说道:“只是如今蝗灾严重,酒坊肯定争不过朝廷,那些粮商不会,也不敢克扣朝廷收的粮食,故而都不能足量供应给酒坊。”

    夏鸿升却笑了笑,说道:“正如王掌柜所言,那些粮商其实手中仍旧是有些存粮的,咱们只要想一个办法,从粮商的手中抠出来一些粮食,也就差不多能撑过去今年了。”

    “公子可有何妙计?”王掌柜见夏鸿升笑的云淡风轻,故而眼中一亮,立刻问道。

    “王掌柜放心,早在离开长安之前,我便已经准备好对策了。既然今日王掌柜提起,那就劳烦王掌柜向那些粮商透个气,就说,有愿意向酒坊提供粮食者,可得两年期的专供特权,至于这专供特权究竟是什么……呵呵,请王掌柜安排一下,我要请那些粮商喝茶,到时候,自会详谈这专供的事情。”夏鸿升笑了笑,对王掌柜说道。

    王掌柜见夏鸿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高兴了起来,点点头:“哎!既然公子有办法,那草民自当尽快去办,还请公子稍后,自从来了酒坊之后,草民就与这些粮商有意结交,如今也算是有了几分薄面,再加上公子的名头,不怕他们不来!草民这就下去安排,公子草民告退了!”

    夏鸿升点了点头:“王掌柜慢走……对了,王顺可随掌柜的来了?”

    王顺是王掌柜的儿子,当初在洛阳炮制花茶和制作冰糖的时候,都是王顺给打的下手。当时看这个王掌柜是个经商的人才,而夏鸿升又是个不能直接明面上对外的身份,故而就想着能笼络住王掌柜,也算是报答一份徐家对他以前的照顾的恩情,就将花茶和制糖的手艺都教给了王顺。

    王掌柜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一个人,这会儿大步就快要出去堂中了,听了夏鸿升的问话,又转身回来,躬身行了一礼:“劳烦公子挂念,犬子得了公子的恩德,赐下了做花茶和制糖的本事,如今草民就斗胆请了家主同意,让犬子试着操持了这两样生意,如今在洛阳,却是没有带来。”

    “哦,找个时间,等王顺生意能稳定,不必事必躬亲了之后,就将他调入酒坊之中吧。王顺年纪轻,又得了王掌柜的真传,以后也会是一把好手。到这酒坊里面,日后对他有好处。”夏鸿升点了点头,淡淡的对王掌柜说了一句。

    淡淡的一句话,便立时让王掌柜瞪大了眼睛,似乎听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继而一张脸上蓦地通红一片,激动的一下子跪倒在了地上:“草民……草民父子谢公子提携!承蒙公子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