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实话告诉你,朕之所以命令你动用间谍,还有其他的用意。朝中鲜有人知,前太子李建成当初骄奢跋扈,目中无人,秽乱后宫,后来作乱被诛,可是其党羽尚在,实乃朕心头最大的一块心病。而夏卿近段时日风头正旺,故而,朕担心是李建成残党欲图对夏卿不利,是以命令夏卿动用间谍,追查跟踪夏卿的人,只是没有想到,却是那个叛贼长孙安业的人。”

    果然跟徐孝德预料的一模一样!夏鸿升心中一凛,当初徐孝德让夏鸿升装着不经意间不小心说出自己被人跟踪的事情,皇帝一定会十分重视,夏鸿升对此不解,徐孝德只是张了张嘴,用口型说出了一个名字来,那个名字就是李建成。夏鸿升是后世人,自然知道玄武门之变的事情,是以一见这个名字,就立刻明白了过来。如今李世民亲口说出来,夏鸿升心念电转,立刻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原来如此,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会留意此时,让那些间谍继续暗中查探关于李建成残党的。”夏鸿升拱手说道。(未完待续。。)

第148章 军功章

    李世民让夏鸿升继续训练间谍,又给夏鸿升拨去了人手训做间谍之用。夏鸿升的日子又恢复平静,在李世民特意开辟出来的场地里面训练特种兵和间谍。现下夏鸿升和段瓒已经不用再去右羽林卫的军衙应卯,特战队和间谍已经独立了出来,由皇帝控制。

    如今在夏鸿升的指导下,之前的那三十个特战队员分散开来成三十个小队,担任队长,一边继续进行特种训练,一边开始训练自己的小队成员。大唐刀锋特战队的这头三十号成员,如今已经直接被李世民下令擢升为了校尉,对于他们原先的身份来说,可算是一步登天了。除了军中官职之外,对于他们还另外有不少的赏赐。

    对此,夏鸿升另有想法,正托了人脉比较广,各路人都认识几个的纨绔头子李恪和京中纨绔之一的刘仁实,让他们帮忙打听,这找一个可靠的技艺出众的金匠来。

    说起来刘仁实,就得说说他老爹,大唐黑社会份子之一的任国公刘弘基,因为平日里与李孝常有过交往,所以也遭到了牵连,现如今已经被免官除名了。

    倒不是说刘弘基有谋反的心思或者什么企图了,只是律法如此,与叛贼有交往的都要受到连累,哪怕是你多去他家里喝了几杯茶而已。所以刘弘基这是纯属躺枪。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个黑社会家庭的斗志,夏鸿升看到刘仁实的时候,他脸上还有一块儿淤青呢。

    “我说。仁实兄。你脸上这是怎么了?”夏鸿升问道。

    刘仁实摇了摇头。说道:“哎,昨天我在西市里看到一伙泼皮无赖在闹腾几个商贩,就带人过去收拾了他们,顺便把那块地盘给抢了过来……”

    夏鸿升咧嘴就笑开了:“原来如此,仁实兄干架的时候被人打了啊!”

    “屁!我能让几个泼皮无赖给打了?我一个人打他们十个!”刘仁实很是不屑的撇撇嘴,却又牵动了脸上的淤青,顿时疼的呲牙咧嘴的,有些讪讪的说道:“这是昨个回去了家里。说起来这件事情,被家父给一巴掌抽的……”

    夏鸿升一下没忍住,笑了出来:“打你不亏,伯伯现下方才受到了连累,这节骨眼儿上你又惹事,不打你才怪。”

    刘仁实却对夏鸿升的话不以为然,说道:“我父又没有谋反,只是平常跟李孝常吃过几次饭局而已,不是甚子大事。”

    “都免官除名了,还不是什么大事?”夏鸿升吃惊的看着刘仁实。差点儿忍不住要说一句,兄台。你的心可真大。

    “能有什么大事,任国公忠心耿耿,父皇岂会不知?只是律法如此,不可违背。所以这免官除名也就是做个样子,最多不会超过两年,任国公就会官复原职,还会再有所上升。这是常见的事情。”大唐纨绔天团名誉团长,长安纨绔头子李恪在旁边解释道。

