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鸿升不明所以,赶紧跟了上去,往前走了一段,到了一处没什么人的地方,李世民才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盯着夏鸿升,问道:“夏卿,你是不是从皇后身上看出了些什么来?”

    夏鸿升一愣:“陛下何出此言?”

    “先前,你一力想要让朕找名医对文武百官进行体检,那时候卿特意提起了皇后,说皇后也要体检。”李世民盯着夏鸿升,低声说道:“后来,锻炼之中你有多次打听朕派人找孙神医的事情,提过不少次让朕对皇后和公主体检。方才,你又主动建议皇后随朕一同锻炼,说什么小病通过锻炼多数时候会自行消退,大病也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朕不禁就心存疑问,莫不是你从皇后身上看出了些什么不成?”

    夏鸿升被问的突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世民了。

    历史上长孙皇后早逝,三十六岁就去世了。多说是气疾而终,也有说法是长孙皇后本身就有气疾,加之又生育频繁,特别是生了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之后,导致气疾恶化,而且又加之晋阳公主早逝,悲恸之下,病情更是加剧。最终病逝。而长乐公主李丽质。据说也是遗传了其母长孙皇后的气疾。似乎二十多岁就去世了。以夏鸿升看来,李丽质去世的那么早,可能跟她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李丽质是那种心地善良温柔,又颇为内向的人,不管有什么事情,有什么想法,都不会怎么说出来,而是憋在心里。久而久之,不免心中郁结,影响身心。

    可是这些话却是没法对李世民说的,是以夏鸿升想了想,躬身说道:“回陛下,微臣也不能算是看出什么,而且臣对医术也不甚了解,只是觉得皇后娘娘说话听上去声音虚浮不稳,似乎有些气短不顺的样子,故而才有此言罢了。陛下若是真的担心。何不请太医来替皇后娘娘诊治一番?”

    听夏鸿升这么说,李世民也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变让夏鸿升离开了。

    夏鸿升回去同等着他的段瓒一同离开了皇宫,两人各自告辞回家。

    到了家中,天色已经开始变得昏暗了,才发现徐齐贤和徐慧去了家里,此刻正在等着他回来开饭。

    “你们自己先吃就是了,何必等我。”夏鸿升坐下来之后向众人说道:“我这段时日事情有些多,总是回来不早,以前也没见你们这么生分过啊?”

    “不急。”徐齐贤摆了摆手,不过看他面上的神情,怎么看上去好像有些荡漾呢。

    “哟,徐哥这是怎么了,遇到甚子好事情了?”夏鸿升回头示意下人赶快上菜,然后说道。

    徐齐贤顿时一脸的洋洋自得,一脸很是得瑟的表情,没有回答,不过旁边坐着的徐慧却撇了撇嘴,说道:“还能怎么着,还不是颜师让他在弘文馆里面给大家讲解拼音,这段时间大家都来请教他,就把自己教的飘飘然起来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先生啊,也不嫌丢人!”

    徐慧对徐齐贤那副得瑟的样子很是看不惯,翻了翻白眼。

    不过徐齐贤却视若不见,咂吧着嘴向夏鸿升说道:“静石,你说,原来教人学问竟然是一件感觉如此好的事情,先前你让我帮你去教那些兵卒识字,我就觉得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旁人感觉很是满足,如今,看着他们一个个的都在随我学习,更是觉得满足的很,浑身都好似有力气了一般。”

    “这叫自我价值需要。”夏鸿升嘿嘿笑笑,说出了一个他们听不懂的名词来,也不解释,只是又转头向徐慧问道:“你呢?颜师没有让你教啊?”

    “我只是教那些年纪小的女子罢了。”徐慧摇了摇头:“你怎的这么晚才回来呢?天都快要黑了。”

    “去陪陛下跑步去了。”夏鸿升说道。

    徐惠眨眨眼睛:“跑步?”

    夏鸿升看看徐惠,历史上徐惠活了多久?

    夏鸿升一拍脑门,老天爷啊,我怎么尽跟早逝的人扯上关系了!

