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左右的时间也难以成事,况且在辽西尚有数目众多的游牧部族,想要整合这些游牧部族不捣乱生事也不是件容易事;

    而刘备若得西川这样的天府之国,却正是英雄得其用武之地。进可以袭取关中,退可以拥兵自守,而且刘备有诸葛亮这样的人为辅,再以西川之富饶,三年间便可成事。以此而较之,是陆仁那边事急,还是刘备那边事急?”

    老曹闻言点了点头。

    程昱道:“其次,刘备与魏公乃是不死不休的生死大敌,而陆仁虽有意袭取辽东,却不过是想有一块更好的自守之地而已,且陆仁与魏公之间也颇为交好。换言之,陆仁不过就是个有点进取之心的自守之贼,比之当年的刘景升要强上那么一点点而已。至少在短时间之内,陆仁绝对无意与魏公为敌,而刘备一但势大,却必会与魏公周旋到底。所以以亲疏而论,魏公也应当是先刘备而后陆仁。”

    老曹再一次的点头。

    程昱道:“所以依在下之见,对陆仁那边的事可以完全不去管他,对刘备却要尽快的下手。”

    老曹没有马上回应,而是翻身下了马,再俯下身随手的折了一根草枝搁到嘴里,慢慢悠悠的在那里踱起了小圈子。良久之后,老曹向程昱笑道:“仲德言之有理!陆仁不过是贪财贪地,想让他的狡兔之窟多上一窟罢了,可是这刘备却是在谋求他的用武之地,论起这轻重缓急,孤也应当将刘备放在陆仁的前面。”

    再想了想,老曹却又冷冷的一笑:“陆仁不是想要辽东吗?那孤不妨再帮他一把。仲德,回营之后你代孤拟一份表文上奏天子,对辽东公孙氏劫持使节一事大加斥责,然后就明令陆仁出兵征讨……陆仁现在收容了两万辽东降俘,多半是因为损耗颇大而重整兵马,若是被他拖了太长的时间,孤心中总是安不下来,所以让他尽快出兵去和辽东打起来才比较好。”

    “诺!”

    “激战”中的菊花港。

    别误会,此时的菊花港风平浪静,并没有再次暴发战事。而现在的“激战”,其实是吕玲绮、慕容紫英和邓艾在进行实战演练而已。顺便说一句,西塞山的仗打完之后,西塞山城寨的改修工作虽然在加紧进行,但也用不着邓艾亲自坐镇,所以邓艾就从水路来到了菊花港与吕玲绮他们碰一碰头。

    相比起夷州城镇,菊花港的城防只能算是还不错,受地理环境所限,也没有什么高墙深沟,但作为陆仁放在辽西的重要海港,吕玲绮等人又哪里敢让这里的守备薄弱?

    菊花港的主城与码头之间的路程距离是参照基隆式样的十汉里左右。而在战后,吕玲绮作为参与过夷州城防建设的元老,就已经有考虑到菊花港的防御方向与淡水完全不同,必须进行调整性的修筑与强化。

    先拿基隆来说,基隆的主防御方向是海面,即预定为孙权越海而来的海面攻势。在这种前题之下,再进一步的假设孙吴的军兵已经攻占了基隆码头,那这时的夷州陆军则需要一段距离来进行战术缓冲。直白的说,就是夷州陆军可以利用这十汉里左右的距离结下战阵,然后用夷州兵擅长的军阵作战方式,用严整的阵容去攻击刚刚登陆而立足未稳、军阵未成的孙吴军兵。

    因此就兵法战术而言,基隆主城与码头之间这十里的缓冲带是有利于夷州守务的,但菊花港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天津的主防御面不是海上,而是会来自于地面的攻击,那留出十里的距离岂不是在帮来自地面的敌人留出缓冲带?所以吕玲绮将主城的城墙往码头方向加长了七里多。如果换算成现代的公制,就是主城与码头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足一千米。

    一千米的距离能有多少?说白了还不够几千人排兵布阵的。而菊花港方面主要要面对的是游牧骑兵,这一千米的距离还不够五胡骑兵的战马发力冲刺。另一方面,菊花港有留下两百多门火炮,港口留了六十门,其余的一百四、五十门则是由主城配置在各城墙墙头。以当时夷州火炮约五百步左右的射程,再配合上投石机与各类弩弓,主城与码头如果一起开火完全可以覆盖住这一千米的所有地点。