    听到李恪这么说,夏鸿升也就了然了。说起来,听到刘弘基被免官除名,夏鸿升心里还有些惋惜呢,史书上不是说刘弘基年老病重弥留之际时,把儿子们叫道跟前,给几个儿子每人奴婢十五人,田地五顷,然后对他的儿子们说,如果有本事,本来就不需要多少财物;如果没本事,有这些田产就可以免于冻饿。然后就把其他的家产都散施给亲朋乡里了。这事情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现下刘弘基还活蹦乱跳的,不过看看刘仁实脸上的那一大耳瓜子留下的淤青,恩,看来眼下刘弘基身体还很康健。知道这个令夏鸿升对刘弘基很有好感,再加上有所接触,刘弘基其实人还很不错,所以就感到惋惜了,不过如今听了李恪这么说,就松了一口气来。

    “说起来,静石,你找咱们有甚子事情?”刘仁实问道。

    夏鸿升赶紧回到正题,向李恪和刘仁实说道:“今天请二位来,是想让二位帮个忙的。两位都是人缘极广的让,我想托两人帮忙找一个手艺高超的金匠来。陛下之前不是赏赐了小弟一些黄金来,小弟准备打制一些东西。”

    “兄弟要打制金器首饰?”刘仁实听了夏鸿升的话,顿时眼珠一转,露出了一个猥琐的笑容来,朝夏鸿升挤挤眼睛:“兄弟莫不是要看上了谁家的女子,要献殷勤去了?”

    李恪也一脸八卦的看向了夏鸿升。

    夏鸿升翻了翻白眼,没好气的冲他们说到:“别乱说啊,我是要打制出来一些东西给陛下看看。”

    “哦?”两人均是眼前一亮,好奇的看向了夏鸿升来:“要做什么东西?”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军功章!”

    “军功章?”李恪和刘仁实都是一愣:“什么东西?”

    “顾名思义,自然就是表彰军功的奖章了。”夏鸿升淡笑一下,说道。

    “表彰军功?”李恪有些不明白了:“表彰军功自然有战功等级,凡破城、阵,以少击多为‘上阵‘,数略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转倍以上为‘多少‘。常据贼数以十分率之,杀获四分已上为‘上获‘,二分已上为‘中获‘,一分已上为‘下获‘。凡上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五转,上阵中获、中阵上获第一等酬勋四转,上阵下获、中阵中获、下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三转;其第二、第三等各递降一转。中阵下获、下阵中获第一等酬勋两转,第二、第三等并下阵下获各酬勋一转……”

    “停停停……”夏鸿升听的脑袋大:“本朝的军功酬转我自然知道,这只是普遍性的,大范围的军功计算。我说的是特别突出的军功,抛开了官职金银赏赐不提,而是荣誉上的激励。”

    “荣誉?”二人又是一愣:“得到陛下的赏赐,这难道不是荣誉么?”

    夏鸿升摇了摇头:“那只是物质上的激励,而不是我所说的荣誉。诚然,得到了陛下的奖励,自然是莫大的荣耀。可是却不是我说的荣誉。我说的荣誉,是士兵们来自精神上的骄傲感,是他们拼死获胜之后人们对他的功绩的肯定。我大唐军队,以少胜多的战例无数,即便是敌众我寡,即便是身陷重围,但是我大唐军士依然拼死苦战,毫不畏缩后退,敢于战斗到最后一支弓箭、最后一个士兵!这是什么?这就是一种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一种视死如归、视荣誉重于生命的行为!那就是:祖国高于一切,荣誉至高无上!”