    不过历史上的徐惠是在李世民死后哀慕成疾,不肯服药而死的,应该不是先天的身体虚弱。

    夏鸿升眼珠一转,说道:“不如你们也锻炼身体吧,我也教给你们,你们回去教给徐伯伯、徐叔叔和婶婶们,若是能够做到天天坚持,不说能长命百岁,可延年益寿是肯定的。”

    让徐惠开始锻炼身体,不仅对她自己有好处,而且,李丽质是徐惠的闺蜜,若是徐惠有了锻炼的习惯,说不定能带动李丽质一起锻炼身体。

    “好啊!”听说夏鸿升要教她东西,徐惠的眼中顿时就明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个惊喜的明艳笑容来,看得夏鸿升突然脸上一热,赶紧转过了头去。

    夏鸿升的嫂嫂将夏鸿升的表现看在眼里,眼睛来回看看,也灿烂的笑了起来。

    李老二和房玄龄做事的效率极高,第二天一早,草拟的诏书就在写好了。

    夏鸿升和段瓒二人重又被召入了宫中,李世民的御书房里面,除了夏鸿升和段瓒之外,就是那几个文武大佬了。

    夏鸿升这种场合已经习惯了,可短段瓒还是头一次跟这几个李世民的心腹大佬在一起秘奏,尤其是里面还有他老爹,是以段瓒十分激动。

    “自陛下让我与段都尉负责操持朔方之事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搜集朔方的情报,包括训练特种战队等等,最初全都是为了朔方之事。”夏鸿升向御书房中的一众大佬说道:“如今,总算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体的情况,因为是段都尉掌握着第一手情报,所以就由段都尉来讲解给诸位大人。”

    说着,夏鸿升回头看了看段瓒,给他使了个眼色。

    段瓒感激的看了看夏鸿升,然后朝前一步,躬身施礼后,便将关于他们二人对朔方梁师都所进行的一系列渗透和舆论、心理攻势,逐一向那些大佬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

    “……李正宝此人,乃是梁师都手下颇为有名的将领,且在梁师都军中很有威望。若是李正宝能够归降,就可以极大的动摇朔方军心,甚至是引发那些将领集体来降。”段瓒清晰明了,有理有据的讲道:“李正宝如今已经松了口来,答应倘若陛下能够派使者带着一纸诏书前去肯定了在他归降之后不会追究他极其家族的罪责,仍旧能够在留用军中的话,他就立刻带着几名交好将领共同归降。”

    说完之后,段瓒再次施了一礼,重又站了回去。

    段志玄站在前面,脸上略带骄傲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平常总是一副严肃的脸上,此刻也露出了一丝笑意来,捋着胡须对段瓒直点头。

    “情况就是这样,诸位已经知道了。”李世民开口说道:“若是此事成,则朔方可定,若是不成,那就只能大军压境了。如今,劝降的诏书已经拟好,还需一位代表朕前去招降的使者。李正宝其人虽地位不甚多高,然则却意义重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李正宝就是那朔方的蚁穴,故而朕有意令莒国公往夏州走一趟,招降朔方众将,诸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口中的莒国公就是唐俭,这可是一个牛人。当初唐俭被刘武周抓起来关紧了大牢里面,还能套出来独孤怀恩准备谋反李渊的事情,然后在狱中想办法派人前去跟李渊通风报信,在李渊前去独孤怀恩那里的半路上追上李渊告诉给了他,李渊这才逃过一劫。

    历史上关于这位牛人的事情还有许多,是一个口才和运气都极好的人。要是放在战国,绝对就是一苏秦张仪一般的人物。

    说起来,当初让王玄策来找唐俭学习纵横术,不知道王玄策有没有这个运气让唐俭看中啊。

    夏鸿升想起来了那个鸾州书院里的同窗,不知道他有没有成功拜入唐俭门下。

    “陛下,臣以为不妥。”一个声音传来,夏鸿升抬眼看过去,就见是李世積走了出来,说道:“唐大人的名号,许多人都知道,梁师都手下的人不会不知道唐大人是何许人也。唐大人到夏州,就算是再秘密前去,到了夏州之后也总要暴露的,梁师都一看唐大人亲临夏州,定然就知道唐大人要做什么事情了。毕竟,唐大人善于说服的名声在外,所以一定会严加防范。故而,臣以为派唐大人去不妥。臣以为,该派去一个同样善于说服,且又不会过多的引起梁师都的警惕的人前去,明面上并不暴露出什么意图,就算是梁师都知道了,也不会过于紧张,而暗地里,却可实行那招降之事。”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然后问道:“那李卿认为当派何人前去更为妥当?”