    另外在码头的海面两翼,夷州的战船都有相应的战斗位置,战船上的弩弓、投石机,还有之前由赵雨统领的几十只炮舰,都可以对码头的两翼进行支援性的中、远程攻击。最绝的是当时的五胡游骑根本就拿这些战船没辙。一、两百步的海面,来自草原与沙漠的五胡骑兵根本就无法逾越。说得搞笑一点,就是只有这些战舰打五胡骑兵的份,五胡骑兵却只能望着这些战船干瞪眼,那可真的是叫“望海兴叹”了……

    转眼之间天津这里就已经“激战”了足足半天。于城下、港前,慕容紫英率领的步骑大军已经不知道扔下了多少的“尸体”,但攻城大军人多势众,所以慕容紫英也就根本没有把菊花港主城与码头,还有己方的“死伤”给放在眼里,拼命的催促大军全力攻城……说白了,慕容紫英就是在摸拟着前些时候步度根大军的攻城方式。(未完待续。。)

卷三 第一百一十五回 各有算盘(三)

    好几年前,慕容紫英带着几百个族人抵达夷州的时候,其实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下去。都说人穷而志短,当时的慕容紫英虽然在心底有成就一番大事的想法,但在现实的逼迫之下却只能把这种想法给深藏起来,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让族人们都安定下来而已。

    而在那个时候,陆仁对慕容紫英和拓跋玉表现出了一种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重视态度,说实话还真有点让慕容紫英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再按陆仁的解释,就是慕容紫英和拓跋玉,与陆仁当初的两位故人很像。

    对此慕容紫英是持以了怀疑的态度。别说是他,就连心机并不深的拓跋玉对陆仁的这种话都不怎么相信,认为这不过是陆仁和他们拉一拉关系的套路和手段而已。

    但问题就在这里了,当时的拓跋玉也好,慕容紫英也罢,两个人本身都是无名小卒之流,而且两个部族加起连两千人都不到,再而且这个两千人里面还包括着大量的老幼妇孺,说得难听点简直是要什么没什么,以陆仁当时已经是夷州之主,统御着夷州几十万百姓的身份,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有什么资格让陆仁对他们去玩那种手段?在谁看来都没意义嘛!

    而唯一有一点能说得过去的地方,或许是陆仁垂涎于拓跋玉的美色?说起来,拓跋玉到也的确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而拓跋玉为了安顿族人,在陆仁提出这样的要求的时候,也很可能会满口的答应下来。

    但很快的,两族的族人就都明白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原因是拓跋玉的姿色虽然很是不错,但真到了夷州且熟悉了一些事情之后,任谁都能感觉得到拓跋玉真要和陆仁身边的几个女人比起来,姿容方面差了一点到也罢了,关键是大家怎么看都觉得拓跋玉比起蔡琰她们,身上少了一些更让人心动的味道。而且陆仁对拓跋玉除了一些正事之外,在私交方面几乎就没怎么与拓跋玉有过往来。

    所以所以,拓跋玉和慕容紫英对陆仁这个说他们很像陆仁故人的说法,到也勉强的相信了一些。可惜他们不知道陆仁还真没有骗他们,因为“拓跋玉”和“慕容紫英”这两个姓名,对陆仁这个穿越者来说真的有几分不一样的意义。而所谓的“故人”虽然只是陆仁在自己的时空中的虚拟人物,但也总归是陆仁的“故人”嘛!

    当然了,拓跋玉和慕容紫英去投奔陆仁的时候,陆仁早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现在的陆仁虽然不是什么合格的政治家,却也已经是一名很会算计的政客。对待拓跋玉与慕容紫英的态度,固然有一些与陆仁脑海中的虚拟人物相重叠的因素,可以让陆仁追忆一下自己十几二十年前的时光,但更重要的却还是陆仁看到了拓跋玉与慕容紫英在以后的进程中的作用……在辽西地区,陆仁想要尽快的站稳脚跟的话,就需要寻找一个好的代言人和经理人。而这代言人和经理人,在陆仁的手头上的人员之中,还有谁比拓跋玉与慕容紫英更合适?