    “军人以牺牲奉献为己任,身系国家民族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大荣大辱,因此也最应该崇尚荣誉。军人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珍重,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为国捐躯,虽死犹荣”,就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对荣誉的崇尚和追求,是一名军人建功疆场的精神动力,是一支军队所向披靡的制胜法宝。有了荣誉感,一支军队才会为了维护这个荣誉而不惜牺牲,荣誉是一个军人的名节,他就像是读书人的气节一样不可侵犯,不容践踏。”

    “这个,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可这跟那甚子……军功章?又有什么干系?”李恪追问道。

    夏鸿升解释道:“荣誉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人的心里。我做的这军功章,就是将荣誉化作了一个直观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军功章就是荣誉的象征,带上了军功章,人们一看见军功章,就知道你有了军功有了荣誉,知道你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定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会尊重你,敬佩你,而你,也就背负上了这样一种荣誉,你就要更加努力的去建功,去维护这份荣誉,不给这份荣誉丢脸。军功章可不是容易得到的啊,只有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战场上有了极为突出的功绩,才能得到。人的精神力量远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一枚军功章,对士气的鼓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想看,一场战斗之后,一枚代表着巨大的功绩和突出的表现的军功章挂在胸前,阳光下熠熠生辉,周围的人全都头来憧憬和尊重的目光,同袍的战友都用敬佩和羡慕的眼神看着你,这该是多么骄傲,多么的威风,多么的扬眉吐气?!”

    “……好!”刘仁实想想这种情景,就觉得自己热血沸腾了,搓着手盯着夏鸿升来:“兄弟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恪也会帮忙找人的,放心,一定找来手艺最好的金匠来!”李恪也被夏鸿升的一番话蛊惑的不轻,这会儿也很是激动。

    “恩,等头一批军功章做出来之后,陛下过目之前,作为收藏之用,小弟也会给两位捎上一块儿的!”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那小弟这便去设计图样去了!”(未完待续。。)

第149章 人像素描

    夏鸿升也没有再去军中,有段瓒在那里照应着,夏鸿升完全放心,训练上的事情,夏鸿升从来都没有避开过他,而且有意暗中培训段瓒,如今他对于训练这些东西已然是轻车熟路了。

    昨天李世民的一番话,让夏鸿升心里敲响了警钟,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确是有些太出风头了,朝堂上面的大功劳几乎都跟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已经足以让人注意到,并且戒备自己,甚至打起了自己的主意了。

    名声上的注意,夏鸿升非但不怕,反而觉得多多益善,了解了大唐的时代习惯以后,夏鸿升对于名声这件事情就不再抗拒了,在大唐这个时代,名声就像是一个作弊器,有个好而广的名声能够带来数不清的好处,夏鸿升已经体会到了。

    可是夏鸿升担心的是,官场上的名声。官场可不像是民间那样,在官场上太出方头,会树大招风的。

    所以也是夏鸿升有意将训练之事交给段瓒一手去做,自己只是从旁督导,指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整天在长安城中乱跑,这样一来,也能让段瓒分担一些官场上对自己的压力。

    李世民赏赐给了夏鸿升几百两的黄金,算做是没有因为夏鸿升接连的大功劳而给夏鸿升加官进爵的补偿。夏鸿升反而乐得如此,不是旁的东西,而是黄金啊!夏鸿升发誓自己两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黄金,金光闪闪的,看的夏鸿升直想扑上去啃一口。等冷静下来。也终于只能摇头苦笑。看来自己的的确确也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说实话,夏鸿升后世里见过的最大块儿的黄金,也就一个暴发户手脖子上的金表了。

    看看那三十号特战队员,虽然李老二的封赏也真不算小了,直接全都擢升了校尉,而且钱财赏赐都很多,可是夏鸿升觉得到底还是缺少了些什么。军人的荣誉,来自于他人的尊敬。这些都没有,仅仅好像是在做一场买卖,你帮我完成了任务,我给你封个一官半职,再给些钱财了事。军人在古代不受尊敬,即便是在以军功为大的朝代里面,那些下层的军人也远远不会受到应得的尊敬,和应有的荣誉。可是在面临异族的铁蹄时,却往往正是这些让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华夏千百年的屹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诗句,这些中下层的军人写不出来。也未必能够听得懂,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将这一句诗的意思演绎的淋漓尽致。

    只有这个社会对尊重军人,给予军人应有的荣誉,军人才会觉得自己守卫国家守卫的值,才会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更加的忠诚。

    所以夏鸿升准备将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那一百两黄金中熔一部分,做出军功章来,然后带着军功章向李世民提议,以后凡事军中立下大功劳者,按其功劳高低发放军功章,以表彰军功,荣誉军人。

    夏鸿升在家里闷头不出了一整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