    李世積笑了起来,说道:“附和臣方才所言之条件的,还能有谁呢?臣举荐折冲都尉夏鸿升为招降使者,前往夏州招降梁师都手下将领!理由有二:其一,便是臣方才所言,夏都尉口舌之利在座周知,且便是让梁师都知道了夏都尉前去夏州,却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有什么本事,不会过于警惕。其二,夏都尉一力负责操持朔州之事,没有人比夏都尉更加清楚那里的情况了,到了夏州之后,夏都尉也更好随机应变,有所应对。”(未完待续。。)

第181章 告别两女

    “公子,待小的回去点齐了人马,别看咱们只有二十几号人,可不是小的自吹自擂,咱们这二十来号人,军阵之中就算是对上几百号人,也定能护得公子周全!”齐勇的样子看起来很兴奋,就好像是那种准备了许久,终于要登上了舞台表演了的演员们那种激动一样,摩拳擦掌的对夏鸿升说道。

    看看齐勇一副兴奋不已的样子,夏鸿升很是头疼的揉了揉脑袋。李世積怎么可以这样呢?真枉我平常还对他那么礼貌,李伯伯李伯伯的叫着!夏鸿升心里一阵不爽,只想立刻窜到弘文馆里面拉住李震胖揍一顿。想一想,还是算了,李震身子骨弱体质差,万一再揍出个好歹来,那李世積老阴人岂不是要往死里阴我了?

    “一边儿去,看你那样儿,得瑟个什么劲儿啊?看见就烦!”夏鸿升没好气的冲齐勇翻了翻白眼,齐勇咧着嘴挠头笑了起来,说道:“公子,没事的,陛下只是让您去招降,肯定是在夏州城里不出来的,您放心好了,军阵中的事情用不着您担心。”

    夏鸿升没好气的又翻了翻白眼,冲齐勇说道:“废话,我不知道啊?用你提醒我?”

    齐勇咧嘴又笑了起来,说道:“是,是,公子您自然是知道的。”

    夏鸿升叹了口气,摇摇头,收拾了一下糟糕的情绪,说道:“算了,也不用叫那么多人,你随我去就行了。家里没人保护不行,嫂嫂最近住在长安城。你让其他人都过来长安。庄子那边的事情。让管家多留心一些。告诉管家。窑上还是继续收河沙,然后筛出细沙来分开。我估摸着这次去夏州不会太久。等我一回来,就立刻开窑!”

    “小的遵命!”齐勇抱拳一声,转身跑了出去,骑马往庄子上去了。

    夏鸿升自己也没闲着,先去了长安城郊将那三百号人的事情给安排了一下,只说是自己要奉旨外出一趟,让那些书生和教官们按部就班的进行。

    然后夏鸿升又去了一趟段瓒家中。去拜访了段志玄,明言了那三百人乃是自己心血之所在,请求段志玄在他外出期间能够抽空过去给那三百士卒讲上几节课。段志玄之前已经答应过夏鸿升,所以对夏鸿升的请求自然是点头答应了下来,还让夏鸿升不要担心,他会帮着照拂那边的。

    夏鸿升从段志玄府上出来,便也自顾回到家中准备去了。

    到了家里,嫂嫂正在帮他整理行囊,见夏鸿升走了过去,就说道:“鸿升。这还是你头一次外出公干,一定要把东西带齐全了。路上吃喝的东西带不住。可总也得带一些,万一半路上遇不到卖饭食的呢,总得有东西支应一口。还有换的衣服,这天马上就要转暖了,可刚转暖的天总是热寒不定的,厚薄的衣服都要带上,还有……”

    夏鸿升咧嘴笑了起来:“嫂嫂,不用这么麻烦,我又不是要去的很远。几天的功夫也就到了,估计也不会去太久。”

    “那可不成,你可还没有出过远门的,不知道路上的辛苦,有时候一天里都遇不见一个人影。”女人说着说着眼睛就有些泛红了。

    “嫂嫂,放心吧。我带着齐勇,陛下也派的有人,走的也都是官道,吃住都会在驿站里面。”夏鸿升知道他嫂嫂心里担心,于是宽慰道:“而且我是朝廷官员,在驿站里面是不会受苦的,就连衣物也都有人换洗,嫂嫂尽管放心。”

    夏鸿升的嫂嫂虽然听他这么说,心中稍稍宽慰了一些,可也只是稍稍,一直在夏鸿升的跟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夏鸿升知道那是嫂嫂关心他,是以也就笑着享受着这一份难得的亲情。

    不过没有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