    而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慕容紫英多多少少的已经明白了一些陆仁的想法。不过对于陆仁的这种想法和安排,慕容紫英并没有愤怒与不忿,反到更多的是钦佩与敬畏。不可否认慕容紫英是个有些野心的人,但他的野心值却没办法与老曹、刘备之流相比,而且在碰上强势人物的时候,慕容紫英的那点野心也会很轻易的就被压制下去。因为这几年的经下来,慕容紫英深深的感觉到陆仁是一座他无法超越的大山……呵呵哒!听起来有点夸张,可是在现实之中这种事还是很常见的,只不过人们常常会选择性的不去想起来而已。

    总之,慕容紫英也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对他心底的野心进行了一次转化,原因就是慕容紫英即不敢也不愿去和陆仁较什么劲。这么说吧,如果说原先的慕容紫英还想着成为草原上一个强盛的部族的领袖,那么现在的慕容紫英的想法却是成为陆仁麾下的成员之中排得上名号座次的大将,而且现在的慕容紫英也正在为此而努力。

    几年中在夷州军事学院的学习,慕容紫英学到了很多很多,特别是在回到辽西之后慕容紫英打了几仗,仗也打得很漂亮,心里面的信心也因此在一点一点的提升。可是在对公孙渊的西塞山一战打响之后,慕容紫英在暗中仔细的分析过战局,却勐然感觉到自己好像还是差了很多。

    自己是夷州军事学院的高材生这不假,可是碰上邓艾这货……好吧,人家邓艾是陆仁的亲传弟子来着,自己可能有什么没学到的秘籍吧?可是羡慕嫉妒恨也没用,人家邓艾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被陆仁给看中了,比慕容紫英可早了多少年!最重要的是刚才邓艾作出的那些分析,也的确是让慕容紫英这个夷州军事学院的高材生挑不出什么理来。这就是差距,不止是各自的人生际遇与学习程度上的差距,更多的则是在天赋能力上的差距。

    不提慕容紫英仍在心中暗自叹息,一旁的吕玲绮却伸指在邓艾的敲门上轻弹了一下道:“行了小邓子,你就说我们这里应该怎么办就行了。虽说陆叔父那里在接到相同的电文之后再发电报到我们这里来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自己先拿个主意对不对?”

    邓艾摸了摸并不痛的脑门,干笑道:“玲姐,我都二十多的人了,你能不能别再像我小时候这样弹我脑崩?”

    吕玲绮作势要再弹,邓艾赶紧的躲开,然后在地盘上虚画了个圈道:“曹公出兵去攻打汉中,主力是走到了洛阳一带,从他们的出兵时间上来算,曹公主力走得并不快,这就证明曹公对我们辽西这边还有提防之心,一但有变他就可以率领主力赶回河北再出兵辽西。而现在雨姐那里探明曹公上表请天子发下那样的诏书,只能说明曹公在重刘备而轻师傅的情况下将会全力的去攻伐汉中,对我们辽西这边在短时间之内不会有所顾忌。

    “师傅说过,曹公不是一般人,如果用一般的方式去和他比拼谋略,那么输的就绝对会是师傅自己,所以师傅在这件事上玩的其实是以势而导的阳谋,使曹公在明知掉进了师傅的圈套里,却在权衡利弊之下不得不对师傅暂时的不管不问,所以我们这里可以不用去管河北那边的动态,我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主持生产、安顿百姓,摆出一副在大战之后气力未复的模样……好吧,事实上出兵辽东的事,也不是由辽西这边负责。我们的目标是在几个月之后,在曹公正在汉中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去抢下柳城。我率领的陆军精锐,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接到师傅那里的命令,让我全力帮你们去搞定柳城。”

    慕容紫英沉吟了一下,问道:“那辽东那边,就只凭甘将军率领的一万五千海军去打?”

    邓艾竖起了三根手指:“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们还不会有什么动作。师傅还要在老曹的面前演戏,说这三个月师傅因为之前两仗损失颇大的缘故正在重新调整布署,所以这段时间甘将军的目标是对辽东的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却并不去攻城掠地,但也只是吓唬吓唬人而已。”

    吕玲绮道:“这样啊……现在是二月份,辽西刚刚进入雪融的季节,各类农耕之事正是开春播种的时候,有这三个月的时间是能作好不少的事情了。哎小邓子,你说陆叔父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情况会发生?”

    邓艾皱了皱眉,目光飘向了地图上的江东地区:“辽东和辽西的事没什么可担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